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木京水电站闸坝和枢纽区工程地质条件及基础处理(论文文献综述)
玉华柱[1](2021)在《老口航运枢纽电站厂房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处理措施》文中研究指明郁江老口航运枢纽电站厂房地基为第三系地层砂泥岩,岩石形成地质年龄相对较新,大部分成岩作用差、呈半成岩状,局部泥岩质软、结构松散、力学强度低且具有泡水膨胀、失水易开裂崩解等特性,工程场地岩石软硬岩相间,发育较大规模断层破碎带,以及溶蚀洞穴。针对电站厂房基础存在的这些地质缺陷隐患,设计、施工上采取了建基面开挖覆盖保护和软弱岩层深挖换填、溶洞混凝土回填、断层破碎带槽挖及混凝土塞等处理措施,解决了电站厂房基础开挖施工中存在的一系列较复杂工程地质问题,使厂房地基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杨宁,刘灿[2](2020)在《基于Biot固结理论的闸基灌注桩基础变形计算》文中指出甘肃省张掖市黑河小孤山水电站枢纽采用闸坝型式,基础河床覆盖着深厚的淤泥质土,采用混凝土灌注桩群桩措施进行基础处理。为研究闸基处理后变形情况,采用Biot固结理论,基于有限元法对多工况下桩基变形进行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后期运行中枢纽上游、中游和下游3排共计15个监测点连续106期的监测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①工程从开挖至正常运行和发生地震情况的桩基变形有限元计算结果与按照规范计算的结果较为接近;②枢纽工程建设完成后对其进行连续监测,将监测数据与计算数据对比,二者基本吻合,基础处理方案合理、有效,计算方法合理;③混凝土灌注桩群桩基础的处理措施改善了淤泥质软土的剪切变形和不均匀沉降,为工程的安全运行提供了保障。
付雄苇[3](2019)在《金沙江上游昌波水电站开发方案综合评价研究》文中提出开发方案是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开发方案选择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效益,甚至关系到工程的成败。本文对金沙江上游昌波水电站项目开发方案中涉及到的枢纽布置、发电效益和环境影响等方面做了详细的比较分析和综合评价研究。本研究主要取得以下成果:第一,结合国家电力市场和社会需求、促进藏区经济发展及节能减排指标等因素分析,提出昌波水电站建设的必要性;第二,结合项目所在地的自然地理、气候、社会经济、研究河段和流域规划情况初步提出4个开发方案;第三,分别对4个初选方案就地质条件、环境影响、投资匡算、项目经济性4个方面综合论证比较,最终选取采用方案二作为推进方案。
迟健[4](2019)在《深厚覆盖层沥青混凝土心墙砂砾石坝变形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深厚覆盖层结构不均匀且成因复杂,是一种地质条件差且复杂的地基,这就使得在深厚覆盖层上修建水利工程难度增大,工程建设时需重点考虑工程变形和深厚覆盖层防渗措施。本文以弄利措水库上坝址沥青混凝土心墙砂砾石坝为例,主要开展了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垂直防渗体系渗流数值模拟、坝体及覆盖层材料参数敏感性分析、坝体填筑方案优化、坝体及防渗体系应力应变模拟等研究工作,旨在揭示坝体及覆盖层渗流、应力应变特性,为同类工程提供理论参考。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基于Geo Studio软件,对坝体及覆盖层垂直防渗体系进行了2维渗流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沥青混凝土心墙上游坝体内部浸润线随上游水位变化而升降,下游坝体内部浸润线受水位影响较小,且均低于下游排水层;采用全封闭防渗墙方案后,坝体及坝基渗流量大幅降低,渗流得到有效控制;坝体心墙及坝基防渗墙处水头差较大,渗透比降大,且小于规范允许值,即满足渗透稳定要求。(2)基于邓肯E-B本构模型,充分考虑坝体填筑材料及覆盖层材料的非线性特性,开展了坝体及覆盖层材料参数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当材料参数降低时,坝体及覆盖层沉降量增大,而坝体及覆盖层材料参数在建议值上下浮动10%时,坝体及覆盖层沉降量均小于坝高的1%,可选用参数建议值进行后续章节计算;坝体最大沉降量出现在心墙基座下游附近,坝体顺河向位移基本以坝轴线为中心对称分布,上下游最大位移出现在心墙与上下游坝坡坡脚中间部位;覆盖层最大沉降出现在覆盖层与坝体交界处,覆盖层顺河向位移基本以坝轴线为中心对称分布,上下游最大位移均出现在坝坡坡脚底部。(3)建立ADINA二维模型,计算分析不同分层填筑方式下竣工期坝体和覆盖层的变形和应力变化,结果表明:填筑层数越多,填筑时间越长,相应坝体的沉降和应力值越小;当填筑过超16层后,填筑层数对坝体的应力影响不显着。采用24个填筑步,每一步填筑对应的沉降量比较均匀,总的沉降量增长未出现过大或过小的情况。比较而言,在第19层填筑之前的沉降量相对较大,占总沉降的91.02%,此阶段相应的坝体填筑高度的0~30.4m,为总坝高的78.4%。(4)建立ADINA三维模型,进行三维有限元静力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坝体、心墙和防渗墙沿坝轴线的变形不对称,左岸一侧的变形明显大于右岸一侧的变形,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坝基深厚覆盖层较软,而且左岸一侧深,右岸一侧相对较浅,差异明显,在坝体自重及水荷载作用下,坝体、心墙和防渗墙会整体出现略微左倾变形趋势。心墙和防渗墙由于基岩的顶托作用,变形较小,尤其是在接触边缘位置。
