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互联网金融的趋势与商业银行的转型论文_张任

论互联网金融的趋势与商业银行的转型论文_张任

张任

天津财经大学企业管理专业在职研究生

摘要:伴随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传统商业银行备受冲击。文章对互联网金融的特征进行了树立与分析、对传统商业银行存在的不足和应对策略进行了整理,

关键词:互联网;商业银行;转型

历经10余年发展,互联网在我国的应用已从信息社交领域,扩展到了商品服务领域,尤其是近几年对金融行业的冲击,堪称是对传统的颠覆。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传统商业银行应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借助利率市场化、存款保险制度等政策的出台,实现综合化转型,利用互联网思维深度挖掘并满足客户潜在需求,最终维护客户,实现传统商业银行在互联网时代的软着陆。

一、互联网金融的特征

互联网金融基于大数据、云计算而展开,以移动通讯为媒介、应用软件为载体、线上交易为渠道,为全量大众客户提供小额金融服务并实现获利。相比传统运营模式,互联网金融具有五大特点:

一是以数字移动技术为基础。传统商业银行的所有业务都建立在物理条件之上,都是在实体范围内进行线下交易。而伴随智能手机、应用软件等移动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金融实现了线上交易,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方法归集、分析目标客户,推导、预判其消费习惯,进而提高营销成功率和交易频率。这些恰恰是传统模式所不具备的。

二是运营成本和交易成本大幅降低。互联网线上交易模式让物理网点及其附属设施不再是必备条件,而7*24小时的全天候交易时间更是让客户感到高效便捷;而对传统凭证的制作、签署、修订等采用电子化处理,在节约大笔时间的同时,也丰富了客户体验,间接提高了粘性和满意度。

三是目标人群平民化。互联网金融通过对大众客户,尤其是平民客户的开发与满足,彻底打破了传统商业银行对“二八法则”的一贯坚持,让银行从业者们意识到“长尾”的存在与其巨大推力。这种针对个人和小微企业线上直接融通和结算的方式,已成为继证券等直接渠道和银行等间接渠道之外的第三种交易渠道。

四是交易标的小额化。相比传统银行业务中各种门槛条件的严苛,互联网金融的准入条件相对宽松,这是其目标人群决定的。互联网金融的交易标的多呈现小额化、碎片化特征,这一点在“余额宝”、“蚂蚁微贷”等交易平台多有体现,其“众筹”的内涵得以彰显。

五是信用评估内隐化。互联网金融最为看重的就是信用,其风险防控和客户评估的最核心问题就是信用的分析与厘定。尽管传统商业银行也看重信用,但其本质是对抵质押物的评估,是外显的;而互联网金融所看重的信用,本质是对目标客户行为一致性与一贯性的分析与判断,是内隐的。

正因为互联网金融的五大特点所带来的太多实惠,以致一经问世便广受追捧,迫使商业银行不得不采取设置交易限额来减少资金外流。但人为设限终究不能抵挡历史趋势。截至2013年末,余额宝人均投资额度不足2000元,阿里小贷均摊不足60000元,但支付宝和财付通等用户已超过了传统商业银行。

如果“存在即合理”,那么互联网金融一定触碰了传统商业银行的软肋或是填补了业务和管理等方面的盲区,否则是无法获得如此多用户的。

二、传统商业银行的不足

传统商业银行在面对互联网金融巨大冲击之时,必须对自身所存在的不足加以分析:

首先,传统商业银行所涵盖的业务无不以物理网点为营销基础,而物理网点的建设与维护无不需要大量人力财力的投入,而且是持续不断的不菲支出。据统计,2011年中国大陆银行业仅人力成本就高达1万亿元,其他费用可想而知。相比之下,互联网金融的成本则要少许多。

