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玲 陕西省汉中市第四中学 723000
摘 要:“课堂练笔”现已成为语文教学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但往往也被阅读教学打乱,被挤占,让写作教学始终处于边缘化的地位。我认为语文课随堂练笔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语文课随堂巧练笔旨在研究教材和学生,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采取合适的方式,找准契机,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巧妙利用有关阅读内容进行的一种写作训练,融读写为一体,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让学生进行随堂巧练笔,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能力。
关键词:课堂 巧 练笔
一、夯实基础练一练
初中语文课中有许多大家的经典之作,教师在随堂巧练笔时要善于引导学生对文中经典优美的词句进行揣摩、赏析、借鉴,让学生用它们来遣词造句,以此来训练学生感悟语言、理解语言、运用和积累语言的能力。也可让学生提炼文本的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如在教学《藤野先生》这课时,我让学生阅读课文,体会鲁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感情,概括出作者对先生怀有怎样的深厚感情。学生讨论后明确了:首先是一种感激之情,其次是一种怀念之情,最后是愧疚之情。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理解思考能力的训练,也训练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学实例证明,将语言训练置身于一定的文本背景下,对学生来讲更易掌握。特别对一些因个体差异不同、基础弱一点的学生来讲,这个方法是很有效的。
二、适用学生之“情”
“情到深处自然真”,有效的语文课随堂巧练笔离不开对文本语言的内化、对作者写作方法的参悟,离不开老师的引导,老师应抓住文章能使学生心灵产生强烈的震撼之处设置“读写结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让学生体验文本蕴含的感情,当学生与文本产生共鸣时,引导学生把内心的情感用语言抒发出来,激起学生表达的欲望,此时的练笔也就水到渠成了,既能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也能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写作的乐趣。在教学《背影》这课时,我通过对父亲买橘时背影的分析和对父亲当时处境的分析,学生已经深深地体会到了父爱至深、父爱至浓,学生的情感受到了极大的触动,这时教师可以顺势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心中的父爱,再写下来。这种巧练笔的设计,旨在引领学生体验自我的生活,学会感恩父母。显然,这样的巧练笔设计已经将“情”字写进了学生的心田,把人文性有机地包含了进去,也更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三、用学生之“争”
在争辩中迸溅出的智慧之花,能让学生辨别是非曲直,从而提升学生的理性思维。老师在文章的争论点巧妙地加以引导,一篇篇极具说服力的说理小短文自然应运而生。例如学习《风筝》一文,围绕“弟弟”是否真的忘却了孩提时被精神虐杀一幕,学生各执一方,此时可让学生立足文本,各抒己见,综合各方意见,写一写《弟弟真的忘了》或《弟弟是故意的》。针对《愚公移山》,学生又争辩了:愚公移山的价值何在?放手让学生去抒写《我看“愚公移山”》,许多“真知灼见”也能在文中显现。让学生及时总结自己的学习体会,是一次体验成功的愉悦过程,写作能力都得以提升。
四、精妙之处仿一仿
初中语文课本中有许多名家大作,教师在随堂的文本教学中可及时引导学生运用当堂所学知识进行巧练笔,可以是突出文本一点进行片段式的练笔,也可以是着眼于整篇文章进行全文仿写。如教学《雨之歌》(节选)时我引导学生深入品读课文,注意引导他们关注课文的语言应用,设计了巧练笔,仿写雨之歌第一段。仿写示例如下:我是天上的一个七彩精灵,飘落在广袤的大地,让大地裹上绿色的地毯,孕育出一个五颜六色的世界。学生之所以感到作文难写,相当一部分人是不知怎样表达好。当我们把课文中的精彩部分展现给他们,指导他们阅读赏析,让他们理解,并学着仿照他们的写法,这样学生有章可循,长期坚持,不愁写不出好文章。
五、情拨心弦填在补白处
由于中心表达的需要和文章篇幅的限制,与课文相关的内容不可能穷尽,有些内容只是简而言之,或略而不写。在此处设置读写结合点,根据课文内容中没有继续说下去或没有说出的部分展开想象,填补“空白”,学生也会比较感兴趣。这样会使文章内容更加具体、完整,情感也得以充盈。课文《芦花荡》中有一段话精彩地描写了老头子因没有圆满地完成任务而懊丧、内疚、自责的心理,让学生找出这段话并细细体味,然后把第二天二菱目睹老头子英雄行为时的心理活动补写出来。这样,既拓展了学生思维,又训练了写作能力。
教师在进行语文课堂巧练笔时还应当注意要顺应学生情况,立足学生差异,因人而异。要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分别设计适宜不同个性特点的学生练笔的内容与形式,力求课堂练笔的设计方案最优化。要注重设计有层次、多样化的随堂巧练笔,可以是基础性练笔,即着重积累字词的遣词造句的语言训练,学生可独立完成;也可以合作完成。也可是提高性练笔或综合性练笔,即选择随堂巧练笔的触发点或写一段话,或对文本进行改写、仿写等,从而避免语文课堂练笔普遍存在着的重形式轻效率,不顾及学生层次随意介入等误区,使得语文课堂练笔流于形式,甚至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3]《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论文作者:李 玲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5年6月总第20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8
标签:学生论文; 文本论文; 课文论文; 语言论文; 引导学生论文; 语文课论文; 愚公移山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5年6月总第209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