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主导产业的变迁与技术升级&基于Leontief的天空图分析_产业结构理论论文

中国主导产业的变化与技术升级*——基于列昂惕夫天际图分析的拓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天际论文,化与论文,主导产业论文,技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223 文献标识码A

      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我国经济保持了快速的增长,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同时,产业结构呈现出从农业和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如食品、纺织)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如金属冶炼、电器、电子设备制造)升级,出口结构也出现了相应的升级趋势①。实际上,产业结构的变化与贸易结构的变化息息相关,这两者的变化对经济增长也有着重要影响。众多研究表明,一个经济体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往往存在一个或几个主导产业。这些主导产业的发展积极带动着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的变化。一方面,通过积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和充分利用产业集聚的竞争优势,可以推动主导产业向高加工度化升级。另一方面,在向高加工度化的发展过程中,若能充分吸收国外生产技术的溢出效应,渐进性地实现技术升级势必会降低对外国高加工度产业的中间品进口依存度。所以,从中间品进口替代效应的角度,关注主导产业的技术升级问题对判断主导产业的发展是否进入了从量变走向质变的转型阶段至关重要。为此,本文尝试拓展一种既可以把握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贸易结构这三者之间关联,又可以反映技术升级情况的模型,从而为分析我国经济的发展路径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由于经济学家们的研究视角迥异,对于主导产业的认识不尽相同。Hirschman(1958)从产业关联度基准提出发展中国家应首先发展产业关联度高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Rostow在《经济增长的阶段》中按各阶段带动经济增长的部门特征总结出,主导部门的急剧扩张率在保持经济的总体增长势头方面发挥着关键的直接和间接作用,增长阶段的技术基础部分原因就在于主导部门次序的变化②。Rostow在识别主导部门时,不仅重视技术创新,还强调从需求的收入和价格弹性的角度分析需求对主导部门的决定作用③。这种分析逻辑与Chenery和Watanabe(1958)、Chenery(1960)重视最终需求诱发经济增长的作用是高度吻合的。本文基于上述分析模型来识别分析期内的主导产业,该分析模型被称为DPG(Deviation from Proportional Growth)模型④。

      同时,经济发展中的进口替代型与出口导向型的路径选择,一直是经济学界争论的焦点之一。就东亚和东南亚而言,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该区域的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路径偏重于出口导向型。该区域发达国家及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的成功实践,对该区域多数发展中国家路径选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示范效应。日本的国际经济学家小岛清,扩充了赤松要的“雁行发展理论”,对此类区域经济的发展趋势给出了令人信服的描述。事实上,无论是哪种发展模式,外贸结构变化对一个经济体的产业结构变化都会起到催化作用。根据小岛清的研究,日本经济的结构变动首先通过进口量增加开始发酵,待新的产业结构确立并进入稳定增长期后,出口逐渐显现出与内需同样,甚至超过内需的拉动作用⑤。

      就中国经济的发展路径而言,与小岛清总结的日本经济的发展路径有相似之处。例如,改革开放初期,为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业技术,我国先尝试了积极进口的方法。虽然大量的进口会造成外贸收支不平衡的问题,但其在提升产业技术上的意义方面不容忽视。出口导向型发展路径的成功条件是贸易品国际竞争力的比较优势,而产业技术的改良和创新是提高贸易品比较优势的重要途径之一。在高端技术产业相对不发达,高附加价值商品的国际竞争力相对劣势的情况下,依托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出口,侧重出口导向型发展路径的同时,重视高端产业商品的进口,以高附加价值的回报促进国内市场的竞争,把握好生产技术的溢出效应,带动主导产业的技术升级,引导主导产业向高端发展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有效路径。

