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贸易理论中的收益增长与市场结构_规模报酬论文

新贸易理论中的收益增长与市场结构_规模报酬论文

新贸易理论中的报酬递增与市场结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报酬论文,理论论文,结构论文,贸易论文,市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91.34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06)11-0050-08

一、引言

在经济学发展史中,关于报酬递增理论的阐述可以追溯到斯密的《国富论》,他从分工作用的角度阐述了报酬递增形成的过程,即熟能生巧是报酬递增的源泉,而熟能生巧源于劳动分工,因为分工加速了知识和经验的累积。在古典经济学中,报酬递增与市场结构的难题没有凸现出来。但在新古典经济学中,市场结构成了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报酬递增和市场结构难题开始困扰着人们。报酬递增与竞争均衡在本质上是不相容的(当然可以采用马歇尔的外部经济概念将报酬递增与完全竞争置于一个框架,但这并没有解决难题,而只是避免了市场结构问题),如何在理论上将报酬递增与不完全竞争市场结合起来又是一个难题,因为新古典经济学强调竞争均衡分析。

斯密定理强调“分工水平依赖于市场范围的大小”,而国际贸易显然又是市场范围扩大的重要体现,这至少是将国际贸易与报酬递增联系起来的早期文献。Young①甚至认为这一思想是“全部经济学文献中最有阐述力、最富有成果的基本原理之一”。新贸易理论的核心就是阐述报酬递增情形下的贸易模式、贸易量与贸易构成,发展了一种在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的世界中进行贸易的建模方法。新贸易理论强调规模报酬递增对贸易纯理论的作用与建立在比较优势之上的贸易纯理论具有同样的根本性②。“如果说贸易是建立在比较优势基础上的观点已经开辟了广阔的研究领域,那么建立一种基于报酬递增之上的贸易的规范理论的努力看起来至今仍没有走出丛林”③,“但我们现在已经可以比过去更系统地研究国际贸易中报酬递增的作用以及这一作用与比较优势的作用互相影响的方式”④。新贸易理论的产生是报酬递增与市场结构难题研究进展的重要部分,该理论主要沿用Dixit和Stigliz模型⑤(DS模型)将规模报酬递增与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结合起来,这是新贸易理论解决报酬递增与市场结构难题的最主要方面。

二、完全竞争、报酬递增与国际贸易

新贸易理论中研究报酬递增的第一条思路是沿用马歇尔的外部经济思想将报酬递增与完全竞争市场结构结合起来分析。马歇尔的外部经济概念是将报酬递增引入国际贸易理论的传统方法,因为这种形式的报酬递增能置于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避免了市场结构难题。外部经济条件下的贸易模型实际上可以追溯到Graham⑥、Jones⑦、Kemp和Negishi⑧以及Panagariya⑨等,他们都为这一理论做出过贡献,但克鲁格曼认为⑩,这些模型未能将报酬递增成功地引入国际贸易理论中,并将不成功的原因归结为两点:一是未能将报酬递增和比较优势成功地结合起来;二是分析中使用的是常规技术。对于这两点不足,最具关键意义的理论创新是从Ethier(11)、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12)的外部效应模型开始的。根据他们的模型,在外部规模经济下,行业内的单个公司处于规模报酬不变状态,整个行业则处于规模报酬递增状态,从而决定了行业内单个公司的市场结构是完全竞争的。对于单个厂商而言,只要存在内部规模经济,一般就不可能有完全竞争,或者说,不可能以平均成本定价。但Baumol等(13)提出了可竞争市场概念,认为,只要进入威胁存在,按平均成本定价仍是可能的。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14)发展了这一思路,建立了可竞争市场下的贸易均衡、贸易利得与贸易结构理论。但是从总体上讲,他们所得出的结论与其外部效应模型相似。

