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穿刺清除术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_杨瑞林

(西安长安医院 陕西 西安 710016)

【摘 要】目的:对通过在CT定位,软通道置入引流的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采集2010年8月至2015年5月我院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二组。实验组采用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内科常规治疗,比效分析二组病例的总有效率和病死率。结果:二组的总有效率和病死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微创穿刺清除术可使患者治愈率增高,后遗症减少,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关键词】微创穿刺清除术;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743.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6194(2015)02-0312-02

高血压脑出血是常见的神经科疾病,是由于长期的高血压及脑动脉硬化导致脑内血管和微血管破裂并造成脑实质损伤的疾病,多发生在基底动脉、丘脑穿动脉和豆纹动脉的脑干穿通支等。本研究对通过在CT定位,软通道置入引流的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为临床推广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0年8月至2015年5月收入的130位年龄40~80岁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65例作为治疗组,男33例,女32例,平均年龄52岁;其余65例作为对照组,男34例,女31例,平均年龄53岁。患者选择标准:患者有高血压病史;患者都为第一次出血,就诊时间不超过发病后3天;排除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等血管性疾病引起的出血;患者出血部位不位于脑干或者小脑;患者无凝血功能方面的障碍,脏器功能无明显障碍,无多靶点出血等影响出血情况判定的疾病。两组患者都符合国家脑血管病的诊断标准,并且在临床症状,病程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治疗组除采用常规内科治疗,同时采用微创穿刺清除术进行治疗。根据CT的扫描结果,找到最大血肿层的中心作为治疗靶点,注意中心点要与脑膜血管侧裂区、大脑功能区有足够的距离。将治疗靶点作为穿刺点,备用消毒锥颅包,选择微创颅脑引流套装备用。进行局部麻醉后,锥颅并刺破硬脑膜后,用带芯引流软管缓缓穿入颅骨达到血肿中心处,拔出针芯,用注射器抽取血肿,抽血量为总血量的1/3-1/2,继而使用生理盐水冲洗血肿腔,冲洗以后用三通阀连接无菌引流袋自然引流。术后根据复查颅脑CT结果,经三通阀注射生理盐水稀释的20000U 尿激酶的混合液,关闭引流管,4小时之后再开放引流。之后,循环重复上述过程,直到复查后CT扫描结果显示血肿基本消失即可拔除引流管。

对照组采用内科常规治疗。帮助患者进行卧床休息、脱水处理、降低颅压、维持氧气吸入、持续进行心电监护、给脑神经提供营养等综合治疗,同时进行简单的康复训练和中医针灸疗法。

1.2 监测指标

治疗4周后对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按照纳维亚脑卒中评分标准进行评定,并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血肿体积的变化情况,计算血肿清除率并分析。

1.3 疗效判定

疗效划分为以下三级: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得到良好恢复、工作生活能力恢复正常为痊愈;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减轻、工作生活能力部分恢复为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生活中不能独立甚至死亡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比较采用 t 检验,组间比较采用 2检验。检验标准为a=0.05。

2 结果

2.1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神经功能损伤及血肿清除率比较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及血肿清除率比较见表1。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9.2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47.69%;治疗组的死亡率为3.08%,对照组的死亡率为20.00%;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的总有效率和病死率差异都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3 讨论

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科疾病,每年的发病率很高,高血压性脑出血是该病最常见的原因,约占到全部脑出血患者的 70%至80%[1]。高血压脑出血是常见的神经科疾病,是由于长期的高血压及脑动脉硬化导致脑内血管和微血管破裂并造成脑实质损伤的疾病,多发生在基底动脉、丘脑穿动脉和豆纹动脉的脑干穿通支等。具有进展快、病情险和死亡率高等特征[2]。临床表现主要为头痛呕吐、肢体偏瘫、失语、意识障碍等症状。传统内科治疗有对血压进行合理调控、通过脱水降低颅内压以及对继续出血进行阻止和预防并发症的产生。使用传统的内科保守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并不理想,若使用外科开颅手术对患者的伤害很大,而且产生并发症的可能性较大[3]。近年来,微创穿刺清除术凭借其创伤少、致残率低以及恢复快等特点备受关注。

