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生成艺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小学语文论文,阅读教学论文,艺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对教学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刻。人们普遍认为,教学是生成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机械地照搬原先备课设计的教学程序,而应根据课堂教学的具体变化发展情况,由教师灵活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衍生出新的超出原计划的教学流程。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因此,教师应掌握教学生成的艺术,通过高超的生成技艺,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营造出宽容、平等、民主、机智、灵动、有效的语文课堂。
一、在师生平等的对话中生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与学生平等对话,让更多的精彩在对话中不断生成。
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时,初读后有同学提出:“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有同学说:“‘痕迹’是什么意思?我不懂。”旁边一个同学即刻接嘴说:“‘痕迹’就是脏东西!”学生们哄堂大笑,这位同学在大家笑声中很尴尬。教师却在大家笑声中显得很轻松,说:“你是用你的眼光、你的思路理解这个词,不错,你能谈谈你的想法吗?”那位同学站起来自信地说:“一粒饭渣掉在我雪白的衬衣上,衬衣上的印子就是脏东西留下的。”这位老师听了很兴奋,说:“你的观察很仔细,你的想法也对头,那你们大家笑什么啊?”一番话引起很大波动,大家七嘴八舌地讲,这位同学也还和大家一起争,最后达成共识,这位同学的观察仔细,想法也很对,就是解释不那么确切。这位同学立即抢先说:“东西掉在物体上,留下的印子就叫痕迹。”教室里响起了一阵掌声。
平等的师生关系、民主的课堂氛围是教学生成的必要前提。在此案例当中,可以试想,教师在备课的时候,不会料到学生用“脏东西”解释“痕迹”,也绝想不到学生是因为在生活当中曾看到一粒饭渣掉在雪白的衬衣上留下的印子,从而理解“痕迹”的。面对学生突如其来的“插嘴”,教师不是粗暴地压制,严厉地指责,而是与学生平等对话,给了学生说出自己想法的勇气,给了学生放飞思维的空间,也正是在这个空间当中,生成了学生自己对“痕迹”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二、在学生的错误中生成
阅读教学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错误的理解或不到位的理解,也许这些失误是教师始料不及的。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如何处理呢?请看如下案例:
师:当凡卡寄出信件以后,你们有什么想法?
生1:我希望爷爷能收到信,然后接凡卡回去,那样他就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了。
师:哦,你是这样想的。(略停顿,面向大家)假如爷爷能接凡卡回去,凡卡真的就能幸福吗?
生2:是的,他和爷爷在一起,他就会过上幸福的生活。
师:那当初爷爷为什么要把他送出来呢?
(学生沉默)
生3:爷爷送凡卡出来,可能是他们的日子实在是过不下去了,所以才打发凡卡出来挣点钱,好养家糊口。
师:既然当初是因为日子实在是过不下去了,那现在再回去,能幸福吗?
生4:我觉得,即使爷爷接凡卡回去了,他肯定也幸福不了,当时的社会就是那么一个人吃人的社会。
师:人吃人的社会,嗯,说得不错,还有谁说说?
生5:天下乌鸦一般黑,凡卡在鞋店里过着连狗都不如的生活,是因为当时社会的黑暗造成的。说不定他回到爷爷身边,日子过不下去,再换一个老板,日子比现在还难过呢!
在这个案例当中,学生开始明显地对课文有错误的理解,认为凡卡只要和爷爷在一起,他就会过上幸福的生活。面对学生在阅读教学进行当中的这种理解的失误,教师不是简单地否定,而是以此为契机进行引导,及时设问:“爷爷当初为什么要把凡卡送出来?”引发了学生的讨论,使学生通过思考,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理解,从而深刻地理解了课文,达成了教学目标。
由此看出,学生的错误是一种可供教师利用的宝贵的课程资源,教师应充分包容学生的错误,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预设,从错误中寻找生成的契机,从错误出发,重新达成目标。
三、在学生的质疑中生成
孔子说:疑,思之始。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保护学生的质疑精神,并在学生的质疑中找到生成的出口。
有一位老师在《爱迪生》一文教学快要结束的时候,有学生突然问道:“列车长把爱迪生的耳朵打聋了,爱迪生为什么不去告他?”
