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引领 三向联动
——构建新型教研文化
贺晶 西藏林芝市米林县教育局教研室
摘要: 在现阶段现实条件下,西藏自治区县级教研室从职责和功能层面出发,可以在县域内构建与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新型教研文化,向常规、向课堂、向教研要质量,并呈并列、交叉、递进式地开展和实施,为提升本县(区)教学质量服务,促进县(区)域内学校内涵发展。
关键词: 县级教研室;提升教学质量;服务策略
县级教研室作为县(区)域内教育教学研究的核心组织机构,从职责和功能来说,承载着以下三大主要使命和作用:一是在价值层面,引领本区域内基础教学改革的方向;二是在实施层面,提升本区域内基础教育研究的科学品质;三是在效用层面,服务本区域内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促进教学质量全面、协调、持续发展。[1]尤其在西藏自治区不断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和新课程改革扎实落地,很多县(区)陆续达到“均衡教育”和“素质教育”指标的今天,县级教研室服务本县(区)教育教学品质和质量的提升,从而达到“优质均衡”“内涵发展”,具有非常现实而且意义深远的影响。
综上所述,推进物流业共享经济模式的发展是顺应时代发展需求、促进物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政府要充分发挥政府监管作用,完善经济环境,物流业在共享经济下要建立健全物流个人征信体系和信用体系,优化信用制度,推进众包物流模式,充分挖掘利用物流业过剩产能,从而促进绿色物流的发展,推进我国经济建设。
第二,手工书籍制作追求物化之美。书籍作为一种具有记录和查看功能的信息阅读载体,需要满足不同消费者在阅读时的触觉和视觉等感官方面的需求。因此,书籍设计者应重视书籍本身作为“物”的身份,在手工书的设计和制作过程中,更多的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融入更多样化的元素,以满足其在审美和阅读上的需要。
以M 县为例。M 县是西藏自治区辖内典型农牧边疆县,隶属L 市。其县域疆土广阔,总面积9471 平方公里。全县采用乡镇集中方式办学,共有1所县级初中及9所乡镇级中心小学。在校学生3600余人,其中小学生2800 余人。学生从一年级开始,采用全寄宿制在校学习方式。教师年轻、非师范类、非本学科对口教师较多,流动性大;大部分教师因为“学时需要”和“领导安排”,经过各级各类“新课程理念”培训,如“国培”“省培”“网培”“援藏交流培训”等,有一定的新课程教学理念。家庭辅导学习薄弱,基本为零。2016、2017年,M 县相继以“高分”通过“均衡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自治区级指标验收,全县学校宽带网络覆盖率100%;2018年至今,县教育局还在对教学基础设施和教育信息化硬件建设的投入加大力度。M县域学校分布和学生在校学习形式、师资力量、家庭学习教育都有一定的县域代表性,其教学基础设施的基本完善和教育信息化的建设,走在全区农牧县前列。因此,M 县教研室对本县域内提升教学质量的指导、服务性工作策略,在基础教学领域内的“价值”“实施”“效用”层面的引领和影响,也有一定的代表性;其服务型策略的研究与实施之路,也可以说是其他县域由“硬件”而“软件”、由“表象”而“内涵”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那么,从职责和功能出发,针对M 县教育教学现状,县级教研室如何为教学质量的提升服务呢?为此,我们研究并提出了“价值引领,三向联动”的教研室工作和服务策略,即在县域内构建与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新型教研文化,向常规、向课堂、向教研要质量,并呈并列、交叉、递进式实施。
一、构建新型的“教研文化”,实现价值引领
二是努力构建“积极的激励评价机制”。激励是管理心理学的一个概念,“主要是指激发人的动机,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朝向所期望目标前进的心理活动过程,激励也可以说是调动积极性的过程。”[2]相对科学合理和多元的评价制度,能够从多方面来综合评价教师和学校的教学行为,使教师在评价中不断成长,获得激励,提高教师队伍与学校的竞争力,从而在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的同时,也让学生在各个方面都获得成长。
吃完饭大家都散了,甲洛洛想想西西突然变红的脸,心里暖暖的,看到西西那浅绿的瓷碗里还剩小半碗饭,他便端起碗,一小口一小口地品味:她的胸脯肯定很大,那么厚的衣服都挺得起来,还有那屁股,软软的、滑滑的……哎!多么笨的女人,错过了多少美好的事!
