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主导企业的成长和资金制约因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主导论文,制约因素论文,资金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80年代初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中国的工业发展进入快车道,工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从80年代上半期的50%提高到80年代下半期的86%。1980~1993年中国工业产出迅速增长,工业产出占世界工业产出比例翻了一番,从1980年的1.1%增加到1993年2.3%,工业经济的增长成为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推动力。然而,工业经济发展也出现了一系列使得决策者和经济学家必须重视的工业结构性失衡问题,其中之一就是中国制造业最大100家企业所占的市场份额非常低, 而且自1985年以来基本上占销售额的11.3~11.9%之间,未能充分发挥带动整个工业经济持续增长的火车头作用。这一问题的出现是与制约主导企业成长的资金因素有关。因此本文将从资金因素对大型企业成长模式的影响作一粗浅探讨。
一、主导企业的地位与成长率
企业是市场活动的主体,由于不同企业规模在市场中所处的位置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市场结构。在市场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主导企业对市场的竞争行为具有直接影响力,就是大企业在市场上占有较大份额,进入或退出市场的变化足以影响市场价格,其他许多企业则数量众多,所占的市场份额较小。因而,一家具有较大市场占有率的企业可称之为主导企业。
大型企业在中国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例如鞍山钢铁公司在1988年有20多万职工,销售收入达71亿元人民币, 1993 年的销售收入上升为216.87亿元人民币。这是中国的巨型企业。然而与美国的制造业公司相比较则呈现出另一幅图景。1987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资产为874 亿美元,职工人数达到87.6万人,1993年其销售额达1336.22亿美元。 鞍钢的销售额仅为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2.85%。从工业发展的水平上来考察中国制造业的低集中度趋势应该在工业化进程中逐步提高。1985年,美国的最大100家企业占工业劳动力的13.1%,日本为7.3%,中国则为0.936%,不足1%。最大20家企业才达到1.57%。按工业化国家的制造业集中程度,中国主导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必须提高。
表1 中国最大100家企业的市场占有率(1985~1993年)
资金占有率(%) 销售占有率(%)
企业分组19851990198519901993
1—43.524.001.961.762.10
1—10
6.016.663.583.543.94
1—25
9.779.736.146.276.36
1—50 11.98
12.178.568.909.41
1—100 n.a. 14.91
11.31
11.94
11.93
制造业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注:n.a.表示无相应资料。
资料来源:《工业普查资料·全部工业企业》;《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1991年、1994年。
单纯的企业规模比较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比较的含义就在于揭示大企业在市场结构中的地位以及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推动作用和对一国经济发展的影响能力。要确定中国主导企业的地位必须考察制造业最大企业的市场份额与企业成长率。中国制造业的最大100 家企业素来被称为“航空母舰”,或企业的“国家队”。然而,通过对这些企业的资产和销售的调查,发现制造业100家企业所占的市场份额非常低, 与国家期望的要求相距较远。表1 显示了这些企业销售和资本集中度的数量关系。最大100家企业在制造业中的比例往往代表一国工业的集中度水平。 为了对最大企业进行细分研究,将100家企业分成五组,最大4家、10家、25家、50家和100家。 发现前四组企业的市场占有率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100家企业的市场份额在1985~1993年期间没有发生重大变化。
