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学校指数型”政策的现实要求、存在问题及完善措施_指标到校论文

“指标到校”政策实施的现实诉求、存在问题与完善举措,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举措论文,存在问题论文,指标论文,现实论文,政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考招生制度作为我国考试选拔人才的重要制度之一,对于全面提高我国义务教育质量与选拔优秀初中生接受高中教育具有积极意义。同时由于中考招生制度事关教育公平的实现,对于我国未来人才储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深化中考招生制度改革成为题中之意。由此,以加强优质高中生源向薄弱初中倾斜、扩大农村学生在优质高中比例的“指标到校”政策日益得到政策制定者的认可与提倡。2002年教育部颁布《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指出要“积极探索建立招生名额分配制度”;2004年教育部发布《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2004年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积极探索、试行优质高中部分招生名额分配、优秀初中毕业生推荐等多样化的高中招生办法”;2008年教育部在《关于深入推进和进一步完善中考改革的意见》中再次强调要“将优质高中名额中的大部分均衡分配到普通初中,同时积极推行多种形式的招生录取办法”;2010年7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将“招生名额合理分配作为高中招生的改革方向”,为全国各地大面积展开高中招生“指标到校”的工作提供了政策支持。但相关实证研究表明:“指标到校”政策在执行过程中诱发了部分初级中学的生存问题,这为在中考招生制度改革视阈下切实分析“指标到校”政策颁布实施的理论依据与现实诉求、保障“指标到校”政策的有效实施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指标到校”政策实施的诉求

       中考招生制度改革是基于我国现阶段基础教育内部的教育寻租而开展的社会活动。一方面是社会中上层利用自己的经济地位与权力影响在全国范围内甚至全球范围内寻求最佳教育资源;另一方面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大量农民工子女进城就学,导致各地城区教育办学规模扩大,农村教育办学规模萎缩。[1]由此带来择校现象成风、教育发展无序,这成为“指标到校”政策颁布落实的现实出发点。

       1.择校现象成风

       我国择校问题严重究其原因主要有二:首先,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且优质教育资源稀缺。我国实行的九年制义务教育采取就近入学原则保障每一个适龄儿童相对均衡的享受教育的权利。在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大前提下,学生就近入学存在这样两种情况,即如果就近入学的是优质学校,家长、学生皆大欢喜;若就近入学的不是优质学校,家长便想方设法让孩子到优质学校受教育,[2]甚至不惜承担高额择校费。其次,社会阶层分化日趋激烈、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社会上层人员在角逐优质资源时更具优势,他们往往依据自身的经济地位与权力影响对教育进行寻租,同时往往表现出在优质初中进行寻租的人也更易对优质高中进行寻租的特点。

       2.教育发展无序

       教育寻租打破了原有教育的运行机制,带来教育发展秩序混乱。首先,城乡学校学生分配不均衡。教育寻租带来城市学校学生日益增多、农村学校学生日趋减少,优质学校学生日益增多、非优质学校学生日益减少的两增两减现象,对于学校内部而言则表现为部分学校班级爆满,巨无霸班级时有出现;部分学校班级人数锐减,袖珍型班级不乏其间。其次,诱发民间资本注入,导致教育秩序失调。以山西省晋城市高平县为例,城市户口分别进入三中、四中、五中就读初中,鉴于城区仅有三所公立初中,承载学生规模能力有限,于是,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的重任便落在民办学校身上,由此蜂拥而起的山丹中学、太行中学、诚信中学等民办学校开始陆续成立。“随利而居”的民办学校在无序的教育发展环境中兴之又亡之,如何建立规范的教育运行秩序、保障民间资本合理有效地注入教育系统成为切实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指标到校”政策诱发学校生存危机

       综上,“指标到校”政策以教育公平为先导、以利益调配为旨归、以采取“计划”与“市场”两种具体举措解决择校成风与教育发展无序问题。但是,“指标到校”政策却实质性地诱发了部分学校的生存危机,集中表现为:城乡结合部学校出现生存问题、民间资本注入初级中学积极性降低、薄弱初中规模扩大诱发“内生性”生存危机。