教师让全班学生讨论这个问题:爱迪生会不会去告列车长呢?
生1:我觉得他不会去,因为“他常常把钱节省下来买科学书报和化学药品”,他肯定不愿意把钱浪费在打官司上。
生2:爱迪生他不会去。因为他的确有错在先,他不应该在列车上做实验。
生3:爱迪生应该不会去,他的时间那么宝贵,恨不得把所有时间用在科学研究上,他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
师:大家说得都有道理。从课文当中,我们已经充分感受到了爱迪生沉迷科学、痴迷科学、热爱科学的精神,从这点出发,我们完全可以推断,爱迪生是绝不会愿意把金钱、时间、精力浪费在科学实验之外的事情上。这也就是爱迪生不同凡人的可贵之处,正是有了很多像爱迪生这样伟大的科学家,人类的文明才得以不断的进步与发展。
学生在教学快要结束的时候,提出质疑:“爱迪生为什么不去告列车长?”这一质疑是符合学生阅读时的心态的,是很真切的。这一质疑,有些教师可能认为是与课文无关的题外话,从而置之不理,或是简单地让学生自己课外去查找资料了解了解。其实这一质疑看似与教学无关,实际上却是引导学生再次感受和体会爱迪生科学精神的好问题,很有价值。案例中的教师抓住了时机,及时点拨,组织学生讨论,拓展延伸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超出预设,生成出了课堂的精彩结尾。
四、在课堂偶发事件中生成
课堂上的偶发事件同样也可以作为教学生成的一种重要课程资源。请看如下案例:
一位语文教师在讲授《游园不值》的时候,教室的门突然“砰”一声被推开,一个学生满头大汗地从外面冲进教室,咚咚咚跑到自己的座位上。正在认真听课的学生不由地引起一阵小躁动。教师稍微一停顿,但他不动声色,接着继续讲课。过了一会,当讲到“小扣柴扉久不开”的时候,教师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他提问道:“小扣柴扉久不开,这个‘小扣’是什么意思?哪位同学能够回答?”几乎全班的同学都举起了手。教师把目光看向刚刚闯进来的学生,示意他起来回答问题。这个学生回答说:“轻轻地敲的意思。”“嗯,回答对了。”教师又继续问:“为什么要‘小扣’呢?”这个学生反应很快,说:“因为如果是重重地敲门,就会破坏那里的宁静,同时也显得很不礼貌。”话刚说完,他好像意识到了什么,脸突然“唰”变红了。他说:“老师,对不起,我刚才迟到了,我应该先敲门,喊声报告再进来的。”全班同学都不由自主地为他鼓掌,也为这位教师鼓掌。
在这个案例中,学生没有礼貌地闯入课堂,破坏了上课的氛围。教师首先却“不动声色”,继而“计上心来”,机智地利用上课的内容,通过让学生理解诗句的涵义,在知识传授中自然而然地生成德育教育策略,巧妙地使学生主动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既灵活处理了课堂上的偶发事件,又让学生从知识的掌握中受到德育熏陶。可见,在课堂偶发事件中也有着教学生成的资源,关键就在于教师能不能及时地发现和巧妙利用。
总之,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是课堂生成的沃土,是课堂教学生成的前提,而教师的生成意识、教育机智、应变能力则是教学生成的关键。当然,教师还需要充分深入地研究教材,理解教材,熟悉学生,在生活中不断开拓教育视野,充实自己的知识底蕴,勤于反思,才能突破预设的藩篱,得心应手地灵活“生成”,使学生在生成中放飞思维,使自己在生成中实现超越,让课堂在生成中精彩纷呈。
标签:凡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