从主导企业的增长速度来看,1985~1990年期间,制造业的销售额增长213%,而最大100家企业的增长率为225%,高于整个制造业, 市场占有率则上升0.63个百分点;而1990~1993年期间,主导企业的销售增长则低于全部制造业,市场占有率下降了0.01个百分点。现在所要提出的问题就是:主导企业市场占有率的如此稳定是否意味着所有这些企业的发展都与经济增长同步呢?为了回答这一问题就需要考察主导企业的成长模式。
二、主导企业的竞争与成长模式
1993年的最大企业并不一定是8年前的最大企业。 企业主导地位的变化表明市场的竞争度。虽然主导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在8年内几无变动,主导企业在8年之内进入、退出及名次变化却非常频繁, 说明主导企业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正是这一特点,形成中国主导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特有成长模式:即激烈的市场竞争与稳定的市场占有率并存。
一般说来,一家企业产生后的成长有两种方式:一是内涵成长,即通过内部资金积累,扩大生产,或通过投资新设备,或进入其他行业与其他生产者争夺消费者;二是外延扩张,即通过兼并或合并其他类似企业,以生产更多的商品和扩大市场份额。
第一,内涵成长。根据对这两年的统计资料分析,1985年最大 100家企业中有66家仍留在1990年的排名内,31家被排挤出1990年的100家。这些企业未能保持住它们进入1990年的相同名次,尽管仍然“存在着”。说明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34家企业进入1990年的最大100家企业, 其中从低于100家的企业中成长为主导企业的共有21家。 表明内涵成长是主导企业成长的主要方式。企业的成长与利润率有密切关系。企业的利润率越高,持续增长率就越快。效益更好的企业能比效益差的企业发展更快。而在1990年最大100家中新“诞生”(即新进入100家行列)的企业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诞生”,而是从较小规模的企业成长而来。表明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不同表现是导致不同成长率的主要原因。
第二,外延扩大。中国主导企业在5年内的绝对生存率为97%, 即除被兼并的3家企业之外,没有企业破产。 如果所有大企业的成长速度与小企业相同就可以保持住其原来地位,但是部分小企业取代了大企业,而且有的企业通过合并或兼并方式使生产要素重新组合,扩大了生产规模,提高了市场占有率。外延扩大有两种形式:一是新建企业。新企业的诞生可以抵消产业集中效果。如果新建企业规模巨大就会增加该工业部门集中度。共有6家新建企业进入1990年的最大100家行列,这6 家企业分别属于汽车制造和电子工业部门。1993年共有11家汽车制造企业列入最大100家之内。电子工业的情况类似,主要是大型合资企业的建立。说明国外的资金和技术输入对中国产业集中度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起了重大作用。二是企业的兼并与合并同样可以提高产业部门的集中度。最大100家企业在5年中共有6次合并。 企业合并的动机是生产竞争性产品和更为有效地控制市场。由于集中的行政管理体系迅速建立起来,形成规模经济优势,就提高了工业集中度。
对90年代初期主导企业的考察同样发现内涵成长是主要的。1993年最大100家企业基本上是从较小的企业成长为主导企业。 少数例外的如上海汽车工业总公司成为1993年的最大制造厂和零部件生产企业合为一家。这种合并是将100多家企业和7万多劳动力合为一会计单位。企业发展的历史表明,只有在大量生产能够与大量分配相结合的工业中,组织者能够创造出一种为保证对生产和分配过程进行有效管理监督时,这样的合并才能成功。
1985~1993年期间是中国工业迅速增长时期,大企业之间存在激烈竞争:1985~1990年期间最大100家中共有28 家企业进出数, 1990 ~1993年期间则有54家企业进出数。企业成长的两种形式都出现了。然而,主导企业的不断成长和激烈竞争并没有大幅度提高市场占有率。为什么中国主导企业成长速度如此缓慢?1993年甚至出现“下降”现象:最大100家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下降了0.01%。通过考察发现, 主导企业的成长或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同这一时期的工业资金分配模式有着紧密联系。
三、影响主导企业成长的资金制约因素