       1.城乡结合部学校出现生存问题

       按学校所处区域划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有三种类型:城市学校、农村学校、城乡结合部学校。“指标到校”政策的颁布旨在通过户籍管理实现学生向户籍所在地的薄弱初中回流,以实现学生人数在地域分布上的均衡。在实现城乡学校与农村学校在校人数相对均衡发展时,城乡结合部学校则受到很大打击:在“指标到校”政策颁布前,通过教育寻租获取优质教育资源的学生所造成的该类学校名额空缺,通过向乡镇招生基本上可以满足学校规模发展要求;“指标到校”政策颁布后,部分学生家庭社会地位较高完全有能力对优质高中资源进行寻租,因此回流至城乡结合部学校的学生相当有限;而城乡结合部学校从乡镇招收来的学生却纷纷回流至农村中学,城乡结合部学校进入了招生缩减—优质高中指标减少的恶性循环。通过对山西省晋城市高平县城乡结合部学校进行考察,它们在解决因“指标到校”政策而引发的学校危机生存问题时大体采取两种方式:一种为提倡应试教育,以成绩谋生存;一种是抱团取暖,或几所学校合并为一所学校,或被大规模学校兼并以大规模学校分部的形式继续存在。高平县北王庄中学与南赵庄中学作为城乡结合部学校,在解决学校生存问题时分别采取了以上两种方式。“指标到校”政策颁布前,北王庄中学学校每年级人数约有240余人,政策颁布后该校规模大幅度缩减至每年级30余人,平均每年每年级流失学生50人。通过对北王庄中学某班班主任李某进行访谈得知:该校主要招收的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这些学生家境普遍较差,“指标到校”政策颁布后部分家长看到在农村学校考入优质高中的学生比例扩大,便纷纷将学生遣回农村中学就读,面对学生不断流失带来学校生存难以为继,该校领导一致倡导“应试教育”,城乡结合部学校不仅生存堪忧,应试教育成风、教育质量下降也令人扼腕叹息。笔者通过走访原南赵庄中学某年级班主任冯老师,冯老师表示:“‘指标到校’政策颁布落实后,学校生源大幅度缩减,为维持学校正常运转不得不与重点初中高平三中合并,重点中学集团化办学使得优质高中指标名额也日益增多。总体而言‘指标到校’政策对于薄弱初中的成效并没有宣传得那么好。”

       2.民间资本注入初级中学积极性降低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涌现出大量进城务工人员,鉴于公立初中承载学生规模有限,民办学校便承担起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主要教育任务。在教育无序发展的情况下,民办学校迎来了短暂的春天。随着“指标到校”政策颁布落实,民间资本注入初中积极性冷却,原因在于:第一,“指标到校”政策观照的全部是公立初中,民办初中被排除在外。就山西省晋城市“指标到校”政策而言,“指标到校”政策关涉的137所初中全部为公立初中,民办初中在4019个“指标到校”政策名额中未分得一个指标。第二,民办初中学生考入优质高中门槛升高。晋城市9所优质高中招生8478人,其中指标生4019人,占优质高中招生总规模的47.4%:晋城市3所省重点中学中晋城一中指标生648人,占该校招生规模的54.9%;阳城一中指标生642人,占该校招生规模的66.2%;高平一中指标生550人,占该校招生规模的55.0%。晋城市9所优质高中共招统考生3287人,占招生总规模的38.8%:其中晋城市3所省重点中学中晋城一中统招432人,占该校招生规模的36.6%;阳城一中统招191人,占招生规模的19.7%;高平一中统招283人,占该校招生规模的28.3%。除此之外,9所优质高中招收择校生1172人,占招生总规模的13.8%。晋城市民办学校学生通过“分数”进入优质高中机会减少了55%(见下表)。通过统招进入优质高中的分数大幅度提高带来民办初中办学效益降低,一所民办中学没有一名学生考上优质高中的现象已屡见不鲜。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民间资本把办高中、中职作为新的兴趣点,曾经兴盛一时的民办初中热潮不复存在。

      