陈勇[5](2018)在《牛栏沟水电站水能计算及泄洪能力水力学仿真》文中提出水电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可再生能源的主力。目前,我国水电开发程度已达约46%,截至2016年底,我国常规水电装机容量超过3亿k W,发电量1.18万亿k W·h,占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76%。截止2017年,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已达13.8%。为满足能源结构转型升级的要求,根据《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要达到15%左右,在电源结构优化的过程中优先布局清洁能源。水能作为一种传统的清洁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在做好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提下,继续发展水力发电是绿色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以牛栏沟水电站为研究对象,对大流量中小型水电站水能、泄流能力计算及仿真复核行了探索,对牛栏沟电站径流分配、保证出力、装机容量、泄洪能力、消能防冲和枢纽布置方案进行了研究,采用水力学仿真计算软件对泄洪能力进行复核,通过整体建模,依原型资料作为参数,快速、准确地得到三维流场的水深、流速、压力等水力学要素,根据复核成果对设计方案进行验证,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从而提高了工程防洪安全设计的可靠性,较模型试验节约了时间和成本。通过对牛栏沟水电站兴利、防洪计算及仿真复核技术(VOF)的研究,让我们从新的视角对水电站的规划、设计有了更全面而深入的认识。在将来的工作中,需要不断的学习和研究,在工程设计、施工过程中进行大胆的尝试,积极探索计算机仿真技术在水电工程智能设计、施工和运营领域中的应用。
李子森[6](2018)在《黄河班多水电站工程可行性研究》文中认为水电为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能源,水电工程一经建成,运营成本较低,相对传统能源,水电资源更具备优势。我国水力资源丰富,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逐渐增长,对水电资源的需求量不断扩大,国家拟建水电项目则日益增多。因水电工程项目的前期投资巨大,收益期漫长,对专业水平技术要求高,所以前期必须进行充分的可行性调查论证,而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发展历史较短,可用的同类参考案例较少,且因项目所在地域不同,还需有针对性的对水电工程设计及施工涉及到的区域地质条件及工程地质问题作出各方面的可行性分析、判断及优选,为水电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风险性、安全性、经济性等多方面可行性指标,可靠资料和依据。本文结合黄河班多水电站工程,在区域地质情况、水库区工程地质条件、坝址比较与选择、选定坝址区工程地质条件、各个坝线工程地质条件及坝线比较,以及枢纽建筑物工程地质条件和工程所需天然建筑材料7个方面对工程可行性方案的确定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班多水库没有区域性断裂和活断层通过,组成库盆的岩性为相对不透水的砂岩、板岩,不会产生库水向深部的渗漏,不具备诱发地震的渗漏条件,故认为不会产生水库诱发地震;水库区条件较好;上、中、下坝址中,中坝址工程地质条件尚好,无重大工程地质问题;中坝址施工方便,利用水头较高,结合电站规模,适应性较好;上坝线较优,为可行性方案;水工建筑物均无工程地质问题;天然建筑材料储量充足,且符合规范指标需求。7个方面均可行,可为班多水电站进一步的设计、施工提供可靠依据,同时,研究成果对同类工程可行性方案的确定有重要借鉴意义。
陈东辉[7](2018)在《连续缓倾—断续陡倾组合结构面控制下的坝基岩体变形破坏模式研究》文中提出正在建设的大藤峡水利枢纽主坝位于大藤峡出口的弩滩附近,距离桂平黔江彩虹桥约为6.6km。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的主要任务为防洪、航运、发电、灌溉等。水库正常蓄水位为61.00m,相应库容为28.13×108m3。枢纽的主坝为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为80.01m,坝长为1343.098m。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泄水闸处主要出露那高岭组第1113层及泥盆系下统郁江阶地层。岩层倾向下游偏左岸。现场软弱夹层、层面、裂隙等结构面发育。故在高水头压力作用下,坝基岩体易沿层面或软弱夹层形成整体性的破坏。另外,受到多期构造运动的影响,坝基岩体内存在复杂的构造裂隙系统,这极大程度上降低了岩体的整体性。