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汝湖镇仍图中心小学 广东 惠州 516000
摘 要: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基础和前提,而帮助广大少年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既是少年儿童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也是少年儿童道德教育的重要目标和道德形成的重要标志。笔者结合多年的小学班主任工作经验,论述了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习惯养成教育中的工作重点和具体的实践操作,希望能就此问题与同仁展开探讨,从而促进德育工作的进步。
关键词:习惯养成教育;班主任工作;意义;重点;实践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中首要的教育者,也是与学生交往最多,最能影响学生行为习惯的教育者,一名优秀的班主任,不只要做好学生文化知识传授的工作,还要担负起照顾学生生活,关注学生成长,做好德育培育的重任。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保证学生长远发展的基础,也是班主任工作中的重点环节,在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今天,习惯养成教育同样需要一定的创新。笔者结合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浅谈自己对于习惯养成教育的一些认识。
1.习惯养成教育融入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分析
1.1习惯养成教育符合社会主义德育教育的基本要求
2014年五四青年节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考察提出了“扣子理论”,将青少年的习惯养成比喻为扣扣子,强调了扣好“第一颗扣子”的重要性,由此引发了社会对于青少年习惯养成教育的大讨论,并在社会上形成了积极的影响。的确,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只有帮助价值观正在形成时期的青少年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正确的价值导向,才能使社会主义德育教育落到实处,才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教育的日常,从而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全面的人才。
1.2习惯养成教育有助于青少年的未来发展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生活节奏的加快,少年儿童培养中的种种问题不断出现,家庭的过分溺爱或者对于儿童日常行为习惯的忽略,都会导致少年儿童养成多种不良习惯,从而对他们的身心发育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将习惯养成教育融入教学工作当中,能够使教师及家长将更多的关注点投入到儿童的日常行为当中,使他们的好习惯不断养成,坏习惯不断被矫正,从而为少年儿童健康人格的培育奠定基础,为他们的未来发展积蓄能量。
1.3习惯养成教育是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在以往的工作当中,教师们往往“只教书不育人”,忽略了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也没有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联合起来的意识。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以人为本的全方位人才培养,成为教师工作中的首要责任,只有将习惯养成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当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才符合社会主义德育教育对教师提出的最新要求,才能保证教师顺利完成“教书”又“育人”的重要职责。
2.习惯养成教育中的工作重点
2.1习惯养成教育的理论依据和目标确定
在理论上,教师应不断充实数据资料,查找国内外有关儿童习惯养成教育中的文献,并结合行为学、心理学理论,为习惯养成教育积累自然科学理论依据;另一方面,教师应不断学习我国以德治国重大方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以及教育改革对儿童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从而明确习惯养成教育的走向,使教学更加有的放矢。其次,在目标的确定上,教师应该进一步扩大行为养成教育的影响范围,不只要从学生的学校教育入手,还要结合家庭教育以及自身的教学情况,以促进学生良好习惯养成、健康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家长的科学育儿态度和水平为目标,以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为目标,从而为习惯养成教育提供新的观念和新的思想,为理论的实施架起新的支点。
2.2习惯养成教育必须不断创新工作方式与方法
针对目前习惯养成教育当中方法欠妥、形式单一且效果不佳的现状,笔者认为,为了保证教育的良好效果,教师必须首先做好工作方式与方法上的创新,使习惯养成教育脱离传统的以说教为主的教育方式,加入更多的中华传统文化、社会公序良俗等内容,并通过习惯养成教育课程、社会教育实践活动等,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良好行为习惯的熏陶;另外,还要进一步创新教学评价方法,针对习惯养成教育实践与研究,探索出一套有效、科学的评价体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习惯养成教育融入班主任工作的实践探讨
3.1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做好课程启动前的准备工作
