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呼兰区中医医院 150500
【摘 要】目的:探讨分析应用心律失常治疗中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未接受再灌注治疗的心律失常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β受体阻滞剂为其进 行治疗,并将治疗的效果及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治疗前,这60例患者的血压水平为(130.7±1.5)mmHg,心率为(79.3±1.5)次/min;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这60例患者的血压水平为(113.5±1.2)mmHg,心率为(66.3±1.6)次/min。治疗后,这60例患者的血压水平及心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的改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这60例患者中,经治疗无效死亡的患者有1例,死亡率较低(仅为1.67%)。结论:应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显著。
【关键词】β受体阻滞剂;心律失常;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54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9-079-01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也有人称为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电除颤虽然是救治室颤、室扑、无脉性室速最有效的救治手段,但药物治疗也是不可替代的。胺碘酮常常作为除颤辅助及除颤后的维持用药,对于血液动力学稳定的持续性室速及多形性室速更是首选胺碘酮治疗。随着临床经验不断积累有学者发现在某些情况下,尤其除颤及应用胺碘酮效果不佳的情况下,也就是“电风暴”时联合应用β受体阻滞剂却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本试验回顾性分析23例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病历资料,比较单用胺碘酮与胺碘酮联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差异,为临床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心律失常患者60例,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龄43-71岁,平均年龄 56.4±3.7 岁,全部患者经诊断检查均符合“ESC推荐指南”中对心律失常的诊断标准。其中前间壁8例,广泛前壁20例,多发性心源性室早6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6例,Brugada 综合征例6例。
1.2方法
全部患者在急救中采取扩冠、抗凝、抗心律失常、补钾、补镁等措施进行常规治疗,并应用β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进行注射治疗,首次静注5mg,并辅以电击除颤(200J 能量),观察患者症状表现,若无反应间隔10min再次注射5mg倍他乐克,行第二次电击除颤(300J 能量),注意倍他乐克最大使用剂量不可超过15mg,同时递送次除颤能量为360J。随后静脉用药治疗2d后可改用阿替洛尔维持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心律失常患者在静注倍他乐克及电击除颤后治疗效果;并记录分析不同剂量倍他乐克静注与除颤的成功率,随访3-6个月,观察患者治疗预后情况。
2 结果
本组研究中收的心律失常患者经及时治疗,58例患者症状得到有效改善,其治疗有效率达到96.7%,另有2例患者抢救后心律未得到恢复,应无效死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中中治疗期间有7例患者在使用β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初期阶段发生一过性低血压症状,为发生其他恶性或严重影响心律作用症状。18例患者在治疗出院后均持续性口服β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经半年随访仅1 例患者因过度劳累而再度诱发心动过速症状,经及时调整用药剂量后心律恢复,治疗效果良好
3.讨论
当前医学领域众多专家研究证实,β受体阻滞剂具有改善心率,缓解心肌缺血症状,对心脏有着良好的保护,降低了猝死事件发生;其药理学机制在于利用选择性接受β受体合成,降低心率及收缩压,抑制心肌收缩能力,减少不必要的心肌耗氧,对心肌梗死症状有着较高的治疗效果;另外该药物可有效限制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程度,稳定心电活动,使β受体阻滞剂在心肌梗死症状中预防室颤有着显著疗 效。在2010年曾有众多学者研究并统计我国临床中各类致死病症类型中,由发急症而猝死者占死亡事件的15-20%左右,并着重对死亡因素及病症进行深入研究发现,急性猝死患者中超过一般以上分属心脏疾病,尤其达到70-80%急性死亡事件存在心律失常症状,因此临床 中也称之为心律失常性猝死。由此说明心律失常与急性猝死具有重要关联性。β受体阻滞剂作为选择性地与β肾上腺素受体结合药物,能够有效可逆性拮抗B肾上腺素对各器官刺激。同时医学领域众多专家研究证实β受体阻滞剂具有改善心率,减轻机体心肌耗氧及缺血情况,减少心脏组织损伤,抑制猝死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药理学机制在于利用选择性接受β受体合成,降低心率及收缩压,抑制心肌收缩能力,减少不必要的心肌耗氧,对心肌梗死症状有着较高的治疗效果。加之β受体阻滞剂药学控制中枢神经系统过度兴奋,帮助机体快速稳定心电活动,从而确保急性心血管疾病中对心肌梗死诱发室速、室颤的控制率。国内学者王电烨等近几年采取动物实验及大量临床资料分析证实,在急救处理中患者会随着室颤症状时间 的延长而导致电击除颤成功率越来越低,最终猝死死亡,通过研究这二者间的相关性及影响因素发现,主要与心肌缺血、酸中毒和电机械活动衰减等反应相关。另外在临床急救中部分患者也因为室颤的电击除颤操作诱发机体应激性反应,形成频发性室颤,若在治疗中仅仅单纯采取常规心律失常药物来治疗尚有不足,而β受体阻滞剂则具有迅速缓解室颤症状,避免心肌梗死的有效药物,因此在临床治疗或急救中在明确患者无药物禁忌症候,可适当采用β受体阻滞剂配合治疗。在本次研究中60例心律失常患者采用β受体阻滞剂配合常规抗心律失常手段治疗,其 疗效令人满意,患者存活率高达84.6%,但是本次研究中病例基数较少,尚需进一步研究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律失常的具体病理机制。β受体阻滞剂能减少冠脉发生闭塞后心外膜及心前区ST段的上升幅度,减轻因缺血而引起的组织化学变化、组织学变化和血清酶学变化,增加缺血区心内膜的下灌注,改善缺血性代谢障碍的情况。因此,β受体阻滞剂对减小心肌梗死的面积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且有助于降低心肌梗死患者的死亡率,改善其生活质量。β受体阻滞剂中的主要药物之一是美托洛尔,它具有减少交感神经反应、减缓心率、扩张血管、降低心肌的收缩力和室壁张力、预防缺血、控制血压及心率的作用,可改善缺血区的供氧需求,缩小心肌梗死的面积,从而降低急性ST 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死亡率。β受体阻滞剂也不是适应于所有“电风暴”患者,如果患者室颤或室速反复发作后,心律变为非快速心律失常就不应该应用β受体阻滞剂。由于多年以来临床医生担心 β受体阻滞剂的负性肌力、负性频率、负性传导作用而限制了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
综上所述,在治疗心律失常症状时及时采取扩冠、抗凝处理,加强机体钾、镁补充,注重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若患者症状仍旧未被遏制时可采用β受体阻滞剂配合治疗,不过在药物应用中需加强生命体征及症状监测,注重患者禁忌证和适应证,科学合理用药,以此来迅速缓解室颤症状,减少心梗、猝死事件的发生,为患者预后提供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卢刚. 基于β受体阻滞剂在心律失常治疗中的应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v.15;No.105A5:127-128.
[2]朱振侠. 基于β受体阻滞剂在心律失常治疗中的应用[J]. 现代养生,2015,No.25618:76.
[3]惠汝太. β受体阻滞剂临床应用进展[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5,v.3504:282-286.
论文作者:张立华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第2卷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8
标签:阻滞剂论文; 受体论文; 心律失常论文; 患者论文; 症状论文; 心肌梗死论文; 心率论文; 《系统医学》2016年第2卷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