以上种种因素极大程度上降低了坝基岩体的稳定性水平,易使坝基产生破坏。泄水闸闸门推力较大,为保证工程安全性,充分考虑不利地质条件对泄水闸坝基的影响,有必要对泄水闸坝段基础的破坏模式及安全性水平做进一步研究。本文通过详细调查了泄水闸的工程地质条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28#坝段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主要取得的成果如下:(1)坝基内主要出露有郁江阶与那高岭组的灰岩。岩体强度较高,岩体内层面(层理)发育,且多呈紧密闭合状态,间距多为1040cm;从现场调查来看,软弱夹层产状与层面产状一致,间距为25m。(2)坝基岩体节理裂隙较为发育。裂隙大多以平直光滑为主,多闭合,部分充填方解石脉;不切穿软层及地层分界面。现场节理裂隙大致呈现两组,在稳定性分析时,走向与剖面近垂直的裂隙对稳定性分析结果起到关键作用,这组裂隙总体倾向上游,倾角为79°,裂隙间距为2m。(3)在正常工况,数值模拟结果显示闸室受到指向下游方向的静水压力,产生的x向位移与y向位移都很小,基岩各点位移也都很小,最后都趋于稳定,因此闸坝处于正常工作状态。(4)在超载阶段,数值模拟位移值随超载系数的增加逐渐增大。当超载系数KP=4.0时,模型开始出现塑性变形,当KP=8.0时,模型位移值突增,模型发生破坏。(5)数值模拟的破坏区域主要为两齿槽右下方基岩的压性破坏,未出现贯通性的结构面变形破坏。其中,下游地表处岩体上移。软弱夹层两侧岩层在超大推力作用下产生不均匀变形,体现为岩体塑性区的扩展与上下游附近软弱夹层、结构面的开裂变形。基岩在上下游混凝土齿槽的嵌固作用下承受闸墩的压力,产生压塑性区的变形与破坏。
向贵府[8](2017)在《大渡河硬梁包电站地下厂房区围岩岩石微观结构特征及工程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渡河硬梁包电站厂房区岩石由晋宁--澄江期中酸性侵入岩及其变质形成的构造片麻岩组成,属于典型的“康定杂岩”范畴。研究区经历多期强烈造构运动,岩石普遍遭受不同程度变质构造作用,形成了复杂的岩石组合,复杂的岩体结构。特别是其中普遍发育的条带状构造及片麻状构造,前者表现为宏观不均一性,后者表现为微观不均一性,岩石中的这种不均一性对大跨度、高边墙洞室围岩的变形及稳定性影响程度如何?关系到地下厂房等重要工程的布局和位置确定。结晶岩石的这种不均一性不同于各向异性的沉积岩。基于此,论文针对具有复杂岩石学特征的“康定杂岩”,通过现场调查与室内外物理力学试验,从岩石微观结构入手,借助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等设备对岩石微观结构进行观察测试,探讨岩体宏观变形破坏与微观结构特征之间的关系,建立基于微观结构特征的洞室围岩岩体质量分类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对围岩变形稳定性进行评价,为合理确定厂房位置提供依据。研究中运用地质过程机制分析方法,将岩体的宏观变形行为与组成岩体的岩石及岩体结构的演化过程分析相结合,描述性的定性研究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传统手段与现代技术相结合,静态描述与动态演化研究相结合,构建了基于微观结构特征的变形破坏模式,实现了岩体变形机制研究的新拓展。获得主要成果如下:(1)通过厂房区内岩石中矿物组合及其变形特征与区域构造演化的配套分析表明,研究区内分布的“康定杂岩”大致可划分为4个构造层次,第一构造层次为早期岩浆侵入岩,主要为各类闪长岩及花岗岩;第二个层次为中酸性岩浆岩经历中深部变质构造作用形成的各类构造片麻岩;第三个构造层次为先期形成的岩石再次经受构造运动及其所伴生的岩浆活动,岩石内矿物存在不同程度的蚀变现象,主要有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等各类蚀变,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岩石的工程力学性质;第四构造层次为对应德妥断裂活动期的脆性破坏产生各类碎斑岩。(2)片麻状构造及条带状构造是厂房区岩石中最主要的两种构造类型。它们石是区域中深层变质构造变形作用的产物,随变形强度的增加,岩石中的构造由弱片麻状到片麻状,再到条带状逐渐过度,这从本质上决定了岩石的空间分布规律。(3)岩石微结构特征研究表明,岩石中矿物颗粒分布区间基本在0.074-1.682mm范围内,少部分达到2.378mm(υ=-1.5)的上限值。大部分颗粒主要粒度范围集中在0.149mm到0.841mm区间,占颗粒累积频数百分率的63%-75%,这区间内的颗粒具有较好的分形特征,颗粒分布维数在2.12-3.28之间,意味着组成岩石的矿物颗粒中65%左右的矿物颗粒具有相似的形成背景,属于同一温压条件的产物。矿物颗粒各向异性率变化在10.42%到42.96%之间,矿物颗粒概率熵结果在0.9以上。(4)岩石在常规三轴加载卸载、直接剪切等条件下的变形破坏均表现出明显的剪胀效应,即破坏时出现体积膨胀。岩石破裂发生时所对应的体积应变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破裂发生在裂纹恢复期,另一种情况出现在扩容后。坚硬岩石试件在荷载作用下的体积变化过程可概化为5个阶段,即裂隙压密阶段、弹性变形阶段、裂纹恢复阶段、裂纹加速扩张阶段(扩容阶段)、破坏阶段。破坏既可以发生在裂纹加速扩张期,也可能发生在裂纹恢复期。(5)通过对岩石微结构表征参数与岩石强度关系的研究表明,岩石中矿物颗粒平均形状系数、颗粒排列概率熵、颗粒各向异性率及颗粒组成分维数等结构性参数与岩石剪切试验获得的抗剪强度参数(c、υ)之间存在比较确定的相关性。