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上海商业转型路径的选择与评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重庆论文,上海论文,路径论文,评价论文,商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715 文献标识码:A
自重庆直辖以来,重庆商业的发展取得了不小成绩,但与上海商业比较却显示出明显的差距,改革的路径也有所不同。重庆商业的发展为什么会落后于上海商业?重庆与上海商业改革路径的选择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按照道格拉斯·诺斯在经济发展史的研究中提出的制度变迁中起重大影响的是“路径依赖”的思想。我们认为影响商业转型的因素很多,初始禀赋的差异是造成重庆、上海改革路径不同的根本原因。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恰当的评价以期为重庆商业的改革特别是重庆国有商贸企业的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重庆、上海商业改革路径的选择
研究不同国家或地区商业改革的历程不难发现,商业改革路径的选择一般有三种,一是内部突破,即内推式变革;二是外部引入,即外推式变革;三是内外推式结合。所谓内部突破方式,就是从一个国家或地区商业制度内开始变革直接打破原有的旧的商业体制——所有制结构、经营结构、业态结构等建立新的商业制度。外部引入方式是指从一个国家或地区商业体制外或外国引入新的机制,以外部力量推动本国或本地区商业改革。内推与外推相结合的商业改革方式有三种情况:1.以内部改革为主,辅以外部介入;2.以外部引入为主,辅以内部改革;3.内推和外推的有效结合。重庆与上海商业改革路径从方向上看都选择内外推相结合的方式,但实现两市商业转型所依存的路径却有所区别,上海采取了内外推方式的有效结合来推动商业转型,重庆则采取了内推为主,辅以外部介入的方式来促进商业的转型。
在向现代化商业转型的过程中,重庆商业选择了内推为主,辅助以外部介入的改革道路,特别是自重庆直辖以来,重庆加大了对国有商业企业的改革和调整力度。首先是围绕国有企业扭亏脱困,在全市的国有企业中进行了产权制度的重大改革,这不仅盘活了国有资产,减少了亏损面,而且彻底打破了国有商贸企业一统天下的局面。其次,在探索国有商业企业产权结构改革经验的同时,还对传统的商业经营方式、经营业态等进行了初步改革,并逐步引入了国际知名企业和品牌参与重庆市场竞争。重庆商业在转型路径的探索过程中,初步确立了重庆作为长江上游和西部地区的贸易中心地位。上海商业改革一开始就选择了内推与外推相结合的改革方式,早在1987年上海就直接对国有企业进行了股份制改革,并成功地推出了第一家商业上市公司。1991年开始了商业业态改革,以后又通过产权的重组、联合、兼并等方式组建了有竞争实力的大型商业集团。产权制度的改革和商业经营业态的调整,并没有削弱国有商业在上海经济中的地位,而是盘活了国有商业资产存量,增强了国有资产的竞争实力。上海商业改革还十分重视引进外资,外资企业参与上海商业的竞争为上海商业从传统走向现代作出了重要贡献。上海商业改革路径的选择从根本上确立了上海成为全国贸易中心的地位,并为上海将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的地位打下了基础。
同样是进行商业现代化的改革,重庆和上海商业为什么会选择不同路径,我们认为由传统商业向现代商业“转型”,不仅仅是一种商业制度在形式上取代另一种商业制度。它本身是一个资源的积累与转换过程(这其中最重要的是信息与知识的积累与转换),并与商业基础、商业组织形式,商业结构,即商业经营方式,业态结构、商业布局等的转型有机联系在一起。因此重庆、上海商业转型的目标取向、路径选择、时序的安排是有其客观必然性,并与其资源配置的初始禀赋密切相关,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受初始禀赋制约。
二、重庆、上海商业改革的初始禀赋比较
重庆和上海商业的改革都始于1978年,但真正进入由传统商业向现代化商业转型的实质性的变革,上海商业是在1992年,重庆商业则是在1996年以后,即重庆直辖后。两市商业的改革在宏观政策、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人民生活水平、商业发展水平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本文仅从商业基础、现代商贸企业组织实力、经营条件的初始配置状况进行比较。
(一)重庆、上海商业基础的初始比较
商业转型路径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受商业依存的基础水平制约,这里讲的商业基础主要是指按产业的就业结构状况、人均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和重庆统计年鉴提供的有关资料,重庆商业和上海商业在转型过程中的有关商业基础比较如表1所示:
