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1-0209-02
传统的母婴护理是由不同的护理人员对产妇和新生儿在不同的地点实施护理工作,这种做法不仅浪费护士资源,还会增加新生儿感染机率和出错率,也不利于产妇学习哺育技能。我科针对上述因素并通过交流学习,近年来开展母婴同室床旁护理模式,在病房内为产妇和新生儿提供各项护理,对产妇的恢复、技能学习、事故发生率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住院分娩人母婴3000对,年龄22岁~35岁,平均孕周为39周+;其中自然分娩1700例,剖宫产1300例;所有产妇分娩后均母婴健康,将所有母婴按家庭意愿分会对照组1500例和观察组1500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床旁护理,观察两组产妇的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情况和产妇对护理模式的满意度。两组产妇在年龄、产次、分娩方式、健康情况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即产后住院期间,产妇责任护士定时检查产妇身体情况,包括基本情况和切口情况,定期消毒,更换药具;进行哺乳和饮食指导;婴儿责任护士定期检查婴儿状况,按要求和程序将新生儿抱至婴儿室进行检查、疫苗接种、洗澡、抚触、疾病筛查等;每日清洁病房一次、通风2次,室内温度保持在26~28℃[1],湿度保持在40%~60%,严格规定家属探视时间。
观察组:责任护士对产妇讲解母乳喂养的情要性,教授哺乳技巧和新生儿正确护理方法、注意事项等;在病房内进行新生儿擦浴、换尿布等护理环节,以实际操作示范,产妇可用娃娃演练,护理人员边做边讲,总结要点,加深记忆;定期检查产妇身体情况,待产妇可下地活动时即可参与新生儿护理,实现一对一讲解并操作,护士在旁指导,使产妇尽快进入角色,掌握新生儿科学、专业的护理技能;教会产妇自我护理,包括休息、饮食等注意事项,若产妇为剖宫产,应注意对其运动的指导,同时教会产妇观察手术切口,避免出现化脓红肿现象[2]。
1.3 观察指标
对产妇进行新生儿护理技能进行评分,包括哺乳、洗澡、抚触、臀部和脐部皮肤护理、换尿布等,总分100分,得分越高表明护理技能掌握的程度越好;同时产妇对护理模式的满意度调查,包括护理态度、教授态度、技能水平,总分60分,分数越高说明护理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行χ2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以P<0.05为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产妇的新生儿护理技能评分
观察组产妇新生儿各项护理技能得分除换尿布外,其余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详见表1。
2.2 两组产妇对护理满意度评分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及护理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2。
3.讨论
开展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可实现母婴不分离,产妇可参与新生儿护理过程,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好各项护理技能;同时增加了护士与产妇的交流,及时了解掌握其需求,对产妇身体恢复、情绪、心理活动等方面均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减少产后抑郁综合征;在此互动过程中合并对产妇护理技能评分等方式可以促进产妇尽早进入角色,增强母婴感情;同时增强护士的责任感,提高护理质量。通过本文研究结果可得出,观察组产妇在新生儿护理方面,尤其是哺乳、抚触、洗澡、皮肤护理方面技能较对照组产妇都有显著提高,P<0.01;两组产妇对护理满意度评分也有显著差异,两组产妇护理满意度分别为78%和9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充分说明了母婴床旁护理的必要性,通过和产妇互动过程,可有效提高和规范护士的专业操作技能,能更加流畅、科学的教授产妇新生儿护理知识与技能,增加产妇的信任和满意度,并增强了健康宣教的实际效果[3-4]。
实施母婴床旁护理模式的核心是展现优质护理,把护理工作由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使宣教实际化,更加系统、科学地把新生儿护理工作展现在产妇面前,有利于产妇思想转变,提高母乳喂养、提升新生儿自身免疫能力;由于护理工作在固定地点开展,避免出现医源性交叉感染[5],减少新生儿院内感染现象,同时还简化了护理工作流程,在提供高效、优质护理服务的同时降低医疗服务成本[6]。
综上所述,实施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可有效保障产妇全面合理掌握婴儿护理的各方面知识和技能,利于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减少感染,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安桂玲.母婴床旁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实践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184-185.
[2]杨志平.母婴同室床旁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2015,10(10):60-61.
[3]李广隽.母婴同室新生儿床旁护理模式的实施与管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8,14(26):2791-2793.
[4]莫彩燕.母婴床旁护理新模式在产科病房的应用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8):57-58.
[5]李红,王姗,钱洁艳,等.新生儿床旁护理在母婴同室中的应用 [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13(21):48-50.
[6]黄小容.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6,27(1):481-482.
论文作者:汤隽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2
标签:产妇论文; 新生儿论文; 母婴论文; 技能论文; 护士论文; 两组论文; 产科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