(6)研究区内岩石点荷载强度及岩体纵波速值都有随洞深变化呈现明显波动起伏特征,这种变化既是岩体宏观结构及强度的综合体现,也是岩石微观结构的宏观表现。(7)针对RMR、Q系统、水电围岩三种分类方案不能有效刻画这类岩石的微观结构特点,借助国标分类方案中主要利用饱和单轴抗压强度Rc和完整性系数Kv两个指标,具有指标获取相对客观,可以较好定量的优点,同时借鉴水力发电围岩分类方案中利用强度应力比来考虑应力对围岩级别分类的影响,建立了修正的BQ围岩分类系统。(8)厂房区围岩三维数值模拟成果表明,调压室、主厂房、主变室、尾闸室等各工程部最大位移及最大塑性区均出现在主厂房上下游边墙。厂区岩体在开挖过程中以及开挖完成后,无大面积的剪切应力和拉伸应力集中区域,只是在洞室的拐角部位有小部分剪切破坏区域,不影响洞室的整体稳定性。
王博[9](2017)在《雅砻江流域水电站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特点及防治措施研究 ——以锦屏二级、江边水电站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以雅砻江锦屏二级水电站建设项目和雅砻江流域左岸支流九龙河江边水电站为研究对象,在进行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同时,对工程的水土流失特点和水土保持防治效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同时,总结了锦屏二级水电站和江边水电站的防治措施布局特点,并结合雅砻江流域的特征,有针对性的设计了雅砻江流域水电站建设项目不同防治分区的具体水土保持措施。主要结论如下:(1)雅砻江流域水电站建设项目土壤侵蚀类型主要为水力侵蚀,也存在部分重力侵蚀。工程区域沟谷深切、降雨集中、土层浅薄,土壤抗冲蚀能力差、植被覆盖条件差等自然因素和工程施工活动等人为因素是工程区域产生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2)锦屏二级水电站和江边水电站在筹建期的地表扰动面积最大,表明筹建期是雅砻江流域水电站建设项目造成地表扰动的主要时期;锦屏二级水电站和江边水电站在筹建期和施工期的水土流失量最大,表明筹建期和施工期是雅砻江流域水电站建设项目水土流失产生的主要时段。(3)弃渣场区是产生水土流失的主要分区,在进行雅砻江流域水电站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措施布局与设计时,应重点防护和治理。此外,施工道路区、施工临时设施区、枢纽工程区是施工活动的主要区域,是土石方的主要来源,也应作为水土流失防治的主要区域。(4)在建设完成后,锦屏二级水电站和江边水电站最终水土保持防治效果分别为水土流失总治理度98.34%和98.81%、水土流失控制比1.30和1.19、拦渣率97.86%和97.76%、扰动土地整治率98.94%和98.50%、植被恢复系数98.05%和96.74%、林草植被覆盖率42.12%和49.199%,全部达到了水土保持的防治标准,表明锦屏二级水电站建设项目和江边水电站建设项目采取的水土保持措施能够有效的防治雅砻江流域水电站建设项目造成的水土流失,可以为雅砻江流域水电站建设项目的水土流失防治提供参考。(5)总结锦屏二级水电站和江边水电站的防治措施布局可知,雅砻江流域水电站建设项目水土保持防治措施需要重视边坡防护、排水系统、弃渣防护,同时,还应及时跟进植物措施。针对雅砻江流域水土流失特点和自然条件,参考雅砻江流域锦屏二级水电站和江边水电站的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布局,设计了不同防治分区具体的水土保持措施,为雅砻江流域水电站建设项目的水土流失防治提供参考。
郑晓光[10](2017)在《水电科技精英与新中国水电开发研究(1949-1976)》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对水电科技精英与新中国的前27年水电开发进行了历史考察。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水利水电事业,注重延揽、重用民国时期有留美背景的水电科技精英群体,派遣优秀青年赴苏联学习水电工程科技,同时注重自行培养人才,为水电科技精英从事水电开发创造了一系列良好的条件。从而激励起水电科技精英群体为国为民奉献、掀起水电建设新高潮的热情和干劲,新中国大中型水电站建设迅速迎来高潮,取得卓越的成就。本文着重探讨水电科技精英的学术养成、科技实践分布、群体特征、科研创新活动及成果,评述水电科技精英在新中国的前27年水电开发中的历史作用。力图以水电科技精英群体的实践活动为主线,从一个新的视域展示新中国的前27年水电事业发展的脉络,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本文认为,民国时期培养的水电人才为新中国水电开发奠定了重要的人才基础;新中国的前27年水电科技精英在水电开发体制的创立、政策的制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决策咨询作用;水电科技精英在河流泥沙、高速水流、高含沙水流等水电基础科研方面,成果卓越,部分科技成果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水电科技精英在岩溶等复杂地质环境下,主持建造多种坝型的高坝,使中国坝工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