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据地基处理的主要方案和程序在我国,软地基处理的原则,分析了市政工程,软地基处理的具体方法,提出了市政工程,为了提高软地基处理在市政工程的质量。
关键词:市政工程,软弱地基,处理方法
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加快,使得我国市政工程项目不断的增加,在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部分工程施工的土质不佳,主要为软土地层,如果在建设的过程中采取的措施不当,将会导致地基的承载力不足,从而使市政工程出现坍塌以及移位等情况,导致居民们的安全问题无法保障。为了保证地基的牢固性,工程人员需要加强对地基处理方法的研究。
1地基处理方案及步骤
1.1地基处理方案分析
首先,对岩土工程进行勘察;然后,根据工程的设计要求以及地基的真实情况,对地基的处理目的、范围等进行明确,使其达到相应的技术经济标准;最后,根据实际的工程情况,了解地区的地基处理条件和经验,并以其他地区类似地基处理情况为依据。在对地基方案的选择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上部结构、基础工程以及地基情况,同时通过技术以及经济等多方面的对比,选择合理的处理方案。
1.2地基处理的步骤
1)根据地基土质的结构类型、荷载要求等,并结合地貌地形、水质水文以及邻近建筑结构等做出相应的处理方案。2)对地基处理方案进行初步的确定,包括加固原理、预期处理效果、施工进度以及材料消耗等技术和经济进行对比,并选择最合理的地基处理方法,而且根据具体的工程需求可以选择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地基处理对策。3)在地基处理方式已经选定后,需要根据具体的建筑安全等级以及场地的建设情况等,在最具代表性的场地进行实验施工,并对试验的参数和效果进行记录。如果没有达到设计的要求,需要对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
2市政工程软弱地基处理原则分析
市政工程软弱地基的处理过程中,为了保证地基处理的效果,需要遵循以下原则,首先提升施工现场土质的能动性,进而保障建筑基础结构的稳定性,使在地震、台风等不良的环境下也能够保持稳定,有效避免坍塌事故的发生;第二,减少施工现场的水土流失,降低软弱地基的渗透力,保证土质的稳定性;第三,必要时要借助外力,加强对软弱地基性能的强化,提升软弱地基的抗压力,保证地基底部的稳定性[1];最后,降低软弱地基的压缩性,进而有效预防地基沉降现象的发展。软土地基的处理是在原有土质上进行改造和完善,并合理选择加固的材料,提升地基的持力层力度,在材料的选择中要求保障均匀度和密实性都符合标准,可以是可回收的建筑垃圾,但是不能选择生活垃圾,防止因为腐蚀作用,降低土壤的持力层性能。
3市政工程中软弱地基处理的具体策略
3.1换填法软弱地基处理方式
软弱地基的形成机理为,土壤中的积水过多或者土质过于疏松,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通过对土壤的换填进行改善。在具体的操作中,是通过在软弱地基中对不良土质进行挖除,然后将碎石等硬质土进行回填,从而使软弱土质的性能得到有效的改善。通过对这种地基的处理方法以及流程分析可见,市政工程在软弱土的处理中,通过换填法的应用,有利于对施工程序的改善,同时不需要过多的工序,能够做到一步到位,有效的简化施工步骤,操作方式简单、便捷[2]。此外,在换填法的应用中,虽然对换填的材料具有一定要求,但是其他方面的要求非常低,而且可以就地取材,提升施工效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3.2固化法软弱地基处理方式
软弱地基的处理过程中,固化法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处理方式,固化法是通过石灰以及水泥等材料制作成固化剂,并将其融入到软土层进行搅拌,从而使软土实现快速的凝结,通过这种地下桩排的制作,能够有效的提升地基的韧性。在软弱地基的改善中,固化法的主要方式包括深层搅拌、压力灌浆等方式。通过在软土地基中合理的应用固化法进行加固,不仅能够提升地基的强度,还能够降低地基的透水性[3]。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加固过程中,必须要进行均匀的搅拌,才能够保证加固的效果。此外,如果在地基中存在较大、较多的杂质,或者地下存在地道等软弱地基,则不适合应用固化法。
3.3排水固结法软弱地基处理方式
由于软弱地基形成的主要原因为土质中含有水分较多,为了提升软弱地基的强度,可以通过排水固结法对土壤中饱和水和间隙水进行排出,缩小土质间的孔隙,促进地基的沉降和固结。同时通过超静水压力的施加,能够促进土壤中孔隙不断的缩小和消失,从而提升土壤的效应力,提升软弱地基的强度。排水固结法主要应用于淤泥等含水量较高的地基中。
3.4垫层法软弱地基处理方法
市政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在对软弱地基处理时,垫层施工技术应用的频率也比较高。垫层施工技术的核心是在软弱地基上铺设特殊的材料,提升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市政软弱地基在垫层法的应用中,必须要保证垫层的坚固性和质量。通过对施工经验的总结可知,软弱地基本身存在透水性能弱的情况,而且缺乏硬壳层的保护,因此最好的垫层为砂石原料,而且利用砂石原料作为垫层还有利于对施工成本的节约,同时提升垫层施工的进度[4]。比如,可以在建筑施工场地就地采购砂石,在完成加固任务的同时降低采购环节的资金支出,所以当前垫层法也被广泛的应用到软弱地基的处理过程中。
3.5CFG桩法软弱地基处理方法
当前市政工程软弱地基的处理中CFG桩法也得到广泛的应用,具体来说其是利用水泥、煤灰等混合物,通过一种或者多种组合的方式形成粘结性强、强度高的工程桩。在软弱地基处理的过程中,需要因地制宜,根据具体的地质情况和施工环境,合理的选择固化剂和外加剂。其中最常用的外加剂为氯化钠以及硫酸钠。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固化剂主要应用的为硅酸盐水泥。固化剂的添加中需要对加入量进行合理的控制,根据具体的设计标准进行添加,不能盲目的制作。同时在市政工程施工中,需要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进行施工,并根据严格的标准对施工人员的操作进行规范,防止施工人员在施工中仅凭借自身的经验解决施工中的问题,进而导致施工问题频发,影响市政工程效率和质量,同时也对施工单位的形象和经济效益造成不良影响。
3.6打梁跨越法软弱地基处理方法
打梁跨越法主要应用于地基范围比较窄或者存在深井等场所,比如在住宅楼施工过程中,外墙基础内存在一口深井,扰动范围在0.5m,而且水质非常好,有利于施工水资源的提供,针对这种情况就可以保留井。通过打梁的方式在井上进行跨越,具体根据井的情况选择跨度,并在井的两边基础进行扩大和加固。
4结语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建筑工程数量和规模不断的扩大,而地基是建筑工程施工的基础,关系着建筑的质量和安全。软弱地基由于稳定性低,含水量高,所以必须要加强对软弱地基的处理。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建筑技术的提升,软弱地基的处理方式更加多元化,在实际的处理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采取合适的方式,而且当前在软弱地基的处理中还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所以必须要加强对软弱地基的研究,保证建筑施工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杨取水.市政工程中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22):16-17.
[2]孙武斌.市政工程中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研究[J].四川水泥,2018(1):323.
[3]程跃.市政工程中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研究[J].江西建材,2018(1):85,90.
[4]马骏骐.软弱地基处理技术在钻前工程中的应用[J].建筑技术,2017(S1):77-78
论文作者:杜育科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2
标签:地基论文; 软弱论文; 市政工程论文; 土质论文; 过程中论文; 方式论文; 固化剂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