统计数据已经表明,中国最大100 家制造企业的市场占有率没有大的提高,这是与80年代以来的工业资金配置模式有关。产业组织的理论和实证材料都表明,企业的利润与企业成长存在着数量关系,即企业的利润越多,企业成长的速度越快。企业的利润构成了企业成长需要的资金积累,是内部资金的重要来源。但是企业的发展又不能纯粹依靠内部的资金积累,还必须取得外部资金的支持,才能更快发展。中国工业企业的资金来源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内部资金积累,即传统意义上的利润留成和折旧费;第二,外部资金,指长期资金(股票和债券)来源和中短期的银行贷款。
1.内部资金来源对企业成长的贡献。内部资金包括企业以往的资金收入,严格地讲,折旧不能作为投资资金的来源。与企业资金总量相比,折旧资金的数量很小。1985年,国有企业的折旧费仅占资金总量的4.33%,1990年下降为3.99%。而企业留成利润作为内部资金积累的数额取决于两个因素:利润的绝对数和分配利润的政策。不同的资本有机构成意味着大企业不能以企业的留成利润来满足资金积累需要。所以,大企业必须依赖外部资金来源。1986年,国有企业从744 亿元的利润留成中获得228亿元的留成利润,占利润总额的30.6%。 利润留成是企业改革后所获得自主权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留成利润总量在不同企业规模之间的分配却出现了“逆向”流动态势;小企业的留成利润总额高于大企业。在1986~1992年期间,小企业占有43~44%的留成利润总额。大企业则占不到40%。留成利润的分配政策又减少了企业可供投资的资金。按国家规定,留成利润中的40%是用于职工的奖金和福利。企业用于生产投资的可供支配的资金为60%的留成利润。许多企业将留成利润60%并不全用于生产性投资,往往移作职工福利等方面的开支。因此留成利润的数量较小,使单个企业不能作较大的投资项目,从而制约了大企业的成长。
此外,由于部门、地区和所有制分割等因素使资金不能在全国范围内自由流动,使不同地区之间的资金盈余和短缺难以调剂,进一步制约了企业的融资能力,资金集中使用的可能性被扼死了。内部资金积累的不足和缺少资金流动性造成了主导企业难以提高市场占有率。
2.自筹资金和银行贷款的有限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为了在高度竞争的市场中寻求迅速发展就需要对企业不断输血。80年代以来,自筹资金成为企业投资的一个主要来源,因为政府规定,企业进行投资可以向银行贷款,但企业必须提供30%的投资款。政策的目的是迫使企业提高资金效率,改变以往全部依靠贷款而导致资金利用的低效。因此,自筹资金作为国家财政预算直接安排的固定资产投资资金的必要补充,成为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渠道之一。据统计,1989年至1992年间中国自筹资金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一直超过50%。自筹资金对于促进企业扩大再生产和技术进步具有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中自筹资金的落实问题比较困难,往往增加银行贷款加以弥补,或者在自筹的名义下通过银行贷款予以补足,结果提高了银行贷款在固定资产中的比例。
80年代中后期开始,贷款利率不断上升,正常流动资金贷款利率由6%左右上涨到1995年的11%以上,使企业的利息支出日益加大。 沉重的利息负担大大限制了设备的更新改造,使企业的生产能力扩大受到影响。
一般说来,大企业更容易进入外部资金来源,这对产业集中度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都有积极意义。大企业因其有利地位容易得到贷款,开发新产品,提高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然而筹资成本的提高使大企业同样面临日益增加的资金成本,生产能力的扩大受到资金的制约。
3.长期资本市场的消极作用。发行股票和债券是企业成长所需资金的一个重要来源。证券市场可以将社会闲置资金流入收益最高的企业求得最好的经济效益;或者流向国家产业政策要求的新兴行业尤其是作为经济增长引擎的制造业。在宏观政策指导下,社会的闲置资金流向这些具有长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部门。然而中国的证券市场并未发挥促进资金集中的积极作用,相反奉行资金分散化的政策。1994年,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A股168家企业中仅有3家为中国最大100家制造业企业:上海石化,金杯汽车和马钢。其他165家均为中小企业。 深圳证券交易所的情况类似,A股53 家上市公司中只有两家是制造业的主导企业:深圳康佳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和齐鲁石化。就A股来说,只有5家主导企业列入中国221家的上市公司。而且其他216家上市公司的产业结构极不合理,大型制造企业所占比例较低,证券市场的资金流向房地产、零售业等行业,从而使制造业的资金更为短缺。同时,制造业部门中小企业资金的增加使产业集中度的提高更加困难。