在水电科技精英的艰苦创业、不懈努力下,中国自行建造的大中型水电站从无到有,由少到多,为改革开放后水电开发更进一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木京水电站闸坝和枢纽区工程地质条件及基础处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木京水电站闸坝和枢纽区工程地质条件及基础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1)老口航运枢纽电站厂房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处理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
2 枢纽电站厂房布置特点 |
3 枢纽坝址及右岸电站厂区基本地质条件 |
4 开挖揭露电站厂房建基面地质情况 |
5 电站厂房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处理措施 |
5.1 软岩基坑开挖施工控制 |
5.2 散体结构的钙质结核泥岩处理 |
5.3 断层F208破碎带处理 |
5.4 安装间大溶洞处理 |
6 结 语 |
(2)基于Biot固结理论的闸基灌注桩基础变形计算(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
2 群桩基础变形计算 |
2.1 计算方法 |
2.2 有限元计算模型 |
2.3 有限元计算结果 |
2.3.1 水平位移变形 |
2.3.2 沉降变形 |
3 枢纽变形监测 |
(1)上游一排视准线上的监测点的位移趋势。 |
(2)中游排视准线上的监测点位移趋势。 |
(3)下游一排视准线上的监测点位移趋势。 |
4 结 论 |
(3)金沙江上游昌波水电站开发方案综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外水电发展状况 |
1.3.2 国内外水电工程环境评价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水电工程环境评价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工程概况 |
2.1 河流概况 |
2.1.1 自然地理 |
2.1.2 气候 |
2.1.3 社会经济 |
2.1.4 研究河段概况 |
2.2 梯级水电规划情况 |
3 工程开发方案设计及对比分析 |
3.1 开发工程方案设计依据 |
3.1.1 工程等级及建筑物级别 |
3.1.2 洪水设计标准 |
3.1.3 地震设防烈度 |
3.1.4 设计采用的主要技术规范和相关文件 |
3.2 开发方案设计 |
3.3 各开发方案地质条件比较 |
3.3.1 方案一(一级开发、长引水式) |
3.3.2 方案二(两级开发) |
3.3.3 方案三(两级开发) |
3.3.4 方案四(两级开发) |
3.3.5 各方案比较结论 |
3.4 各开发方案环境影响比较 |
3.4.1 .环境概况 |
3.4.2 环境敏感保护目标 |
3.4.3 评价范围 |
3.4.4 环境影响的分析 |
3.4.5 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
3.4.6 环境保护投资匡算 |
3.4.7 结论 |
3.5 工程开发的投资匡算 |
3.5.1 编制依据 |
3.5.2 交通情况 |
3.5.3 枢纽建筑物工程 |
3.5.4 其它费用 |
3.5.5 基本预备费及工程静态总投资 |
3.5.6 各方案投资匡算结果 |
3.6 方案经济比较 |
3.6.1 上网电价测算 |
3.6.2 方案经济净现值测算 |
3.6.3 结论 |
4 推荐方案的综合评价 |
4.1 比对结果 |
4.1.1 工程地质条件比对 |
4.1.2 环境影响比对 |
4.1.3 投资匡算比对 |
4.1.4 经济效益比对 |
4.2 推荐方案发电效益评价 |
4.3 王大龙等堆积体对推荐方案影响评价 |
4.4 推荐方案区域性断裂影响评价 |
4.5 推荐方案环境影响评价 |
4.6 推荐方案技术可行性评价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深厚覆盖层沥青混凝土心墙砂砾石坝变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选题的依据与意义 |
国内外文献资料综述 |
1 绪论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工程概况及地质条件 |
2.1 工程概况 |
2.2 工程地质条件 |
2.3 本章小结 |
3 垂直防渗体系渗流数值模拟 |
3.1 渗流计算理论 |
3.2 计算参数与工况选取 |
3.3 计算模型 |
3.4 渗流计算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坝体和覆盖层材料参数敏感性分析 |
4.1 邓肯E-B模型 |
4.2 坝体和覆盖层材料参数建议值 |
4.3 参数敏感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坝体填筑方案优化研究 |
5.1 坝体填筑方案 |
5.2 计算结果分析 |
5.3 填筑方案计算分析 |
5.4 填筑过程中沉降变化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坝体三维有限元静力计算分析 |
6.1 计算模型及工况选取 |
