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SandersII型跟骨骨折的疗效论文_赵大光

探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SandersII型跟骨骨折的疗效论文_赵大光

望奎县人民医院 152100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撬拔复位和切开复位内固定两种方法治疗SandersII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研究。方法:此次研究对象时选取2012年-月-2013年2月我院所收治的68例SandersII型跟骨骨折患者,随机将68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有患者34例,分别采用的是撬拔复位内固定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对此进行治疗,治愈后1年进行回访,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手术中的出血量进行比较。结果:撬拔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手术中出血量明显的少于切开组(P<0.05);对撬拔组回访足功能恢复优良率79.41%,切开组组功能恢复优良率82.35%,对两组进行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撬拔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94%,切开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7.65%,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撬拔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SandersII型跟骨骨折存在的创伤较小,手术出血量也较少等特点,可以使住院的时间得到明显的缩短,有效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撬拔复位;切开复位;SandersII型跟骨骨折

跟骨骨折是足部最为常见的骨折之一,多数为关节内骨折。跟骨有比较复杂解剖结构,局部含有少量的软组织覆盖,损伤后的治疗囊度比较大,致残率为20%-30%。主要是以手术治疗为主,保守的治疗方法不能获得满意的效果。实践证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软组织损伤更为严重,手术后的所出现的并发症也比较多。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创技术广泛的应用于临床中,撬拔内固定属于微创手术之一,在骨科手术中属于新技术。因此,本文对治疗SandersII型跟骨骨折采用的撬拔复位和切开复位内固定两种方法及治疗效果进行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月-2013年2月我院所收治的68例SandersII型跟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随机的分为两组,每组各有患者34例。撬拔组中女性有13例,男性有21例,年龄在22-67岁之间,平均在(35.6±7.8)岁,其中有22例属于车祸导致的伤害,有8例属于高处坠楼,4例属于重物击伤;切开组中女性有14例,男性20例,年龄在21-69岁之间,平均在(35.8±7.6)岁,其中有21例属于车祸导致的伤害,有9例属于高处坠楼,4例属于重物击伤。对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疾病等临床资料上进行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样的分组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 方法

在手术之前要进行常规的影像检查,对患者骨折的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临时用石膏进行固定,并要采用消肿或是镇痛的药物对其进行治疗,完善手术之前的检查,评估手术的风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1 撬拔组手术的方法

对腰部进行麻醉后,取俯卧位,对患者骨折的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取患者内踝下端和足后跟缘下端连线中点进针,在内侧垂直于跟骨结节失状面用电钻打入一根长 3.00mm 克氏针,助手将患足行轴向牵引,术者在足底穿入撬拔复位针,一手持手柄将塌陷的下关节面从上而下撬拔,同时另一手沿着跟骨侧面向中央挤压,首先复位跟骨外侧壁,将跟骨的宽度和高度基本恢复,并将跟骨畸形纠正,后取跟腱止点下缘外侧、内侧平行跟骨纵轴向外偏约 15~20°钻入长 2.5mm 克氏针,达骨折线为止,配合跟骨结节的牵引针的挤压和足底撬拔复位针的撬拔,通过 C 型臂透视扫面复位良好后维持原位置,取跟骨体外侧向上方钻入一根克氏针,贯穿原始骨折线和初始骨折线作临时固定,后拧入一枚双向加压螺钉固定骨块,必要时再定入一枚空心钉进行强化固定,将跟骨外侧、内侧克氏针穿过骨折线,再拧入两枚固定螺钉,后再次行透视扫面确定良好复位后,拔除撬拔复位针和跟骨结节牵引针,消毒后缝合伤口,并用石膏固定。

1.2.2 切开组手术方法

椎管内麻醉后和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到45kpa,止血带在跟骨外侧“L”形切口,切口开始约3cm,跟腱后缘在跟腱前方的中点,外踝。向下至足底皮肤与足背皮肤交点,再反折向前,止于第五趾骨基地近侧约 1cm 处。在腓肠肌腱鞘跟骨外侧软组织和骨膜瓣揭开,包括腓骨肌腱,腓肠神经,从跟骨骨膜剥离子关节面平整后外侧关节面显露,直视下将损伤跟骨行复位,通过 C 型臂透视扫描确定复位良好后,选取适合的跟骨锁定钢板和螺钉进行固定,再次行 C 型臂扫描确定复位良好后将其固定牢靠。冲洗伤口后逐层缝合,留置引流管后包扎伤口。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进行统计;对两组患者一年后回访采用评分系统评价两组患者功能恢复情况并统计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对所得出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两组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x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手术中出血量进行比较

撬拔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手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切开组,两组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对两组患者足部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

对撬拔组回访足功能恢复优良率79.41%,切开组组功能恢复优良率82.35%,对两组进行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撬拔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94%,切开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7.65%,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综上所述,撬拔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SandersII型跟骨骨折存在的创伤较小,手术出血量也较少等特点,可以使住院的时间得到明显的缩短,有效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也获得了复位固定效果,治疗效果显著,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治,马骥等.闭合撬拔、加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临床观察.[J].山东医药,2012,52(10):51-52.

[2].李明义,史会明,刘晓波等.撬拔与切开复位治疗SandersII型跟骨骨折的临床分析.[J].医学综述,2011,17(19):3023-3024.

[3].张含深,张灵敏,范新明等.改良钢针撬拔复位固定跟骨骨折并后距跟关节脱位型损伤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2,21(2):314-315.

论文作者:赵大光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0

标签:;  ;  ;  ;  ;  ;  ;  ;  

探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SandersII型跟骨骨折的疗效论文_赵大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