如何在现阶段现实条件下,带动和深入发展各学校开展教研活动,构建适合县域内教研特点的个性化教研模式,是摆在新时代西藏县域教研室面前的重大课题。针对“县域广阔、学校分散,不利于集中教研”的现状,我们对此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和实践。
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体现在教研中,主要是教研的方式、路径、模式等教研行为的引领,以及影响教师行为,进而影响和转变学校文化的引领。为此,县级教研室可以在以下两个方面着力:
在那个“极左”的年代,我们党曾把人性当作资产阶级的专利进行批判,曾把商品经济当作“资产主义的草”进行割除。人若讲个人利益、个人需要,那是思想不纯、道德不纯的表现。个人在社会组织之外创造社会财富的一切想法都被扼杀在高压的政治运动中。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村民冒着“坐牢”的危险“分田到户”,想法也只是填饱肚子,“不再伸手向国家要钱要粮”。当时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举动,会引起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改革,会掀起轰轰烈烈的改革开放大潮。
二、实施“三向联动”,实现过程引领
(一)向常规管理要质量
从教育教学常规管理来看,目前县级层面所收到的文件、条例太多、太杂、太细,各个部门自行规定,层层下达。县级教研室可以以“简化和优化”为思想,针对县域教学现状,建立县级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并实施。“一本制”县级教学常规与管理办法的实施,使校长和教师易于学习和对照,易于把握,从根本上扭转了学校“婆婆太多,不知道听谁的、干谁的”的混沌状态;同时,也放开了校长和管理层、教师们积极研究和探索适合县域校情的管理办法的思路。
一是积极营造“共同研究和分享”的教研文化愿景。如听了小学一年级《大、小、多、少》的课后,教研员和教师共同研究,提出了“这堂课上得怎么样?达到了预期效果没有?还可以怎样上?”这样的问题,在倾听了上课老师的教学设计意图和对上述问题的看法后,教研员带领全体语文组教师一起学习《语文课程标准》,逐条落实和细化教学目标;从“小学低年级的识字课究竟应该怎么上”的问题上,引出对“情境识字法”“活动识字法”“自主识字法”等教学法的学习和讨论,逐步筛选适合教师、适合学情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二次备课;接着,还是原来的老师、还是原来的教具,换一个班级再上一次。
素质教育和新课程实施的主阵地在课堂,提升教学质量的主阵地还是课堂。抓住了课堂,才算是抓住了教学研究和教学质量提升的根本。
(二)向课堂教学要质量
如M县教研室,自2018年9月开始,综合教育部、西藏自治区及L市关于“课程设置”“五个100%工作”等方面的7 个文件精神,经过讨论、征集意见、反馈等过程,编撰并向全县各中小学发布《M 县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办法(试行)》,并以征求意见、每学期开学工作检查、期中抽查、片区教研活动等形式督促落实,以此作为提升教学质量的基本保障。同时邀请区内外名校长工作室、教育专家等来访,就学校“常规管理”与“校园文化建设”、“教学文化建设”等培训校长及学校后备管理干部,以此作为提升教学质量的中枢关键。
现实条件下,县级教研室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紧抓课堂。一是深入课堂。教研室应该组织各科教研员老师深入各片区、各学校,采用参加学校教研活动集体点评、片区教研活动公开点评、抽查听课即时点评、二次备课指导点评、二次上课跟进点评等方式,贴近课堂指导。如2018年度,M 县教研室组织各教研员平均听课达40 余节。二是以赛代训。可以组织“年度全县中小学课堂教学大赛”“学科课堂教学竞赛”“专题课堂教学竞赛”等。如M 县教研室组织开展了县级2018年度课堂教学大赛活动,其采用自愿报名、自下而上、层层筛选、逐级推进的方式,赛程长达3 个月,针对全县课堂教学现状,突破“一校独办”,全县分“四个赛点”上课;突破“教师上准备课、上现成课”,采用“现场抽签、无参考资料备课、即时上课”;突破“评委从外面延请,费力费钱”,教研员、每校选派的业务校长和教学骨干组成评委组。