其次,传统商业银行所涉及的业务,无论资产业务还是负债业务,无论投资业务还是中间业务,都是具备相当专业性的,换言之,银行可以将金融需求高度细化并充分利用自身专业性加以满足。但是,从金融消费者的角度来看,专业性并非必然条件,取而代之处于优先考虑地位的则是成本与时效。金融消费者出于维持经营的目的通常是希望银行能够“雪中送炭”,而银行却出于风险防控、合规经营等专业要求更多是希望为企业“锦上添花”,这种出发点的错位,造成了供需不匹配,也就间接留给了互联网金融扩张的空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再次,在负债业务方面,传统商业银行偏重较低风险偏好和较低流动性,这虽然与银行在整个经济分工中的作用密不可分,但过于保守的负债风格间接淡化了金融消费者的风险意识,也弱化了市场定价功能在金融机构间的发挥,自然也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在资产业务方面,传统商业银行偏重对抵质押物和个人征信的评估,虽然这符合风险防控的要求,却无意中将客户做了认为划分,即所谓“优质客户”和“未达准入条件客户”,前者从不为钱担忧,后者却处处为钱发愁,“惜贷”现象随即出现,资金也就难以流入实体,也就丧失了最应该发挥的融资这一基础只能。在中间业务方面,传统商业银行经历混业与兼业的几番变革,以致目前的银行更像超市,可以各取所需。这固然实惠方便,但是,在多数金融消费者仍是价格导向和线下交易为主的今天,丰富的产品却大幅增加了银行的承载压力,大大弱化了深耕客户的能力,而这恰恰与当今互联网时代所倡导的“客户深度维护与挖掘”的理念背道而驰,所以,银行消费者的流动性要远高于互联网金融消费者,因为前者只是用产品满足消费者利益需要,后则则是用关系满足消费者潜在的一切需求。

最后,传统商业银行还没有形成“员工即客户,客户亦员工”的理念。通常情况下,银行的员工只是银行产品的消费者和使用者,却不大可能成为银行的客户,主要因为自身从业者的身份提高了其对金融产品体验的阈限、减低了敏感度,只为满足金融需求而已。同时,银行的客户大多也只是金融产品的购买者,尚且不能作为“银行员工”发挥巨大的群体效应。也就是说,多数传统商业银行仍停留在对早该使用的渠道或数据进行补救式的操作,却未能树立完善的“互联网模式”去运营管理。

三、传统商业银行的转型策略

为了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传统商业银行需要发挥自身物理网点数量、全量客户规模、产品专业化、品牌商誉等优势,以国家产业政策调整、新制度出台等为契机,加快自身人力资源管理、营运能力的提升,优化产品结构,树立“互联网思维”,扬长补短以全面转型。

一是加快移动终端的建设与客户培养。Goldman Sachs(2012)测算全球移动支付总金额2011年为1059亿美元,至2015年以年均42℅的速度增长,2016年预计将达到6169亿美元;移动支付占全球支付市场的比例也将由2011年的1.0℅达到2015年的2.2℅。同时,传统商业银行有必要和能够满足消费者基本生活需求的移动运营商合力开发App软件,在银行终端开发功能满足生存需求和社交需求,在非银行终端嵌入金融功能满足金融需求。从原来因产品营销为主,向培养客户使用习惯、深挖潜在需求转型。

二是减少物理网点的铺设,实现网点转型、业务功能综合化,降低因布设网点的巨大列支,将单一功能的部门整合,将投入产出比较低的部门裁汰,打破岗位限制、综合培养员工,尽可能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三是借助利率市场化和存款保险制度的契机,积极发挥市场的定价功能,优化负债产品结构,适度扩大风险产品,培养客户风险意识,最终找到低成本存款的替代物,进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大力开发信用评级新方法,充分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整合客户个人信用状况,逐步开发“抵质押”以外的能够评估“偿还意愿和偿还能力”的信用评估标准,降低资产业务准入门槛,满足市场对资金的巨大需求;依据自身营运能力,筛选合适的中间业务产品进行筛选与投放,以填补本行产品的盲区,提高服务能力。

四是做好企业文化与舆论宣传工作,充分利用自媒体进行客户开发、维系与挖潜,研发个性服务方案,不断试验、反馈、修正、完善,最终将客户发展成为忠实“员工”。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互联网+”的概念,可见,互联网金融已是大势所趋,不能逆转,在这种新模式的推动之下,传统商业银行也应当自我完善,充分利用自身现有优势,加速内部调整与变革,打造“银行+互联网”的新银行服务模式,最终实现传统向未来的转型。

参考文献:

[1]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金融研究,2012(12)

[2]宫晓林,互联网金融模式及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南方金融,2013(5)

作者简介:

张任,毕业于南京大学应用心理学系,现供职于中国建设银行天津市分行,现为天津财经大学在职研究生在读。

论文作者:张任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8

标签:;  ;  ;  ;  ;  ;  ;  ;  

论互联网金融的趋势与商业银行的转型论文_张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