新贸易理论在避免报酬递增与市场结构难题的分析上强调外部效应所导致的规模报酬递增是国际贸易产生的一个原因。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15)不仅分析了产出或投资所引起的外部效应时的贸易,而且还分析了产业特有的和国家持有的外部效应。他们的分析方法是首先建立一个参照系——“一体化经济”,然后将这个“一体化经济”“分割”成不同的国家,分析在何种条件下这个“一体化经济”可以通过贸易而“复原”的问题。在外部效应条件下,“复原”“一体化经济”的条件是,每一个具有外部经济的产业都必须集中于一个国家。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所得出的结论认为:第一,外部效应使得要素价格均等化可能要求要素构成中具有特定的不相似性;第二,可能存在多个与要素价格均等化相一致的专业化和贸易模式;第三,报酬递增情形使得相同的国家之间也可以有专业化和贸易。

对于外部经济效应下的报酬递增与国际贸易获利的分析,Graham(16)的贸易损失论强调,当贸易导致资源从规模报酬递增产业转移到规模报酬递减产业时,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下降。Kemp和Negishi(17)的贸易受益论强调,当贸易导致资源从规模报酬递减产业转移到规模报酬递增产业时,一国就能从贸易中获益。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18)同时论证了贸易受益论和贸易受损论:在一个由两个经济规模相同的国家构成的世界中,Kemp和Negishi的贸易受益论可能存在;而在一个由两个经济规模不相同的国家构成的世界中,Graham的贸易损失论就可能存在。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提出了贸易获利的一个充分条件:贸易后报酬递增产品的世界生产规模大于一国在贸易前的生产规模。

除了沿用马歇尔的外部经济思想将报酬递增与完全竞争市场结构结合起来外,以杨小凯为代表的新兴古典贸易理论(19)也巧妙地回避了报酬递增与市场结构难题。杨小凯(20)认为,对于解决报酬递增与市场结构难题具有开创意义的DS模型只内生了分工的一个方面,即贸易品种类数,没有内生生产的迂回程度,或者说,未能内生个人专业化水平。杨小凯一方面强调个人专业化经济所导致的规模报酬递增是有边界的,因为每个人劳动时间的规模总是有限的,另一方面,“一分法”假设使得每个人的需求都是由其供给决定的,这种Young意义上的倒数需求法则使得每个生产者都不可能控制价格,这样就将报酬递增与竞争均衡相容起来(21)。杨小凯通过对DS模型和 Ethier模型的扩展,集中描述了规模报酬递增情形下内生中间产品种类数的过程及其对贸易理论的启迪意义。

三、垄断竞争、报酬递增与国际贸易

外部效应情形下贸易理论以及新兴古典贸易理论虽然都将报酬递增问题置于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下,但对于报酬递增与市场结构难题本身而言还没有予以正面的解决。对于报酬递增情形下垄断竞争的贸易建模方法,产品的差异性是其重要的分析基础。理论界往往以偏好结构来区分差异产品:一是Spence-Dixit-Stiglitz的品种偏好分析法,它强调人们偏爱消费多种多样的品种;二是Lancaster的理想品种分析法,它强调消费者所需的并不是商品本身、而是一种间接或者引致的需求,该需求主要依赖于人们对特色的偏好。Krugman将S-D-S型偏好运用于国际贸易理论分析,形成了新张伯伦垄断竞争模型。Helpman将Lancaster型偏好运用于国际贸易理论分析,形成了新霍特林垄断竞争模型。新张伯伦垄断竞争模型和新霍特林垄断竞争模型都是试图正面解决报酬递增与市场结构难题。新贸易理论中研究报酬递增的最主要思路就是沿用DS模型将报酬递增与垄断竞争市场结构相结合。

(一)Krugman的新张伯伦垄断竞争模型

Krugman的新张伯伦模型是个不断演进的过程。Krugman(22)模型通过强调内生化每种差异产品的价格、产量以及差异产品种类数,并通过分析劳动增加来阐述国际贸易与规模报酬递增之间的内在关系。当劳动增加时,每种差异产品的相对价格上升、产量提高,差异产品的种类数增加。Krugman强调:自由贸易对模型中三个变量的影响类似于劳动增加的影响。随着国际贸易的开展,每种产品就在更大的规模上生产,实现规模报酬递增。各国消费者因能消费到的产品种类数增加而使效用提高,同时又因生产规模扩大而使单位成本下降,从而提高贸易收益。 Krugman的这一模型还考虑了没有商品自由贸易但有要素自由流动的情形,此时同样可以获得产品种类数增加与生产规模扩大所带来的贸易利益。

