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危机影响下海峡两岸产业合作的框架、机制与模式创新_全球经济危机论文

全球经济危机影响下两岸产业合作的框架、机制与模式创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危机论文,两岸论文,框架论文,机制论文,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新兴经济体面临全球景气走弱、外部金融动荡及通膨隐忧未除的挑战中,两岸产业合作能否克服阻力,共同规避全球风险,成为全球经济体中的赢家,将对于推动两岸经济关系的和平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两岸产业合作的成效回顾

改革开放30年来,大陆GDP从1978年的3645.2亿元人民币,到2008年已经成长为300670亿元人民币。同时,实际利用外资从1979—1984年的41.04亿美元,到2008年增长为923.95亿美元①。在这个过程中,两岸经济往来20多年来,两岸经济的互动性也表现得愈来愈强,对两岸经济的快速成长以及两岸经济的融合度提高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首先,两岸贸易与投资作为产业分工的重要表现方式,总量规模不断增大。据大陆商务部数据显示,从1989年至今,两岸贸易额从34.8亿美元增长为2008年的1292.2亿美元。大陆台资项目从1989年的539个增长为2008年的2360个。实际利用台资从1989年的1.6亿美元上升至2008年的19.0亿美元。台湾贸易顺差2008年则实现774.6亿美元。截至2008年底,大陆累计批准台资项目77506个,累计吸收台湾直接投资476.6亿美元。② 根据大陆商务部和统计局资料初步测算所得,大陆对台贸易依存度由1978年的0.02上升到2008年的2.94%,台湾地区对大陆的贸易依存度由1978年的0.17上升到2008年的34%。

第二,两岸产业合作的领域不断拓宽。上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先后发生了三次较有代表性的产业外移。分别是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纺织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以石化为代表的资本密集型产业以及本世纪初以信息电子为代表的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大举外移。在台湾产业发生外移的同时,两岸产业合作随之展开,从最初的农业,发展到食品加工、制造业、服务业,一直到高新技术产业。

第三,两岸产业合作的层级有所提升。20世纪90年代初期,两岸合作产业领域主要集中在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以及以家电为主的电子电器产品制造业。90年代中后期,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比重有所下降,而电子电器产品制造业比重大幅度提高。当前,IT和信息电子等高技术制造业成为产业合作的主要领域。

事实上,两岸产业合作的层级提升与大陆以及台湾产业自身的演化升级密不可分。从图1和图2可以看出,大陆与台湾各自的产业结构调整与两岸产业合作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同时也显示出两岸经济成长率对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图1显示:大陆每一次的产业结构调整,都带来经济成长率的一次跃升。在1992年以后,大陆的经济成长率明显高于台湾的经济成长率。图2显示:台湾的产业结构的三次重要的调整也伴随着产业外移的发生,但经济成长率并没有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而带来明显的改善,因此我们认为台湾迫切需要寻求外部的产业合作以达到提振经济的目的。

图1 大陆产业结构演进图以及大陆与台湾经济成长率的对比分析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8;中国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08,2007台湾经济年鉴

图2 台湾产业演化的阶段分析

资料来源:2008台湾产业白皮书

第四,两岸产业合作的区域空间范围不断延展。由于地缘优势,最初两岸产业合作的地区主要集中在福建和广东,以食品、服装和家电产业为主;20世纪90年代开始,上海和江苏成为产业合作的重要地区,电子信息产业成为台商投资的主要领域,这其中以江苏昆山最具代表性。可以说,“两三角”成为两岸产业合作的主导优势地区。当前,台商开始逐渐西移和北上,广西、重庆、四川、辽宁等地成为新兴热点地区。

第五,两岸产业合作的模式有所创新。两岸产业合作最初的形态一般被认为是“台湾接单、大陆生产”或者“台湾开发、大陆制成”。这种模式深入到两岸产业合作的各个领域,从而大陆成为两岸产业分工体系中重要的“制造中心”。台湾负责新兴的关键零组件、芯片设计制造以及产品接单、资金与研发技术的供给,而大陆负责需要大量劳动力的零组件、接口设备等下游产业的生产,形成了两岸在新兴产业领域内的垂直分工。随着两岸经济关系和产业合作的不断深化,产业合作已从低层次的土地、劳力等资源型合作,逐步向人才、研发、金融等市场型合作转化。

