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婴幼儿应认清的几种关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种论文,婴幼儿论文,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家庭教育
我在参加咨询活动时,常发现有些家长抱怨教育孩子有许多困难,如果我们从思想上认清一些关系,效果也许会好得多。
一、遗传与环境
这是个基本的问题。有人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这是典型遗传论观点。一位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霍尔曾经说过:“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这又是典型的遗传论观点。另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华生认为:“给我十二个儿童,给我一个特殊的环境,我可以在这里随自己的意愿来培养这些孩子。我可以保证,不管他们哪个人的智力如何、性情如何、能力如何,我都可以按我的意愿把他们培养成医生、律师、工程师或者是盗贼、乞丐。”瞧,他认为教育是万能的。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从认为遗传(或先天、自然)与环境(或后天、教养)的“谁是谁非”的单因素决定论到“谁主谁次”的折衷论,再到两者的交互作用论,人们一直在注视和探讨着这个问题,因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决定我们对儿童教育的目的与做法。如果认为人的智力或心理的发展只源于遗传,那么,教育就不重要了,反之,优生也用不着管了。事实证明,环境对儿童的发展也非常重要。遗传只提供发展的可能性,环境(包括教育、训练)则使可能性变为现实。多年来,我的研究领域是弱智儿童,他们当中约有半数或半数以上的人是先天因素造成的,即遗传素质不佳。但是,接受过早期教育训练的弱智儿童,比没有接受过的心理发展要快得多,这也是事实。另外,也有人研究超常儿童,他们当中绝大多数遗传素质较好。但是,有的接受了比较好的教育,长大以后还是智力发展较好的人。可是有的没有受到很好的教育,也逐渐智力平平了。可见遗传与环境都重要。
自从我国贯彻了国务院《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以来,1991年,在全国22个地区推行“三优工程”(优生、优育、优教),其理论基础就是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论,即重视遗传(优生),又重视环境(优育和优教),不能偏废哪一方面。
二、期望与现实
家长的期望对儿童的心理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一位心理学家曾说过:“儿童的发展是由环境所给予的文化期望和内部潜在能力的乘积”,可见期望的意义。孩子在没有期望的环境中生活,没有方向,没有动力,没有督促,也可能会成为胸无大志、庸庸碌碌的人。
心理学上有“皮格马利翁效应”一说,相传远古时候塞浦路斯一位王子,名叫皮格马利翁,十分喜爱雕刻。他塑造了一个美女的形象,爱不释手,每天以深情的目光观赏它,期望它变成一个真正的人。奇怪的事情发生了!皮格马利翁看着看着,它竟然真的活了。后来人们把期望就称作“皮格马利翁效应”。当然这是个神话。
期望固然重要,但是,期望又必须与儿童的现实相适应。如果心比天高,要把一个身体素质很差的孩子培养成体操名将,要把一个智力低下的孩子教育成硕士、博士,也是不切合实际的,应该把期望建立在孩子现实的基础上,否则期望就成了奢望,以这种奢望来指导孩子,就会产生不良的后果。
在期望的同时,还必须给儿童以适当的指导和帮助。孩子并不是你说这么做,他就这么做了,也不是给他报许多名,上许多“班”就完了,需要创设条件。比如孩子动手能力很强,小时候可以教他学习折纸,搭搭积木,大一点学学做飞机模型,轮船模型,再大一点学学组装修理收音机。长大以后可以培养他往技术方面发展。又比如孩子形象思维能力强,富有想象力,那么可以期望他往绘画方面发展。小时候教他画三角形、圆形,大一些给他买色笔、图画纸,让他随意画画,再大一些给他报名上绘画班,带他看画展,长大以后鼓励他学美术,学装璜设计。这样的帮助才可以实现期望。期望还必须与孩子的愿意一致。孩子早期对某一方面有兴趣,后来受到别人的影响,兴趣改变了,家长也应该充分地理解,允许他改变,并在新的兴趣方面继续帮助他,为他创造条件去实现他新的愿望。不要墨守过去的期望。
三、共性与个性
有人说同年龄的儿童身高、体重、智力表现基本上都是一样的,或只有很小的差别。但也有人说同龄儿童的身体和心理又很不相同。究竟哪一种意见对呢?可以说这两种意见各有各的道理,但都不全面。说同一年龄儿童的表现有许多相似处,就是说有共性。儿童心理学讲儿童的年龄特征,就是讲某一个年龄段(或月龄、周龄)的婴幼儿的行为、情绪表现有哪些共同的特点、特征,或共同的规律。但是,同一年龄的儿童中,又有许多不同的地方。只要和老师或家长谈起他们班上的每一个孩子或自己的孩子,他们都会说:“个个都不相同。”这种不同,就是个性(个别性),是在大同下的小异。美国著名的小儿科教授布雷泽尔顿制定了一份测查新生儿行为的量表,有27种行为要新生儿来做,比如看一只移动的色彩鲜艳的玩具,听一只拨浪鼓找到声源,针刺小脚跟的反应,结果发现,这么小的婴儿做这些行为的表现都不一样,有的反应急促,有的反应迟缓,有的易激惹,有的又有较大的耐性。一位心理学家在总结最新得出的婴儿心理特点时,曾经把个别差异作为三大突出特点之一来对待(其它两个是:惊人的反应能力和在与成人交往时的主动性)。试想:即使是这么小的婴儿已有这么多差异了,那么,儿童出生以后,生活在不同的家庭,成长在不同的幼儿园、学校、社会,他们的差异就会更大了。家长对于孩子的共性应该掌握,这是大的方面,但对孩子的个别差异也应该尊重、引导,而不能忽视,甚至指责,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
