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配网;调控一体化;应用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飞速发展,不断取得新的科研成果,加速了信息化的发展,这同样使得前瞻性的智能电网模式受到了广泛重视,电力作为清洁能源,电力系统的完善与发展对提高我国的生产力有所裨益。智能电网模式下的配网调控一体化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多,本课题通过智能电网模式下的配网调控一体化的智能监控技术、灵活经济调度等策略进行探讨,旨在对智能配网调控一体化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1配网调控一体化综述
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是依靠电力系统科学发展,而智能电网模式对提升电力系统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根据近几年我国电网发展的实际情况来来看,虽然目前智能电网的发展得到了充分重视,但是传统的管理模式不能与之契合,因此配网调控一体化越来越重视。随着电网配网的管理力度与投资力度增大,设置了专门的电网配网管理部门,以此遵循国家的指示,强化智能电网的建设,并且为方便统一进行组织建设和管理,设置配网调控一体化以此适应智能配网的管理,并配合着逐步解决配网薄弱的问题。从当前的配网体系来看,主要包含了传统模式变电运行管理模式、集控站模式监控中心加运维操作站变电运行管理模式等四种,配网调控一体化则指的是调控中心加运维操作站变电运行管理模式等。此模式需要不断的开展与组织有效连接规划,对整个电力系统进行统一规划,从而连接好配网与主网,实现之间的高效流通,并通过配网调控一体化的良好运行堵住各个地方的经济发展。配网调控一体化结合相应的措施可有效提高当地生产力,从根本上解决配网和电网的问题,避免电网系统出现事故,杜绝电网系统故障对于当地社会经济生活产生的不利影响。当前电网建设工程中问题体现在中、低网问题较多、局限性较强。包括中、低电网的稳定性问题、结构合理性问题、节能环保力度问题、运行中安全隐患问题以及运行过程中灵活性问题等,为避免突发事件的发生以及解决上述问题应适当的加大对中、低网的资金投入,并通过完善配网调控一体化的各种措施,保证电网能够安全平稳的运行,为地区智能电网的发展提供基,进而提高电网的输电质量。通过断研发新设备、新材料、新技术以此提高智能电网发展水平,同时通过提高电网相关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资金投入等提高配网系统的和发展力度,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动力,并为大众的正常生活以及社会的发展供有力的供电保障。配网调控一体化可凭借有效的实现调度、集控、计量以及配电等整体化为地区智能电网的发展提供基础,并且配网调控一体化系统的安全性比较强以及具有智能化水平高等比较明显的特征。配网调控一体化的先进系统能够节省了国家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的投入。通过根据设计水平年标准而进行配网一体化体系的设置并自动的为地区智能电网的发展提供基础使,其契合智能电网在今后的发展需求,并且提高了电网的发展上升空间。同时配网调控一体化系统实现了开放性的发展方向,主要配网调控一体化的各项指标均占国家对电网的规定标准进行制定与规划。第三点主要体现在配网调控一体化系统具有安全性比较强的特点。配网调控一体化能够通过智能化的处理水平特点以及先进的科学水平切实的保证传输数据的安全。除此之外配网调控一体化系统还具有数据备份等诸多功能。配网调控一体化系统可凭借诸多优势能够实现人与机的统一化与高度结合,有利于提高整个系统的运行稳定性以及工作效率。
2配网调控一体化危险点分析
2.1设备运行监控危险
有关电力企业中的监控部门与运行维护部门共同负责变电设备的运行维护工作。监控部门主要对电网系统运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和故障以及异常情况等进行监控,运行维护部门主要负责电网系统故障问题的维护与检修。而电力企业通常都会将监控部门与电力调度部门进行联合办公,这就导致两个部门之间的工作任务混淆不清,部门之间责任的相互推诿会致使工作的顺利进行受到影响,导致工作效率与质量大大下降,更严重的是还会导致电网的安全运行存在巨大隐患,使电网的正常与稳定运行受到影响。
2.2调度操作失误导致的危险
通常来说,电力企业中的变电设备运行集中监控主要由电力调度部门负责,有关调度部门通过遥控操作对一部分变电设备进行监控,在减轻工作人员负担、提高电网运行质量的同时,也增加了工作人员误操作的几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调度工作人员在利用遥控对变电设备进行监控的过程中,如果相关的操作出现失误等问题,那么其中的错误指令将会直接传输给变电设备,最转导致电网的安全运行受到严重威胁。