中国证券市场未能发挥其应有的资金集中作用,未能使社会资金流入中国的主导产业和主导企业。90年代长期资本市场的资金流动模式进一步加剧了主导企业的资金短缺现状,减弱了工业经济增长的动力,加深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由于资金分散化导致制造业效益的缓慢提高。
四、支持主导企业迅速成长的原因
如果我们单纯地追求主导企业市场占有率的增加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工业化过程中研究主导企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建立在主导企业的经济效益上,经济效益就是如何有效地配置生产过程中的各种资源要素,以求得社会效益最大化。然而通过对制造业最大企业经济效益和不同企业规模之间劳动生产率的实证研究,〔1 〕已经证明了主导企业的市场表现或经济效益要好于其他企业,如果一个工业部门内的所有企业利润率受其工业结构所影响,可以预期主导企业与其行业之间有很明显的收益率差异。从1990年最大100家企业的行业来说,除1家电气设备制造企业和1家机械制造企业之外, 其他的主导企业产值利润率均高于行业平均利润。其中33家黑色金属工业企业的产值利润率是22.5%,而行业的产值利润率为15.65%;12家有色金属工业企业的产值利润率是18.80%,行业的平均产值利润率是12.54%;6家化学工业企业产值利润率是 23.43%,行业产值利润率为9.57%;3家化纤工业的主导企业产值利润率为61.31%,行业平均产值利润率为16.6%;2家电子工业的主导企业平均产值利润率为21.85%,行业平均产值利润率是13.68%。主导企业的较好经济效益就是推进主导企业在市场经济中领头作用的强大动力。1993年,大企业的年全员劳动生产率为52017元, 小企业的年全员劳动生产率仅为34593元,小企业为大企业的66.5%; 大企业的资金利税率和产值利税率分别为11.8%和13.39%,而小企业则为8.97%和7.21%。〔2〕
关于主导企业经济效益原因的解释,我们将分四方面进行讨论。第一,从理论上来说,为什么主导企业可以比中小企业获得更多利润?传统的产业组织理论认为不同产业或不同企业利润率的差异来自于大企业之间共同制定的价格,垄断产生更高利润,销售集中度越高,利润可能更高于竞争水平。这样在几家主导企业垄断市场情况下扼杀了市场有效竞争。然而70年代以来经济学家的研究发现,主导企业的较高利润率并不是由于垄断,而是高效率的经营。因此,成功地投资于大规模生产,具有先进技术水平的主导企业就可以获得正常价格之上的更高利润;而小企业生产者的生产成本相对较高,只能获得正常利润。因而,高效率的企业通过生产能力的扩大就提高了市场占有率,同时从高效率中获得高额利润。〔3〕如果产业的平均利润是以每家企业的平均利润为基础,那么,主导企业的利润更高。通过对100家主导企业所在的10 个工业部门考察,发现8 个制造业部门的大企业产值利润率均高于行业平均利润率。
第二,中国的主导企业是否形成了市场垄断?在一家或几家企业垄断下的市场效益是不能令人满意的,因为企业的生存并不依赖技术进步和降低成本,超额利润来自对市场的垄断或几家企业共同制定的价格,以瓜分市场的方式来获得超额利润。因此这种市场价格可能使价格和产出的决定导致资源配置的错位。如果在市场竞争机制下,企业的市场进入没有壁垒,退出没有障碍,主导企业的超额利润来自成本优势。既反映了规模经济所生产的实际成本曲线,又反映了产品质量能满足市场的需求。80年代以来,中国企业的市场退出率非常低。90年代中期企业退出市场的机制仍未建立起来。可是企业的市场进入率非常高。1980年到1985年期间,中国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数从232753家增加到358128家,增加的幅度为54.1%,1990年又增加到417082家,5年之内增加16.5%。其中职工人数在100以下的小企业增加率高于平均数,80 年代上半期增加68.2%,80年代下半期则增加22.5 %, 均高于平均增加率。1993年,中国的乡以上工业企业和单位数为52.01万家,比1990 年又增加24.7%;而工业企业总数除个体企业外达到194.04万家。〔4〕
企业的市场进入率较高意味着大量的新企业不断涌入市场,主导企业无法维持垄断,也说明市场的竞争程度。有些制造业部门的价格处在政府的控制之下,主导企业难以达成价格垄断协议。而制造业部门众多的主导企业数也无法达成价格垄断。例如,1985年的黑色金属工业列入最大100家企业数为35家,1990年下降为28家,1993年又增加到32 家;石油化工的主导企业数则从1985年的13家增加到1993年的24家。主导企业数最大100家内的频繁增加和减少都表明企业之间的竞争。
第三,如果主导企业的较高利润率是与市场的价格垄断有关,那末一个成功的价格垄断不仅使主导企业获得更高利润,小企业也能从主导企业制定的价格中受益:同样的产品,同样的价格。这也意味着小企业获得利润率与制造业部门的生产特点有关。由于价格双轨制使测定不同企业规模的生产成本非常困难,但是从多种经济效益指标的考察能够反映出企业之间的效益差别。如果企业之间的利润率不同,其根本原因在于主导企业的生产成本比中小企业低。所以,成本差异是不同利润率的决定因素。
