蒙脱石散联合术苓止泻汤治疗小儿肠炎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李发琼

贵州省惠水县中医院 550600

【摘 要】:目的 观察小儿肠炎采用术苓止泻汤和蒙脱石散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肠炎患儿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蒙脱石散治疗,实验组则采用蒙脱石散联合术苓止泻汤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对照组为93.9%。实验组止泻时间为(37.5±5.2)h,对照组为(59.2±5.8)h。上述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儿均无不良反应,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小儿肠炎采用术苓止泻汤与蒙脱石散联合治疗,具有良好的止泻效果,无不良反应。适宜于推广使用。

【关键词】:蒙脱石散;术苓止泻汤;小儿肠炎

小儿肠炎,在临床上较为常见。西医多以抗生素和纠正体液的方式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并且容易产生耐药性,不良反应较多[1]。因此,本次试验采取术苓止泻汤联合蒙脱石散的方法,取得了良好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4年2月-2015年1月收治的肠炎患儿,共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9例,实验组49例。

对照组男25例,女24例。年龄在1-4岁之间,平均(2.4±0.6)岁。

实验组男26例,女23例。年龄在1-5岁之间,平均(2.2±0.4)岁。

纳入标准:临床表现为腹泻、呕吐、脱水;大便稀水样;镜检结果表明大便中存在脂肪球和白细胞。

排除标准:具有肝、肾、心、脑等方面疾病的患儿;具有免疫系统疾病的患儿、具有血液和内分泌功能疾病的患儿[2]。

实验符合伦理委员会标准,两组一般资料有可比性(P>0.05)。实验前,由患儿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两组患儿在入院后,均行支持治疗。根据患儿脱水程度的不同,选择口服补液和静脉补液。对照组给予蒙脱石散(通用名:蒙脱石散;国药准字H20123106;生产厂家:海南慧谷药业有限公司;规格:3g。)口服治疗,每日3次,每次1-3g。以温水冲泡给药。

实验组采用蒙脱石散联合术苓止泻汤治疗。组方:扁豆、鱼腥草、车前子、葛根各6g,茯苓、白术、黄芩各9g,灸甘草3g。煎服,每日240ml,早晚分两次服用。两组治疗时间均为3天。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儿的止泻时间;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

1.4评定标准

显效:治疗后1d内,体征正常,临床指标恢复,腹泻消失;有效:治疗后1d-2d之间,体征和腹泻情况恢复;无效:治疗后3d,症状无明显变化[3]。

1.5统计学方法

对实验数据以SPSS19.0软件处理,对数据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用X²检验。P<0.05,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止泻时间

实验组止泻时间为(37.5±5.2)h,短于对照组的(59.2±5.8)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治疗效果

由表1可知,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8.0%和93.9%。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

3.讨论

小儿肠炎在临床上,属于儿科常见疾病。轻度肠炎表现为轻微发热,大便次数增加,可达到每天6-8次。中度肠炎:大便呈稀水样或泥状,每日大便次数能够超过10次,患儿或出现高热不退,昏迷休克等情况。若使病情发展到重度,会导致严重脱水,使患儿皮肤逐渐干燥,出现黑眼圈,每日大便次数会超过15次。

小儿肠炎治疗的要点,在于准确寻找病因,并对症治疗。由于引发小儿肠炎的原因较多,对于不同致病原因所导致的病情症状,需要使用相应的方法,才能对疾病进行有效的控制。如果患儿长期处于消化不良状态下,则需要给予酵母片等药物,对患儿胃肠功能进行调理;如果腹泻严重,就会导致患儿体内大量的水分被排泄出去,从而造成脱水现象。因此,需要对患儿的电解质紊乱情况及时调整,并予以补液。腹泻会致使患儿体内微量元素流失,在治疗时,需要对各种微量元素在患儿体内的流失情况进行检查,并予以补充。而其他原因所导致的肠炎疾病,通常采用抗生素治疗。

抗生素的使用,会导致细菌出现耐药性。如果不按照医嘱进行服药,或者疾病刚有所缓解就停药,则会造成疾病的反复发作,经久不愈。而抗生素治疗还具有诸多的不良反应,其疗效不够理想。

中医认为小儿肠炎是由于饮食不当,外邪入侵所导致。从而损伤脾胃功能,造成水谷不化[4]。蒙脱石散能够固定并抑制消化道内的病毒,覆盖消化道粘膜,使健康粘膜不受病菌损伤。同时,还能结合粘液蛋白糖,加强消化道系统对病菌的抵抗能力。另外,蒙脱石散的药效发挥,并不经由血液循环,对x线检查准确度不产生影响,也不会造成大便颜色变化,不妨碍临床诊断。

该药物在消化道内,将细菌固定、抑制后,借由消化道蠕动,而一同排出体外。其对小儿肠炎的治疗效果,在当前医学界已经得到广泛认同。

术苓止泻汤中,包含白术和茯苓,这两种药物,均能起到健脾和益胃的效果。而葛根能使青阳之气上行,从而止泻生津。白扁豆可以益气健脾,同时也具有止泻的功能。甘草,可以将上述药物的作用调和,促进药效的发挥。

本次试验中,实验组采取两种药物联合治疗的方式,在治疗效果和止泻时间上,均具有明显优势,而且无不良反应。据分析,其原因是蒙脱石散,对消化道的保护作用,提升了术苓止泻汤的止泻效果。

综上所述,对小儿肠炎采用术苓止泻汤与蒙脱石散联合治疗,具有良好的止泻效果,无不良反应,适宜于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林响,曹时珍.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肠炎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4,1(2):173-174.

[2]朱珠.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肠炎临床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4,10(3):62-63.

[3]雷培瑜.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肠炎的临床效果体会[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6(8):1080-1081.

[4]黄卓健,梁仲云.小儿腹泻病采用苍苓止泻口服液联合蒙脱石散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价[J].北方药学,2014,45(7):32-33.

论文作者:李发琼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1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4/8

标签:;  ;  ;  ;  ;  ;  ;  ;  

蒙脱石散联合术苓止泻汤治疗小儿肠炎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李发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