      为了分析经济发展与产业、贸易结构的关系,列昂惕夫开发了天际图分析。此方法从满足国内需求的视角,分析了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贸易结构的关系。传统天际图分析中的各部门自给率是根据各部门的生产能力是否能够满足国内最终需求所诱发的产出额来衡量的。当生产能力不足以满足国内最终需求所诱发的产出额时,需要通过进口国外产品来弥补,自给率往往小于100%。而有富余生产能力时,不仅可以满足国内最终需求所诱发的产出额,还可以满足国外的需求,此时的自给率一般大于100%。宫川(2005)考虑到加工贸易的特点是随着出口的扩大,原材料与中间产品的进口也同步增加。为此,宫川在传统天际图分析的基础上,使用进口内生化模型对出口所带动的进口中间投入品与本国中间投入品加以了区分。然而,能够带动中间投入品进口的因素不仅限于出口,国内最终需求同样也能够带动中间投入品的进口。为此,本文借用非竞争型投入产出(I-O)模型的框架,进一步拓展天际图分析法,从而可以区分国内最终需求对中间品进口与最终品进口的诱发效果,聚焦主导产业的中间品进口份额的变化来说明各主导产业的对外技术依存度的变化。

      因此,通过DPG模型和天际图分析可达到的研究目的是:其一,识别20世纪90年代以来,带动中国产业结构变化的主导产业及诱发主导产业增长的主要因素,考察各分析期间的主导产业部门的变化中是否出现向高加工度化发展的趋势;其二,图示分析期内主导产业的外贸依存变化,通过揭示带动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变化的主导产业的中间投入品进口贸易的变化,解释主导产业技术升级的情况。本文的构成为:第一部分阐述了DPG模型和天际图分析的框架以及分析数据,解释拓展后的天际图分析不仅区分了国内最终需求和国外最终需求对各产业部门发挥的不同影响,而且区分了各产业部门的中间品进口贸易与最终品进口贸易的变化情况;第二部分识别了1992-2005年中国主导产业及推动其增长的诱因,同时分析了代表性主导产业外贸依存变化的情况⑥;最后给出了简要的结论与今后研究方向的启示。

      一、分析模型和数据

      本文对于经济增长的理解的理论依据之一是Hirschman(1958)的非均衡增长理论。Hirschman的理论主要关注产业之间的直接、间接的关联程度。其理论的分析框架使用了I-O理论,其结果强调产业关联度高的产业应作为优先发展的主导产业。在非均衡增长的前提下,DPG模型可以用来识别哪些产业在分析期内增长得相对迅速并且影响力较大,即被视为该阶段的主导产业部门,进而分析哪些主要因素对这些影响力较大的主导产业的增长起到了相对较大的推动作用。

      1.比例增长偏差分析的框架

      DPG模型的要点为在基期的产业结构不变的假定下,首先设定各部门按同一比例(如基期与期末GDP的比例,或基期与期末总产出的比例)增长后的期末产出额,其次计算该假定期末产出额与各部门的实际期末产出额间的偏差值,各偏差值可称为该部门的产出额DPG值。一个部门总产值的增长速度越快且占所有部门总产值的份额越大,其DPG值就越大,说明对经济总量的增长和带动产业结构变化的贡献越大。因此,那些DPG值越大的部门通常被视为是诱发产业结构变化的主导产业。把DPG模型分析的这一思路拓展到I-O分析框架中,通过分析反映最终需求的最终消费、投资(资本形成)、出口的变化,进口依存度的变化以及反映产业加工度的中间投入系数等的变化,来描述各部门的DPG值。

      通过矩阵形式表述I-O表的行模型为:

      

      其中:X为各部门的国内产出额列向量,A为中间投入系数矩阵,F为各部门的国内最终需求额列向量,E为各部门的出口额列向量,M为各部门的进口额列向量,M为以各部门的进口系数[进口额/(中间需求额+国内最终需求额)]为对角元素的对角矩阵⑦。

      对式(1)作初等变换,可得:

      

      其中:I为单位矩阵,

的逆矩阵,即列昂惕夫逆矩阵。

      利用上述模型,产出额DPG值的表达式可定义为:

      

      其中:ΔX为各部门的国内产出额DPG值列向量,

分别为第1期与第2期的各部门的国内产出额列向量,α为标量(此处定义为所有部门总产值的增长倍率,若第1期为1992年,第2期为1997年,

      将式(2)代入式(3)后可得到式(4),进而将式(4)整理后可得到式(5)。式(5)为DPG模型的产出额DPG值决定式。

      

