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钊思想研究

李大钊思想研究

王利民[1]2011年在《八十年来李大钊思想研究的主要进展与思考》文中提出李大钊思想研究虽然起步较早,但研究工作的普遍开展却是自改革开放以后开始的。在八十年来的李大钊研究中,有关李大钊思想的研究始终不绝如缕,并呈现出选题范围日渐宽泛的特点。在现有研究成果中,既有对李大钊的哲学、历史学、经济学、军事学、文学、美学、教育学等学术领域的深究细研,又有对其社会主义思想、民主思想等政治领域的审慎考辨,且都有巨大建树。然而,尽管李大钊思想研究已经取得了重要成就,但其中亦存有一些问题亟待补正。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李大钊思想研究中存在着严重的"贫富不均"现象;二是学术界对李大钊思想的研究缺乏宏观性把握;三是有关李大钊思想研究的科学性问题仍然值得引起关注;四是李大钊思想研究的国际学术交流应该继续加大力度。

曹芳[2]2015年在《现代性视域下的李大钊思想研究》文中提出建立一个独立、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人民的百年梦想,是中国近代历史的主旋律。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历程,实质上是一个逐步走向现代化、不断建构现代性的过程。现代性,对于世界上各个国家和地区而言,不是一个经过抽象探讨便可以决定是拥抱还是拒斥的问题,它是一种正常的历史演进现象,具有必然性,谁都无法绕过。现代性发轫于西方,其发展与传播不可避免地带有浓重的西方色彩。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的现代化和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之间有着巨大的时代落差。作为后发的现代国家,现代性于中国而言是正在发展中的事业,这其中贯穿着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纠结、民族性与现代性的矛盾,盲目迎接或者一味拒斥现代性似乎都不利于当前发展。那么,今天我们应如何建构中国的现代性?为此,本文选择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作为研究对象,力求通过现代性视域对其思想进行分析,以期从中获得借鉴和启示。李大钊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在救亡图存背景下的中国,他不仅积极探索、思考中国的出路,并站在时代高度、顺应时代大潮、把握时代脉搏,力求为中国现代性建构指明方向。李大钊的早期思想中不乏深刻的现代思想和现代启蒙因素,他在经历了对西方文化的追随与反思之后,突破了西化思想与复古主义的窠臼,主张民族性与现代性互动融合,并最终转向马克思主义。接受马克思主义后,他更是积极地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及传统文化相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依靠马克思主义建构中国现代性。在其短暂的一生中,他先后提出了“青春中华”、“民彝”、“第三文明”、“平民主义”等真知灼见,这些思想理论充分体现了其对现代性宣言、现代性制度建构的尝试及对现代性与民族性互动融合的探索。从某种意义上说,李大钊思想的嬗变,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回应、选择、建构现代性的艰难历程,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缩影。以现代性为视角对李大钊思想进行梳理、开显其思想的现代性价值,这对于李大钊思想的研究和当今中国现代化建设及现代性建构、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都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由引言、正文四章、结语共三部分组成。引言部分主要对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现状及研究思路与方法、可能的创新之处作了阐述。第一章厘定了现代性与民族性的内涵,分析了现代性与民族性的关系及其互动融合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这也是本文研究的基础和前提。在此基础上,第二章介绍了近代中国解决民族危机的急迫性与现代思想的启蒙,介绍和评析了当时中国思想界对现代性的回应情况及李大钊现代性意识的萌发和思想转变历程。第三章分析了李大钊作为现代性选择与建构探索者的思想流变。研究了“青春中华”、“民彝”、“第三文明”、“平民主义”等理论中的现代性与民族性融合之处,探讨了李大钊从现代性意识萌发到最终转向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构建中国现代性的主要思想内容,并探讨了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第四章是对中国现代性选择与建构的当代思考,本章分析了李大钊对中国现代性建构的贡献、局限及对当今中国现代性建构及现代化建设以及对当下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启示。结语是对全文的概括,以及对需要补充和进一步探讨的问题的说明。

