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外语教学的主要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因此,如何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多说多练变得非常重要。语言学习有激发学生大脑创造力的功能,为了确保达到预期的交际能力的发展水平,学生必须将语言学习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的始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着重于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这种方法既强调学生要积极地参与,也突出教师在指导学生和提供语言环境上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教师;学生;兴趣;合作;交际能力
作为一名外语教师,笔者认为,外语教学的主要的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通过多年的外语教学,笔者发现许多学生不敢开口说英语,大多数学生平时作业做得还可以,但一说英语,就紧张得不行。所以,笔者鼓励学生大胆说英语。语言学习有激发大脑创造力的功能,因此,它被认为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发展过程。为了使学生达到预期的交际能力的发展水平,学生必须将开口说英语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的始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着重于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如今,在英语教学中,越来越多的教师采用这种方法。这种方法既强调学生要积极地参与,也突出教师在指导学生和提供语言环境上的重要作用。
因此,如何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多说多练是非常重要的。下面,笔者提出几点建议:
一、用英语图片布置教室
七年级新生对一切感到好奇。英语图片为学生在教室里进行英语会话提供了很方便的途径。这些图片是一些被放大了的、有关生活场景的、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图片。比如,一个街角、一个餐馆、一幢房屋、一张地图、一个人物画像、一个农场等等。教师指着图片上不同的物体提出适当的问题。这些问题被设计成有关语法规则、新词汇或任何教师想要强调的会话形式。
例如,教师利用墙上的一张地图来组织学生做会话练习。The teacher points to one of some foreign countries——China. The student says, “The country is China. A man who lives in China is a Chinese. The language which he/she speaks is Chinese. It lies in the east of Asia.” and so on.教师指着其中某一个国家——中国。学生说“这个国家是中国,住在那里的是中国人,他们说汉语。这个国家坐落于亚洲的东部。”等等诸如此类的话。接着,教师继续以这种方式指向不同的国家,学生也照着同样的方式给出相关国家的信息。这种练习只需要很短的时间就能进行,而且还可以以作业的形式布置给学生。
这种方法在教学中很受学生欢迎。因为它能有效地调动整个班级学生开口会话的积极性。学生会提出数以十计的有关图画上场景的问题。当学生对回答这些问题有了足够的练习之后,教师就可以指着图画上不同的物体要求学生对这些物体进行更多的描述。
二、课堂上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
为了提高学生学说英语的兴趣,教师必须使学生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和参与的积极性。优质的教学就是有效的交流。这种交流既包括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也包括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所以,教师要设计并组织丰富多彩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活动来适应不同学段学生的需要,其目的是要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其中。
举例来说,在“两人对话”和“讨论”中,学生在情景中相互配合并相互表达他们的思想。另外,如,把教室当商城进行购物、把学生当顾客就餐、讲故事、角色扮演、猜谜、做游戏等这些都是有效的活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果使用恰当,能够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学生经常置身于这样的讲英语的环境并一直受到鼓励去参加活动,会逐渐养成开口的习惯并成为积极的活动参与者。
三、用内容吸引学生
在上课之前,教师要多多安排学生感兴趣的话题,鼓励他们主动去表达。此外,教师还要给那些不爱说话的学生更多的机会,这样才能调动起全班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学习英语是为了交流,要进行交流,开口说话是生活和学习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为了让英语课堂的教学效果更好,英语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开口用英语表达、多说英语,让学生把说英语当作英语课的最重要的部分。
我们的教材在逐渐变化,但不管怎样变化,配套的阅读材料是必须的。在选择材料的基础上,英语教师应当准备一些相关的材料,并设计相关的问题。我们可以按下面的方法去做:
教师先让学生在家里阅读材料。第二天再解释几个新单词,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有时一些较难的问题需要读上两、三遍。当教师认为所有的回答不仅正确,而且学生能脱口而出时,就加快提问的速度。
为了不让学生感到枯燥,教材的内容和课堂活动要结合实际并具有挑战性。当语言学习过程变得有意义、有目的性时,学生就会表现出真正的兴趣并热衷于参加活动。如,在讲授阅读“Napoleon’s three questions”时,笔者先把那三个问题写在黑板上:1.How long have you been in my army? 2.How old are you? 3.Did you serve in my last two campaigns? 并给出答案:(1) Three years, sir. (2)Twenty-three, sir. (3)Both, sir. 然后,笔者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学生马上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做完阅读,学生记住了这篇文章。总之,课堂活动不应该只注重形式,更要重视内容。因为内容更重要,而且是语言的灵魂。
四、建立师生合作关系
这里的关系是指课堂上拥有一种教师与学生有着共同目标的教学气氛。首先,教师要尝试为学生创造轻松的英语学习环境,并对学生表现出心,特别是对那些感到紧张和拘谨的学生,应给予他们更多的机会。当他们受到鼓励时,就会在交流中表现出很强的自信。所以,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有难有易,并针对问题的难易程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来回答。另外,教师应该呵护、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如,笔者所带班级的英语科代表基础弱、缺乏自信,当笔者让她当课代表时,她百般推诿。后来,笔者特意在课堂上专门为她设计一些问题。久而久之,她找到了自信,对英语学习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英语的学习更用功了,成绩也上来了。
其次,教师应该敏感于学生的需要,也应该对他们表示同情、关心,同时提供帮助。教师如果让学生感到他们与教师是一起学习的,而不仅仅是教师在教他们,他们会变得积极。其实,和学生交朋友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五、教师要常常反思,不断改进
教师要以一种乐观的态度对待学生的错误,因为在学习和练习过程中犯错误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教师发掘学生的潜力证明比找出他们的错误更重要。当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变得融洽、合作,学生就会乐意在课堂上多开口了。试想,如果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出来了,自信心增强了,学生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何愁学生的潜能不会被开发出来呢?
总之,教学是双向的活动。教师如果经常让学生置身于讲英语的环境并一直受到鼓励去参加活动的话,那么学生就会逐渐养成开口的习惯并成为积极的活动参与者。久而久之,也就达到了英语学习的目的。
论文作者:吴爱琴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年9月上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12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英语论文; 笔者论文; 语言论文; 交际能力论文; 兴趣论文;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年9月上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