一场县级课堂教学大赛,全县共9 所中小学280 余名教师参加校内、片区竞赛,参赛教师达到全县教师的70%;共决出70名中小学教师分9 个学段、15 个学科(组别)参加县级公开赛。听课教师达800 余人次,听课学生达2590余人次。三是选取实验学校有针对性地研究课堂教学。如2018年8月开始,M 县教研室以某薄弱学校为课题实验学校,组建课题组,组织各课题教师进行文献分析,采用“听课”“评课”“互动交流”等方式,筛选和实施采用“对分课堂”理念结构课堂,贯穿“小组活动法”和“任务单式链式学习”、“PBL 问题情境法”等教学法进行教学,提出构建“简约、根本、开放”的小学理科有效课堂理念。学校100%的教师受训,100%的教师在理念与实践的对接上有不同程度的感悟,100%的教师感受到“做课题”、“上公开课”、“不太难”或者“还可以”。四是开展专题示范性课堂教学研究。如联合和邀请区、市内外名教师、优秀教师等,就“学案研制”、“集体备课机制”及“对分课堂示范”等前沿性的课堂教学理念,开展专题课堂研究,以“同课异构”“听课评课”等方式培训青年教师,培养骨干教师。
(三)向教研要质量
在这样的教研过程中,教研员以一名与基层教师同行者、合作者的身份,听课、倾听、交流,开展和教师的“对话式研究”,共同寻求解决问题和优化课堂的对策。没有评判,不做甄别,不去教育,在寻求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教研员解构与优化、重建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师们在“共同研究”的氛围引领中,和教研员共思、共振、共享,从而建立了“开放共赢”的教研价值心态。在这样的引领下,基层教师与教研员老师建构成“研—培—享”的教研共同体,教研员与教师之间展开平等、自由、积极的互动与沟通,共同学习、研究发展,从而实现美好的“共同研究和分享”的教研文化愿景。
从目前县域内教师现状来看,大部分学校的校内民主制度还不够健全与完善,传统领导与下级的关系比较稳固,教师缺乏安全感与归属感,很多教师带着较大的功利心来进行日常的教学活动,不能主动为学校带来更好的发展。因此,教研室可以启动“激励评价机制”的改革和探索。一是建立“以数据说话”的据实性评价机制,以“平均分、参考率、优秀率、合格率、低分率”“一分四率”数据客观评价到班级、学校,注重“集体评价”,淡化“教师个人”评价;二是在此基础上,加入“前27%、后27%、与同学段年级相比的对比值、与上一年相比的进步值”等数据,实行“以数据评价”的发展性评价机制,注重“教师与学生的发展和进步”,淡化“学校和学校、教师和教师之间”的评比;三是实施办学行为的评价,对每一次常规检查、课堂督导、教研活动、校园活动等,纳入“积分制”评价管理,注重过程,淡化结果;四是分析教师心理需求,努力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如构建“职称加分体系”“退休待遇加分体系”等,注重“个性化适合评价”,引导教师主动发展。
一是建立“学校、片区、县”三级教研运行机制。一方面,我们可以依托“网络”,依托创建“自治区校本研修示范校”等的契机,网内互动,构建学校教研共同体,组织教师开展校本研修活动,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素养。另一方面,由于各学校各学段一般只有一个年级(班级)的缘故,我们可以以“集体备课”为基本要求,组建学校纵式(1-6年级)学科教研组,组织以“1+1”(已经带过本学科本年级的老师+现任本学科本年级的教师)形式,开展集体学习与备课、听推门课等活动,形成常规;组建片区横式(本学段本年级)学科教研组,开展公开课、观摩课、赛课、听课评课议课等交流活动。“纵”“横”交织,形成教研网络。最后,以县级教研室为组织单位,挑选各学科指导教师、学科带头人等,形成“中心教研组”,以集体备课为抓手,定点定中心,出具、审定各学科基础教案、基础练习、基本试卷等,保证学科教学研究方向的正确性、基础性、示范性。
