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精细化管理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新型管理方法,简单来说就是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进行全方位的管理。本文简要分析了目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现状,重点阐述了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运用精细化管理的策略,希望能对建筑行业有所帮助。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建筑工程;施工管理;
引言
如今,建筑行业的竞争愈演愈烈,想要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就要提升施工管理水平。将精细化管理模式应用到建筑工程施工中能够提高工程质量、减少资金投入,对工程的施工管理有重要的作用。
1目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现状分析
如今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和以前相比虽然有很大的进步,但是仍存在很多管理漏洞亟待解决。首先,在进行材料采购的过程中,建筑施工企业过于看重材料的价格,忽视了材料质量的要求,这直接影响了项目施工的质量[1]。部分施工单位对材料的存放并不在意,未设置专门的材料管理人员,导致材料在工地上胡乱堆放,不仅影响通行而且会导致材料质量的下降。有些企业在采买前未进行统计,会出现材料过多的现象,造成资源的浪费。
其次,施工单位为了节约资金,在工程竣工后未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测,会导致建筑工程可能存在质量问题。施工单位对施工过程的监管并不在意,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进行监督,监管意识淡薄,致使工程进度缓慢、工期拖延等。
最后,施工单位在施工中不重视安全问题,许多工人不佩戴安全帽便上岗作业,很容易引发安全事故,部分单位对施工现场的周围未设置隔离带和安全警示牌,行人路过时可能造成人身的损害。许多施工单位也并不注重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导致施工人员素质良莠不齐,人员对专业技术知之甚少,技术水平低会导致建筑工程质量降低,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2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运用精细化管理的策略
2.1加强施工材料管理
建筑工程的质量是否达标与施工材料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应对施工材料进行精细化管理,以此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在对施工材料进行精细化管理时,要注重对材料的各个环节进行把控。首先,在进行材料购买之前应对建筑工程的材料用量进行精确预算,了解施工需求量和每一样材料的损耗率,防止因材料购买少导致拖慢工程进度,购买过多造成资金资源的浪费。其次,在进行建筑工程原材料的购买时,应指派掌握专业技术的人员前往材料市场,防止采购人员被厂家欺骗,导致购买的材料属于假冒伪劣商品,不符合施工标准。在购买材料前应对市场进行调研询价,通过比对各个厂家的质量、价格决定供货商,能够确保材料质量符合建筑工程的要求,节约购买材料的成本支出。最后,要重视材料的后续管理,指派专门的管理人员进行材料管理,将不同材料分类摆放,防止材料受潮影响使用。通过三个环节的精细化管理可以保证材料的质量,降低建筑工程的支出。
2.2开展施工质量管理
建造质量符合标准的建筑工程是施工的基本要求,所以应对施工质量进行严格把控,采用精细化的管理方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进行施工之前,应召集项参建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做好项目工程启动预备会议、再召集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施工项目负责人,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人员等所有参与建筑工程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进行图纸会审,对设计图进行全方位的研究,探讨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施工前的工作分配,理清施工顺序,将施工技术交底。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应对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进行仔细检查,将缺少的材料及时补充、出现问题的设备及时修理,避免因材料和设备的问题导致工期延误。在施工结束后应对建筑工程进行全方位的质量检测,比如检测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建筑幕墙、钢结构等。对施工质量的管理应存在于整个施工过程中,确保不会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影响。
2.3保证施工安全管理
施工安全是施工单位应重点关注的核心问题,所以在安全方面应采取精细化的管理措施,防止出现安全问题。在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规范施工人员的行为,比如在施工场所佩戴安全帽等。施工单位应邀请专家和技术人员对施工工人进行安全教育,开展安全讲座,树立工人的安全意识。在施工过程中应做好建筑机械的维护工作,及时更换存在安全隐患的设施,将安全通道中摆放的物品应及时清理,确保安全通道畅通无阻。对项目施工中与后续用户使用的安全内容应重点关注和排查,建筑施工中施工的通风、照明、消防以及供电等多方面的内容,都会对用户后续的安全使用产生相应影响[2]。施工单位应做好施工地点的防护,设置警示牌,避免给行人带来伤害。应制定施工应急防护预案,建立专门的防护小组,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问题第一时间解决。
2.4加紧施工监督管理
对施工进行监督是十分必要的,所以在进行监督时应采用精细化管理办法。施工单位应对本单位的建筑工程施工监督条例进行完善,制定出与时俱进的监督条例用于施工过程。施工单位应组建监督管理部门,大量聘用具有监督经验的工作人员,对工作人员定期考核,保证工作人员的专业性。监督部门要对施工现场的环境进行维护,防止出现施工现场杂乱,材料堆积过高的现象。应加强对施工工人的监督,落实施工规范,确保工人的安全帽佩戴齐全,在施工中要对工人的施工技术进行检查,防止工人胡乱施工出现安全隐患。监管部门要坚守职责,注重在工地中进行巡查,将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中。监管部门还应对工程进度进行把控,提高施工效率,防止工期拖延。
2.5进行施工人员管理
施工人员是工程能够完工的重要基础,应对施工人员进行精细化管理。如今,企业的竞争实际上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已逐渐成为企业的资本和核心力量。建筑企业应加大人才的招聘,聘任拥有专业技术的人员进行技术研究,提升企业的文化软实力。企业应将工作人员合理分工,根据各个人员的专业技能分配到不同的岗位上,还要将工作量合理分配,防止出现有的人员工作量过大的情况,会导致企业人才的流失。施工单位要对施工工人定期进行培训,学习先进的施工技术应用到建筑工程施工中,紧跟技术革新的步伐,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
结束语:综上所述,精细化管理模式对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有重要意义,应加紧落实精细化管理,扩大应用范围,使整个建筑行业采用精细化管理模式,能够保证建筑工程的安全性,节省建筑成本投入,企业单位重视和开展施工精细化管理才能在在行业里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做到建筑行业的标杆代表,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忠秀.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49):197-198.
[2]赵琨.对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风,2018(31):115+127.
论文作者:李婉曼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6
标签:建筑工程论文; 材料论文; 精细化论文; 施工单位论文; 施工管理论文; 质量论文; 工人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