微创穿刺清除术是目前用于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手段。它可以在短期内除去血肿, 并可以有效减轻血肿对颅内的机械性压迫,让受到挤压而移位的部分脑组织迅速复位,防止脑疝的形成,缓解血肿导致的脑部水肿,局部改善血液微循环, 缓解脑缺氧,因此可以成功减少患者的神经损伤。如果使用常规的开颅手术,一般要进行全身麻醉,手术操作的风险大,耗时也较长。同时在清除血肿的过程中,大脑功能容易受到损伤,会使手术后的死亡率变大。微创穿刺清除术的优势为:使蛋白分解物和血液凝血酶对脑组织产生的毒副作用减小,可以有效减少继发性脑损伤的发生率[4];对颅内的血肿进行了空间定位,在CT定位,软通道置入引流,准确度大大提高,可以更加准确及时地清除脑血肿;和开颅手术相比,局部麻醉定向的微创手术法危险减小、并发症减少,大大提高了安全性[5]。微创穿刺清除术进行人工抽吸并使用正压灌流清除血肿,而非使用机械式的粉碎方法来粉碎血肿,更加有利于对抽吸时的速度和压力进行良好控制,保证颅压相对稳定,避免出现再出血。手术时用生理盐水稀释的尿激酶来冲洗粉碎的血肿,可以使血肿的清除更加彻底。引流管可以较长时间放置在血肿腔,密封性能好,感染几率较低,这样也可以成功避免多次穿刺引发神经功能受损[6]。

值得注意的还有要选择合适的手术时间,一般手术时间的选择是越早越好,越早除去血肿越能尽早地减轻血肿对周围的正常脑组织的压力,降低颅压并且减少脑损伤,可以保证患者更快的恢复[7]。发病之后6小时以内进行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容易发生再出血,这是因为这个时期的血液呈现胶冻的状态,抽吸很困难,而且抽出血液不容易发生凝固[8]。所以,上述病例均在血肿稳定后的 6 小时至24 小时进行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且大多数病例手术在24小时进行,防止了再出血。虽然目前国内有些文献都指出微创穿刺清除术能够减小死亡率,但由于现在国内外对关于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的前瞻性以及随机对照的研究尚且缺乏更可靠有利的支持依据,微创穿刺清除术对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治疗并未被公认为是有效的。

本研究对对通过在CT定位,软通道置入引流的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和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患者在接受治疗4周后的神经功能损伤评分以及血肿清除率都有显著优势;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通过分析可以发现:与内科保守治疗相比,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增高,不但有效地提高了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术后预测,还可以显著地减小患者的死亡率。值得注意的是,微创清除术治疗有可能引发再出血性脑疝,因此,应用微创清除术进行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时,一定要准确定位、动作小心、操作要熟练精准,手术过程中应该对患者的血压进行密切监测,保证血压的平稳,可有效减少再出血发生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采用微创穿刺清除术可使患者治愈率增高,后遗症减少,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方小红. 高血压脑出血血肿周围水肿的危险因素分析——血压变异性对高血压脑出血血肿周围水肿的影响[D].福建医科大学,2013.

[2]黎鹏,刘国祥. 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及进展[J]. 医学综述,2011,08:1169-1172.

[3]许瑞雪,刘荣耀,徐英辉,刘军,李忠民,王健,位振清. 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治疗分析[J].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7,10:622-624.

[4]高泽勇.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J]. 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01:241-242.

[5]胡登科,蔡烈凤,杨昆胜. 微创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现状[J].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医学卷,2010,01:70-72+76.

[6]宁红辉,李迪,李涛,李霜,赵琼.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152例临床分析[J]. 中外医疗,2011,24:16-17.

[7]陈勇,覃川,杨秀江,张正保,胡建刚,晏怡. 中少量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治疗的疗效分析[J]. 重庆医学,2011,14:1419-1421.

[8]单愿军.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中医中药治疗出血性卒中的疗效观察[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4.

论文作者:杨瑞林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5年8月第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2

标签:;  ;  ;  ;  ;  ;  ;  ;  

微创穿刺清除术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_杨瑞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