表1 重庆、上海商业基础比较
资料来源:1994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年、2001年《重庆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
从表1提供的资料分析中可得出以下结论:1.从经济发展的阶段来看,上海商业转型时,所依存的地区经济发展已进入工业化中期,而且工业化后期发展的某些征兆已呈现出来,工业化程度较高,居民生活收入水平较高,这为上海商业从传统进入现代化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重庆商业转型依存的地区经济的工业化程度较低,人均收入水平相对偏低,这从根本上决定了重庆商业改革所依存的初始物质条件较差。2.从人力资源在不同的产业分布来看:上海有10%左右的从业人员在第一产业,而90%左右的从业人员集中在第二、三产业,其中在商贸企业中的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7.8%。重庆有60 %左右的从业人员在第一产业,而40%左右的人员集中在第二、三产业,其中商贸企业中的从业人员占全体从业人员的6.7%。尽管到2000 年重庆商贸企业中的从业人员占全体从业人员的比重提高到7.6%,但与上海的12.8 %相比仍有差距。这表明重庆、上海人力资源分布状况存在较明显的差异。这表明重庆、上海工业化程度较高,其拥有的人力资源素质水平偏高,因此上海人力资源素质潜能与就业结构初始禀赋状况制约了上海商业改革路径的选择。重庆直辖后由于管辖的行政区划比以前有较大变化,拥有了占地区总人口80%左右的农民,加之工业化程度相对较低,尽管从现有的人力资源分布上看劳动力的供给潜力较大,但人力资源素质总体偏低,这从根本上决定了重庆商业转型选择了内推为主,辅以外部介入方式。
(二)现代商贸企业组织实力的初始配置比较
重庆、上海商业在转型中所依存的现代商贸组织的实力差别也很大。上海自1987年通过股份制改革,推出第一家商业上市公司以来,商业领域的改革取得了较大的成就,现已初步形成较合理的现代商贸企业组织发展的新格局。重庆商业实现股份制改革试点较上海晚,目前重庆的现代商贸企业组织发展的新格局尚未形成。从产权制度改革和市场的开放角度来看,重庆、上海主要的现代商贸企业组织发展情况和商业开放度的初始配置比较如下:
表2 重庆、上海现代商贸企业组织发展的情况和商业开放度比较
从表中上统计资料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上海商贸企业的改革突出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改革初始阶段就非常重视组建商业上市公司,到1999年上海已有商业上市公司15家;二是以股份制企业成功的建立为基础,改建、重组有竞争实力的大型商贸集团,目前上海已有以华联集团为代表的大型商贸企业集团56 家; 三是重视市场开放, 从1992 年到1999年上海已引进外商企业80多家,吸引资金100多亿元, 这不仅为上海商业带来了新的先进的经营业态,管理技术而且带来了新的营销理念,加快了上海商业现代化发展速度。重庆商业股份制改革始于1992年,到1999年商业股份公司虽发展到19家,但商业上市公司只有重庆百货大楼股份有限公司一家,在1995年虽也进行了现代商贸集团的组建,但有综合竞争实力的商贸集团为数不多。到1999年重庆引进的外资企业虽已有21家,但吸引利用的外资仅5—10亿元,其影响力仍十分有限。 由于重庆、上海商贸企业组织初始禀赋的配置存在差异,据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上海商业转型路径的选择,实际上并没有降低国有商贸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而是通过改革强化了融资功能。据统计到1999年上海的商业上市公司拥有股本总额为21.4亿元, 其筹集的资本总额为48.14亿元,而且通过国有商业的改革优化了国有资本的配置, 提高了国有商业资本在商品流通领域中的控制力,并为上海商业有效地吸引外资,借鉴外国企业先进的管理经验,技术带动其他经济成份企业共同发展创造了条件。据统计到1999年上海国有、集体商业的市场份额仍占67%。重庆现代商贸企业组织实力与上海相比存在较明显的差距。这与重庆商业基础水平偏低有关,但主要是受国家改革的宏观政策影响,尤其是受国家过去制定的市场“梯度”推进政策的制约,因此,重庆商业转型选择内推为主辅以外部介入的方式,有客观的必然。事实证明,多年来在商业开放有限政策约束下,重庆采取加大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力度,推动商业发展取得一定成效,到1999年重庆市级国有商贸企业改制重组面已达60%,区县中小国有商贸企业改制面已达95%。国有商贸企业改制的成功,从根本上打破了过去国有商贸企业在重庆市场上一统天下的局面,为扶持和加大非公有经济在重庆商贸领域发挥作用创造了条件。据统计到1999年重庆全市社会商品零售额中,个体、私营、外资和混合所有制比重已达到72%。
