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市交通运输局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提升,我国公路也得到了很大发展。人们也就开始追求越来越高的生活质量,因此,人们对公路行车舒适性、安全性及行车速度等要求越来越高。正由于这种要求,也就在不断的提高着公路工程路面的施工技术及质量。因此,公路工程就要不断加强施工技术提高及质量控制,以确保公路工程质量能够符合相关要求。本文结合公路工程实例,分析了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
关键词: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目前,我国公路工程建设数目不断增加,从路面建设使用材料上看,多数采用沥青,沥青路面表面平整、交通安全性高,因而得到广泛应用。为促进工程质量提高,必须重视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措施的运用,把握施工技术要点,加强每个施工环节的质量控制,促进公路工程沥青路面质量提高。下面将结合工程实例,对该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并提出施工对策,以便更好指导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某公路工程全长118km,为标准双向4车道类型,设计时速80km/h,工程采用沥青路面形式。为确保工程质量和建设效益,施工单位重视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措施运用,加强每个施工环节质量控制,为施工建设创造良好条件。
一、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1、混合料配合比。施工配合比设计完成,各项施工材料准备好之后,进行混合料预拌,确定合理的拌和温度、拌和时间、混合料添加量、拌和工艺等指标与内容,为接下来进行规模化混合料拌和提供指导。拌和时应调整冷料仓转速,确保供料平衡,提高拌和效果。取样进行马歇尔试验和抽屉试验,分析试验结果,确保满足设计规范要求,为摊铺和碾压质量提高奠定基础。
2、沥青路面摊铺。进行现场施工时,沥青摊铺遵循缓慢、均匀、连续原则,保证摊铺顺利进行,速度控制在2~6m/min为宜。摊铺由专业人员指挥,保证摊铺连续进行,中途不得中断。摊铺后及时检验路面质量,确保满足施工规范要求,对存在混合料散乱、坑槽、混合料不均匀等路段,重新进行摊铺,直到满足规范要求为止。摊铺时每5m设置一钢丝支架,用直径6mm以上,拉力800N的扭绕式钢丝,有利于控制摊铺质量,为接下来碾压施工做好准备。
3、沥青路面辗压。摊铺后用压路机进行碾压施工, 速度控制在2~4km/h之间。碾压包括初压、复压和终压三个流程,最终保障碾压质量合格。该工程施工中,初压用13t双钢轮振动压路机静压1遍,振压1遍,速度2km/h,紧跟摊铺进行。复压用2台25t单钢轮振动压路机振压3遍,振动频率40~50Hz,振幅0.5~0.8mm,速度3km/h。再用30t轮胎式压路机柔压3遍,速度为3km/h。终压用1台13t双钢轮振动压路机静压1~2遍,速度为3km/h。相邻碾压带应重叠1/3以上碾压轮宽度,保证碾压质量。为确保碾压效果,该路面碾压时,还用黄、红、绿标线分别标明初压、复压、终压区域,防止重压、漏压。做好车道变换工作,碾压路段压路机变道前停止振动,变换时确保速度和方向缓慢,防止破坏沥青路面。当路面稳定,不再出现下沉现象,混合料连接紧密,没有轮迹,表面平整时停止碾压。
4、沥青路面压实。为提高沥青路面质量,一方面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做好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确保混合料质量。另一方面,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混合料压实,保证沥青路面压实度。这是施工中不能忽视的两项工作,任何一项存在不足,都会导致沥青路面质量降低,对道路运行带来负面影响。该沥青路面施工中,合理选择压实机械设备,遵循碾压工艺流程,严格按照要求压实。降低混合料缝隙,保证路面压实度与耐久性。
5、路面接缝施工。纵向与横向施工缝是常见问题,该工程施工十分重视接缝处理。纵向施工缝用两台摊铺机进行纵向接缝处理,在已摊铺的混合料中留10~20cm空间,不进行压实。摊铺层约有5~10cm重叠区域,再用热接缝方法跨接碾压,消除接缝。横向施工缝用平接缝方式,3m直尺纵向延伸,让端部直尺呈悬臂状。直尺脱落及摊铺层视为裂缝处理位置,用锯缝机切割铲除。先清除接缝处粉尘,适当增加沥青后摊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用钢筒式压路机横向碾压,从跨缝位置开始向新铺层面压实,有效处理裂缝,提高施工质量。