6.2 变形及应力计算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部分科研成果 |
致谢 |
(5)牛栏沟水电站水能计算及泄洪能力水力学仿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水力发电的优势 |
1.4 课题研究的必要性 |
1.5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牛栏沟水电站水文计算 |
2.1 概况 |
2.2 径流特性 |
2.3 水文站径流成果 |
2.4 坝址设计年径流 |
2.5 坝址设计年径流的年内分配 |
2.6 洪水 |
2.7 水位流量关系 |
第三章 水能计算 |
3.1 基本资料 |
3.2 水能指标计算 |
第四章 枢纽布置及泄洪能力计算 |
4.1 工程等别和设计安全标准 |
4.2 基本资料 |
4.3 枢纽布置 |
4.4 泄水建筑物及泄流能力计算 |
4.5 闸下游消能防冲计算及布置 |
第五章 电站泄洪能力水力学仿真计算复核 |
5.1 基本计算理论及方法 |
5.2 泄洪能力复核 |
5.3 泄洪对尾水平台的影响 |
5.4 泄洪能力及水力学数值仿真分析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黄河班多水电站工程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二章 坝址区区域地质概况 |
2.1 地层岩性 |
2.1.1 二迭系下统(P1) |
2.1.2 三迭系下统(T1) |
2.1.3 三迭系中统(T2) |
2.1.4 侏罗系中下统(J1-2)羊曲群 |
2.1.5 第三系上新统(N2) |
2.1.6 第四系(Q) |
2.1.7 印支期侵入岩 |
2.2 区域地质构造特征 |
2.2.1 区域构造背景 |
2.2.2 区域新构造运动特征 |
2.2.3 区域主要活动断裂 |
2.2.4 区域地震构造环境 |
2.2.5 近场区地震危险性分析与设计地震动参数 |
2.2.6 近场区地震构造环境 |
2.2.7 地震危险性分析 |
2.2.8 区域构造稳定性评价 |
第三章 水库区工程地质条件及工程地质问题 |
3.1 库区工程地质条件 |
3.1.1 地形地貌 |
3.1.2 地层岩性 |
3.1.3 地质构造 |
3.1.4 物理地质现象 |
3.1.5 水文地质条件 |
3.2 水库工程地质问题评价 |
3.2.1 库岸稳定问题 |
3.2.2 水库其它问题 |
第四章 坝址比较与选择 |
4.1 坝址比较 |
4.2 坝址选择结果 |
第五章 选定坝址的工程地质条件 |
5.1 基本地质条件 |
5.1.1 地形地貌 |
5.1.2 地层岩性 |
5.1.3 地质构造 |
5.2 物理地质现象 |
5.3 水文地质条件 |
5.4 岩石物理力学性质试验 |
5.4.1 岩体弹性波测试 |
5.4.2 岩体变形试验 |
5.4.3 砼/岩体抗剪(断)试验 |
5.5 坝基岩体质量分级及力学参数建议值 |
5.5.1 坝址区结构面工程分级 |
5.5.2 岩体结构类型 |
5.5.3 岩体的各向异性 |
5.5.4 坝基岩体质量分级 |
5.5.5 岩体及结构面力学参数建议值 |
5.5.6 开挖边坡坡比的建议值 |
第六章 各坝线工程地质条件及坝线比较 |
6.1 上坝线工程地质条件 |
6.1.1 工程地质条件 |
6.1.2 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评价 |
6.2 下坝线工程地质条件 |
6.2.1 工程地质条件 |
6.2.2 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评价 |
6.3 坝线比较与选择 |
第七章 枢纽建筑物工程地质条件 |
7.1 上坝线推荐方案水工建筑物工程地质条件 |
7.1.1 导流明渠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
7.1.2 泄洪闸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
7.1.3 大坝厂房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
7.2 施工及临时建筑物工程地质条件 |
7.3 施工及生活用水水源 |
7.4 上坝线比较方案枢纽建筑物工程地质条件 |
7.4.1 “左岸泄洪闸+左岸厂房+河床土石坝”方案 |
7.4.2 “河床厂房+右岸泄洪闸”方案 |
7.5 下坝线代表方案枢纽建筑物工程地质条件 |
7.5.1 大坝厂房工程地质条件 |
7.5.2 泄洪闸(导流明渠)工程地质条件 |
第八章 天然建筑材料 |
8.1 砼骨料和坝壳料 |
8.2 坝壳料场 |
8.3 防渗土料 |
8.4 块石料 |
第九章 结论 |
9.1 区域及地震 |
9.2 水库区 |
9.3 坝址比选 |
9.4 选定坝址的工程地质条件 |
9.5 坝线比较 |
9.6 水工建筑物 |
9.7 天然建筑材料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连续缓倾—断续陡倾组合结构面控制下的坝基岩体变形破坏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本文技术路线 |
第2章 工程地质条件 |
2.1 地形地貌 |
2.2 地层岩性 |
2.3 软弱夹层 |
2.4 地质构造 |
2.5 物理地质现象 |
2.6 水文地质 |
第3章 坝基岩体综合结构特征分析 |