      其中:

为第2期的列昂惕夫逆矩阵

为第2期的以各部门的进口系数为对角元素的对角矩阵。

代表

,右边第1项为由于各部门的消费额的增长速度与所有部门总产值的增长速度的不同所产生的DPG值。同样,右边第2项、第3项视为由于各部门的投资额、出口额的增长速度与所有部门总产值的增长速度的不同所产生的DPG值。右边第4项为由于中间投入系数的变化,即加工度变化所产生的DPG值。右边第5项为各部门的进口系数的变化,即进口依存度变化所产生的DPG值。

      式(5)通过使用第2期的列昂惕夫逆矩阵来说明DPG模型。显然,如式(6)所示,通过使用第1期的列昂惕夫逆矩阵也可分解产出额DPG值,用来说明DPG模型。

      

      本文使用式(5)与式(6)的平均值来说明各部门总产值DPG值。就本文的分析目的而言,只侧重于识别带动中国产业结构变化的主导产业及诱发主导产业增长的主要因素。分析结果只需突显出,哪些产业在分析期内增长得相对迅速并且影响力较大,哪些主要因素对这些影响力较大的主导产业的增长起到了相对较大的推动作用。因此,本文把数值为正数的产出额DPG值的合计视为基数100,对各部门的产出额DPG值与各主要因素的贡献值求百分比,以求在分析结果中达到突显相对性的目的。作为该模型的特点,得到的各部门产出额DPG值百分比的合计为0,各部门的不同因素的贡献值百分比的合计等于其产出额DPG值百分比。

      2.列昂惕夫天际图分析的拓展及分析数据

      通过式(1)可知,若把进口如同国内最终需求一样视为外生变量,即不假设进口与中间需求、国内最终需求存在一定比例,那么在进口可被国内生产完全替代的假定下,在传统天际图分析中作为外生变量的进口所诱发的国内产出额部分可表达为:

      

      若对进口内生化时区分中间产品的进口与最终产品的进口则可得到:

      

      其中:

为各部门的中间产品的进口额列向量,

为各部门的最终产品的进口额列向量,

为以各部门的中间产品的进口系数(中间产品进口额/中间需求额)为对角元素的对角矩阵,

为以各部门的最终产品的进口系数(最终产品进口额/国内最终需求额)为对角元素的对角矩阵,F为各部门的国内最终需求额列向量。

      同样,与式(2)相似的进口内生化的I-O行模型的均衡产出决定式可表达为:

      

      其中:

为若在国内完全替代生产由国内最终需求诱发的中间产品的进口时被带动的国内产出额部分;

为若在国内完全替代生产由国内最终需求直接诱发的最终产品的进口时被带动的国内产出额部分;

为若在国内完全替代生产由出口所诱发的中间产品的进口时被带动的国内产出额部分。

      同样,对于传统模型中表示由出口所诱发的国内产出额部分

也可以进一步地细分。由于加工贸易方式的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份额不容忽视,由出口所诱发的中间产品的进口部分应该从

加以区分,否则势必会过大评价

。可以把细分结果表达为:

      

      其中:

为由出口诱发的国内产出额部分,

为若在国内完全替代生产由出口诱发的中间产品的进口时被带动的国内产出额部分。

      把式(11)与式(12)代入传统的天际图分析模型,可得到由本文拓展后的表达式:

      

      由于本文使用的分析数据中部门数为33部门,为了方便表达各部门的几类指标,可把式(13)改写为:

      

      其中:

为i部门的以国内最终需求规模为基准(本式中的指标皆以此基准衡量)的自给率;

为i部门的出口比例,本文视之为i部门产出的出口依存度,其值越大说明i部门产出越依赖出口拉动;

为国内完全替代生产出口产品中含有的中间品时所带动的i部门进口比例;

为国内完全替代生产国内最终产品中含有的中间品时所带动的i部门进口比例;