Krugmanu(23)进一步将代表性消费者的效用函数表述成CES型的,劳动增加使单位成本下降、 (内生的)产品种类数增加,而且每种差异产品的相对价格、产量以及差异产品的种类数等三个变量的变动幅度是一致的。在Krugman的该模型中,贸易收益的唯一来源是产品品种数的增加,因为每一种类的产品都只由一个厂商生产,而所面临的市场则是世界市场,规模报酬递增使得贸易的作用体现于世界市场比国内市场能提供更多的产品品种。基于此,Krugman考察了贸易模式的决定问题:每个国家都分工生产在本国有较大市场份额的那种产品,也就是说,出口模式由本国市场决定,这为Linder的贸易模式提供了理论解释。Krugman(24)还阐述了要素比例与产业内贸易模式间的关系。

(二)Helpman的新霍特林垄断竞争模型

垄断竞争的贸易模型除了从S-D-S型偏好开始分析外,第二条思路是根据Lancaster型偏好,由Helpman(25)发展起来的。Helpman模型中存在着差异性的规模报酬递增产品与同质的规模报酬不变产品。规模报酬递增产品存在着一个潜在品种的连续统,消费者在消费规模报酬递增产品时,要么消费一定单位的理想品种,要么在离其理想品种有一定距离的地方消费一定单位的非理想品种,这两种消费方式处于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Helpman在需求和收入方面都做了对称性假设,这使得Helpman的新霍特林模型与Krugman的新张伯伦模型在消费均衡的分析上是相似的。但在生产均衡方面,Helpman模型比Krugman模型复杂。Helpman模型中的代表性厂商所面临的需求弹性依赖于可利用产品的种类数。该模型中的按摩仪均衡结果强调:要素禀赋愈相似,产业内贸易量就愈大;这与Krugmari(26)模型的结论相一致。

(三)Helpman和Krugman的综合模型以及Krugman的再综合模型

赫尔普曼与克鲁格曼(27)对新霍特林模型和新张伯伦模型进行了综合,在一个模型里同时反映 S-D-S型偏好与Lancaster型偏好。在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的分析中,产品是具有规模报酬递增性质的差异产品,每个厂商生产一种不同的品种,而每个品种都具有世界性的需求,产业中的厂商是自由进入的。对于需求弹性,在S-D-S型偏好下,其依赖于商品的价格和品种的种类数;而在Lancaster型偏好下,品种的选择取决于人们的理想选择与实际选择的最接近于理想品种的距离。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以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之比来度量规模报酬递增,以产品的价格与边际收益之比来度量垄断程度,以规模报酬递增和垄断程度来描述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条件,零利润的要求使得规模报酬递增和垄断程度相等,这一情形即所谓的“张伯伦大组情形”。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的综合模型强调,张伯伦一赫克歇尔一俄林(C-H-O)模式不仅能解释产业内贸易,而且还能解释产业间贸易;或者说,垄断竞争模型主要用于解释同一产品不同品种之间的产业内贸易,而要素禀赋主要用于解释产业间贸易。

克鲁格曼(28)又在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综合的基础上进行了再综合。克鲁格曼的再综合模型更为简洁。他首先也是建立一个参照系——“一体化经济”,在这一经济中生产两种产品:差异产品A和同质产品B。产业A存在着递增的规模报酬和垄断竞争,产业B存在着不变规模报酬和完全竞争,两个产业都使用同质的资本和劳动作为投入要素,两种要素在两个产业之间是自由流动的。然后克鲁格曼将这个“一体化经济”“分割”成两个国家,证明了两个命题:只要要素禀赋点位于要素价格均等化区域内,通过自由贸易就会重构“一体化经济”。在各国消费模式相同、消费偏好均匀地分布于A产品的各品种上的情形下,各国所消费的体现在产品组合中的要素服务与世界总供给的比例将是相同的。从克鲁格曼的再综合模型来看,产业内贸易与产业间贸易是并存的;模型的结果不依赖于偏好是S-D-S型的还是Lancaster型的。