其次,由于我国在1978年改革前各地区的商业组织结构大致相同,商业改革从一开始就没有先例可借鉴。上海作为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较早的城市,一开始就借助国家对上海改革实施的特殊优惠政策,明确了商业转型路径的选择,一是通过内推式的改革、较早完成生产要素的积累,提升国有商贸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整体实力,二是不失时机地利用国家对上海对外开放政策的倾斜,积极创造良好环境,吸引外国投资者进入上海商贸领域。上海商业在内推式改革中较成功的做法是:先精心的选择改革的试点单位,然后给予优惠政策进行改制试点,一旦改制取得成就,便把这些先进的制度,经营方式,经营管理思想,经验等及时输入或推广到其他企业或地区,这种改革方式特别有效地保证了上海国有商贸集团比竞争对手较早地完成了生产要素的积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上海华联集团近几年走的“业态化布局,集约连锁经营”的发展路子,上海联华的大副食连锁超市的发展方向和上海农工商的产供销一条龙经营模式,就是上海商业内推式改革方式取得成功的最好佐证。
另外,上海商业在吸引外商进入商贸领域的同时,并不是一味地强调国有商贸企业从商业这一竞争性行业中全面撤退,而是根据“国进民随”,多种经济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方针,采取主动出击的方式,通过联动重组、兼并等方式,提升企业整体实力。例如上海华联在近几年改革中,通过与日本的大荣集团、美国的麦当劳、AIG、 泰国的正大等企业联合,做大了企业规模。华联集团自1995年组建以来的近四年时间内,引进外资近3亿人民币,资产规模由24亿元上升到70亿元, 年经营规模从44.5亿元上升到130亿元,年利润由6480万元上升到1.2亿元,年平均国有资产增值率超过10%,国有净资产收益率达到20%以上。
重庆商业转型的重点是进一步开放商业服务经营,加大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和扶持力度,逐步使非公有制经济成为商品流通的主体,国有商业资产逐步从商业领域中退出。以这样的商业目标为指向,重庆商业改革也取得一定成效,形成了一批亮点,即10个“西部之最”,解放碑中心购物广场(2000年销售额122亿元),朝天门综合批发市场(2000 年交易额72.1亿元)、盘——观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交易额35亿元)、重庆商社集团(2000年销售货员36.6亿元)、重百大楼(2000 年销售额24.5亿元)、和平药房连锁公司(销售额4亿)、洁诚洗衣连锁(营业收入2000万元)、大都会购物中心营业面积12万平方米、石坪桥——含谷汽摩及配件市场(销售额50亿元)、家乐福超市(销售额3亿元)。 这有助于增强重庆作为西部商贸中心的地位。但是也应看到,重庆商社集团,重庆百货大楼股份有限公司,和平药房连锁公司等虽是一批中国西部地区有较强实力的商贸企业,但与上海具有竞争实力的商贸企业集团比较不仅经营规模较小、经营业态单一,而且缺乏核心竞争能力和整体优势。另外重庆商业虽近几年在改革中引进了家乐福、麦当劳、屈臣氏等著名企业或品牌,但其发展仍十分有限,到1999年国外、境外商业企业21户,实现的销售规模为10亿元仅占全市社会零售总额的1.69%,可见重庆现代商贸企业组织的禀赋决定了其商业转型路径的选择。
(三)重庆、上海商业经营规模与连锁经营、商业布局的比较
商业转型所依存的经营禀赋的配置情况,在一定条件下也影响和制约着重庆、上海商业现代化路径的选择。这里讲的经营禀赋配置主要是指商业经营规模,连锁经营的状况及商业布局的不同配置。
1.经营规模的比较
经营规模从一定的意义上反映出商业的发展水平,重庆、上海商业经营规模情况如表3所示:
表3 重庆、上海商业经营规模比较
用表3的统计数据结合近几年重庆、上海两市商业改革的实情看, 随经济的发展和当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变化,重庆、上海两市商业经营规模都有了较快的发展。上海商业的经营面积从1991年到1998年8年间增加了710万平方米,平均每年增加90万平方米。上万平方米的大商场从1991年的2家增加到1998年的75家。 重庆商业经营面积从1996年到1999年4年间增加了500万平方米,平均每年增加125万平方米。到1999年拥有上万平方米的大型商场16家。重庆直辖后商业经营面积年平均增长超过上海商业,就其原因除受重庆经济发展影响的正常增长外,也存在发展速度过快和发展的盲目性。