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丹阳市人民医院 江苏丹阳 212300
摘要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从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入院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挑选50例纳入本次研究工作,并根据患者的就诊时间进行分组。给予对照组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给予研究组使用瑞舒伐他汀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给予两组患者持续治疗一个月后,患者的血脂及CRP情况均有改善,而且对照组的LDL-C指标、CRP指标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瑞舒伐他汀的治疗效果高于阿托伐他汀。
关键词: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缺血性脑血管病;应用效果;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临床比较常见疾病类型之一,而该疾病对人体造成较严重危害。故此,临床在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过程中应重视有效抑制动脉粥样硬化,以及调节血脂[1]。本次研究工作旨在探讨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从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入院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挑选50例纳入本次研究工作,并根据患者的就诊时间进行分组,包括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性别:18例男性,7例女性,共有25例;年龄:48岁至83岁,平均年龄为(60.15±3.25)岁。研究组:性别:20例男性,5例女性,共有25例;年龄:50岁至81岁,平均年龄为(60.08±3.31)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两组的一般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提示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常规治疗具体包括:①合理有效控制患者血糖、血压、血脂等情况;②对症抗感染治疗、利尿治疗,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降压治疗以及使用抗血小板制剂治疗等。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使用阿托伐他汀(一日1次,每次20mg)治疗;研究组使用瑞舒伐他汀(一日1次,每次10mg)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个月。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后的血脂及CRP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后的血脂及CRP情况比较
经治疗后,两组的血脂情况均有改善,研究组TC、TG、LDL-C、HDL-C、CRP分别为(4.65±0.69)mmol/L、(2.14±0.41)mmol/L、(1.70±0.28)mmol/L、(1.38±0.31)mmol/L、(2.83±0.49)mmol/L。对照组TC、TG、LDL-C、HDL-C、CRP分别为(4.75±0.59)mmol/L、(1.71±0.26)mmol/L、(2.56±0.45)mmol/L、(1.43±0.32)mmol/L、(3.95±0.53)mmol/L。两组比较可知,研究组的LDL-C指标及CRP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差异有临床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属于临床比较常见疾病,而动脉粥样硬化是最主要原因之一。导致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发生动脉斑块的因素较多,而最主要的因素包括炎症反应以及血脂异常。由于炎症反应存在,容易导致机体动脉斑块稳定性大幅降低,而斑块大小于血栓发生即发展有着重要关系,因此,临床应给予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积极抗炎治疗及血脂条件[2]。
临床针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疾病特点,以给予控制血糖治疗、抗凝治疗、抗血小板制剂治疗以及降压治疗为常规治疗手段。在给予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积极治疗的同时,需应用他汀类药物联合治疗。阿托伐他汀是属于他汀类药物常用类型,主要作用于临床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阿托伐他汀可以有效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当阿托伐他汀药物进入机体后,肝细胞内甲戊二酰基辅酶A还原酶生产受到有效抑制,从而使机体总胆固醇合成量降低,以有效降血脂[3]。瑞舒伐他汀属于他汀类新型药物,该药物可以使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体内LDL-C水平下降,从而起到改善炎性反应,使血管内皮受保护。除此之外,瑞舒伐他汀可以有效控制斑块进展,从而有利于稳定斑块[4]。从本次研究结果可知,两种他汀类药物均可以起到调脂效果,但瑞舒伐他汀的调脂效果更佳。
综上所述,临床结合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疾病特点,在给予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瑞舒伐他汀治疗的临床效果明显高于阿托伐他汀,可以有效调整患者的血脂及CRP情况。
参考文献
[1]徐士文.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中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的应用效果对比[J].家庭医药,2017,17(6):30-30.
[2]张颖.对比分析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5,15(24):74-74.
[3]卢泊承.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中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的应用效果对比[J].家庭医药,2017,17(5):41-42.
[4]谭绍云.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ACI并高脂血症、CAS患者血脂及CAS斑块的疗效比较[J].山东医药,2014,14(21):55-57.
论文作者:鲍根冲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11月上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1
标签:缺血性论文; 患者论文; 血脂论文; 两组论文; 效果论文; 脑血管病论文; 对照组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11月上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