二、全球经济危机为两岸创造的产业合作机遇

(一)全球经济危机的广泛影响

当前,全球经济危机使得发达国家受金融加速去杠杆化、信贷急冻,以及对实质面经济冲击日深等不利因素影响,经济衰退不可避免;发展中国家亦面临外部金融紧缩、外资撤离、进出口及工商活动明显趋缓、失业人口增加等多重压力。根据环球透视机构(The Global Insight)2008年11月资料,2008年全球经济成长率将由2007年的3.9%减缓至2.7%,主要经济体中,美国、欧元区、日本GDP成长率分别为1.3%、1.0%与0.4%,亚洲发展中国家GDP成长率则温和走缓至6.6%。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经济危机表现形式的特殊性在于,以欧美为代表的金融资本主义自由化和金融扩张,利用发达的金融市场让资本在股市、汇市、债市、期货市场以及各类金融衍生产品市场间循环流动。同时,美国作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消费支出占其GDP的70%,但实体经济却没有形成良性的发展格局。2001-2006年,美国经济的年均增长率虽然高达3.5%,但制造业年均增长率只有0.7%③,从而直接造成了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严重脱节。可以看到,在发达国家的需求紧缩的同时,出口导向型经济体的实体经济也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二)全球经济危机创造的产业合作机遇

回顾世界性产业结构调整的历史脉络,世界性的产业结构调整必定是伴随着国际经济和政治格局的较大变动。因此,此次全球性经济危机在给各国经济带来诸多不确定性和风险的同时,也为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以及新兴经济体都会带来产业再生的机遇。④ 目前,国际产业分工格局基本是以发达国家占据产业链的最高端,从事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日本和西欧等发达国家则发挥应用技术开发领域优势,从事一般附加值产品的生产,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从事附加值较低的一般工业产品生产。在全球经济危机影响下,新的贸易保护主义将在所难免。各国在出台国内经济刺激计划的同时,都在防范来自外界的种种风险。大陆由于市场广阔,因此具有较强的市场包容力与抗风险能力,从而免受经济危机直接迅速的冲击。相比之下,台湾经济是外向型的岛屿经济,在全球经济危机中必定会受到较大冲击。因此,如果台湾能够继续利用好大陆市场和资源优势,加强产业合作,势必对其提振经济发挥举足轻重的影响。

首先,从产业资源的宏观配置角度看。在当前全球危机爆发的同时,也正是全球产业分工重新洗牌的大好时机。如果两岸市场能够更好地对接,将更加有效地促进资金、技术、人才、物流等资源的整合。这不仅对共同应对危机,规避台湾产业空洞化与技术外移的风险,更重要的是对两岸未来在全球产业链上占据更加有利地位,都具有深远的战略价值。

其次,从产业合作的战略领域看。本年初,大陆出台了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对提振经济、产业升级、拉动内需、改善国际经济环境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如果两岸产业合作能够抓住这次产业振兴计划的机遇,及时调整产业合作方向和战略导向,将会大大促进两岸产业的合作与结构性创新。如大陆的外销型台资企业,当其加工贸易无力进行来料加工和来件加工时,帮助和支持其使用国内原料则可能既降低其成本,又达到扩大内需的目的。

第三,从拉动内需市场角度看。大陆的内需市场容量有两个特点,一是因人口多而规模大,二是因区域不平衡而层次多。这种市场容量只要开拓得好,能够容纳实体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大陆的新农村建设在蓬勃展开。在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民收入以扩大农村消费市场的建设中,两岸产业合作大有作为。

第四,从金融资本合作看。虽然大陆资本市场尚未完善,但经济刺激计划在实体经济中投入的大量资金为资本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健康的发展空间。如果两岸能够在金融领域开展实质性的合作,如一直备受关注的在双方互设银行机构,建立货币清算机制和租税协议以及尽快签署MOU等,将会提高两岸金融界共同应对全球金融市场风险的能力。如果未来台湾的金融资本能够进入大陆小额信贷领域,加强村镇银行建设,将会大大改善目前农村金融的供需结构,而且对台湾金融资本的外部扩张非常有利。