在现实生活中,家长往往不太重视孩子的个性,许多家长都有一种“从众心理”。一次咨询活动中,一位爸爸问:“老师,人家孩子学画,学电子琴了,我已让我的孩子学这两样了,前几天我知道他六岁的小表兄又在学电脑了,你看,我是否也让他星期天去学电脑呢?”也有的孩子比较腼腆、内向,家长却常常要他在客人到家里来时表演,这使孩子难以胜任。教育孩子一定要注意他的个性,否则事倍功半,或一事无成。
四、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
智力因素大家都比较熟悉了,一般说来,它包括一个人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动手实践的能力。通俗地说,也就是一个人的聪明才智。家长对于开发孩子的智力非常关心,但往往达到不到预期的效果,这是为什么呢?主要原因是没有注意到儿童的非智力因素所起的作用。那么,什么是非智力因素呢?一般来说,指那些不直接参与认识过程的,但与儿童智力开发密切有关的心理现象,或者说是指智力因素以外的一些心理现象,主要指动机、兴趣、情绪的稳定性、意志的坚持性、独立性等。它和智力因素一样,也是一个综合的系统。智力因素是保证人们进行认识活动的综合的心理特点,非智力因素则是保证人们有效地进行认识活动的心理条件。有时,对孩子进行智力训练,达不到预期效果,原因就在于此。我国关于超常儿童的追踪研究表明,超常儿童的共同特点是学习动机强烈,兴趣广泛而深刻,情绪比较稳定,有坚持性、自信心,能独立思考和有好胜心等。有一项研究更能说明非智力因素的重要作用。它调查了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在高考理科考生中,两个智商同为136,而非智力因素不同的学生有明显差别。其中非智力因素优秀者考试成绩为500分,远远超过当年高考的分数线,非智力因素不良的那位学生,只考了355分,不到录取分数线。文科考生中一个非智力因素优秀而智商只有104分的考生,考试成绩为491分,在被调查的文科考生中排第2名,而另一位非智力因素不良的考生,智商为114分,考试成绩只有250分。另外,对超常儿童的追踪研究也告诉他们,早期智力水平比较高的儿童,就是因为家长或老师在他们的发展过程中忽视了对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而后来变成了一般的孩子。
一个儿童的智力因素要训练,非智力因素同样需要精心培养。第一,家长和老师在思想上要明确,儿童的非智力因素对智力活动有很大影响,不能只关心智力训练,而不注意非智力因素培养;第二,必须在生命早期,特别是在5岁以前,就着手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错过了这个关键期,将要花费几倍、几十倍的精力和时间,而且还需一个“再”教育过程,这个过程有时还是完成得不好;第三,家长要以身作则。做一件事就要坚持做完,受到一点挫折,不要退缩,遇到困难,要有自信心。这样,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遇事也会这样做了;第四,幼儿园老师要有计划、有目的的培养儿童的良好的心理品质。在进行非智力因素培养方面,要特别强调音乐的作用。优美的音乐可以强烈地感染人的情绪和心境,而良好的情绪状态则能激活人的认识能力、学习热情和意志的坚持性。
五、左脑与右脑
《启蒙》杂志从1993年起在“益智园”栏目开设了“右脑智力开发专页”,并发表了专家的文章,这对于向幼儿园老师和家长阐述开发右脑智能的作用有重要意义。
美国斯佩里博士的研究告诉人们:大脑左右两半球各司其责,并有具体的职能分工,这是近代脑科学研究一大重要的贡献。人们从这里知道,左脑最大的特征是具有语言中枢,它管着语言、计算、解读文字、阅读、写作等有关抽象概念的理解和使用等,同时能将复杂事物在头脑中细分为多个单纯的要素,能有条不紊地对事物进行条理化,这就是思维了。而右脑的特征是在感知觉领域中发挥作用。具体地说是认识事物的空间关系;欣赏图画、音乐;学习绘画、音乐、唱歌等。通过右脑的作用,儿童可以凭直觉观察事物,纵观全局,把握整体。虽然左脑的功能是人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但缺乏右脑的协同活动,仍然是不平衡、不全面的。日本专家品川嘉也博士多年来致力研究儿童右脑开发的工作,证明儿童在其左脑定型之前(六岁),语言中枢尚未完全成熟,几乎全部是以右脑为中心来观察、分析事物的。因此,在六岁以前应注意开发幼儿右脑。天津幼苗周日学校是一所研究幼、小衔接的实验学校,把开发右脑作为重要课题,训练左右脑的功能,从而达到左右脑平衡使用,孩子们感到这样的学习很愉快。孩子们因此也变得更加聪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