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二商幼儿园 黎文辉 冯雪薇
幼儿园体验式教学是相对于传统幼儿园教学中以灌输和教授为主的教学形式而言的,是以幼儿的积极参与、身心投入为前提,以幼儿的自主体验和自我体验为核心,以促进幼儿和谐发展为目标的教学,而节日所特有的情境性、感染性、实践性、娱乐性能使幼儿在自然、宽松、愉快的氛围中主动参与实践活动,促进幼儿认知、情感、技能的发展。我国传统节日活动基本都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家庭是优秀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内涵传递的桥梁。因此,要发挥节日的教育价值,幼儿园应该发挥家长的作用,家园一致,共同架起一座节日教育的桥梁,使节日教育产生良好的教育效益。
幼儿园体验式亲子传统节日活动正基于以上原因提出的,众多幼儿园理论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都将幼儿园亲子活动界定为:由幼儿园创造一定条件,以教师为主导、教师与家长共同组织的一种幼儿园教育方式。这一界定指明了幼儿园亲子活动的性质,活动主体及主体间的关系,因此家庭资源是其中很重要的一方面,为此,我们引领家长融入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全过程,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适宜不同层次家长需要的、能激励他们积极参与的活动,使家长从观望到了解,从了解到配合,从配合到主动参与融为一体的发展之路。
一、加大宣传,转变家长对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认知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其对民族传统节日的认可和重视程度会直接影响孩子对节日的态度。家长是否能主动参与幼儿园民俗传统节日教育活动,以何种方式参加、如何支持幼儿园节日活动,都成为家长资源能否发挥其作用的关键。因此首先要让家长了解传统节日凝结的团圆、忠孝、和谐、仁爱、诚信、爱国等精神内涵,传统民族节日源于生活,与幼儿的生活经验密切关系,有着丰富多彩、令人喜闻乐见的形式,有着适合幼儿年龄特点、易接受的内容,开展传统节日教育活动对培养幼儿的爱国主义情感促进幼儿的社会化发展,为他们的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
我园采取人文气氛、环境布置、设施配备等多种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家长实施影响。一是在新生家长会介绍我园开展“体验式亲子传统节日课程”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播放开展传统节日活动的视频、照片等,让家长真真切切地看到了孩子的发展,发现孩子的变化;二是注重环境对情感和认知上的熏陶作用,通过家长宣传栏以及丰富多彩的节日环境创设,影响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更新。在园内开设传统节日知识栏,传统节日特色游戏专用活动区、班级特色活动区等,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中国传统民族节日文化,使节日的氛围烘托得更加热烈,孩子与家长对节日逐渐了解的情况下,对节日的期待日渐深刻,使家长理解、认同、支持,并产生乐于参与,共同为课程的建设服务的愿望,吸引他们自觉、主动参与到幼儿园的教育中来。
二、明确活动目标,让家长成为活动的支持者
在活动中家长对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的认识缺乏,将直接制约家长参与幼儿园亲子活动的程度,致使他们在知识技能方面对幼儿的发展提出更高更多的要求,而忽略幼儿在道德、心理、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因此教师应做好课程实施前的家长工作,让家长了解活动开展的意义、培养目标、活动要求等,使其成为主题课程的支持者。
(一)设置问卷调查,了解家长对开展活动的意见和建议
向幼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家长对活动内容的认识程度,让教师了解家长中可利用的教育资源有哪些,如何有效利用、相互合作,以便更好地为活动的开展铺路。根据家长问卷的反馈,教师有针对性地选择与传统节日活动有关的部分,幼儿家长参与到活动之中,并赋予家长一定的责任,让家长真正成为教师的支持者,例如以春节拜年送祝福为例,家长建议可以利用“美拍”录制新年祝福上传至班级群或者是微信群,与大家分享祝福。该提议得到热烈的响应,春节期间班级微信群上祝福不断,特别是部分回老家过节的家庭,还把当地的一些特色活动拍给大家欣赏,使春节拜年以新的形式呈现,不仅激起幼儿的兴趣,也可以赋予传统节日新的时代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提高家长与幼儿共同收集资料的意识