第五,从促进产业的人力资本流动、稳定就业角度看。在当前经济危机中,稳定就业成为世界各国经济扩张计划中的重中之重。大陆市场广大,能够提供众多的就业机会。因此,两岸若在产业科技与产业人才交流领域进一步加强合作,发挥人力资本的流动、溢出效应,将会共同为拉动两岸的就业提供更好的契机。

三、当前两岸产业合作的问题剖析

首先,两岸产业合作中的分工体系亟待创新完善。两岸产业合作,以往经常被提及的是台湾作为研发中心,大陆作为制造中心的产业分工定位。但大陆目前在自主创新方面投入之大,参与范围之广,效果之逐步显现,使得我们在产业科技创新方面必定要重新审视两岸产业分工体系的架构。笔者认为,两岸在产业合作方面,不能简单界定出谁是研发中心,谁是制造中心,应该探讨在研发方面如何开展合作,在制造方面如何开展合作,以及如何在合作中实现差别化、特色化和融合化。

第二,产业合作的资源分配方式尚不明确。两岸经济合作起于民间交流,从最初的农业合作一直发展到当前诸多领域的合作。但是,从合作的总体情势看,两岸产业合作的资源分配仍处在自发式的、松散式的配置方式上,缺乏系统的制度设计,也缺乏强有力的市场机制的牵引。例如在台商投资大陆的项目件数和金额方面,呈现出上下波动的状况,并没有一个稳步的上升趋势。

图3 1989—2007年台商投资大陆的项目件数以及金额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商务部

第三,两岸产业合作与协调发展的模式需要创新。图4不仅显示了目前两岸产业合作的领域的大致情况,更重要的是提供了这样的信息,即两岸产业合作中具有较大规模的产业领域过于单一,都集中在了电子及电器产品制造业。因此,笔者认为,两岸产业合作一定要解决如下问题。一是应当以什么模式为主?是主导产业模式,还是分散布局模式,另或是产业集群化模式。二是按产业内分工,农业合作应该居于产业合作的什么位置,高技术产业应该居于什么位置,现代服务业又是如何定位。这些都需要关注和系统思考。

第四,两岸产业合作的驱动机制需要创新。目前,两岸产业合作仍旧以成本驱动为主,如廉价资源、政策优惠、市场潜力等。图5是一项制造业台资企业对大陆投资动机的调查。结果显示:在若干年的发展中,台资关注成本优势的投资动机基本没有发生显著改变。事实上,这种合作的动力与外部环境的关联性非常大。如果政策环境收紧、资源成本上升、市场状况改变,企业的发展将直接受到影响。

图4 两岸产业合作的产业别分布

资料来源:根据台湾“经济部”投审会《“中华民国”华侨及外人投资、对外投资、对大陆间接投资统计月报》整理

图5 制造业台资企业对大陆投资动机变化趋势

资料来源:台湾经济日报社编,《“中华民国”经济年鉴(2007年)》

第五,两岸产业合作中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关联性不强。随着大陆加入WTO之后金融的逐步开放,许多外资通过入股方式参与大陆金融市场运作。但是,两岸金融合作滞后于产业合作的问题值得关注。产业合作中尚未处理好产业资本(这里主要是指生产资本)与金融资本有效衔接的问题(如两岸应尽快签署MOU),尤其表现在企业金融产品的短缺上,从而造成企业融资困难,管道狭窄等问题。

四、未来两岸产业合作的创新策略

(一)重新架构两岸产业分工与合作体系

推动两岸产业合作势必要寻找到有利于双方的利基。当前两岸产业合作与分工仍主要集中在企业间自发型合作上。换言之,台资企业赴大陆投资初期,看重的是大陆的廉价资源优势,因此两岸的产业合作主要是产业链的环节配套,表现在垂直分工关系上非常明显。蔡宏明(2006)的研究指出,传统产业在两岸投资布局大都采取垂直分工,例如石化产业,系以台湾作为中上游原材料的供应基地,大陆则是以中下游生产制造为重心。⑤ 随大陆资源获取成本的上升以及各类宏观政策的调整,单凭维持这种垂直关系,两岸产业合作的空间将受到很大限制。很多学者提出:建立两岸水平分工模式,将会改善过程管理能力,如分享新知识,提高生产效率,拓展合作领域,通过产品多元化实现范围经济,并且还可能会催生新的产业形态。⑥