为国内完全替代生产进口最终品时所带动的i部门进口比例,本文视之为最终品的进口依存度。

      以上各个指标的变化,从产业间完全联系和满足国内最终需求的角度,反映了中国经济增长中的贸易依存变化和此变化对自给率的影响。同时,为了直接从中间品进口替代的角度来关注主导产业生产上的对外技术依存问题,可以使用式(10)中对进口的直接分解来分析在生产出口品和国内最终品时各产业的对外技术依存度,即

,(i=1,2,…,33)为各产业生产出口品时的对外技术依存度,

,(i=1,2,…,n)为各产业生产国内最终品时的对外技术依存度。由于农业与采矿业中间品进口的多少并不反映技术水准,而更多地受到一个经济体所拥有的土地与天然资源禀赋的影响,因此本文主要聚焦于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对外技术依存度。

      通过式(15)可得到各部门的相关指标,但无法获得各部门间的相对关系。然而,天际图不仅需要反映各部门的以上数类指标,同时又要反映出各部门间的生产规模的相对大小。因此,还需要计算i部门的国内产出额占所有部门的国内产出总额的份额

,即:

      

      结合式(15)与式(16)的结果,就可绘制拓展后的天际图。图1比较了拓展后的天际图与传统的天际图之间的区别。

      

      图1 拓展后的单部门天际示意图

      另外,本文使用的数据是国家统计局和中国人民大学共同编制的《中国1992-2005年可比价投入产出序列表》,包含了1992年、1997年、2002年和2005年4个年份的33部门的投入产出表。与利用当年价投入产出相比,利用可比价I-O序列表进行实证分析可以最大限度地去除价格变动产生的影响。虽然该可比价I-O序列表是竞争进口型I-O表,但本文通过假定各部门的中间投入品进口率与最终产品进口率相同,结合利用中间投入系数对传统天际图进行拓展的方法,实际上与构建简易的非竞争进口型I-O表后展开I-O分析的框架是一脉相承的。

      二、实证分析

      表1给出了1992-2005年的各部门的产出额DPG值、各主要因素的贡献值与所有正的产出额DPG合计值的相对比例。表1中正的产出额DPG相对比值(以下简单称为产出额DPG)的大小反映出,作为主导产业各自带动经济增长效应的大小;同样,各主要因素的正的贡献比例越大越能说明,该因素对诱发主导产业增长起到了主要的推动作用。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简称:电子设备制造业)和其他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是带动1992-2005年间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变化的最主要的五个主导部门,其产出额DPG分别为9.88、10.22、8.7、24和8.72。其中,电子设备制造业的增长速度最快,出口是带动其增长的最主要因素(19.58)。同样,带动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增长的最主要因素也是出口。不同的是,带动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其他服务业增长的最主要因素是技术因素,即加工度的上升。同期,农业和食品制造、纺织业等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增长相对低迷。

      值得注意的是,DPG模型是两个时点间的比较静态分析,不能反映两个时点间状态的连续变化。因此,表1的1992-2005年DPG分析的正确解读是,通过事后选择反映1992年与2005年的产业结构状态的2个横截面,对于诱发两种状态间变化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为了更好地反映出1992-2005年的变化过程,同时也基于分析数据的条件,本文追加了1997年与2002年这两个时间节点,把分析期间进一步分为三个期间,通过表2来突出说明各个期间最大的五个产出额DPG部门和诱发其增长的主要因素。相对地,表3列出了各个期间产出额DPG最小的五个部门及影响其增长的主要因素。

      

      化学工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设备制造业是第一期经济增长的主要发动机。虽然第一期的出口因素对带动五个主导产业的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同期加工度的上升,即技术因素对诱发主导产业增长的贡献最大。从三次产业来看,主导产业主要是第二产业,技术因素对诱发主导产业增长的贡献最大。同期,农业和食品制造、纺织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增长相对低迷。

