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佐辛复合靶控输注丙泊酚在老年患者ERCP中的临床分析论文_薛丽霞

薛丽霞

河北省邯郸市第一医院麻醉科 河北 邯郸 056002

【摘要】 目的 比较地佐辛和枸橼酸舒芬太尼联合靶控输注丙泊酚在老年患者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行无痛ERCP患者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A 组)和对照组(B组);A 组给予地佐辛0.1~0.15mg/kg静脉注射,B组给予枸橼酸舒芬太尼0.1ug~0.2/kg静脉注射,2组均给予丙泊酚血浆靶控质量浓度为3μg/ml,分别观察、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在用药诱导前(T1)、诱导后(T2)、进镜时(T3)、术中操作(T4)、退镜时(T5)、苏醒(T6)等不同时刻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体动、恶心呛咳次数.结果 A 组在T1、T2、T3、T4、T5、T6、各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变化不明显,(P<0.05),血流动力学更平稳;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O2)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B组多于A 组(P<0.05).结论 地佐辛复合靶控输注丙泊酚用于无痛ERCP时有较好的麻醉效果. 【关键词】 地佐辛; 靶控丙泊酚; 枸橼酸舒芬太尼【中图分类号】R614【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358-02

随着内镜相关治疗技术的发展,微创伤,恢复快,疗效明显,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已经成为胰胆管疾病的重要诊疗措施.因为病人不仅免于传统的开腹手术,还能减少创伤,缩短住院时间.然而操作过程中内镜的置入给患者带来不适感和手术体位的特殊性,就要求麻醉大夫必须提高麻醉的效果和安全系数.为此对我院无痛ERCP患者80例给予地佐辛复合靶控丙泊酚进行麻醉,观察其疗效及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3月~2015年5月行择期无痛ERCP患者80 例,.病例术前都进行了完善的检查,无明显心、肝、肾功能异常及特殊病史, 心电图均提示无明显的T波改变、或ST 段抬高,ASAⅡ~Ⅲ级,年龄58~87 岁,体重45~88kg,随机分为A 组(n=40);B组(n=40).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手术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麻醉方式 术前12h禁食、8小时禁饮,入室后建立静脉液路,PhilipsP50 监测心电图(ECG)、、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BIS检测,鼻导管持续吸氧3~5ml/min.A 组:地佐辛0.1~0.15mg/kg静脉注射5min后,给予丙泊酚血浆靶控质量浓度为3μg/ml+地佐辛0.5~1.0μg/kg.min.维持麻醉.B组:枸橼酸舒芬太尼0.1~0.2ug/kg静脉注射5min后,单纯给予丙泊酚血浆靶控质量浓度为3μg/ml.两组均在睫毛反射消失、呼之不应后插入内镜行ERCP术.术中若SPO2%<90%行面罩吸氧,HR<55次/分、MAP<60mmHg时阿托品、麻黄碱等血管活性药物对症处理,根据BIS值来调控丙泊酚的靶浓度,退镜时停用麻醉药物.

1.3 观察指标 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BIS值,并记录两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T1)、诱导后(T2)、进镜时(T3)、操作时(T4)、退镜时(T5)、清醒时((T6)等各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RR)、血氧饱和度(SpO2)、苏醒时间t,并记录术中不良反应,主要包括恶心呃逆、呼吸暂停体动次数等.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 ±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两组老年患者均能顺利完成ERCP检查取石术.手术时间两组差异无显著性,A 组在T1、T2、T3、T4、T5、T6、各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 变化不明显,(P<0.05),血流动力学更平稳;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O2)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不良反应发生率B组多于A 组(P<0.05)见表2.

3 讨论目前,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已经成为胰胆道疾病的一种重要检查和治疗方法.由于具有诊断准确性高、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使其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日益普遍.而老年患者由于重要器官功能明显下降,麻醉容易导致呼吸、循环功能失代偿,出现呼吸、循环抑制.因此,在老年患者ERCP中,

要尽可能采用对呼吸、循环影响更小的麻醉方法.无痛ERCP可以减轻患者在术中因操作刺激而引起的疼痛及一系列生理变化.丙泊酚作为一种短效的静脉麻醉药,具有起效快、维持时间短、消除速率快、清醒程度完全、安全系数大的优点,并可以抑制咽喉反射,手术后恶心、呕吐少,已经广泛用于无痛人流、无痛胃肠镜检查、放射介入等门诊手术.虽能抑制术中疼痛刺激引起的体动反应,但仍不能完全有效抑制手术应激,反而因剂量较大导致一些不良反应,表明丙泊酚的镇痛及抗伤害作用有限.若辅以阿片类镇痛药物,则能够减少伤害性刺激的传导,加强对应激反应的抑制.往常将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的麻醉方法应用于无痛ERCP,但舒芬太尼引起的呼吸抑制越来越引起关注.

地佐辛是新型桥环氨基四氢萘,作为一种强效阿片类镇痛药,具有激动- 拮抗作用,已成功用于术前的超前镇痛、术中止痛、术后镇痛等各领域,是兼备阿片类激动和拮抗的复合药物,主要对κ受体产生激动作用,对μ受体仅部分激动作用,故不产生典型的μ受体依赖,地佐辛静脉注射后,患者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尿潴留、呼吸抑制、嗜睡及锥体外系等症状及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低于使用舒芬太尼组.正是因为地佐辛的独特药理特性,使其具有较强的镇痛作用,镇痛效价约为吗啡5倍,对呼吸系统影响轻微,是一种理想的术中及术后静脉类镇痛药物..在ERCP诊疗术中,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可显著减少患者术中恶心、呕吐,呛咳体动等不良反应,对于老年患者而言其可很好的维持老年患者麻醉状态下的内环境相对稳定,大大降低了ERCP术的麻醉风险.A 组在T1、T2、T3、T4、T5、T6、各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变化不明显,(P<0.05),血流动力学更平稳;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O2)均明显高于B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B组多于A 组(P<0.05)与本研究结果相一致.

综上所述,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应用于ERCP术中全凭静脉麻醉效果好,术中患者呼吸平稳,血流动力学也相对稳定且可控性强,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用于ERCP患者诊疗术时能提供良好的镇痛效应,可有效减少术中及术后等相关不良反应,降低了医护人员术中麻醉的管理难度,术后患者清醒快且质量高.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ERCP术中的全凭静脉麻醉是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利于ERCP检查治疗的顺利进行和保证患者安全,提高ERCP成功率,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1] 周维纲,袁磊,刘旭等.地佐辛复合异丙酚在无痛结肠镜治疗大肠息肉的临床应用.浙江临床医学,2011,13(9):984~985. [2] 祁义豹,李查兵.地佐辛与异丙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疗效观察.麻醉与镇痛,2011,18(3):60 [3] 张丽雯,赖永东.喷他佐辛复合异丙酚在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的麻醉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0,16(21):139~140. [4] 梁礼权,胡春华.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老年患者ERCP术中的应用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1,17(27):147~149.

论文作者:薛丽霞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12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

标签:;  ;  ;  ;  ;  ;  ;  ;  

地佐辛复合靶控输注丙泊酚在老年患者ERCP中的临床分析论文_薛丽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