笔者认为,优化两岸产业分工与合作体系应主要考虑三种因素的影响,即成本、效率和价值。从成本角度看,两岸产业合作与分工体系要有助于降低双方产业各自的运行成本。从效率角度看,两岸产业合作与分工体系应当有利于提高双方的产业效率。从利益角度看,产业分工合作一定要共同实现双方的价值目标。当前两岸产业合作仍旧以成本驱动为主,与企业位于产业链低端有关。未来两岸产业合作应以价值驱动为主,以创造双方的共赢价值为主,从更高层面的动力应着眼于创造和提升中华民族在全球中的整体竞争力。两岸产业合作的重点应向深化合作方式、共同提高两岸产业的技术层次和竞争力发展,以摆脱两岸产业在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的相对弱势地位。⑦ 最为重要的是,应尽快形成两岸融合型产业合作新体系。融合化是国际产业发展的趋势。产业融合是指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的不同行业相互渗透、相互交叉,从而催生出新的产业形态。笔者认为,包括研发、设计、客户服务、物流、创意、旅游等服务业形态,都可以向农业和制造业融合和延伸,从而拓展出新的产业合作空间。

(二)两岸产业合作机制创新

首先是动力机制创新。两岸经济合作起于民间交流,因此产业资源的配置也开始于民间。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间合作开始频繁起来,直到在制度面开展交流合作。笔者认为,两岸产业合作中的资源分配归结为三种方式,即自发式流动、市场机制牵引和官方主导。我们认为,在官方有效推动下的正常的市场机制才是两岸未来产业合作中理想的资源分配方式。大陆学者李建平(2008)指出:在WTO规则下,两岸经贸往来根据市场经济的原则逐步向理性化发展是一个必然趋势。⑧ 我们也认为,两岸产业合作应当实现正常化、制度化、紧密化和高端化。正常化是指基于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来促进产业合作正常化。制度化是指在官方层面、企业层面和社会层面建立起系统的制度安排。紧密化是指两岸产业合作关系要紧密,要达到领域宽广、相互交融,优势互补。高端化是指两岸产业合作要改变粗放式的合作关系和模式,着眼于产业链高端合作,注重技术创新,培育两岸产业合作的全球竞争力。在此基础上,两岸产业合作要做到协调、有序和持续发展。产业协调意味着产业合作必须要实现产业间资源分配的合理性与有效性,要平衡各相关利益群体的价值实现;产业有序发展是指要遵循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避免主观性和盲目性;产业可持续发展要不断创新延长产业生命周期,即只有夕阳产品和夕阳企业,没有夕阳产业。

第二,两岸产业合作的布局机制创新。随着大陆区域性经济的发展,台商在大陆的空间投资也逐渐调整变化,大致呈现从南到北、由东向西、从沿海向内地的逐渐转移的格局。从产业布局角度看,市场区位学派要求企业布局在利润最大的区位,同时还要充分考虑消费需求、市场划分与市场网络结构的合理安排。成本市场学派要求企业布局必须充分考虑原料指向、市场指向、动力燃料指向、劳动力供给指向、技术指向、资金供给指向和环境指向。地理学派则提出物流、金融、管理、教育、文化等产业应布局在中心城市。笔者认为,未来两岸产业合作,首先就应当进行区位规划,地方政府和企业双方都要充分考虑自己的资源特性和产业特性。

第三,建立产业合作的进入退出机制。一般认为,农业、建筑业、批发零售和服务业进入退出壁垒较低。制造业、公共事业、保险业进出就相对困难,而壁垒高会导致产业合作产生路径依赖。进入壁垒包括结构性壁垒(如规模经济、绝对成本和产品差别壁垒)、进入封锁以及政策等制度性壁垒。退出壁垒包括沉没成本大、人员安置问题、关联产品等。笔者认为,两岸产业合作应该形成良性的进入退出机制。结构性壁垒是市场内生的壁垒,通常不可回避,而进入封锁以及政策壁垒,则可以通过有效的制度设计加以避免。例如加强产业进入时的政策扶持、打破地区封锁等;在产业退出时能够建立适当的补偿机制或转移机制,从而将产业退出时的损失减至最小。唯有如此,两岸产业合作才能更加务实灵活,才能够吸引更多的资本进入,产业发展的生命力才能更强。