      进入第二期,化学工业失去了主导产业的地位,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子设备制造业与第一期一样,依然是同期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在产业结构中的产出额份额进一步扩大。特别是,电子设备制造业的产出额份额的扩大显得格外突出,带动其份额扩大的主要因素是出口、加工度的变化与固定资本形成。由于第二期受到东亚金融危机的影响,其间的经济增长率略有下滑,政府为了保增长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其中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是重要的政策之一。建筑业的固定资本形成的显著增加使其成为了同期带动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恰恰反映出在外部环境不稳定的情况下,积极的财政政策对于保增长是可以起到一定作用。就三次产业来看,第一产业相对缓慢的增长速度愈发明显,而第二产业虽然依然是最重要的主导产业,但受到东亚金融危机的影响,其在带动经济增长、推动产业结构变化方面发挥的贡献度与第一期相比明显下滑。在此期间,第三产业相对快速地发展,积极发挥主导产业的作用,呈现出产业结构趋向服务化的征兆。同期,农业和食品制造、纺织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增长依然相对低迷。

      

      

      加入WTO以后,出口因素带动主导产业发展的格局越发的清晰。最为典型的是,在第一期与第二期,纺织业是产出额DPG最小的5个部门之一,但进入第三期,由于出口的带动使其产出额DPG变为正值,成为产出额迅速增长的部门。同样,出口也是诱发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和电子设备制造业发展的最大因素。同时,这三个部门的固定资本形成的带动效应比较大,加工度的变化也是诱发其产出增长的主要因素。据此可以推断,中国的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路径是,通过国外市场扩大销路,做好出口创汇的同时,引导国内产业结构向“高加工度化”“分工化”发展,牢牢把握各产业间中间产品需求的扩大所带来的发展动力,以至于提高自身的生产力。随着这条路径的顺利推进,必然会引来相应的追加投资,这更加便于营造出促进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从三次产业来看,第一产业的增长速度依然相对缓慢,而第二期的产业结构趋向服务化的态势在第三期里并没有显现。在带动经济增长、推动产业结构变化方面,作为主导产业的第二产业的贡献度愈发明显。

      通过表4可以进一步看出,不仅农业,由于受到自然资源的限制,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的增长速度也明显较慢。就去除价格因素后的实际产出额来看,在分析期间内批发和零售、金融保险以及房地产等服务业的增长速度都相对滞后。同时,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与化学工业的产出额DPG出现连续下降。虽然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是我国的主导产业,化学工业也是重要的工业基础产业,但是从产出额增长的潜力看,其不如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和电子设备制造业为代表的机械制造业。然而,无论是从出口贸易还是从进口贸易来看,中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与国外经济的相互依存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密,仅仅靠DPG分析无法判断这种日趋紧密的相互依存关系对中国经济发展起到的作用。为了更加清楚地说明主导产业的外贸依存变化对中国经济发展起到的作用,本文选择了既发挥了主导产业作用,其产出额DPG又相对较大的5个可贸易部门作为下一步的分析对象。它们是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和电子设备制造业。

      

      通过对4张不同时期的天际图(图2~图5)的直观比较,可以发现中国产业结构有以下几个特点:其一,农业(部门1),采矿业(部门2~5)和劳动密集型制造业(部门6~10,15~16)的产出份额越来越小,指标S分别从1992年的13.6%,4.7%和23.1%下降到2005年的6.6%,2.9%和20.7%。其二,资本密集型制造业(部门11~14,17)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部门18~20)的产出份额越来越大,指标S分别从1992年的15.3%和2.5%上升到2005年的20.6%和10%。其三,无论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还是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国内产出的出口依存度都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即图中各部门的最顶部减去代表

的颜色之后的高度越来越高。其四,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自给率显著提升,即图中各部门的空白部分的高度越来越高。最后,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生产国内产品的对外技术依存度总体上未出现明显下降,即图中各部门代表

部分的长度未出现缩小。换言之,在我国产业升级过程中,国外生产技术的溢出效应尚未充分显现。

      

      图2 1992年中国产业结构天际图

      

      图3 1997年中国产业结构天际图

      

