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学角度谈新时期高校德育建设_教育心理学论文

从心理学角度谈新时期高校德育建设_教育心理学论文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新时期高校德育的构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德育论文,新时期论文,角度看论文,心理学论文,高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4784(2006)02-0018-03

当前的中国社会,正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时期,这对当前的高校德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提供了创新平台;而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日趋明显,又使当前大学生品德的形成、发展和培养更具复杂性和艰巨性。正是在这种新形势下,传统的德育凸显其局限性和劣势,因此,当前高校需构建新的德育观。

一、传统德育的局限性

长期以来,高校德育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之处。具体分析来看有其客观原因。一方面,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长期性。个体的品德自出生起开始发展和形成,是一个不断学习和积累的过程,它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改变的。对于高校德育来说,要在短短的一段时间内改变和塑造学生久已形成的品德确有其艰辛之处。其次,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固然离不开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但是个体是生活在社会的个体,除了学校的学习生活,个体还有其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品德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可惜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之间很难达成相对的一致性。而家庭的不良氛围和不恰当的教育、社会的不良影响,往往又会使高校德育事倍功半,甚至功败垂成,这也是高校德育困难的一个客观原因。从目前的社会现实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看,传统的德育又存在三个方面的局限。

1.传统德育远离学生社会生活实践

我们必须承认,把高校德育未能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完全归咎于客观上的困难无疑是一种借口和逃避。其一,传统高校德育是一种高屋建瓴式的教育,方法、步骤和目标都是居高临下的,而不是从学生现实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存在的问题着手,采取由下至上、逐步引导的方法、步骤和目标。这就脱离了学生真实的生活过程或者说是生活实践。也正是这种居高临下的教育方式,使高校德育成了一种学院式的教育,理论脱离实际,目标远远高于学生所能达到的程度,以至高校学生要么形成对德育的逆反心理,要么就是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脱节。其实,人的品德必须从人的社会活动经历中去培养。将德育与人的社会生活相分离是一种“不幸”,当代美国学者戴蒙与考贝就指出,“这种不幸在于人的品德必须从人的社会生活经历中去培养,学校德育与学生社会生活的隔离阻断了学生德性发展的源泉和渠道”。因此,传统的德育其实是一种学院式德育,是一种脱离学生社会生活实践的德育,这种德育也就必然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

2.传统德育在当前体现出滞后性

时代总是要发展,社会无疑要进步,教育需要与时俱进。在社会平稳发展阶段,教育更多地体现为继承,而在社会转型期间,尤其是全球化、信息化日趋明显的今天,教育的功能在继承的同时更彰显其变革与创新。人的发展是在社会生活发展变迁中实现的。在传统社会中,由于生活形态变动缓慢,道德教育往往只局限于前辈道德文化经验的传递。然而,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社会的来临,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多元文化同时和快速呈现,新生一代生活在这种社会经济、科技和文化多元快速发展的时代,其主体意识、独立意识、平等意识也随之得到快速的发展,使得当前的高校德育面临巨大的挑战与更多的问题,远超传统德育所能。传统德育在今天体现为一种滞后性的德育

3.传统德育偏于注重外在性

传统德育一直以来受科学主义——操作主义思潮的影响,存在一个通病,即要求行为的外显化,要求用观察和评量的方法来评价、测定德育的所谓实效,这是一种外在性的德育,急功近利追求外显的行为恰恰从根本上违背了德育的一般规律。德育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它发生在人的活动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它是个体内在感受不断积淀、内在经验不断重组、内在精神意向不断定向生成的过程。正因如此,德育必须与心理教育密切联系和结合,关注个体的心理状态、心理发展水平与品德的发展的关系,尤其要关注个体的内在情感领域,通过个体内在情感来塑造、培养和促进其品德的发展。

二、新时期德育观的构建

1.生活性德育

德育具有生活化和情境化的形态。德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生命,生活是生命的表现形态,“道德主要是社会生活的规范和准则,真正的学习必须在社会生活过程中进行。人们可以与社会生活隔离开来集中学习知识经验,却不能与社会生活相隔离来学习道德。”个体品德总是在具体的、真实的生存关系中、在特定的情境中,处理几种关系(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过程中,经过一次次不断的力行、反思、体悟和磨砺而成就的稳定的品质。品德只可能在生活的实践中得以践行、体认与升华。为此,新型德育必然是一种生活化的德育,德育应该作为根本的教育理念,回归生活,贯穿到学生的真实生活中去,贯穿到学生的整个生命过程中去,而不仅仅是学生的学校生活,还应包含学生的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所以,新时期的德育必须主动涵摄学生的家庭教育以及现实社会引发学生困惑的问题,真正发挥学校德育的主导作用和育人功能,而不是片面强调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的协同结果却丧失学校教育应有的作用。

2.主体性德育

传统的德育有两个误区,其一是强制性的情感认同,其二是形式化的认知发展范式,如片面理解从皮亚杰到科尔伯格的认知发展阶段,导致形式主义的局限。人的道德认知能力应与道德情感能力协调发展。个体品德发展的资源首先在学生自身,而不是仅以教育者的设计和控制、以权威者的身份,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学生品德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不同学生个体对道德价值的适应和再适应过程,也是不同学生个体根据各自的方式创造道德价值的过程。因此,新时期德育必须是一种主体性的德育,一方面,德育要能使学生明了他们是需要学习和接受教育的主体;另一方面,来自学生自身发展需要的情感认同和认知发展才是真正的情感认同和认知发展,而这也要求学生品德发展的主体性的觉醒;“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而宗教的基础则是人类精神的他律”[1],自律相对于他律而言,是指个人的道德判断受内化了的价值所支配,他律则受外在的价值标准所支配。自律也正是个体主体性的一种最高体现。所以,新时代的德育必须是一种主体性的德育,它是通过充分发挥个体的主体性来达到育人功能的。