       3.薄弱初中规模扩大诱发“内生性”生存危机

       先期薄弱初中长期招生不足,学校规模一缩再缩。以高平县建宁乡中学为例,2004年、2005年、2006年毕业班学生规模维持在300-450人之间,三年毕业班个数分别为8个、7个、5个,至2009年毕业班减至3个,毕业班学生规模缩至120人左右。2010年山西省晋城市开始实施“指标到校”政策,该校办学规模有所扩大,至2013年毕业班学生数增至220余人,班级数增至5个。办校规模非正常化扩大引发学校“内生性”生存危机。以“指标到校”政策为导火索,建宁中学积弊日渐凸显、内生性危机严峻,具体表现为:第一,应试教育盛行。为保障该校指标生在升入优质高中时成绩不至于太差,该校采取了依靠拉长教学时间来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学生学习时间从早晨7点开始一直持续到晚上10点,这既使得学生身心疲惫,也使得教师缺乏原动力。第二,师资紧缺与教师管理混乱。首先,师资紧缺。该校教师来源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统一分配教师;二是政策性教师,即三支一扶与特岗教师等不依赖于地府财政的教师;三是学校根据自身发展要求在当地聘请的代理教师。该校共有53名教师(含行政人员),实际教学人员为45人,其中代课教师15人,占教学人员总数的1/3。其次,教师管理混乱。建宁中学的教师管理主要表现为工资管理,尚未形成对教师系统的管理办法,该校校长表示鉴于教师引进、流失频繁,学校教师管理通常采取工资发放的形式,文本式的管理办法仍有待探寻。第三,教师职业倦怠严重。薄弱中学由于学生基础较差且偏科现象严重成为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外部原因,进而影响到教师队伍建设,使得农村教师队伍建设进入学生基础差、教师教学缺乏有效配合、教师职业倦怠的恶性循环。

       三、“指标到校”政策有效实施之完善举措

       “指标到校”政策虽在短期内在促进学生回流方面收效良好,但若教育均衡发展长期得不到实现、教育寻租长期得不到合理遏制、民办学校长期得不到公正待遇,这一政策终会因执行不力而“流产”,所以在实施“指标到校”政策的同时必须采取相关配套举措。

       第一,取消“重点校”、“重点班”,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992年2月13日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要建设好一批重点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20余年“重点校”、“重点班”政策造成校际之间差距日益扩大、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不断分野,逐渐成为现阶段引起教育机会不公平问题的主因。逐步取消“重点校”、“重点班”等教育资源向优质学校倾斜的方针政策,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扶持力度,将校际差距缩至最小以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才能为“指标到校”政策实施提供更为坚实的现实基础,使教育公平充分体现在起点、过程、结果的整个教育过程中。

       第二,加大对薄弱学校资金、师资、政策投入,提高薄弱学校的教育质量

       “指标到校”政策必须立足于教育均衡发展基础之上,资金、师资、政策作为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三驾马车,加大资金投入为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强而有力的物质保障,师资水平的提高为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颁布相关政策为投入资金发挥最大效用、教师发挥最大潜能提供了制度保障,三者的有机结合将有效推动我国教育均衡发展的实现。尤其要对薄弱学校加大资金、师资、政策投入调动薄弱学校办学的积极性,提高薄弱学校教育质量。以此为前提对优质高中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将引导学生就近入学,时效性地解决教育寻租问题。[3]

       第三,在发展素质教育前提下倡导学生、学校良性竞争

       1994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第一次正式在中央文件中使用“素质教育”,到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素质教育”提出至今已历时整整20年。“指标到校”政策因在执行过程中诱发了部分小规模学校生存危机,同时更为助长了应试教育之风。为此,相关教育部门应在素质教育理念下保障小规模中学合理发展,缩短校际差距、弱化校际之间的应试竞争,在学生之间提倡合作性学习消弭分数式恶性竞争,在校际之间提倡积极合作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实现互利共赢。

       第四,鼓励高中阶段民办教育、中职教育、公立教育相互协调、共同发展

       首先,“指标到校”政策应面向全体初中,保障民办学校与公立学校享受同等政策待遇,提高民办学校竞争力的同时规范民间资本在基础教育领域内流通,防止政策调整带来民间资本在教育领域内无规则流动。其次,大力发展中职教育。人的差异性决定了教育形式的多样化,所以要加大对中职教育投入力度,促进中职教育发展,实现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两条腿走路。最后,发展优质公立高中。“指标到校”政策实施面临重重压力无一不是受优质高中资源稀缺掣肘,为此应整合现有优质高中资源、扩大优质高中招生规模,同时也应着力打造或新建一批优质高中,保障更多的参加中考招生的学生能够享受优质高中教育。

标签:;  ;  ;  ;  ;  

实施“学校指数型”政策的现实要求、存在问题及完善措施_指标到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