      图4 2002年中国产业结构天际图

      从自给率的角度而言,农业与食品、纺织、服装鞋帽等轻工业部门完全保持“自力更生,丰衣足食”的状态。2005年纺织业的自给率更是达到200%,其生产能力已是满足国内需求所需产能的一倍,因此国外市场的带动对其产出的增长会变得越来越重要。从上文的分析可知,若要持续推动经济增长,农业与轻工业无法发挥主导产业的作用。与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以及服务业的产品相比,农业与轻工业的产品的收入弹性会逐步变小。不过,从对外技术依存的角度来看,纺织业无论是生产国内最终品还是出口品的对外技术依存度都出现下降迹象,即纺织业中间品进口替代效应显现,其指标q和r分别从2002年的10.2%和7.9%下降到2005年的8.7%和5.8%,反映出加入WTO后,纺织业在产出迅速增长的同时把握住了一定的国外技术的溢出效应。通过图6可知,各主导产业的自给率在逐渐上升,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和电子设备制造业的自给率在2005年已达到“自给自足”的状态。这五个代表性主导产业所带动的经济增长符合力争满足国内最终需求这一经济发展目标。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其对外技术依存的变化也是值得探讨的。

      

      图5 2005年中国产业结构天际图

      

      图6 主导产业的外贸依存变化

      注:图下方的标签从左至右的部门顺序在图中表现为由前排至后排的顺序。

      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国内产出的出口依存度与国外最终品进口依存度虽然都在同时上升,分别从1992年的19.1%和3.8%上升至2005年的37.8%和7.6%,但是国内产出的出口依存度的上升幅度要比国外最终产品进口依存度的上升幅度大得多,因此其自给率也从1992年85.5%上升至2005年的98.4%。这说明随着经济发展,该产业的产品虽然不能完全满足不断增长的国内最终需求,但该产业的产品还是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加入WTO后其国际竞争力更加显现,2002-2005年,国内产出的出口依存度迅速上升了16%。从生产技术的角度看,其生产国内最终品和出口品的对外技术依存度分别为1997年的7%和6.3%,2002年的7.5%和7.3%,2005年的7.1%和6.6%,没有出现明显变化。

      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的外贸依存变化与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外贸依存变化有所不同。加入WTO后,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的出口依存度出现明显上升的同时,国外最终品进口依存度几乎没变,1997年分别为13.6%和11%,2002年分别为18%和12%,2005年分别为25.5%和13%,从而其自给率也从1997年83.8%上升至2005年的92.8%。同时,其生产国内最终品和出口品的对外技术依存度分别为1997年的9.7%、11.7%和2005年的7.7%、9.4%,呈现小幅下降的征兆。这反映出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的发展,既改善了出口结构,又提高了满足国内最终需求的能力,同时把握了一定的国外技术的溢出效应。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是国家意欲长期扶植的产业。就外贸依存方面而言,在其产出的出口依存度出现上升的趋势下,最终产品进口依存度几乎没变,进而自给率呈现连续的上升,1992年,1997年,2002年和2005年的自给率分别为86.6%,97%,97.6%和103.8%。加入WTO后,非但没有被国外进口产品迅速抢占国内市场,而且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其生产国内最终品和出口品的对外技术依存度也没有出现大幅上升的趋势,2005年分别稳定在4.1%和5%。

      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在1997年已达到了“自给自足”的水平,其产出的出口依存度为29.7%,相对较高。加入WTO后,其产出的出口依存度继续上升,2005年达到50%。2002年和2005年其生产出口品的对外技术依存度分别为8.8%和8.2%,基本没有变化。不过,其生产国内最终品的对外技术依存度却有下降迹象,从2002年的13.1%下降到2005年的9%。这说明加入WTO对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而言,既有国外市场需求增加的机遇,也有国外技术加入竞争的挑战。如何把握好国外技术的溢出效应,提高自身的生产技术是其必须直面的问题。

      电子设备制造业是所有主导产业中产出额增长最快的部门。就其外贸依存方面而言,也是“两头在外”的特征最为突出的部门。其一,需求市场在外,并且这种对国外需求的依存度逐年增大。至2005年,其产品的出口依存度已达到国内最终需求的80%以上的程度。其二,生产技术在外,无论是生产出口产品的对外技术依存度,还是生产国内最终产品的对外技术依存度都在不断上升。两指标分别从1997年的13%和14%上升到2005年的18%和15%,国外技术的溢出效应在此产业毫无显现。的确,电子设备制造业是推动经济增长、引导产业向“高加工度化”发展的主导产业,但是只要以上的“两头在外”格局不改变,长此以往,对确保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是不利的。甚至在外部环境受到冲击时,中国会迅速失去一个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如何吸收国外技术的溢出效应,提高该产业的生产技术应当是制定产业政策时必须考虑的课题。