2.3监控工作人员不熟悉相关设备产生的危险
实际进行监控的工作人员由于其业务水平以及能力有限,致使工作人员对监控项目没有足够的了解,分析数据时也存在不彻底的问题。监控工作人员对相关设备没有熟悉了解,就会导致监控操作出现问题,电网运行产生的问题不能够得到及时发现,最终使电网的安全与稳定运行受到影响。
3配电自动化在“配网调控一体化”中的具体应用成效
3.1对调控的操作模式进行了优化
在配电自动化技术尚未得到应用之前,配网调控员根本不能看见10kV开关站的“三遥”信息,在进行对站内开关的操作时,不能进行远程遥控操作,必须要调控人员到现场进行站内开关操作,然而由于调控员自身以及当地的交通路线、天气等多种原因,使得调控人员不能及时地到达电站现场,而且在对10kV的高压开关进行操作时,还会给调控人员的人身安全带来一定的风险。然而在开关站经过配电自动化技术改造以后,站内的“三遥”信息能够出现在监控人员的监控屏幕上,调控人员只需要远程遥控操作就能实现对电站的开关,这样就大大地提升了开关站操作的及时性和准确性,降低了监控人员的工作量以及现场操作带来的风险。经相关部门的调查显示,在使用配电自动化技术以后,开关的倒闸操作时间由原来的超过30min降低到了3min,整个过程的操作时间降低了数倍不止。由此可见,配电自动化技术运用在配网调控中,不论是负荷调整,还是在开关操作模式上都得到了很大的优化,极大缩短了操作时间,保证了供电效率。
3.2提高系统的兼容性
在我国的电力配送调度一体化建设中GIS(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地理信息系统与SCADA(SupervisoryControlAndDataAcquisition),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是使用最常使用的2个系统,在这2个系统的共同参与下,电网系统在配电、调度、监测等环节的工作效率的得以有效提高。但是目前这个2个系统相互独立,无法实现信息的直接交互访问与关联功能之间的联动,在智能电网配电调度一体化的建设中,电网系统的数据信息越来越多,对信息传输与处理速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GIS系统与SCADA系统的相互独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配电调度一体化的自动化程度,增加了配送调度部门工作人员的人工作业量。因此,为了有效推进配电调度一体化工作,电网软件技术人员可以从实现GIS系统与SCADA系统之间数据的交互访问为切入点,提高2个系统之间的联动性,从而提高配电调度工作的一体化、自动化程度。
3.3提高调度管理能力
电网系统中主网主要连接输电线路系统网络与变电系统网络。配电网主要根据用电部门所在区域的用电情况为其配送电能,如果系统运行出现故障会影响其配电范围内用电部门的正常用电,但是不会对电网系统整体产生重大影响,因此配电网的安全性与稳定性的重要性要弱于主网,在电网系统配网调度一体化建设中,需要更加重视主网安全性与稳定性运行。同时,配网调度一体化需要建立在一定的电力调度能力的基础上,在智能电网建设的背景下,各区域用电部门的用电信息能够较为及时地传输至配电、调度部门,但是一些电网单位由于调度系统及电力调度设备的限制,无法有效地实现电力在区域范围内的调度,如果能够提高其电力调度管理能力,将有效促进配电调度一体化的推广应用进程。
结语
在智能电网的模式下,利用灵活经济调度运行管理技术满足不同专业人员运行监视与操作,利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平台打破能够原有的配网调控管理模式中老化的方式,通过在智能电网调控一体化中融入配网数字化的管理前提,兼顾电网集控、运行维护以及连接上配网自动化的信息共同实现对继电保护维护人员的动能服务需求,从而完美的实现监控与调度结合配网调控一体化系统。值得临床推广与运用。
参考文献
[1]刘汉君,陈岸,沈振华,等.调控一体化智能变电站运行管理模式研究[J].电源技术,2017,41(9):1374-1376.
[2]盛明.智能电网模式的配网调控一体化分析[J].通讯世界,2017(20):192-193.
论文作者:周仁华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 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6
标签:电网论文; 系统论文; 智能论文; 操作论文; 部门论文; 电力论文; 设备论文; 《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 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