综上所述,引导式护理能有效改善MHD患者疾病认知程度、自护能力、自我效能感、生活质量及管理能力,并减轻其照护家属心理负担,明显降低MHD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二是分片管理,开展片区教研。教研室可以组织对县域内各小学进行分片管理。例如,我们将M 县9所中心小学分为东、中、西三个片区,教研室委派教研员老师分片跟踪,分片管理,以保持各片区特色,利于各片区之间的竞争。各片区教研活动有声有色,如依托“县级课堂教学大赛”,各片区均组织了片区级会课、赛课等活动;东三片区以各自学校为基点,轮流展示学校形象,开展学校管理、教学、学生生活等全方位的教育教学交流;西三片区依托教研室力量,开展了“下水示范课”“教师展示课”“教师赛课”“专题讲座”等课堂教学专题教研活动;中三片区开展了“课堂教学大赛”“国培汇报”等教研活动。片区联动,交流拓展。同时,以基础条件相对较好、办学规模较大、教师专业素质相对高的学校作为开展教研的龙头校,以全县教研样本校、教学质量先进校等为牵头单位开展全县示范性、引领性的教研活动,典型引路,示范辐射推进;城乡联动,构建城乡教师教研学习共同体。
三是课题引领,标高示范。教研中的许多深层次的问题,须通过有计划的系统的应用性课题研究来解决。课题化的教学研究活动方式,最能体现实践与研究的计划性与实践性,最能培养教师,提升教师能力和素养。为此,县级教研室可以加大对课题的指导力度,以区、市、县、校四级课题为引领,以教研室为组织单位,组建“中心教研共同体”,确定各学科指导教师、研究成员等,督促以“研究案”“报告”“讲座”“分享”等形式开展集体备课、落实PPT 设计、课堂练习设计、课后作业等的研究,开展学科交流。教研室应该特别关注适合校情和县情的“小微课题”“问题式研究”,立足教师教学过程中的疑难、困惑、问题,对其进行筛选、提炼和升华,指导和引导教师发现身边的教育教学问题,培养教师的“问题意识”,进而上升到“解决问题”的“课题研究意识”。
四是提炼升华,立言立说。《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三立”,现在我们可理解为人生的三个最高标准,或者说是成功人生的“三部曲”。对于难以“建立不朽功勋”的教师事业来说,“确立独到的论说言辞”可以说是作为教师的最高要求。然而现实条件下,县域内老师们的“立言立说”的水平确实还有待提高,那么,我们可以从县级做起,为老师们创造“立言立说”的机会,从细微处、细致处出发,努力构建县域内属于教师们自己的“草根教研”研究文化。如M 县就以县级教研室为组织单位,举办“年度征文”活动,向老师们约稿,组织编撰出版《M 县教育》期刊,旨在引导教师系统而深入的思考,发现、推广实用性、适用性的县(区)域教学经验。目前已出版3 期。老师们读到自己的或身边老师的文章,一是满足了自我实现的需要,二是浓厚了学校的教研氛围。
M县教研室实践以上主要做法的一年半以来,各学校办学行为日益规范,课堂教学严谨有序,教学质量明显提升,在L市的年度教学质量评比中排位显著上扬。特别是在联系M县教育教学实际接地气的教育教学研究中,更加明确和感受到教师们教学素养和人文状态的提升和改观,教师教学自信心大大增强,如所有参加课题研究项目的老师,都能够以强烈的“现实关怀”意识,质疑和批判、观照和改革M县教育教学现实;以负责任的教育担当精神,紧扣新课程改革与学生成长,自信果敢,潜心研究;教师们以课会友,在评课交流、听课点评、二次备课授课等互鉴交流活动中,培养了开放包容、谦虚和自省精神等。M县教研室服务教学的策略,对西藏自治区县域内当下教师的人格建设,对教师学术精神的养成,对教育和学界的学风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对提升县域教学质量、学校科学生态的发展,皆有深刻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具有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谢泽源,李建.县级教研室工作创新发展的困境与出路[J].基础教育研究,2010(1):60-64.
[2]苏东水.管理心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225.
※基金项目: 西藏自治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一般课题“自治区县域环境下提升小学理科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课题号为XZJKY418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胡萍
标签:县级教研室论文; 提升教学质量论文; 服务策略论文; 西藏林芝市米林县教育局教研室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