谢新春[3]2015年在《李大钊伦理思想研究》文中提出李大钊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人,他最先完成了从革命民主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作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同时作为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的先驱,他率先运用马克思主义伦理指导工人运动和革命实践,其伦理思想在中国近代伦理思想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在马克思主义伦理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研究其伦理思想,有利于全面理解其整个思想体系,有利于把握马克思主义伦理中国化的思潮,这对新形势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大有裨益。李大钊的伦理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典范,有着丰富的内涵和严密的逻辑。从早期深刻批判孔门的旧伦理,倡导资产阶级个人主义;到揭示马克思主义道德本质论和发展观,主张“物心两面、灵肉一致”的改造;再到完全成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倡导“劳工神圣”新伦理,提出无产阶级的工人政治观;最后到提出无产阶级革命人生观,他的伦理思想涉及政治伦理、经济伦理、人生伦理等方方面面,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伦理思想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的伟大成果。但由于种种因素制约了李大钊对自己的伦理思想作进一步地完善,因此难免也会有一些不太成熟的地方,但总体而言瑕不掩瑜,这并不影响其伦理思想的整体价值。本文在学界同仁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以2006年中国李大钊研究会编注的《李大钊全集(最新注释本)》为主要研究文本,全面阐释李大钊的伦理思想。展开研究的基本思路是,从历史背景及思想渊源出发,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历史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系统分析其伦理思想的内容与特性,进而对其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作出评析。全文分五个大部分展开,第一部分:导论,主要阐释本文研究的总体思路、基本框架、主要方法等研究设计。第二部分:李大钊伦理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从社会历史背景、伦理思想的主要渊源、伦理思想的发展历程等方面,揭示李大钊伦理思想产生以及变化的内在动因。第三部分:李大钊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系统梳理整合李大钊关于伦理道德的论著论述,用其自身的内在逻辑线分门别类地串联起来,从而形成一个比较清晰的伦理思想框架。着重研究他运用唯物史观阐释道德本质及变迁,倡导“物心两面、灵肉一致”的改造,提出“劳工神圣”新伦理、青春人生观、无产阶级工人政治观、共产主义革命人生观等等。第四部分:李大钊伦理思想的理论特色,从区别于同时代其他伦理思想人物的基本特征出发,来分析其伦理思想所固有的时代特色和理论特性,如其伦理思想是以唯物史观为基本支撑所构建的道德体系,是“破旧”与“立新”有机融合的统一体,始终关注塑造新社会的“人”,等等。第五部分:李大钊伦理思想的历史贡献与当代价值,站在当今时代的角度来全面审视其伦理思想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进步性和创造性,尤其是在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伟大进程中的历史贡献,对中国共产党人开创社会主义道德实践的先驱性贡献。

吴汉全[4]2016年在《张静如先生对李大钊研究的开拓和创新》文中研究指明张静如先生是中国李大钊研究的开创者、领导者和组织者。张先生在一生的学术生涯中,一以贯之地坚持李大钊研究,在李大钊研究资料的搜集与研究、李大钊生平活动与思想体系、李大钊研究史、李大钊研究的新领域开辟、李大钊研究国际化以及培养李大钊研究后备队伍等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张先生从事李大钊研究有着丰富的学术思想,张先生李大钊研究的丰富学术思想包括:知世论人、实事求是的治学精神;与时俱进、推陈出新的研究理念;学科交融、视域宽广的研究视角;加强基础、还原本真的学术追求;总结得失、不断开拓的治学风格。张静如先生对中国李大钊研究的繁荣发展作出了开拓与创新的突出贡献。

把增强, 王利民[5]2009年在《李大钊思想研究八十年》文中提出一、李大钊思想研究的主要概况中国学术界对李大钊的研究,从他为革命牺牲之日起,就若断若续,不绝如缕。1927年5月4日汉口《民国日报》发表的社论《五四与李大钊》,以及1927年5月8日《向导》周报第195期发表的短文《悼李大钊同志》,成为纪念和研究李大钊的开端。随着李大钊研究的逐步推进,迨至20世纪四五十年代,对李大钊思想的研究也在党内外的进步学者中间逐渐展开,虽然范围

张静如, 马模贞[6]1985年在《建国以来李大钊研究述评》文中指出李大钊同志在开创和发展中国共产主义运动过程中,作出了卓越贡献,留下了丰富的思想遗产。研究他的革命活动和思想,阐明他在中国近代政治史、思想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是后人的一项重要任务。我国学术界对李大钊的研究,从他为革命牺牲之日起,就若

张睿[7]2013年在《五四前后李大钊政治思想演变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五四运动的蓬勃发展,李大钊的政治思想从民主主义走向马克思主义。考察五四前后李大钊思想转变的轨迹,可以看出,李大钊思想的转变是一个复杂而渐进的历史过程,是由于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才最终促成李大钊成为一名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国带来了马克主义,马克思主义作为崭新的社会思潮传入中国,1919年,席卷中国的五四狂飙激荡着人们的思想,这些都是李大钊思想转变的客观条件。同时李大钊始终与人民群众站在一起,则是其思想转变的主观因素,五四运动的锤炼使李大钊的思想更加成熟。五四运动之前,李大钊还是一个激进的民主主义者,随着十月革命的爆发,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后,李大钊逐渐抛弃民主主义而选择马克思主义,最终成为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作为一个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李大钊提倡自由、反对帝国主义、倡导立宪政治。李大钊当时的思想有其进步意义,虽然其思想还没有完全成体系,还有很多不全面的地方,但为其以后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到了第二个阶段,李大钊开始逐渐抛弃民主主义而接受马克思主义。在这一阶段,是李大钊思想转变比较复杂的时期,思想中出现了矛盾的特点,主要表现为既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又主张人道主义。李大钊在研究、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注重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并积极向工人和学生传播马克思主义,同非马克思主义学说进行辩论,积极筹备建党。1919年,李大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标志着李大钊已经树立起了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并成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之后,由于受到客观环境和个人素质的影响,其思想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有过分重视资产阶级的倾向,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认识还有许多模糊的地方。但是不可否认,李大钊的政治思想的转变,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影响,加速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先河,对中国特色现代化进行了有益探索。

