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竹实验学校 绵竹 618200)
【摘要】:初中阶段的孩子,要学会熟练运用书面语言写作,在记叙中有一定的描写和抒情,要有清晰的写作思路,并能写出真情实感和一定思想深度。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模仿课文是一个简便而有效的方法。
【正文】:初中语文课本中有许多名家名篇,很值得学生学习模仿。那么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去模仿呢?我们做了一些尝试。本文仅以两次教学课例进行说明。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台阶》中有一段文字通过细节着力刻画父亲的脚,写出父亲常年的操劳。录如下:
他的脚板宽大,裂着许多干沟,沟里嵌着沙子和泥土。父亲的这双脚是洗不干净的,他一般都去凼里洗,拖着一双湿了的草鞋唿嗒唿嗒地走回来。大概到了过年,父亲才在家里洗一次脚。那天,母亲就特别高兴,亲自为他端了一大木盆水。盆水冒着热气,父亲就坐在台阶上很耐心地洗。因为沙子多的缘故,父亲要了个板刷刷拉刷拉地刷。后来父亲的脚终于洗好了,终于洗出了脚的本色,却也是黄几几的,是泥土的颜色……
在阅读这一片段时我们设置了这样几个问题:
1。父亲的脚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会这样?
2。父亲是怎样洗脚的?
3。父亲的脚为什么这样难洗?
学生在交流阅读体验时这样说:
爸爸的脚板形状很宽大,脚上裂着沟,嵌着泥沙。从“裂”和“嵌”字可以看到爸爸十分操劳,身体受到劳动的摧残。爸爸洗脚的方式很特别,要用刷子刷,说明爸爸的脚很硬,皮肤特别粗糙,这是一双地地道道的农民父亲的脚。爸爸的脚这么难洗,是因为他长年累月辛苦地劳动,这是长期繁重的体力劳动在父亲脚上留下的印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这时老师可以适当进行写法小结和写作指导:
作者想要写出爸爸长年累月为家庭辛苦地劳动,就抓住脚这个身体部位进行细节的描写,写脚的外形特点,写父亲如何洗脚,仿佛给了我们一个特写镜头,让一位农民父亲的形象跃然纸上。同学们可以在课后模仿作者的写法,进行片段写作,抓住人物某个部位进行细节描写,从而凸显人物特点。
课后全班同学都完成了片段写作,有抓住人物的眼睛写的,有抓住人物的笑声写的,比较多的同学抓住人物手的特点来写。下面是一段习作:
他长着一双普通的手,但却又那么特别。它干燥得裂出无数条裂缝,手在灰尘的反衬下,纹理清晰可见。这是匆匆的时光所淌出的沟壑,其中嵌着沙子和泥土。他每次洗手要换两次水,先是冲去灰尘,再是洗去泥沙。手中的茧疤破了又长,长了又破,不知过了多少日日夜夜,茧疤变得坚硬,像是河中的鹅卵石。他的手像是记录着他的一生。
当我在全班朗读这一段习作的时候,几乎全班同学都意识到,这一段文字和课文那一段写脚的文字有很大的相似度。比如“裂出无数条缝隙”、“嵌着沙子和泥土”、“洗手要换两次水”,这些都是对原文的模仿。但是我们也欣喜地看到,模仿的习作里其实也有许多写作者自己的东西,比如写手上的裂缝,他写“这是匆匆的时光所淌出的沟壑”。写茧疤,他写“破了又长,长了又破”、“像是河中的鹅卵石”。
模仿习作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让学生有意识地运用文学性的语言进行创作。这次片段作文收上来,许多平时不擅长运用书面语写作的学生,也呈现出一定文学性的表达。很简单,例子摆在那里,跟着学,学像。
看到这一次的模仿习作有较好的效果,我又让学生回头去看前一课的《背影》。这篇散文以“背影”贯穿全文,写了四次“我”眼中父亲的背影,写出了“我”不同年龄,不同情境下对父爱的理解。其中作者着力刻画的是父亲跨过月台栏杆为“我”买橘子的背影。我启发学生说,同学们,我们看朱自清写父子情,写我在成长中对父爱的理解的变化,以背影贯穿全文,我们能不能学一学这样的构思呢?
于是学生课下去写。有写背影的(模仿得现成),有写头发的,还有写手的。其中有一篇习作很新颖,写我从出生到长大的过程中不断地感受到一双手,感受到手的不同,也对手有不同的感情。手的主人在文中并没有出现,但是我们通过作者的叙述可以推测,那是一双妈妈的手。文中手在每一个阶段的出现都被描绘成一个画面,简直可以拍一个动画短片。遗憾的是原文找不到了,只能将习作的大意录如下:
我出生了,一双白皙的手抱着我小小的身体,那手柔软而温暖,我觉得好安全。
我学着走路了,一双手扶着我,那手很有力,很可靠,我觉得好放心。
长大些。开始讨厌甚至憎恨那双手。“啪!”它印在我的脸上,火辣辣的。
再大些,看清了那双手。不再白皙,不再柔软,它坚硬、冻裂,还在使劲搓着衣服。
我发誓,从今以后,让我的手握住你的手,让它变得柔软、白皙、温暖,就像我生命最初时那样。
这一篇习作只是借鉴了课文的写作思路,文章的语言和描写都带有作者本人的特点。但是这样的模仿可以上学生意识到,平凡的题材可以用独特的视角切入,从而使作文变得新颖一些。
课文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不同课文,挖掘不同的学习模仿点。教师在指导时是思路上的,方法上的,不宜讲得过细过死,要留给学生更多的空间去创造。模仿作文最终的目的是引领学生向经典作品靠近,让学生在模仿的基础上学会创作。
论文作者:王利平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8年第1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
标签:父亲论文; 习作论文; 这是论文; 课文论文; 学生论文; 背影论文; 爸爸论文; 《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8年第1期(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