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检修质量降低配电线路故障论文_田维

强化检修质量降低配电线路故障论文_田维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清远连州供电局 广东省清远市连州市 513400)

摘要:配电线路是供电企业的重要设备,检修是保证其运行可靠性和安全性的重要手段,在配电线路实际运行过程中,通过对常见故障分析发现除部分故障是因为新安装设备安装质量不合格带来的问题以外,还有一大类是由于检修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不合格导致的重复故障。强化配电线路检修质量可降低配电线路故障,降低运行维护成本,提高电网运行的经济性。基于此,本文对强化检修质量降低配电线路故障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检修质量;配电线路;故障

引言

配电线路是供电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配电线路运行过程中维护管理不到位,将会对用户用电的安全稳定造成威胁。因此,应该高度重视配电线路运行的管理和维护。由于各个地区的配电线路运行的具体情况不同,造成了管理措施的要求不同。

1电网配电线路的特点

(1)覆盖面广,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电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国企的供电公司为满足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使配电线路遍布全国。部分配电线路所处地理位置复杂,自然灾害多,造成了运行维护困难。(2)结构复杂,配电线路作为电能传输的最末端,直接对接用户,其结构很大程度取决于用户的分布情况。因此,配电线路的功能决定了其线路长、分支多的特点。随着供电可靠性要求的提高,配电线路形成了各种环网结构,进一步加大了配电线路的复杂程度。此外,因为配电线路各种设备类型繁多,设备厂家众多,也造成了配电线路结构复杂的现状。

2配电运行线路故障分析

2.1接地故障

电路接地故障是配电运行线路常见的故障之一。一旦发生就会给配电线路造成损坏。结合实际来看,造成电路接地故障的原因有3个。(1)外力破坏。例如大风导致树木压塌配电线路,鸟类接触到配电线路,线路遭受到雷击、冰雪覆盖。(2)配电运行线路的管理工作不到位。例如配电设备的质量较差,绝缘子、变压器等设备经过长时间运行,出现断裂、掉落、老化等问题,进而引发接地故障。(3)人为因素。例如在配电线路的检修中,操作人员作业不规范。或是非作业人员行为不规范,给线路造成损伤。

2.2关于短路故障的分析

短路的问题,在配电线路的运行中属于发生频率较高的一个问题。这种类型故障的引发原因分为3种类型。第一,由于自然环境方面的因素引发的短路。这种故障的产生主要是由于配电线路所在的区域集中在旷野区域,且区域气象变化相对比较剧烈,大风、雷雨等强对流天气都是比较高发的气象状况,提高了短路问题发生率。第二,来自人为方面的因素引发的短路。这方面的短路问题主要是指由于人力的干预和破坏,直接对配电网络线路造成影响,进而引发短路现象。第三,线路在长期应用中缺乏维护和管理,因问题或老化现象引起的短路故障。

2.3变压器故障

在配电线路运行过程中,变压器对其电压的升降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假如变压器出现了故障,那么就会对配电线路运行的安全性造成不良影响,降低配电线路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变压器在配电线路运行中的长时间负载会导致运行热量的急剧上升,导致热量的不断累积,最终造成严重后果。配电线路中的变压器在大众用电量较多时内部负荷会产生相应的差异,这种差异会促使变压器内部温度急剧升高,从而导致设备故障。不管是变压器自身存在的故障还是因为其他原因导致的故障都会对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造成不利影响。

