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扬州市江都区滨江人民医院 江苏扬州 225211)
【摘要】目的:观察对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患者实施两种宫颈锥切方法的疗效。方法:将4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患者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两组患者使用不同方法的宫颈锥切术的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的不同。结果:两组均得到了好转,但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复发率以及并发症率明显更低,差异非常显著(P<0.05)。结论:不同的宫颈锥切术对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患者在治疗效果和安全性上均不同。
【关键词】宫颈冷刀锥切;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宫颈环形电切;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3-0149-02
目前在对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患者治疗过程中,宫颈锥切术已经得到了非常好的使用,同时也可以取得非常好的应用,对患者有重要意义,但不同术式的疗效及安全性不同[1]。在本次研究中分析了对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患者实施不同宫颈锥切术的临床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在我院2013年3月—2015年7月内收治的4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年龄在22~50岁中,平均年龄为35.36±4.12岁,均已经使用影像学方法和病理诊断方法确诊。将其分为两组,在数量上均为20例。对照组年龄22~45岁,平均36.69±8.74岁。观察组年龄23~56岁之间,平均36.13±5.47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在治疗时,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均使用宫颈锥切术治疗,但对照组为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观察组为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在麻醉方法上,观察组可进行腰硬联合麻醉或腰麻。患者取膀胱截石位,进行常规会阴消毒,在患者的宫颈穹隆部位和宫颈部位涂抹卢戈液,将病变范围进行确定[2]。同时可使用鼠齿钳对宫颈进行牵拉,在没有颜色的区域做出环形切口,切口深度3mm左右,沿着宫颈管向宫颈内部进行30度角的宫颈切入处理,将其宫颈进行锥形和均匀的切除治疗,在切除完成后可使用电凝止血作术后处理。对对照组患者治疗时,仍使用和观察组患者完全相同的麻醉、病变范围确定以及牵拉处理[3]。根据病灶范围使用型号合适的三角电切环治疗,功率50w对宫颈进行切除。两组患者在术后均使用相同的常规方法止血处理,并实施常规抗感染治疗。
1.3 疗效标准
在治疗效果上,可对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复发率以及并发症率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在统计学软件上,本次研究中应用SPSS17.0软件。通过这一软件对数据进行相应的分析,若最终差异显示为(P<0.05),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病例均有一定治疗效果,对照组患者术中出血量47.56±14.58ml,手术时间33.69±6.98min,复发率17.5%,并发症发生率22.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6.17±0.85ml,手术时间8.82±2.54min,复发率2.5%,并发症发生率7.5%,对其实施统计学分析后显示,相比对照组,观察组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复发率以及并发症率明显更低(P<0.05),如表1、2所示。
表1 两组患者复发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3.讨论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的数量正在不断提升,但患者发病年龄却在不断降低,有年轻化趋势。在这一疾病的类型上,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是非常常见的,也会对患者造成极大影响,严重者甚至会威胁生命[4]。在近些年来的研究中显示,对这类患者实施临床治疗时,宫颈锥切手术是最多见的方法,同时使用宫颈锥切术也可取得较为安全有效的临床疗效,对患者有着重要意义。
但需要注意的是,宫颈锥切手术的类型较多,因此找出较为安全有效的宫颈锥切术就显得相当重要。通过本次研究显示,冷刀锥切术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复发率以及并发症率均明显优于宫颈环形电切术,所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综上所述,对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患者实施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可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有着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谷丽静.LEEP刀宫颈锥切术联合术前术后应用重组α-2b干扰素栓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5,23(9):600-602,606.
[2]金红岩.宫腔镜宫颈锥切术与冷刀宫颈锥切术治疗CINⅢ级的疗效比较[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5,37(5):578-580.
[3]陈红晓,曲芃芃,周书云等.宫颈锥切术、全子宫切除术治疗ⅠA1期宫颈癌远期预后比较[J].山东医药,2011,51(6):36-37.
[4]刘木彪,侯桂玉,何援利等.宫腔镜下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术后及远期疗效观察[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2,32(5):687-690.
论文作者:张永霞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3
标签:宫颈论文; 患者论文; 疗效论文; 两组论文; 并发症论文; 方法论文; 手术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