二、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除了运用施工技术外,工程施工还注重施工质量控制策略运用,综合采用多项质量控制措施,促进沥青路面工程质量提高。
1、材料采购及检测。施工前对沥青、矿粉、机制砂、石屑、集料等进行试验检测,确保原材料质量合格。从质量可靠的大型沥青厂商或石料场采购原料,由专业人员进行验收,开展试验、检测工作,确保进入沥青路面施工现场的材料质量合格。对现场材料也进行抽样检查,保障材料质量。
2、施工机械设备检查。工程施工前检查机械设备,确保性能良好,能正常运行和工作。对沥青拌和、运输、摊铺、碾压等设备,进行全面系统检查,保证配件完整,性能良好,进而促进施工效率提高。重视采购新型机械设备,做好设备养护与维修工作,提高设备性能,促进其作用的最佳发挥,为沥青路面施工做出更大贡献。
3、混合料质量控制。做好原材料试验检测,保证原材料质量。拌和混合料时,严格控制拌和温度,保证集料级配稳定、干湿程度合格。科学设置混合料出场温度值,实现对混合料温度的有效控制。根据配合比要求和路面施工需要,合理控制沥青含量。确保沥青拌和计算系统正常工作,各种原料添加量合格,混合料取样均匀。重视混合料观测,及时处理异常情况,提高混合料质量,使其在路面施工中发挥更大作用。
4、质量检测与评定。检测内容为沥青混合料温度、原材料质量、沥青面层质量等。温度检测能保证混合料拌和温度适宜,满足施工需要。材料检测能保证材料质量合格,为确保拌和料质量,提高拌和、碾压质量奠定基础[4]。沥青面层检测能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分析检测数据,掌握路面质量情况,对路面工程质量进行动态管理与控制,为路面质量控制提供依据,确保质量提高。
三、施工技术及其质量控制的效果
1、保证施工任务顺利完成。在整个工程施工中,通过技术和质量控制措施的规范与约束,对每个施工环节进行科学安排。合理安排施工材料、施工人员、施工设备,确保现场施工有序进行。满足工期目标与工程进度计划要求,没有出现延误工期的情况,促进施工任务顺利完成。
2、提高工程质量效益。在技术与质量控制模块措施的规范和指引下,对工程施工各要素进行合理安排,优化工程建设各种资源配置,促进各项资源效能的最大发挥。同时,由于施工中严格遵循施工技术流程,采取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促进工程质量提高。施工完成后,由具有资质的质量检测单位对该公路工程进行检测,各项指标都满足施工规范要求,整个工程质量评定等级为合格。另外,施工中没有出现返工现象,也无质量事故发生,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损失,促进工程建设效益的提高。
3、延长工程使用寿命。该工程建设中,通过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措施运用,加强每个施工环节质量控制,确保路基压实度,提高路面工程质量水平。能更好预防各种路基、路面病害发生,进而延长工程使用寿命。
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中,根据工程建设具体内容,采用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措施。并加强每个施工环节质量控制,能促进工程质量提高,取得更好的工程建设效益。今后在施工过程中,应该根据沥青路面工程实际情况,注重发挥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措施的约束及规范作用,严格混合料配合比设计,遵循沥青路面摊铺、碾压、接缝处理施工技术规范流程。并提高施工材料、机械设备、混合料质量,重视施工质量检测,及时发现和处理施工中存在的不足,促进施工任务顺利完成。提高整个公路工程沥青路面质量,进而营造安全、舒适的行车环境,保障车辆安全、顺利通行。
参考文献:
[1] 吴彬.公路施工技术及道路路面施工的质量控制[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5(7).
[2] 黄俊峰.公路施工技术及道路路面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J].门窗,2015,(1).
[3] 梁功乐,周丽亚.公路施工技术及路面质量控制策略[J].交通建设与管理,2015,(8).
论文作者:王阔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4
标签:质量控制论文; 质量论文; 路面论文; 沥青路面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沥青论文; 公路工程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