3.1 现场随机节理、裂隙统计 |
3.2 现场节理裂隙结构特征简述 |
3.3 优势分组 |
3.4 裂隙频率计算 |
第4章 离散元数值模型的建立 |
4.1 UDEC简介 |
4.2 UDEC模型 |
4.2.1 模型的建立 |
4.2.2 参数的选取 |
4.2.3 边界条件 |
第5章 离散元数值模拟研究 |
5.1 裂隙岩体渗流 |
5.1.1 UDEC耦合过程 |
5.1.2 渗流计算与结果分析 |
5.2 坝基稳定性安全储备研究 |
5.2.1 正常蓄水位计算结果 |
5.2.2 超载计算结果 |
5.3 强度折减与破坏模式分析 |
5.3.1 28#坝段计算结果 |
5.3.2 坝基变形破坏的敏感性分析 |
5.3.3 稳定性水平与破坏模式分析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8)大渡河硬梁包电站地下厂房区围岩岩石微观结构特征及工程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康定杂岩研究现状 |
1.2.2 岩石微观结构研究现状 |
1.2.3 岩石变形破坏机制研究现状 |
1.2.4 洞室围岩稳定性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 |
1.3.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 主要创新研究成果 |
第2章 硬梁包电站地下厂房区工程地质条件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1.1 区域构造与断裂体系 |
2.1.2 区域地层岩性 |
2.1.3 区域地质演化 |
2.2 厂房区工程地质条件 |
2.2.1 地形地貌 |
2.2.2 厂房区围岩岩石类型 |
2.2.3 厂房区内构造特征概述 |
2.2.4 水文地质特征 |
第3章 地下厂房洞室围岩岩石学特征研究 |
3.1 洞室围岩岩石矿物成分及其共生组合特征 |
3.1.1 岩石矿物共生组合规律概述 |
3.1.2 岩石主要矿物特征 |
3.1.3 岩石中矿物蚀变类型及特征 |
3.2 岩石化学成分及特征 |
3.3 厂房区洞室围岩岩石典型构造特征 |
3.3.1 片麻状构造 |
3.3.2 条带状构造 |
3.4 厂房区洞室围岩岩石类型空间分布特征 |
3.4.1 各平洞洞段岩性划分 |
3.4.2 岩石的时空演变规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厂房区岩石微观结构特征研究 |
4.1 概述 |
4.2 岩石微观结构特征 |
4.2.1 矿物颗粒粒组构成及特征 |
4.2.2 矿物定向性指数 |
4.2.3 颗粒形状系数 |
4.3 基于微观结构特征的岩石空间分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洞室围岩岩石变形破坏特征试验研究 |
5.1 岩石常规三轴压缩变形破坏试验 |
5.1.1 试验过程及内容 |
5.1.2 试验成果及分析 |
5.2 岩石常规三轴卸荷变形破坏试验 |
5.2.1 试验过程及内容 |
5.2.2 三轴卸载试验成果 |
5.3 岩石抗剪切破坏试验 |
5.3.1 试验过程及内容 |
5.3.2 试验成果及分析 |
5.4 岩石变形破坏特征及过程分析 |
5.4.1 岩石宏观变形破坏特征 |
5.4.2 岩石变形破坏过程分析 |
5.4.3 岩石变形破坏机制的微观解释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洞室围岩岩体质量分类研究 |
6.1 岩体质量分类方法综述 |
6.2 岩体质量分级基本指标 |
6.2.1 岩石强度指标 |
6.2.2 岩体的纵波速特征 |
6.2.3 岩体结构描述及评价 |
6.3 地下洞室围岩现场分类 |
6.4 不同系统的岩体质量分类 |
6.4.1 水力发电围岩工程地质分类结果 |
6.4.2 岩体RMR分类结果 |
6.4.3 岩体质量指标Q系统分类结果 |
6.5 修正后BQ系统分类方案及成果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地下厂房区围岩稳定性分析 |
7.1 厂房区工程布置概述 |
7.2 三维数值模型构建 |
7.2.1 选取计算软件 |
7.2.2 地质原型的概化 |
7.2.3 模型建立 |
7.2.4 模型计算材料力学参数选取 |
7.2.5 边界条件及计算准则 |
7.2.6 模拟计算方案 |
7.3 厂区岩体初始应力场分析 |
7.3.1 自重应力场的模拟及边界荷载的确定 |
7.3.2 厂区岩体的初始应力场 |
7.4 厂房区洞室围岩开挖及开挖完成后结果分析 |
7.4.1 调压室开挖过程中厂区岩体的应力和位移场特征 |
7.4.2 三大洞室开挖过程中厂区岩体的应力和位移场特征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9)雅砻江流域水电站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特点及防治措施研究 ——以锦屏二级、江边水电站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进展 |
1.2.1 水土流失特点研究进展 |
1.2.2 水土保持防治措施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及项目概况 |
2.1 自然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及水文 |