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的综合模型与克鲁格曼再综合模型主要是强调产业内贸易与产业间贸易的并存并不依赖于偏好的类型。但对于贸易利益的分析就很难撇开偏好的类型。一般而言,在S- D-S型偏好下,贸易利益来源于贸易国可能得到更多品种的消费机会和单个品种递增的规模报酬;而在Lancaster型偏好下,贸易利益不仅来源于贸易国可获得更多品种以及单个品种的规模报酬递增,而且还体现在产品具有较低的单位成本上。

四、报酬递增、产业聚集与国际贸易

“克鲁格曼模型最令人感兴趣的应用是在经济地理学领域”(29),这方面的应用体现了报酬递增与不完全竞争市场相结合的建模技术。Krugman(30)已将内部规模经济与两个差异产品生产部门中的运输成本结合起来,对本地市场效应进行了阐释。Markusen(31)进一步将Krugman模型与要素禀赋模型结合起来发展了一个三区域模型,论证了两大问题:发达国家之间形成大量产业内贸易、而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产生部门间贸易的原因;贸易量和贸易模式主要取决于区域的相对禀赋。Krugman和Venables(32)进一步研究了收益递增、垄断竞争以及贸易成本对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影响,认为产业集聚程度会随着贸易成本的上升先提高后下降,提高的原因是集聚带来的规模报酬会吸引更多的厂商,下降的原因是“核心”地区投入品价格的上涨。但 Krugman和Venables模型没有解释集聚产生的具体机制以及“中心—外围”模式是如何内生形成的。该任务由Krugman(33)得以完成。Krugman认为,内部规模经济要求一个品种的生产集中于一个地方,而生产的集中地往往就是人口集聚地。但关键问题是这种均衡是否稳定?Krugman证明了,当运输成本很低以及制造业在经济中的份额较大时,厂商水平上的规模报酬递增就会使得产业集聚。

Krugman(34)运用DS模型在规模报酬不变和递增的两部门情形下进一步强调:当所有的产品都以相同的规模生产时,一个特定地区的产品种类数就会与该地区的制造业劳动力数量成比例,这将使得每一种产品只在一个地区生产才有利可图;当一个地区有劳动力流入时,它不是生产更多的现有产品组合,而是生产新的产品,即产品种类数增加。Krugman就是通过劳动力的跨地区流动来探讨产业集聚的形成机制,将报酬递增条件下的制造业份额与劳动力份额内生化。在均衡的形成和演进过程中,规模经济、运输成本以及制造业份额是三个起决定性作用的变量。 Baldwin(35)模型引入R&D活动,通过要素的内生积累实现产业集聚。Martin和Ottaviano(36)认为R&D部门通过多样化投入而获得的效应与Krugman模型中的劳动力流动机制所达到的效应是一致的,都促使了产业集聚。Ricci(37)阐述了比较优势、经济地理和产业集聚对报酬递增、产业分工模式的影响,强调以贸易成本为代表的地理因素在现代国际分工与贸易中的重要性在下降,这一分析对Krugman的产业集聚理论(38)做了适当的补充。

Krugman和Venables(39)从上下游产业间投入产出联系的角度建立了区域专业化模型。他们认为,通过“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带来的投入品供给增加和需求扩大也会使某一区域(国家)形成厂商集聚。但这一集聚状态是否为均衡状态呢?Krugman和Venables强调指出,只有当产业内联系强于产业间联系且贸易成本充分小时,产业的集聚状态才可能是可持续的均衡;产业内联系与产业间联系的差距与贸易成本大小是一个两难冲突,但产业内联系与产业间联系的差距越大就越能折中这一两难。产业的前向和后向联系形成产业集聚的向心力,但工资上升则会形成产业聚集的离心力(产业扩散)。藤田昌久、克鲁格曼和维纳布尔斯(40)讨论了产业扩散过程,阐述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共存的过程以及发展中国家赶超发达国家的可能机制。

