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市第五高级中学初中部 赵俊苹 462300
摘要:语文是基础学科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语文学科的学习是其他科目学习的基础。阅读与写作教学作为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中关键的内容之一,其教学质量的高低对于构建语文高效课堂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多文本读写结合策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阅读与写作分离的教学模式,有效的促进了语文高效课堂的建立。
关键词:多文本读写结合;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概况;策略
前言:
多文本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原则之一,对于提升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阅读教学顾名思义就是通过阅读范文来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等。同时通过阅读还能够进一步的增加学生的写作知识的积累,为学生写作能力做好准备。写作教学则是通过写的方式将自己内心的想法抒发出来,同时写的过程还能够将平实阅读积累的素材进行合理的利用,能够比较直观的体现出学生的语文知识运用能力。简言之,阅读与写作就是吸收和表达的过程,只有将两者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才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读与写的能力,为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奠基。
一、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现状
应试教育理念根深蒂固,对教师和学生的影响也是比较深远的,即便是素质教育理念和新课程标准实施的今天,很多教师依然沿用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式,将阅读与写作完全分离开来,在阅读过程中没有重视写作素材的积累,在写作过程中也没有注重阅读的延伸,因此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有效性都不是很高,影响了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
二、多文本读写结合,构建高效语文课堂的策略
(一)从文章入手,寻找读写结合点
多文本读写结合策略的应用,离不开语文教材内容,作为教师要从教材内容入手,从文本内容中寻找读写结合点,让学生感受到读与写结合的益处。
以朱自清先生的《春》一文的教学为例,其中有很多优美的景物描写片段,如:“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两三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将再寻常不过的雨天景象描写的十分美好,让人仿佛置身于这美丽的雨景之中;再比如文章结尾对春天的综合性描写“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像小姑娘、像健壮的青年”等,通过拟人的手法,将春天的不同特征形象的表达出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基于此,教师可以采用仿写的手法,让学生通过阅读和学习,仿照文本形式进行仿写,寻找读与写的契合点;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入手,如可以依照朱自清先生的雨天景象的描写进行“雪天景色”的描述,既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同时也能够让学生通过仿写将日常生活与写作联系起来,从生活中找到写作的灵感。
(二)课内外结合,多途径读写
随着学生年龄段的增加,单纯的课堂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以阅读为例,初中阶段的学生不能仅仅依靠教材阅读内容,而是要适当的进行课外阅读拓展;课内外阅读结合,丰富阅读内容,积累更过的写作技巧和写作素材。
课内外结合的过程中,首先要从教材文本入手,采用“群文阅读”的方式,从同样的题材、同一作者等内容入手,充分的拓展学生的阅读内容,让学生从课外文本阅读过程中能够收获更多的写作技巧等。如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几篇鲁迅先生的文章,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等;这些文章有的是长篇小说的节选,有的是短篇小说,教师可以以此为基础,对鲁迅先生的作品进行集中的了解。一方面能够增加学生的阅读积累,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水平;另一方面,通过课外文本阅读的过程,学生能够收获到更多的写作技巧,促进写作综合能力的提高。教师可以以此为基础,让学生对其中的某一个片段进行细节描写或者改写,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的读写,进一步的提高自身的阅读与写作能力,这也是多文本读写结合策略在语文教学中应用的目的之一,对于构建高效课堂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三)多样化活动,开展读写交流
除了在语文课堂上应用多文本读写结合策略进行语文教学活动之外,作为教师还要将此中教学策略充分的应用到语文课外活动的过程中。如我们可以利用节假日的时间,带领学生参加一些读书活动,同学们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阅读。活动结束之后,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读写交流,通过口述或者是写作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于阅读的见解。或者,我们还可以利用学校的一些文化设施,开展读书交流会,让学生通过分享自己喜欢的书籍、篇章等方式,增加学生多文本阅读机会。
通过多样化的语文读写活动的开展,教师不仅能够发现和拓展学生的阅读和写作兴趣,还能够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长久的保持学生的阅读和写作热情,进一步的促进学生读写综合能力的提升,这对于构建高效语文课堂也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结论
综上所述,多文本读写结合策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改变传统读写分离的现状,同时也能够促进初中生阅读与写作兴趣的拓展,对于提高学生读写能力、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参考文献:
[1] 许林宁.读写结合,构建高效课堂的一把利刃——“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吉林教育,2015,34:59.
[2] 金亚男.有效作业高效课堂——如何提高语文课堂作业有效性的几点体会[J].教育教学论坛,2012,S4:208-209.
[3] 骆洪祥.启趣益思,读写结合——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微探[J].新课程(中学),2018,05:176-177.
论文作者:,赵俊苹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5
标签:学生论文; 高效论文; 文本论文; 语文论文; 教师论文; 课堂论文; 初中语文论文;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