      三、结论与启示

      本文通过使用DPG模型和拓展后的列昂惕夫天际图分析,得出以下几点主要结论与启示:

      第一,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产业结构呈现高加工度化,主导产业作为促进产业结构转变的主要推手,其增长诱因主要是出口。根据研究结果,主导产业已经由化学工业和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向以技术密集型制造业所代表的高加工度化产业转变的迹象。例如,化学工业的产出额DPG从第一期的11.9下降至第三期的-7.8,而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同值从13.4上升至25。尤其是,从第三期的DPG分析可知,出口因素已成为所有主导产业增长的主要因素。例如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产出额DPG分别为7.4和8.8,其中出口因素的影响效应分别为5.5和4.3。

      第二,1992-2005年,无论是资本密集型制造业,还是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自给率都显著提高。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自给率分别从1992年的85.5%,84.6%,94.4%,86.6%和88.2%上升到2005年的98.4%,92.8%,110.6%,103.8%和112.9%,这五个主导产业带动了经济增长,改善了出口贸易的结构,扩大了获取外汇的空间,并提升了满足国内最终需求的国内生产能力。

      第三,从全球生产分工角度而言,主导产业的生产对中间投入品的进口依存度呈上升趋势,反映出由本国技术升级所带动的增加值上升的效应未能显现。上述五个主导产业,特别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与国外经济的关联变得更为紧密的同时,吸收国外生产技术的溢出效应、带动自身技术升级方面的表现并不突出,如其生产出口品和国内最终品的对外技术依存度分别从1992年的8%和8.6%上升到2005年的18%和15%。加入WTO后,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国内生产能力虽然得到明显的发展,而对外技术依存度出现上升的这一迹象清楚地说明了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还未完成从量变走向质变的转型过程。在进一步向高加工度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如何有效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加大政策定向扶持的力度应成为未来制定产业政策的内容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中间品进口不仅用于出口加工贸易,还为满足国内最终需求的生产服务。本文通过揭示主导产业的中间投入品进口贸易的变化,分析了主导产业发展对技术升级的影响。另外,我国的中间投入品进口也是外国的中间投入品出口,带动的是外国的增加值。同样,我国的中间品出口贸易的发展不仅涉及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还涉及全球生产分工体系以及全球价值链的变化。在我国主导产业的外贸依存度不断提高与全球生产分工体系愈发紧密的趋势下,探讨我国的中间品进出口贸易与全球价值链的关联问题非常重要,需要今后进一步研究。

       *如要图表资料,请联系《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编辑部。

      ①本文主要参考刘红光、王云平(2013)的研究中第185页的行业类型划分,对制造业部门进行了如下归类。劳动密集型: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纺织业,服装皮革羽绒及其制品业,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造纸印刷机文教用品制造业,金属制品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资本密集型: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技术密集型: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品机械制造业。

      ②引自Rostow(1960、1970、1990)。

      ③有关Rostow的主导部门概念的详细总结,参见周振华(1992)。

      ④有关DPG模型的国内研究,参见金继红(2009),李娜和王飞(2012)。

      ⑤此处的表述根据小岛清(1958),第306~308页的内容经笔者概括而得。

      ⑥我国最新公布的可比价投入产出产出表是由国家统计局和中国人民大学共同编制的《中国1992-2005年可比价投入产出序列表》。因此,本文分析期间的选择主要受到了数据可获得性的约束。

      ⑦需要指出的是进口系数通常用来表示某部门的进口品投入占该部产值的比例。参见杨翠红、裴建锁(2009)。此处的进口系数的界定有所不同,使用与本文相同界定的研究可参见金继红(2009)。

标签:;  ;  ;  ;  ;  ;  ;  

中国主导产业的变迁与技术升级&基于Leontief的天空图分析_产业结构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