应用DS模型给予经济地理学新的解释,对报酬递增、外部经济、贸易成本、要素流动以及产业联系的探讨所发展出的一系列模型是新贸易理论的重要发展。一般而言,出于对报酬递增、运输成本和市场外部性的考虑,厂商倾向于选择靠近市场的区位安排生产,而靠近市场的区位正好是其他厂商比较集中的区位,从而进一步形成以下的累积过程:市场规模扩张→专业化分工→外部性增强→厂商集聚→市场进一步扩张(41),这不仅在理论逻辑上而且也从历史实践上描述了一体化市场的形成过程,达到了历史与逻辑的统一。经验事实也在不断丰富着经济地理模型,Davis和Weinstein(42)将Krugman(43)的本地市场效应模型与H-O-V模型结合起来,检验了OECD国家的本地市场效应。尽管有关本地市场效应的各种检验结论不稳定,但至少都证明了本地市场效应更可能存在。

五、中间产品、报酬递增与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的对象不只是差异性的最终产品,Ethier(44)开始研究相异性中间产品贸易行为。中间产品贸易是报酬递增与垄断竞争市场结构下新贸易理论的重要内容。在Ethier的这一模型中,初级资源用于生产差异性的中间产品,这种生产是在内部规模经济下进行的;中间产品用于生产制成品,这种生产是在外部规模经济条件下进行的。Ethier强调内部规模报酬递增的变化只影响产品种类数,并将规模报酬递增的来源归结为两个:一是单个中间产品的生产所形成的“国内规模报酬”;二是制成品部门的扩张源于具有报酬递增性质的中间产品种类数的增加,这种经济反映出的不是厂商规模的扩大而是劳动分工的细化,此即“国际规模报酬”,它依赖于最终产品的市场规模。Ethier进一步集中描述了两国的贸易均衡:在要素密集度不发生逆转的条件下,自由贸易会导致要素价格均等化;对于最终产品贸易而言,H-O模式成立;对于中间产品贸易而言,要素禀赋相似,产业内贸易规模扩大。

但问题的关键是中间产品是否都是可贸易的呢?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45)对此进行了阐述:当相异的中间产品都是可贸易品时,生产和贸易的模式同最终产品是相异产品时的贸易均衡非常相似。当两国都生产中间产品时,它们将专业化生产这种中间产品的不同品种,从而形成产业内贸易。赫尔普曼与克鲁格曼将这种情形视为Ethier模型中的国际规模报酬的一个例子。当相异的中间产品是非贸易品时,重建一体化均衡意味着所有最终产品和所有中间投入品的生产都集中于同一国家,赫尔普曼与克鲁格曼将这种生产情形称为“产业综合体”。这种综合体要么处在本国、要么处在外国。在他们的分析中,即使国与国之间相对要素禀赋相似,非贸易中间产品的存在也会引起产业间贸易,这与有相异产品贸易时的产业间贸易所反映的禀赋差异的结论相反,此时重要的是国内产业规模而不是国际产业规模。在赫尔普曼与克鲁格曼的模型中,当一种最终产品的生产不止使用一种非贸易中间品时,“产业综合体”的规模就会扩大。这种分析扩展了外部效应分析法中产业间联系的分析,揭示了产业间联系的真实原因,解开了产业间联系的“黑箱”。