第四,不同企业之间的成本差异原因又是什么呢?这是目前讨论工业企业不同规模之间的经济效益差异时仍未涉及的问题。通过对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在80年代经济效益的全面考察,发现无论从销售利税率、人均利税率、人均产出数,还是从劳动生产率的对比来说。在大多数情况下,大企业的收益率要高于小企业。80年代以来,小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速度要快于大企业,根据对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的统计,1980年100职工以下的小企业劳动生产率为10000职工以上企业的41.3%,1985年缩小为44.3%,1990年为60.6%,1993年又进一步缩小为66.5%。这就是大企业经济效益不如小企业的测定指标之一。其中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大企业多属于企业办社会,非生产性人员扩大了劳动力基数,降低了人均比率;另一方面由于小企业资金占有率的不断提高和大企业技术扩散效应带动了小企业的技术水平。但是必须看到不同企业规模之间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仍然存在。表1已经显示了最大50 家企业的固定资产占有率情况,1985年占有11.98%的固定资产,1990年则占有12.17%的固定资产净值,而销售分别为8.56%和8.90%。撇开其他因素,由于资金占有率提高0.19%,销售提高了0.34%。两者之间的关系比较清楚。
既然主导企业由于较高的资金密集度导致了较高的利润率,增加主导企业的资金集中率就可以提高整个工业的资金效率。然而,80年代以来中国大型企业的资金占有率却不断下降。1985年,2494家大型企业占有38.9%的资金,30.2%的工业产值和42.6%的利税。到1990年,3965家大企业占有42.5%的资金,工业产值和利税分别为34.8%和49.4%。大型企业的资金数增加了3.6个百分点,可是企业数增加了1471家, 增幅为59%。表明大企业的平均资金占有率下降了。相反,小企业增加了资金占有率。现将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按劳动力人数划分成七组:10000职工数以上的企业为第一组,第二组是5000~10000职工的企业,依次是3000~5000职工,1000~3000职工,500~1000职工,100~ 500职工和100职工以下的企业。发现1980年至1990年期间, 第一组企业的固定资产占有率从1980年的36.0%下降到1990年的26.7%,失去9.3 个百分点;第二组企业从9.7%下降为7.7%,失去2个百分点; 而第七组增加了2.1个百分点,从4.0%增加为6.1%;第六组增加3.1个百分点;第五组增加2.1个百分点;第四组增加4.2个百分点。〔5 〕这些数字表明80年代工业资金配置模式的变化。
上述的分析说明提高中国主导企业成长率的重要性:第一,主导企业的经济效益要优于其所在的制造业部门,也优于中小企业。因此,提高主导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就有可能促进整个工业经济效益的改善。第二,主导企业的较高利润率主要来自较高的资金占有率,减少主导企业的资金占有率就意味着整个工业经济效益的下降或效益提高的放慢。因此,提高和加速主导企业资金集中率是改变中国工业资金分散和低效使用的一个重要步骤。
五、加快主导企业成长的政策建议
中国正处在从初步工业化向资金密集和技术密集为特点的产业结构高级化阶段的转移过程,制造业的主导企业担负着重要的角色。工业化必须有大量的资金集中才能以更快的速度发展。众所周知,资金是中国工业化道路上的一个重要“瓶颈”,而资金的分散、低效使用和极其有限的流动性加剧了资金的短缺。日本经济学家小林实说:“目前中国在经济建设过程中最使人感到焦虑的问题就是‘资本的有效利用’问题。”〔6 〕面对主导企业所处的较低市场占有率现状和担负调整中国产业结构和提高工业经济效益的重任,政府必须作出适当的政策调整。
1.工业集中是工业发展的方向。大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点地位,1990年,3965家企业占有劳动力的22.2%,工业产值的34.8%。可是100家主导企业所占的市场份额极低,不到销售总额的12%, 说明主导企业的地位急待加强。对工业化国家主导企业成长过程的考察发现一个值得注意的趋势。1968年,英国最大100 家企业提供了将近一半的制造产业产出,那末现在就要问一下,英国早期工业发展时期一半制造业产出是由多少家企业提供的?经济学家的研究表明,1935年,800 家最大企业的工业产出占工业总产值的一半;1914年以前,在同样的前提下,需要最大2000家企业的产出之和才能达到工业生产总值的一半。〔7 〕虽然英国的市场狭小,产业集中度高于中国,但工业化发展的趋势应该是一样的。70年代,美国和日本的最大100家制造业的集中率都达到 30%左右。