鼓励家长帮助幼儿收集相关节日的材料,例如元宵节一起制作灯谜、张贴孩子们自己写的“福“字等,帮助幼儿增加日常生活经验,以支持和丰富幼儿们在幼儿园的探究和活动,使幼儿们增长了见识,激发了幼儿的探索欲望及兴趣。
三、挖掘家庭资源,让家长成为幼儿园的合作者
(一)利用家长资源优势,共享优质的幼儿教育
家长们不同的知识和专业背景,可以成为主题知识和技术的资源,借助家长的不同职业、经历、爱好特长等教育资源,为主题课程的实施提供了咨询和帮助。例如在“快乐过端午”活动中,“五彩绳”的编织难住了我们的教师,通过课前的调查问卷了解到有在工艺品店工作的家长,于是我们请家长帮助我们录制了编织“五彩绳”的教学视频,家长耐心细致地为幼儿们进行了讲解、示范,并上传班级Q群,解决了难题。
(二)通过微课视频引导家长参与亲子活动
在活动中家长通常不知道如何与孩子互动,而出现亲子沟通互动失衡的现象。如果家长习惯于包办、引导方式不科学等,都会降低亲子活动的效果,不利于幼儿积极主动的自我探索与发展。因此我们以中国传统节日为内容,设计与制作相对应的微课课件,开展相对应节日教育活动,引导孩子与家长都能通过微课,聚焦到传统节日中的某一个点,利用较短的时间进行理解与学习,弥补现有教学方式与时间上的缺陷,有助于幼儿快速、集中地解决达成教育目标,并指导家长配合开展家园共育。
例如春节有很多的传统习俗,有部分较年轻的家长都不知道,通过微课《办年货》,指导家长与孩子一起学习,并让家长带着孩子一起去办年货,并通过照片或小视频的方式在班级中分享、交流,有效地帮助幼儿了解传统节日内涵全面促进幼儿认知、情感、技能的发展。利用家长中的教育资源,弥补了幼儿园教育资源的不足,他们深入浅出的专业介绍和示范,同时也使幼儿们耳目一新,激发了更大的探究兴趣,也唤起了家长的主人翁意识,真正成为我们主题探究的合作伙伴。
四、开展亲子活动, 让家长成为主题教学活动的参与者
(一)在各种亲子活动,扩展家庭教育经验
亲子活动是传统节日活动实施中一种重要的活动方式。一种是园内的亲子活动,如游戏活动、表演游戏、手工制作等,一种是园外的亲子活动,如郊游、参观、访问等,亲子活动有助于增进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幼儿的情感交流。
以清明节为例,以往这个节日不被纳入到幼儿园教育中,这个与死亡相联系的节日,弥漫着一种阴森森的气息,但从另一种角度设想恰巧正是生命教育的契机。我园在清明节期间就以感恩先人,感恩革命先烈为主题,结合亲子旅游到辛亥革命纪念馆进行参观,举办了“感恩思源,拥抱自然”亲子摄影比赛评选活动。本次活动家长和幼儿热烈响应,积极参与,作品内容丰富,表达了幸福家庭、感恩革命先烈、快乐旅行、爱护环境等内容,为清明节注入了新的内涵。以此为契机带动整个家庭都参与到活动中来,进而对幼儿园传统节日教育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与认同。
(二)利用开放活动契机,提高家长评价水平
组织家长开放活动的目的是让家长了解自己的幼儿在本次活动中的表现以及本次活动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在活动中教师引导家长关注幼儿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认知、能力、态度、情感的变化,充分尊重幼儿发展连续性进程上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每个幼儿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活动后,让家长通过活动反馈表,对亲子活动的计划与组织、主体行为表现、亲子活动结果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广泛听取家长对本次活动的意见和建议,以促进亲子活动整体水平的提高。
在幼儿园主题活动中,以体验式的亲子互动、家园共育、社区的教育资源等融入是幼儿园开展传统节日教育的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我们要把幼儿园向园外开放,向社区延伸,向家长支持、合作,齐来为幼儿创造一个内外和谐的大环境,建立起温馨、和谐、新型的合作伙伴关系,并在合作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特长和优势,让家园、社区发挥最大的教育价值,共同为幼儿从小渗透传统节日教育的意义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铭记于心。
论文作者:黎文辉 冯雪薇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育儿·幼教荟》2017年1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2/1
标签:家长论文; 幼儿论文; 传统节日论文; 亲子论文; 幼儿园论文; 节日论文; 教师论文; 《现代育儿·幼教荟》2017年12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