对于中间产品贸易的理论研究,Ethier、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做了开创性工作,中间产品贸易日益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部分。Hummels等(46)强调中间产品贸易的形成要取决于最终产品生产过程中存在多个工序(multiple sequential stages)以及至少包括两个以上的国家在产品的生产工序上提供价值增值。Krugman(47)就从产品价值增值链分析(slicing up the value added chain)角度分析中间产品现象。关于贸易成本对中间贸易影响的文献也在不断丰富,Hanson、Mataloni和Slaught(48)发现,当海外分公司的贸易成本和非熟练工人的工资较低时,母公司对中间投入品的进口量就会上升;而Yi(49)在Krugman模型(50)(51)基础上强调关税对中间产品贸易规模产生着复杂的非线性影响。Ethier模型(52)强调投资品的生产存在着规模报酬递增,而不同投资品对提高最终产品生产率又存在着互补经济。杨小凯(53)认为,除了规模经济和互补经济之间的两难冲突,还存在着规模经济与交易成本之间的两难冲突,从而将Ethier模型进行了扩展。扩展的 Ethier模型得出了以下命题: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中间产品和工业品的均衡劳动价格下降,中间产品劳动生产率以及中间产品种类数都会提高。国际贸易的开展意味着经济规模的扩大。因此,根据扩展的Ethier模型就可以理解规模报酬递增下中间产品种类数内生演进的过程以及国际贸易的作用。

六、结束语

报酬递增是新贸易理论的一大支柱性假设,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理论中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这一改变既贴近现实又使得传统贸易理论无法解释的一些贸易现象得到了很好的解释。而报酬递增的假设必然涉及到市场结构问题,这是个极具技术与建模难度的问题,传统贸易理论因为假设规模报酬不变从而避开市场结构问题,完全竞争与规模报酬不变是相容的。尽管建立在报酬递增理论之上的贸易理论很容易用逻辑语言来阐述,但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一直没有可以论证这一理论的数学模式。经济学家在10世纪70年代开始推出一系列研究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中经济行为模型,从而带来了一场理论的裂变,这场理论裂变催生了新贸易理论的产生。通过Dixit 和Stiglitz,Ethier、Krugman、Helpman等一大批经济学家的努力,贸易理论终于可以在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同时存在的条件下建立,或者说,在贸易理论上,报酬递增与市场结构难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报酬递增正式成为新贸易理论的研究对象,规模报酬递增成为国际贸易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

收稿日期:2006-03-20

注释:

①Young,A.:"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Progress",Economic Journal,1928,38,pp.527-542.

②克鲁格曼:《克鲁格曼国际贸易新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5页。

③④⑩克鲁格曼:《克鲁格曼国际贸易新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5,50、57页。

⑤Dixit,A.K.and Stiglitz,J.:"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and Optimum Product Diversity",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77,67,pp.297-308.

⑥Graham F.D.:"Some Aspects of protection Further Considered",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23,37,pp.199-227.

⑦Jones,R.W.:"Variable Returns to Scale in General Equilibrium Theory",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1968,9,pp.261-272.

⑧Kemp,M.C.and Negishi,T.:"Variable Returns to Scale,Commodity Taxes,Factor Market Distortion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Trade Gains",Swedish Journal of Economics,1970,72,pp.1-11.

⑨Panagariya,A.,"Variable Returns to Scale in Production and Patterns of Specialization",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1,71,pp.221-230.

(11)Ethier,W.:"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Returns to Scale in the Modern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Trade",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2,72,pp.389-405.

(12)(14)(15)赫尔普曼、克鲁格曼:《市场结构与对外贸易》,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56-81、85-100、69-77页。

(13)Baumol,W.J.,Panzar,J.C.and Willig,R.C.:Contestable Markets and the Theory of Industry Structure,New York: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1982.

(16)Graham F.D.:"Some Aspects of Protection Further Considered",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23,37,pp.199-227.

(17)Kemp,M.C.and Negishi,T.:"Variable Returns to Scale,Commodity Taxes,Factor Market Distortion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Trade Gains",Swedish Journal of Economics,1970,72,pp.1-11.

(18)赫尔普曼、克鲁格曼:《市场结构与对外贸易》,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7-68页。

(19)杨小凯:《发展经济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334-348页。

(20)杨小凯:《经济学:新兴古典与新古典框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225页。

(21)刘厚俊等:《国际贸易新发展》,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7页。

(22)Krugman,P.R.:"Increasing Returns,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and International Trade",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79,9,pp.469-479.

