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论文_岑若怡

浅议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论文_岑若怡

岑若怡 云南省文山州富宁县第二小学 663400

【摘要】“五育并举,德育为先”。无论何种教学,其教育目的是一致的,教师都要因材施教,随时随地渗透德育教育,体育教学也不例外。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有意地融入德育教育,锻炼学生的意志,培养他们的组织性、纪律性及进取心,熏陶他们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意识,树立团结、互助的心理,把德育工作渗透到整个教学环节中。

【关键词】体育教学 德育因素 渗透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6-276-01

体育学科是学校中开设年限最长的一门学科,它是从幼儿园一直开设到大学的一门必修课。它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广大青少年的身体素质,更是承担着学生的行为习惯、爱国情感、意志品质以及集体主义精神等方面的培养。《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对于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针对不同的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教师责无旁贷的任务。

那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恰如其分地渗透德育教育呢?下面谈谈我个人浅意的看法。

一、在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首先,无论是哪门课程,都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我国具有悠久的体育发展史,古代劳动人民创造了灿烂的体育文化,形成了中华民族辉煌的体育发展史。体育教学也不例外,要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内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其次,从旧中国政府腐败无能,国力衰败,蒙受“东亚病夫”之辱,到新中国成立后,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走向富强,积极倡导和大力发展体育运动,不仅国富民强,各个竞技运动项目也都在向世界顶峰冲击,使得我国在国际各项体育大赛中日益显示出东方巨人的崛起。利用这方面的教育,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只有在新中国、在党的领导下,我国人民才能走向富强,免遭侮辱,体育事业才能蓬勃发展,中华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

第三,用中国体育健儿在各大型国际比赛中取得的成绩,例如许海峰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夺得男子手枪60法慢射金牌,成为本届奥运会首枚金牌得主,同时也是中国奥运会历史上的首位冠军得主,打破了中国奥运史上金牌“零”的纪录。通过这些故事的讲述,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另外,可以用北京成功举办亚运会、申办奥运会成功等历史和事迹去教育学生,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第四,利用典型事例去渲染学生,激起爱国热情。如世界闻名的我国女排名将郎平,为了发展我国的女排事业,毅然放弃了在国外年收入10万美元以上的优厚待遇,回国出任中国女排主教练,其月收入只有562.6元,约合71美元。她视国家利益和荣誉高于一切,不顾回国执教风险大,压力大,工作辛苦,克服了同丈夫女儿两地分居的种种困难。她这些表现就是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我们还有数以千计的运动员,为了祖国的荣誉,克服伤病的困扰,冲破重重障碍,一次又一次地超越自我,为国争光。在体育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典型事例,去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在游戏中,培养团结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大多的游戏活动都有一个主题思想,这些游戏又往往把学生分为若干组进行的,于是就形成了若干个小集体,而大多游戏又带有很强的竞争性,所以教师要利用游戏特有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团结友爱,互助合作,自觉遵守规则,热爱集体,为集体争光的教育,还有让学生在游戏中认识到团结协作的力量。在球类项目中,结合其集体性和竞争性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应变能力,团结协作,密切配合,不搞个人英雄主义。让学生感受到关于集体配合进行的比赛,是靠集体力量和相互间的密切配合,思想和行动上保持协调一致,形成劳不可破的整体,这样才会取得好的成绩,从而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三、在锻炼中,培养坚忍不拔、勇敢顽强的品质

耐久跑、越野跑教学是培养学生坚忍不拔,吃苦耐劳,勇敢顽强的品质的良好时机,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生活条件比较优越,多数学生缺乏艰苦的锻炼,怕长跑。教师要认真进行思想教育,深入了解情况,从严要求,有意识培养他们吃苦的精神,不给怕苦者留有余地,让他们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对于不能跑完全程的学生,老师要认真分析原因,有的是身体偶然不适;有的是体力分配不合理,前半程太快;也有的是怕苦怕累,稍有疲劳就不能坚持。对平时一贯认真刻苦而偶然不适的同学无须批评;对体力分配不合理的,应告诉他们失败的原因和如何分配体力;而对怕苦怕累者除进一步讲清道理外,应让其补跑一次,使其认识到自己意志薄弱的毛病,抓住顽强意志这一环节,经过几次反复地教育即可逐步解决。

在跳跃、障碍跑或支撑跳跃等项目的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勇敢果断、不怕困难、不怕失败的精神。在实践中实例很多,例如,在支撑跳跃教学中,从一些同学的身体素质、技术来看完成动作是没有问题的,而他们就是不敢过器械。在跳高练习中,过较低杆时技术动作很好,但横杆一升高动作就变形了……这是因为精神因素起了作用。所以我们通过这些项目的教学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及勇敢果断的意志品质。

四、在组织教学中,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体育教学是在严密的组织和纪律的约束下进行的活动。常规体育教学开始阶段一般经过集队,整队,向教师报告,师生致意,说明本课内容、要求及队列练习,热身准备活动等,这一系列内容都是参照军事队列条令的动作要求,全体师生必须遵照统一的口令,按照一定的队形,进行协同一致的动作。体育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环节对学生严格训练,严格要求,所有动作应可能规范化,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和迅速准备、协同一致的优良作风。“严”是现阶段德育的教育特点,而体育课更要建立一个严格的课堂纪律,严格的考勤制度和严格的考核制度。通过认真实施使学生接受严格的要求和训练不断规范自己的言行,培养学生听从指挥,遵守纪律,服从组织的良好习惯。在分组教学中,要提倡学生互相谦让,切忌抢行或穿插,对互相谦让的组和学生要给予表扬,培养学生互相尊重,讲礼貌的文明行为。

另外,教书育人,教师是关键。德国的教育家第斯多惠也曾指出:“为了对学生给予道德上的影响,教师本人必须是有高尚道德的人。”教师本身的言行、仪表、行为就是渗透德育的最好优势。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是体育教师最基本的师德规范。因此,体育教师首先应是一个具有良好思想品德的人,必须严格要求自己,注重自己的仪表,以良好的教态、文雅的评论、丰富的专业知识、娴熟的运动技巧、强烈的事业心、认真的工作作风去影响、感染学生,使之成为一种感性的、潜移默化的巨大力量,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德育境地。我们教师既要以自身形象去感染学生,又要善于挖掘体育教学中丰富的德育内容,持之以恒地将德育寓于体育教学中,让体育教学把学生培养成身心健康、品德高尚、纪律严明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

[2]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论文作者:岑若怡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5月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8

标签:;  ;  ;  ;  ;  ;  ;  ;  

浅议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论文_岑若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