2.1.4 土壤及植被 |
2.1.5 区域地质条件 |
2.2 工程概况 |
2.2.1 工程组成 |
2.2.2 工程规模及特性 |
2.2.3 工程建设情况 |
2.2.4 水土流失现状 |
2.3 研究方法 |
2.3.1 监测点位布设 |
2.3.2 监测指标及方法 |
2.3.3 监测时段与频次 |
2.4 数据收集与处理 |
3 水土流失特点分析 |
3.1 水土保持分区 |
3.2 水土流失因素 |
3.2.1 自然因素 |
3.2.2 人为因素 |
3.3 监测结果与分析 |
3.3.1 防治责任范围变化分析 |
3.3.2 地表扰动面积分析 |
3.3.3 水土流失量分析 |
3.3.4 水土保持防治效果统计 |
4 雅砻江流域大型水电站建设项目水土保持防治措施研究 |
4.1 锦屏二级水电站水土保措施布局分析 |
4.1.1 枢纽工程防治区 |
4.1.2 场内道路防治区 |
4.1.3 土料场防治区 |
4.1.4 弃渣场防治区 |
4.1.5 施工临时设施防治区 |
4.1.6 移民安置防治区 |
4.2 江边水电站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措施布局 |
4.2.1 枢纽工程防治区 |
4.2.2 场内道路防治区 |
4.2.3 石料场防治区 |
4.2.4 弃渣场防治区 |
4.2.5 施工临时设施防治区 |
4.2.6 移民安置防治区 |
4.3 雅砻江流域大型水电站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措施布局 |
4.3.1 枢纽工程区 |
4.3.2 施工道路区 |
4.3.3 施工临时设施区 |
4.3.4 弃渣场区 |
4.3.5 料场区 |
4.3.6 专项设施复建及移民安置区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1.1 雅砻江流域水电站水土流失特点及水土保持效果 |
5.1.2 雅砻江水电站建设水土保持措施设计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水电科技精英与新中国水电开发研究(1949-197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相关研究述评 |
三、本论题研究方法和主要依据的资料 |
四、本论题研究的基础数据来源 |
五、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一章 新中国水电开发事业肇始的人才基础 |
第一节 民国时期水电科技精英的学术养成、工程实践 |
第二节 国民政府与美国合作培养水电人才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培养水电人才的发端 |
第二章 水电科技精英与新中国水电事业的起步 |
第一节 水电科技精英参与新中国水电事业的始创 |
第二节 培养新中国的水电人才 |
第三节 水电科技精英在新中国第一座大型水电站建设中的探索 |
第四节 水电科技精英与新中国建国初期水电科技创新 |
第三章 水电科技精英与新中国第一次水电建设高潮 |
第一节 水电科技精英与“水主火辅”政策的出台 |
第二节 水电科技精英与新中国第一次水电建设高潮 |
第三节 水电科技精英在“大跃进”及调整时期的水电科技创新 |
第四章 水电科技精英与新中国第一次水电建设高潮的余波 |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初期水电科技精英群像 |
第二节 水电科技精英参与三线建设中的水电开发 |
第三节 水电科技精英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水电建设中的成就 |
余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木京水电站闸坝和枢纽区工程地质条件及基础处理(论文参考文献)
- [1]老口航运枢纽电站厂房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处理措施[J]. 玉华柱.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2021(S2)
- [2]基于Biot固结理论的闸基灌注桩基础变形计算[J]. 杨宁,刘灿. 人民黄河, 2020(07)
- [3]金沙江上游昌波水电站开发方案综合评价研究[D]. 付雄苇. 西华大学, 2019(02)
- [4]深厚覆盖层沥青混凝土心墙砂砾石坝变形研究[D]. 迟健. 三峡大学, 2019(06)
- [5]牛栏沟水电站水能计算及泄洪能力水力学仿真[D]. 陈勇. 昆明理工大学, 2018(04)
- [6]黄河班多水电站工程可行性研究[D]. 李子森. 长安大学, 2018(01)
- [7]连续缓倾—断续陡倾组合结构面控制下的坝基岩体变形破坏模式研究[D]. 陈东辉. 吉林大学, 2018(01)
- [8]大渡河硬梁包电站地下厂房区围岩岩石微观结构特征及工程效应研究[D]. 向贵府. 成都理工大学, 2017(02)
- [9]雅砻江流域水电站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特点及防治措施研究 ——以锦屏二级、江边水电站为例[D]. 王博. 四川农业大学, 2017(01)
- [10]水电科技精英与新中国水电开发研究(1949-1976)[D]. 郑晓光. 福建师范大学, 2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