上海商业在转型中虽也存在类似的情况,但一经发现就及时给予调整,在不断扩大商业经营规模的同时,上海商业十分重视改革传统的商业组织形式,经营方式,逐步实现了商业资本组合战略化,经营的集约化,商业布局的业态化。到2000年上海商业企业集团已由原来的56家经过战略重组后整合为48家,拥有5000平方米以上的商场发展到130家, 而上万平方米的大型商场由1998年的75家减少到60家,超市公司由48家并购到10家,目前上海已形成新的商业发展格局。重庆商业转型中也加快了中、大型商场的发展速度,从1996年到1999年5000平方米以上的商场已发展到77家,拥有了重庆百货大楼、新世纪百货、太平洋百货、富安、百盛、家乐福超市等在商业流通领域中的一批骨干企业,但大型的综合性、专业性商店为数不多,商业组织形式,经营业态仍以传统模式为主。
2.连锁经营比较
表4 重庆、上海连锁经营比较
从连锁经营情况来看, 重庆自直辖后加快了商业业态的调整, 到1999年重庆的连锁公司已发展到13家,超过上海已有的连锁公司总数。重庆商业在连锁经营的发展中重点培养了人道美蔬菜副食品连锁店、和平药房连锁店、洁诚洗染连锁点、重百、重庆新世纪超市连锁和重庆名特公司副食品连锁的发展,并取得了较好成绩。如重庆百货大楼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实现的销售收入达24.5亿元,拥有的分店9家。 新世纪的超市连锁2000年已发展到6家,销售额达2亿元,和平药房连锁有限公司开设的连锁店铺2000年已发展到260家,连锁经营销售收入近4亿元。但也应看到的是就其经营规模和经营水平与上海连锁经营相比较则明显偏低,到1999年上海的连锁公司经并购后虽只剩下10家,但其拥有的店铺数为3000个,实现的销售收为185亿元, 高出重庆连锁经营销售收入的10倍多。代表新兴业态的连锁经营在上海的迅速发展,促进了上海经济的繁荣,也标志着上海商业已步入现代化发展的阶段。据统计1999年上海商业完成的销售额为1590亿元,比上年增长8.1%,实际增长12.6%,其中连锁商业增长47%,大卖场增长70%以上,便利店成倍上升,连锁商业业种已发展到25个,目前上海的超市连锁经营已形成华联、联华、农工商三足鼎立的局面,三者实现的年销售为147亿元, 占全市超市销售额的65%,其中尤以华联集团的发展最为典型,华联目前拥有资产60亿,1999年实现年销售额为130亿元,拥有的门店数已达1200多家,其中专卖连锁600多个,加盟连锁370家,专营和特许连锁200多家,集团的各种业态网点,分布全国的许多城市。
3.商业主要布局比较
重庆、上海两市所处的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两市商业布局的选择各具特色,重庆、上海商业主要布局比较如表5所示:
表5 重庆、上海商业的主要布局比较
上海商业在向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十分重视商业空间布局的调整,自浦东开发以来,随经济腾飞上海作为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心城市的“一个龙头三个中心”的地位已确立,因此为适应上海改革开放带来的城市改造和建设需要,缩小上海商业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上海加快了商业布局调整,由原来的“三街一场”商业老格局发展成为“四街四城”即八大市级商业中心,三十多个区域商业中心近百个居民区商业中心组成的多层次的商业布局的新格局,特别是在对中心商业区进行布局调整的同时,改建了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南京步行街和十条市级特色专业街、上海的商品交易市场近来已发展到近1000家,其市场成交额约800 亿元。
重庆自1997年直辖以来,为增强重庆在西部地区和长江上游的商贸中心地位,发挥新重庆在西部地区的“龙头”、“窗口”作用和整体辐射功能,重庆商业根据城市规划和商业布局调整的要求,对以渝中区为代表的五大主城区的商业布局进行改造,已初步形成了解放碑、三角碑、南坪、观音桥、杨家坪五大购物中心,其中解放碑中心购物广场年流通规模已达到122多亿元,成为西部之最中的“最亮点”。另外针对重庆是西南重镇,长江上游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重庆加大了对重点专业市场的扶持引导,培育了10大批发市场,其中朝天门市场、盘——观农副产品市场,西南建材中心批发市场,重庆钢材中心批发市场已列入国家重点市场名录,2000年底重庆已有各类批发交易市场2332个,1995-2000年累计完成总成交额1998.43亿元。(未完待续)
基金项目:本文为《重庆市国有企业发展战略研究》的成果(项目批号为:渝教科[1999]16k号)。
标签:商业论文; 重庆发展论文; 连锁经营模式论文; 企业经营论文; 评价中心论文; 连锁经营论文; 经济论文; 现代集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