无论从工业化发展的规律,还是从主导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来说,中国制造业100 家主导企业市场占有率较低的局面应该加以改变。
2.彻底扭转证券市场分散资金的消极做法。中国的工业化需要资金的支持,证券市场的现状和政策已经严重制约了制造业主导企业的成长,制约了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使中国制造业的集中度难以迅速的提高,工业高速增长时期对资金的需要量非常大,而制造业是经济增长的动力。证券市场必须向制造业的主导企业倾斜,改变稀缺资金流向“泡沫经济”的产业部门。主导企业若无长期资金支持来实现其企业扩张带动产业结构更新换代的目的,国家制定的产业政策就可能付诸东流。主导企业在上市公司中为数寥寥,证券市场在90年代的资金配置模式加剧了制造业部门主导企业资金短缺。
80年代以来,小企业的经营机制比大企业更为灵活,不断地从大企业手中夺得市场份额。对经济发展无疑具有重大作用。然而小企业扩大资金份额并不意味着全国范围内资金的合理配置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中国工业资金的“逆向”流动使小企业增加了资金比例,而大规模的生产技术采用和企业的规模经济效益受到了严重影响。中国的资金供应是有限的,小企业的资金所得就是大企业的资金减少。这一资金流动模式应该得到改变。投资的目的是提高投入的生产效率,先进技术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工业总产出。大企业的技术有机构成高,更能采用新技术,有能力消化先进技术,就能带来劳动生产率的稳定提高和整个工业的持续发展。因此,更多的资金应当流向资金和技术密集型的主导企业。主导企业技术的提高又可以促进技术在全国范围内同一产业部门生产过程的推广,收到连锁反应效果,从而大大提高技术进步对中国工业经济的贡献。
1978年以前,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大缺陷是对劳动力资源的利用不足,而1978年后,资金的分散和低效使用构成了中国经济粗放增长的重要内容。因此,政府应当改变证券市场分散资金的做法,促使资金向制造业的主导企业集中,抑制“泡沫经济”部门吞噬中国稀缺资金的不正常局面。
3.通过资源重新配置提高主导企业的经济实力。中国工业经济效益不高的主要问题是劳动力、资金和其他资源沉淀在某一企业或产业内,处于长期的多余状态,这就要求政府促进可以转移的资源再次配置。中国是一个大国,广大的国内市场可以对工业增长作出无法衡量的贡献。至今,中国尚未发挥其比大多数国家更为优越的规模优势。尽管改革已经带来地区商品市场的结合,但是中国仍然是一个通过行政纽带连接起来的省级经济集合体。一国达到工业化高水平的基本前提就是资源的流动。如果能够形成资金和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全国一体化市场,资源重新配置的动力将极大地增加工业集中度和主导企业的市场力量,进而提高经济效益。
80年代以来,主导企业未能迅速成长的一个原因就是生产要素市场的割裂,无法跨地区利用闲置的生产要素。主导企业的成长急需大量经济资源,而在生产要素为一定数额情况下唯有通过资源存量的重新配置来加强主导产业和主导企业的地位。生产要素的缓慢流动反映出沉淀于某一工业部门和企业的多余生产要素勉强从市场需求下降的企业或地区转移出去。中国亏损企业选择退出市场就是解决资源要素的流动和重新配置问题。1986年中国的亏损企业为55537家,占企业总数的13%, 到1990年则上升为87886家,占企业总数的21%;1986年的亏损数是 72.4亿元,1990年则上升到453.7亿元。1993 年全国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的亏损额高达638.9亿元。〔8〕这些亏损企业长期存在,说明生产要素不能在产业间和企业间自由流动。企业的进入与退出呈现为两种不同的特点:在市场需求增加时,企业的进入非常容易,也非常快。80年代中国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增加184733家,10年之间增长率为79.5%。然而在市场需求下降时,企业的退出非常勉强,也非常慢。这种滞后的退出是由于生产企业一旦建立,就在地方政府的保护之下,长期生存下去。哈佛大学教授DH.帕金斯分析中国企业时曾说:企业的退出是困难的,常常因为政府采取贷款或者帮助企业摆脱困境而受到阻止。〔9 〕因此,在缺少增加生产要素流动的政策前提下,工业部门的生产要素成为不可流动性。