(三)两岸产业合作模式创新

首先,创新两岸产业合作模式。当前,两岸产业合作逐步深化到若干产业领域,但形成集群化和规模经济的产业类型不多。缺乏产业的战略规划是目前两岸产业合作的主要问题之一。笔者认为,两岸产业合作应当建立区域性主导产业模式,即基于某一个地区的资源禀赋,形成两岸产业合作的主导产业,从而带动某一类产业的快速发展。形成主导产业后,就应当推进产业集群化,从而降低产业内部的交易成本,提高规模经济效益。宏观层面推进两岸产业合作,应当采取范围经济策略,实现产业合作的多元化,避免地区间产业合作的趋同性。

第二,应尽快提升两岸产业合作层次。两岸产业合作目前仍集中在制造业,尤其是传统的制造业居多。在高技术产业化和现代服务业方面合作规模有限。产业结构演化理论则指出,产业演化到高级阶段所带来的结构性收益要远大于初级产业结构的收益。因此,两岸产业合作在产业结构方面应逐步向现代服务业倾斜。表1数据显示,台湾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提高商业服务业和技术服务业的比重,与大陆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方面的战略举措相互吻合。因此,两岸在制造业合作上,要逐步改变合作OEM(代工)的方式,加强合作研发与创新,深化ODM(自主设计)、OBM(自主品牌)和BPO(外包模式)等合作,从而创造更高的产业价值。

第三,两岸产业合作方式的创新。当前,两岸产业合作仍局限于实体型合作,主要是制造环节的合作,即有中间物料或产品参与的合作。笔者认为,两岸产业合作应该创新思路,加强“虚拟”环节的合作,尤其是研发合作、设计合作、创意合作、资本合作、人才合作、信息服务合作等形式。在合作中形成良好的激励约束机制,有效促进双方的行为互动。此外,两岸产业要尽快形成策略性的互动联盟。应当改变以往两岸产业合作中的单向性,陆资入台和台资来陆同等重要。从产业经济学角度看,区域间产业合作必须具有相互关联性,才能增强其互动性,同时也能够避免由于某一方过度依赖于相关产业而引致的一些风险性因素。因此,台湾当局也应该尽快加强与大陆的策略性互动,尽快推进实施两岸产业合作的互动联盟。

五、结语

在当前两岸经济关系不断深化的过程中,两岸产业合作的空间逐步扩大,产业合作的前景也非常广阔,未来合作已不可能再停留在以往的自发性、松散式合作模式上,而要更高层面的制度设计和战略创新。在当前全球经济危机的深刻影响下,两岸产业合作不仅着眼于各自的利益所在,更重要的是如何形成两岸产业共有的“合力”,其最终目的是提高全球性的产业竞争力,抓住经济危机创造的世界产业分工重新洗牌的关键机遇,实现在全球产业体系中的高端竞争力,更好地推进两岸产业的协调、有序和可持续发展。

注释:

① 《中国统计年鉴2008》,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年。

② 中国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网站www.gwytb.gov.cn。

③ 美国商务部网站http://www.commerce.gov/。

④ 陈珂:《产业资本流动性分析》,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

⑤ 蔡宏明:《1986年以来两岸传统产业的合作与发展》,见高希均、李诚、林祖嘉主编《两岸经验20年:1986年以来两岸经贸合作与发展》,台湾天下远见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版。

⑥ McCarthy,S.,and Golocic,S.(2002),"Implementing collaborative planning to improve supply chain performanc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 Logistics Management,Vol.32 No.6,pp.431-454; Sabath,R.and Fontanella.J.(2002),The unfulfilled promise of supply chain collaboration.Supply Chain Management Review,July/August,pp.24-29; Ireland,R.and Bruce,R.(2000).CPFR:only the beginning of collaboration,Supply Chain Management Review.September/October,pp.80-88; Cruijssen.F.,Cools.M.,and Dullaert,W.(2007),Horizontal cooperation in logistics:opportunities and impediments,Transportation Research,Vol.43 No.2,pp.129-142.

⑦ 张冠华:《新形势下建构两岸经济合作框架的探讨》,《台湾研究》2008年第5期。

⑧ 李建平:《海峡两岸经济合作的动力与基础》,见《海峡两岸经济发展:新机遇、新思维、新视野》,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年。

标签:;  ;  ;  ;  ;  ;  

全球经济危机影响下海峡两岸产业合作的框架、机制与模式创新_全球经济危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