查超[8]2014年在《论李大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与继承》文中研究指明中国传统文化既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份厚重财富,也因为其某些传统惯性和不足成为阻碍我们现代化的历史包袱。如何批判与继承传统文化就成为近代仁人志士思考的一个重大课题,在近代众多先进学人的探索中,李大钊无疑是最有创造性的一个。他在五四时期,最早系统宣扬马克思主义,并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分析传统文化,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造性的新观点,为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和社会发展开辟了道路。由于时代的变迁,李大钊在其人生成长的历程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及其态度是发展变化着的,本论文从三个时期来剖析李大钊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发展。辛亥革命时期的李大钊主要受传统儒家思想的浸润,从传统的人生哲学和政治哲学思考问题,形成了他浓厚的爱国主义思想以及朴素的道德观和政治观;新文化运动时期,李大钊接受西方激进民主主义思想,对时局和社会进行了激烈的批判,提出了他独具特色的“民彝”思想、反孔思想、“青春中华”思想以及“第三文明”的思想;十月革命后,李大钊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他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分析传统文化,批判它的劣根性及其产生的政治、经济、文化根源,并提出了物心两面改造的思想主张,认为中国文化发展的方向是融合中西文明的新型伦理,新型文化必须通过无产阶级及其阶级斗争来实现和推动。本论文通过分析李大钊关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发展历程及其思想变化的内在逻辑,揭示了李大钊在中国传统文化转型中的历史地位,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相结合的历史必然性。文章最后探讨了李大钊传统文化思想对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有益启示,那就是要重视社会主义新型道德(在当下主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协同、改造国民性和弘扬民族精神相结合、重视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建设的领导。

裴新星[9]2016年在《李大钊调和思想及其对和谐社会建设的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李大钊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先行者。他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他的思想成果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至今仍有较高的理论研究价值。李大钊的调和思想是其接受和传播马克思主义之前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本文主要由四个部分来论述,绪论部分介绍了课题的来源与研究意义、论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点等。通过相关文献的综述,回顾了李大钊调和思想的研究情况。第一章分析了李大钊调和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及思想渊源。李大钊立足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和环境,采用调和中西,追溯传统的方法,借鉴了西方文化中的“自由”理念、“互助”理论和无政府主义思想等,批判地继承了中国传统“和”文化、儒家中庸思想、道家辩证法观点等,吸收了梁启超、章士钊、杜亚泉等人的调和论观点,形成自己全新的调和思想。第二章论述了李大钊调和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李大钊以其独到的见解,主张在不同政党之间、不同文化之间、不同阶层之间进行调和。同时,也对调和的基本要求进行详细的阐述。他强调,调和者必须明白调和的含义,必须具备容人的雅量,必须遵循调和的法则,必须坚持创新的精神,正是由于这些异于他人的特点,使李大钊调和思想与其它妥协、改良、折中的调和有了本质的区别,使之有了鲜活的生命力。第三章试从和谐社会建设的思想、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阐述了李大钊调和思想的启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各方面的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李大钊的调和思想中强调的开放、包容、创新等理念和观点展现出其时代价值,对我们现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政治、文化、社会等诸多方面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吕明灼[10]2010年在《对李大钊思想研究中几个问题的再认识——一种历史观的自我批判》文中指出吕明灼先生是史学界著名的李大钊研究专家,1983年出版《李大钊思想研究》一书,影响很大。从研究到出版该书差不多三十年后的今天,吕先生出于对先烈、对历史、对读者负责的态度,对著作中的一些观点进行了深刻反思,反映了一位历史学家严谨、客观、公正的科学精神。

参考文献:

[1]. 八十年来李大钊思想研究的主要进展与思考[J]. 王利民.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2]. 现代性视域下的李大钊思想研究[D]. 曹芳. 中共中央党校. 2015

[3]. 李大钊伦理思想研究[D]. 谢新春. 南京师范大学. 2015

[4]. 张静如先生对李大钊研究的开拓和创新[J]. 吴汉全. 唐山学院学报. 2016

[5]. 李大钊思想研究八十年[C]. 把增强, 王利民. 纪念李大钊诞辰120周年学术论文选集. 2009

[6]. 建国以来李大钊研究述评[J]. 张静如, 马模贞. 近代史研究. 1985

[7]. 五四前后李大钊政治思想演变研究[D]. 张睿. 辽宁大学. 2013

[8]. 论李大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与继承[D]. 查超. 武汉理工大学. 2014

[9]. 李大钊调和思想及其对和谐社会建设的启示[D]. 裴新星. 闽南师范大学. 2016

[10]. 对李大钊思想研究中几个问题的再认识——一种历史观的自我批判[J]. 吕明灼. 东岳论丛. 2010

标签:;  ;  ;  ;  ;  ;  ;  ;  

李大钊思想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