3配电线路常见故障的解决措施

3.1接地故障解决措施

对于接地故障,工作人员可按照3个步骤进行检修。(1)测量电路。其主要目的就是通过测量电路,了解配电线路接地问题的情况,并获得相关检测数据,从而为后续的故障解决奠定基础。需要注意的是在所有检测数据中,比较关键的测量数据是绝缘电阻测量数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果经过测量发现该测得的电阻值远小于预定电阻值,就应进行二次测量,确定故障回路。(2)部分接地故障不容易检测。对此,检修人员应采取合理的解决方法。以单相接地故障为例,这是一种难以识别的在线故障。因为当单相接地故障发生时,配电线路表面并没有任何明显的变化。尤其是当发生小电流单相接地故障时,更加难以识别。在定位、检测故障时,检修人员可利用相关检测仪器,并结合丰富的工作经验,判断配电线路是否存在单向接地故障。例如应用小电流接地选线、故障测距和户外故障点探测等方法。在确定故障之后,检修人员就可采用替换、修复等故障解决方法。(3)为了切实减少短路故障,电力企业还应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例如加大配电线路的建设投资,提升配电线路工程的建设质量。做好开关柜、箱式变电站等的质量检测及运行检测,尤其是做好封堵作业,以免潮气进入设备内部,造成设备故障。

3.2加快新技术的应用

引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及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对配电线路进行运行和维护,以大大提高运行维护的效率,解决人手不足的问题。例如,利用无人机巡视架空配电线路,可以观察到传统巡视中无法发现的线路缺陷,更有针对性地开展线路消缺,防止隐患缺陷导致线路故障,从而减少抢修,提高工作可靠性,达到节约人力资源的目的。建立配电设备状态在线监测系统,采用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控配电设备的电流、电压、温度及局部放电等信号,结合人工智能进行配电设备健康状况诊断,在配电设备出现异常时通知运维人员消缺,防止出现故障。新技术的应用大大减轻了运维压力,实现了可靠运维,精准消缺。

3.3针对跳闸故障的检修保护措施

跳闸本身是一个线路保护的现象,其高频发生的故障主要是由于电路网络运行中的稳定性不高造成的。可以应用电力网络规划和布置技术,在电力网络规划和布置的前期就提升整个网络布置的科学性,从而避免一个区域内的线路布置过于密集或者复杂性过高,从而提升跳闸发生率。此外,检修人员应当从运行状态监测的角度出发,通过提升运行监测工作的针对性和细致性,应用先进的配电网络监测系统,达到更高效地监测整个电路运行稳定性的目的,从而从技术层面减低跳闸现象的发生率。提升电路开关本身的敏感性和继电保护性能来减小跳闸对于整个线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威胁,从而达到降低跳闸不良影响的目的。

3.4检修后的质量评价措施

配电线路检修完成后对施工过程中的相关质量控制点的实际控制措施与质量层级管理文件的符合度进行对比评价,作为施工方案改进措施的依据。同时也作为质量层级管理文件中质量管理措施的修订依据,对于C类质量管理措施由主管工程师审核批准后即生效,对于B类管理措施的修订应由主管工程师召开相关人员开会后按商定结果批准后生效。对于A类质量控制点主管工程师将会议结果报本单位分管生产的经理审核生效在检修完成后对检修过的部位运行情况持续跟踪一段时间,并记录相关参数,分析这些参数与检修质量之间的关系,以评定检修质量层级文件中所规定的内容在保证配电线路故障点修复后的有效程度。综合分析后形成质量管理层级文件中的质量控制标准修订的依据,在主管工程师修订后应报本单位分管生产的经理审核通过后生效。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配电线路运行的过程中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干扰和影响,这些因素都会对其运行质量造成不良影响,从而造成设备故障、干扰接地等问题。所以目前想要促使运行检查管理的高效实施,应该提升系统服务的有效程度,进一步促使供电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肖一兵.常见电力配电线路运行故障及其解决措施[J].中国设备工程,2018(19):54-55.

[2]钱勇.浅析电力输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及故障排除[J].低碳世界,2018(10):84-85.

[3]卢山,许震.配电线路常见故障及其原因与运检管理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8(10):171-172.

[4]肖玉彬.配电线路的故障原因及运维管理探微[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28):54.

[5]廖云贵.探讨配电线路运行维护和故障处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28):187-188.

论文作者:田维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电力》2019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3

标签:;  ;  ;  ;  ;  ;  ;  ;  

强化检修质量降低配电线路故障论文_田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