在实际教学当中,笔者结合当前学校的课程安排特点及学生的客观情况,制定了“123步教学法”的教学计划,即每周开设一堂专门的习惯养成教育活动课,组织学生展开偏重理论方面的学习及培训,带领学生阅读《好习惯从这里开始》、《文明伴我成才》等相关书籍,教育学生明辨是非,从而不断丰富学生的理论基础;要在教育中注意做好“两个渗透”工作,即在教学中不断查找和纠正学生中的行为偏差,在节假日组织学生们开展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如走进敬老院、捡拾公共场所垃圾等,以充分发挥行为养成教育“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要在教学中抓住三大模块内容。即:核心素养、中华传统文化和行为习惯教育。
教学计划制定完成之后,笔者与同事进行了细致的准备工作,从课程设置、教师队伍组建到相关资料收集、相关单位联系等,以保证习惯养成教育的顺利实现。
3.2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充分发挥班主任的指导作用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班主任的督促和引导,班主任应该深入研究学生心理特点和行为惯性,并结合校园内的教学特色,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比如,在开展习惯养成教育活动课时,教师可以引入创设情境教学法和小组教学法,在课堂中开展多样的活动,寓教于乐,使学生们能够投入相应的行为环境当中,体验自身行为的对与错,从而主动调整;另外,班主任还可以借助班会的机会,展示小组学习的合作成果,并对优秀的合作小组进行表扬,从而打造良好的班级氛围,激发学生们养成良好习惯的主动意识,提升习惯养成教育的效率。
在日常的工作当中,班主任也要注意转变自身的教育观念,端正工作态度,加强师风师德学习,树立职业理想,提高自我修养及自身素质,在学校中,在学生们面前做好表率与示范作用,坚持使用文明用语、主动捡起地上的纸屑、保持良好的站立行走姿态,这些细节的小事却能带给学生最生动、最直接的影响。另外,教师还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在获得学生认可与理解的基础上,明确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之间的事,而是在长时间的日积月累和知行转化中逐步养成的,以此为依据,班主任应该不断强化行为规范的训练力度,在班级板报墙上设立行为习惯量化考核记录模块,对学生们的学习习惯、文明礼貌习惯、体育锻炼及卫生习惯等进行评比,使学生们做的好事、坏事都能一一“记录在案”,从而强化他们对“光荣”与“可耻”概念的认知,使他们自觉控制自身行为,使习惯养成教育收获良好的效果。
3.3争取多方支持,打造浓厚的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氛围
班主任在习惯养成教育实践过程当中,要争取多方力量的支持,从而形成习惯养成教育的合力。首先,班主任应该开阔眼界、创新思维,不断开发新的课程资源,比如从传统文化经典《三字经》《弟子规》中汲取经验,借鉴榜样的力量,让学生们向古人学习,养成良好的习惯;另外,班主任还可以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充分利用学生的家庭资源,帮助家长认识到儿童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以及自己身上担负的儿童行为培养的重要责任,从而使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成长观,积极配合学校工作,做好子女的行为控制和习惯教育。另外,班主任还应该积极寻求社会力量的支持,通过邀请名人到校园内做讲座,对学生们进行思想文化教育;结合有利时机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比如在三月学雷锋活动月中,组织学生们进行社会服务活动,在国庆假期当中,组织学生们参与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等,从而激发学生们参与习惯养成教育的热情,收获良好的教育活动效果。此外,还要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切磋、协调和合作,从而共享教育经验,提高教师的学术钻研能力、教学实践能力和社会协作交往能力,使他们逐步承担起习惯养成教育的重任。
4.结语
习惯养成教育的训练是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一项复杂而艰苦的工作,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不断积累经验、积极探索,充分发挥教育合力的作用,使习惯养成教育落到实处,使学生的修养能够真正有所提升,从而为每一位学生们的美好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樊鎏.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新生班教育管理工作中的习惯养成教育[J].家教世界,2013,(9):72-72,73.
[2]衣新莉.班主任在技校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的角色及教育对策[J].科学与财富,2016,8(1):25.
[3]孔玉芳.浅谈在班级管理中对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J].飞(素质教育版),2013,(7):59,58.
[4]刘鹤.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以秦皇岛市青云里小学为例[D].河北师范大学,2014.
论文作者:彭伟明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8年第4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2
标签:习惯论文; 学生论文; 班主任论文; 学生们论文; 行为习惯论文; 教师论文; 工作论文; 《文化研究》2018年第4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