(23)Krugman,P.R.:"Scale Economics,Product Differentiation and the Pattern of Trade",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0,70,pp.950-959.

(24)Krugman,P.R.:"Intraindustry Specialization and the Gains From Trade",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1,89,pp.959-973.

(25)Helpman,P.R.:"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resence of Product Differentiation,Economies of Scale and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A Chamberlin-Hechscher-Ohlin Approach",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81,11,pp.305-340.

(26)Krugman,P.R.:"Intraindustry Specialization and the Gains From Trade",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1,89,pp.959-973.

(27)赫尔普曼、克鲁格曼:《市场结构与对外贸易》,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60-192页。

(28)克鲁格曼:《克鲁格曼国际贸易新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5-82页

(29)巴格瓦蒂等:《高级国际贸易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54页。

(30)Krugman,P.R.:"Intraindustry Specialization and the Gains From Trade",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1,89,pp.959-973.

(31)Markusen,J.R.:"Explaining the Volume of Trade:An Eclectic Approach",American Economic Review,I986,76,pp.1002-1011.

(32)Krugman,P.R.and Venables,A.:"Integration and the Competitiveness of Peripheral Industry",In C.Bliss and J.Braga de Macedo(eds.),Unity with Diversity in the European Communit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pp.56-75.

(33)Krugman,P.R.:"Increasing Return and Economic Geography",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1,99,pp.483-499.

(34)Krugman,P.R.:Development,Geography and Economic Theory,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1995.

(35)Baldwin,R.E.:"Agglomeration and Endogenous Capital",European Economic Review,1999,43,pp.253-280.

(36)Martin,P.and Ottaviano,C.:"Growing Locations:Industry Location in a Model of Endogenous Growth",European Economic Review,1999,43,pp.281-302.

(37)Ricci,L.A.:"Economic Geography and Comparative Advantage:Agglomeration versus Specialization",European Economic Review,1999,43,pp.357-377.

(38)Krugman,P.R.:Development,Geography and Economic Theory,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1995.

(39)Krugman,P.R.and Venables,A.:"Globalisation and the Inequality of Nations",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5,110,pp.857-880.

(40)藤田昌久、克鲁格曼和维纳布尔斯:《空间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11-328页。

(41)刘安国、杨开忠:“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与模型评价”,《经济学动态》2001年第12期。

(42)Davis,D.R.and Weinstein,D.E.:"Does Economic Geography Matter for International Specialization",NBER Working Paper,No.5706,1996。

(43)Krugman,P.R.:"Scale Economics,Product Differentiation and the Pattern of Trade",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0,70,pp.950-959.

(44)Ethier,W.:"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Returns to Scale in the Modern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Trade",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2,72,pp.389-405.

(45)赫尔普曼、克鲁格曼:《市场结构与对外贸易》,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56-269页。

(46)Hummels,D.,Ishii,J.,and Yi,K.M.:"The Nature and Growth of Vertical Specialization in World Trade",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01,54,pp.75-96.

(47)Krngman,P.R.:"Growing World Trade:Causes and Consequences",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1995,1,pp.327-377.

(48)Hanson,G.H.,Mataloni,R.J.and Slaughter,M.J.:"Vertical Production Networks in Multinational Firms",NBER Working Paper,No.9723,2003.

(49)Yi,Kei-Mu:"Can Vertical Specialization Explain the Growth of World Trad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2003,111,pp.52-102.

(50)Krugman,P.R.:"Scale Economics,Product Differentiation and the Pattern of Trade",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0,70,pp.950-959.

(51)Krugman,P.R.:"Intra-industry Specialization and the Gains From Trade",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1,89,pp.959-973.

(52)Ethier,W.:"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Returns to Scale in the Modern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Trade",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2,72,pp.389-405.

(53)杨小凯:《发展经济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95-100页。

标签:;  ;  ;  ;  ;  ;  ;  ;  ;  ;  ;  ;  ;  ;  

新贸易理论中的收益增长与市场结构_规模报酬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