由于生产要素依附在企业和工业部门,该工业部门的生产要素需求下降时,长期处于过剩状态,这就阻碍了工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由于现行的政策不仅未能促使生产要素市场的建立,而且限制生产要素在不同工业部门、不同地区和不同所有制之间的流动,使资源重新配置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失去了,工业经济效益提高速度是同政策限制生产要素流动存在着密切关系。1992年,欧共体内部实现劳动力和资金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就是基于资源重置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因此政策应该促成统一的市场和有效的全国运行机制,使主导企业在全国市场发挥真正的主导作用。政府应该对导致不合理资源配置的政策作出调整,从补救资源的错置到阻止不合理资源配置的进一步发展。
4.主导企业的组织创新。中国工业管理体系是按行政等级制结构组织起来的,工业结构的简单性可从占绝大多数的单一工厂制清楚地显示出来。这些企业具有极其有限的生产线和相对统一的组织结构。国家则采用单一部门制的形式来管理企业,根据企业的主要产出划归一个具体企业部门管理。1985年国家对36万家企业管理的部级单位多达43个。工业结构简单性的价值在于容许信息和指令渠道的畅通。这种管理等级制易于控制企业活动。然而,这种行政垂直结构也使企业的产品多样化与跨地区经营几乎成为不可能。
要确立主导企业的市场地位必须抛弃旧的行政管理体系。80年代以来的企业模向联合和企业集团均未能实现中国产业集中度的提高,其原因就在于主导企业的管理体系和组织结构仍是沿袭过去的做法。只有通过主导企业的组织创新才能实现迅速成长。主导企业加速成长的主要途径是采用外延扩张方式。近年来的合并或兼并之风盛行,可是并未从根本上促进产业集中度的提高。从总体上说,由于这类合并基本上属于行政撮合式或会计科目的联合核算,或者是水平型合并。工业发展的实践证明,成功的合并企业必须做到两点:合并生产、管理集中化,以及建立企业自身的销售和采购组织。而且成功的合并都是出现在技术和市场容许这样合并,通过生产和分配过程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实际证明,那些为了控制竞争或奉行行政命令的合并,或纯粹是为了得到某种政策优惠的合并,只能带来短期的盈利,而无法保证长期的利润。如果新形成的合并企业能比它的成员企业在参加合并前更能有效地利用其控制下的资源,就有持久力。企业合并就是建立一个组织,能协调经由生产和销售过程,从原料供应直到最终消费者的大量物资流动。正是由于更集约地利用资源,降低了产品的单位成本,企业的垂直合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中国制造业的主导企业应该在垂直方向上进行组织创新,一方面抛弃旧的行政管理体制,另一方面采取垂直合并的方式〔10〕。企业向前合并进入原材料供应部门,向后合并进入销售领域,改进信息流量和资金流量,使资源的利用达到最大化。更重要的是,在中国目前的经济管理体制和市场运行状态下,采用垂直合并的组织创新意义在于打破生产要素在部门、地区和所有制之间的割裂状态,促成资源在全国范围的流动,形成真正统一的生产要素市场。为主导企业的成长提供源源不断的资源。
上述的研究清楚显示了提高主导企业力量对改善工业经济效益和调整产业结构的巨大作用。因此,政策的调整方向应该扭转工业集中度较低的趋势,增加对主导企业的长期资金投资,扩大主导企业生产规模和经营区域。实现中国工业经济以提高效益为核心的集约增长。
注释:
〔1〕殷醒民:“中国工业的企业规模,劳动生产率, 工资和资金分布”,载《国际亚洲研究季刊》,第26卷,1995年春季号。
〔2〕《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1991年,1994年。
〔3〕哈罗德·德姆塞茨:“产业结构,市场竞争和公共政策, ”载《法律与经济学杂志》,第21卷,1973年第1~10页。
〔4〕《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1994年。
〔5〕《工业普查资料·全部工业企业》,1988年,第1020~ 1115页,《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1991年,第363~393页。
〔6 〕(日)小林实:“对中国产业政策和筹措长期建设资金的建议”,载《中国工业经济研究》,1991年第3期。
〔7〕S.J.普雷斯:《英国巨型企业的发展过程》, 剑桥大学出版社,1981年。
〔8〕《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1994年。
〔9〕D.H.帕金斯:“改革中国经济制度”,载《经济文献杂志》,第26卷,1988年。
〔10〕殷醒民:“略论现代企业实行垂直合并的原因”,载《外国经济与管理》,199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