3.协作性德育

传统的德育过分强调学生是接受教育的客体,教师往往以一种高高在上的“道德模范”形象教育学生,无疑拉大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远离学生真实的生活过程,导致师生之间产生隔膜,无形中削弱了学校德育的应有效能。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社会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他把社会关系或者人际关系区分为两种完全不同的类型:约束型关系和协作型关系,把协作型关系看成是一个平衡化的动力系统。约束型关系则强化了个人的自我中心特征,压抑了人格的成长。而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反哺文化”已露端倪,客观地打破了教师和成人作为道德权威的形象,现在的学生开始用一种不同于传统的方式表达着对新生价值的追求,他们的道德观念包含着新的社会、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萌芽,他们固然需要继承前人的优秀道德品质和高尚的人格,但他们的追求还体现为一种新时代社会价值和理念的创新,今天的孩子也有许多值得成人学习的地方。“成人化孩子,孩子也化成人”,两代人的双向社会化将是现代信息社会化教育的一个突出特征[2]。因此,新时代的德育要求教师与学生形成平等的、协作型的人际关系,体现一种协作型的德育,实质是教师与学生在协作的过程中彼此的人格和品德共同成长。

4.发展性德育

德育一直认为“发展”就是将生物学意义的自然人发展成为人类学意义的文化人,是把一个未经社会生活的个体化的人发展成为社会化人的过程,也因此,德育忽视了人的生物自然性和个体自利性,压抑了人的正当自然性和个体性。这种发展观失之偏颇,并不是完整意义上的发展;另一方面,德育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的目标必须具备前瞻性,发展学生和培养人才是为了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新型德育包含有对原有价值的认定,也必然要包含对新生价值的认同,德育本身必须是一种发展性的德育。因此,当前和未来的德育不能是封闭的、静态的,必须是一种开放的、可持续的、全面发展性的德育。

三、新时期德育培养的心理层目标

综上所述,传统德育在新形势下彰显其局限和劣势。站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我们试从德育的生活性、主体性、协作性和发展性出发提出如下德育的三个心理层目标。

1.培养学生确立协作型的人际关系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的失调而来。”[3] 其实,人际关系失调也就是社会适应不良。从德育的角度来说,无论是心理病态的人,还是社会适应不良的人,都很难说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因为,一个人际关系失调或者社会适应不良的人绝对无法设身处地地从他人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更不用说践行乐于助人、利他行为和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感。相反,一个具备协作精神的人,往往能够从他人的利益出发,能够领悟他人的意图、需要和愿望,做到通情达礼,而这又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最基本的品质。与此相反,如前所述,与协作型关系相反的是约束型关系,约束型关系强化个人的自我中心特征,压抑人格的成长。因此,新时期德育的第一个心理层目标是培养学生确立协作型的人际关系。协作型的人际关系不仅可以发展和提升个体自身的品德,还可以感染他人品德的发展。

2.培养学生发展坚强和成熟的自我

首先,由于社会经济的转型和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当前和未来的社会发展远比以前来得快速和复杂。社会发展的这种复杂性和快速性为个体品德的发展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其次,学生不仅生活在有目的、有计划的学校教育之中,更多地还生活在潜移默化的家庭教育和无法控制的社会影响之中。第三,对于在校的学生来说,由于他们年纪轻,生活经验和社会阅历都不丰富,尤其容易受到社会上一些不正之风、一时的潮流和家庭的不良影响而迷失自己。因此,德育的第二个基本目标应该培养学生坚强和成熟的自我。只有培养了他们坚强和成熟的自我,才不至于学校德育的效果因为家庭的原因、社会上的某些不良风气而消弭,从而真正发挥学校德育的主导作用。再者,一个坚强和成熟的自我为他们将来走上社会继续发展自身的品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也是发展性德育的应有要求之一。因为我们培养的不能仅仅是学生,而是新一代创造社会的接班人。

3.培养学生构筑正确的价值评估体系

当前社会经济的转型,对人们传统的价值理念和追求带来巨大的冲突,信息化潮流和全球化趋势又使人们承受着多元文化和多元思维方式的冲击。可以说当前是多元价值观并存和多元思维模式共在的一个时期。身处高校的学子无疑也置身这种冲击之中。基于这种状况,我们以为,从心理健康教育的立场看,德育第三个心理层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评估体系。价值追求是个体生活的动力和人生意义的体现。个体内在的价值评估体系具有很强的自我调节功能,对自己的行为有很强的内省力和调节力[4]。首先,这个体系凝聚着社会的责任感,是让学生从社会责任的意义上把握自己的价值追求和人生意义;其次,这个体系具有很强的个体性,是年轻一代在社会责任感的涵摄下根据个体的实际追求自己合理的价值目标,而不是要求他们每一个人都成为社会的模范榜样。宏观上的社会把握和微观上的个体发展相结合的价值评估体系,为个体提供了强大的内省力和调节力,突出了德育的主体性、发展性和生活性,使品德的发展贴近他们的生活实践,又成为他们自己发展的需要,而且还具备持续发展的特点,这无疑为个体品德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动力基础。构筑正确的价值评估体系,一方面要培养他们从社会责任的意义上去明辨是非,掌握判断是非的标准;另一方面,要从社会责任的导向上引导他们权衡轻重,逐步去把握生活中更有价值的东西和追求更高层次的人生意义。而正确的价值评估体系一旦构筑,品德就伴随他们的成长而发展,更深和更高层次品德的发展也就真正成了他们自己内在的发展需要。

标签:;  ;  ;  ;  ;  ;  ;  

从心理学角度谈新时期高校德育建设_教育心理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