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习评价为出发点推进整体教学--以生物学为例_学习目标论文

以学习性评价为抓手,促进整体性教学——以生物学科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抓手论文,整体性论文,为例论文,习性论文,学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根据系统论原理,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的总和。中学课程的系统性特点要求其教学应着眼于整体性,从课程理解、课堂教学等多个层面,把握学科教育的整体脉络。学习性评价兼顾过程取向和目标取向,在课堂教学层面上能有效提升整体性教学的效果。

      一、整体性教学评价的原则和框架

      基于整体性教学的两大基本特性(强调知识间的逻辑联系,突出知识的整体架构;基于总体目标,分阶、螺旋上升式地助推学生能力发展),对整体性教学进行评价,不能只重视局部优化,而应着眼于整体优化。有效的整体性教学评价,应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整体性原则。主要考量学习任务是否以整体任务的形式,分层级呈现给学生,各分层子任务集结在一起发挥共同的功能。

      第二,关联性原则。主要考量教师是否将课程、教材、章节分别作为不同层面的整体来分析,理清局部知识与整体框架、局部知识与局部知识之间的逻辑关联,以及具体学习任务之间是否具备合理的逻辑关联。

      第三,渐进性原则。主要考量在课程学习的各阶段及课堂学习的不同环节,学习任务是否以整体为核心,依据学生认知水平和能力层次设计,及其是否在学习效果上体现对学生能力发展的促进。

      第四,建构性原则。主要考量教师是否创设整体性情境,帮助学生完成整体任务的不同侧面,逐步建构知识的整体框架。

      第五,先行组织者原则。主要考量学生在完成具体学习任务时,教师是否充分考虑学生具备的前提性信息,如事实、概念或原理等知识,即是否有效调节学习任务的契合度。当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首次感到需要帮助时,就是呈现先行组织者的最佳时机,这将有助于学生发展认知规则。

      整体性教学评价有不同层次,既有对课程不同层面实施情况的评价,也有对课堂教学体现整体性教学思想的评价。以教学评价的一般框架为基准,整体性教学评价既要符合此框架,又要做到整体设计、分步实施。对整体性教学进行评价时,我们可按照下页图1所示的基本框架进行操作。

      另外,开展整体性教学评价,还应注意引领教师从在整体性教学的高度,向学生展现贯穿于学科体系的各个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原理性知识背后更有价值的知识,即学科思想方法和学科思维方式,以及学科本质性特征。同时,帮助学生逐步学会“对事情进行全面思考,不就事论事,而是把一件事放在普遍的联系中”的系统思维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高度。

      二、学习性评价及其与整体性教学的契合性

      学习性评价,是近年来国际上新兴的一种评价理论与方法,是一种嵌入式的、贯穿教与学全过程的内部评价,即“由师生共同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非正式评价”。它在形成性评价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兼顾过程取向和目标取向,“可以看做形成性评价的一种新形式,但与形成性评价又有一些差异,因为形成性评价可以有多种形式”。

      学习性评价倡导以下理念:第一,明确学习目标及其实现指标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第二,学习的有效性取决于学习任务与学生已有知识和能力的契合程度;第三,学生参与学习过程越多,并有机会反思,学习就越有效;第四,学习效果还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动机与自信心;第五,教学反馈对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持续努力具有重要影响。

      

      学习性评价可以有效评价、促进整体性教学,这是因为:首先,和学生分享教学整体目标及其分阶段(或分层)实现指标,有助于学生感悟部分与整体的有机联系,增强学习动机和信心;其次,整体性教学将教学置于学科知识体系和能力目标的整体背景下,教师能够更明确学生当下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基础,从而使学习任务与学生水平更加契合,这是学习性评价所认定的有效学习前提;第三,学习性评价认为,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反思和总结,学习更有效,这与整体性教学要求学生在亲历学习活动中建构整体性知识、循序渐进发展能力不谋而合。

      因此,课堂上教师通过运用学习性评价手段,将学习性评价融入整体性教学,有助于促进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有助于教师把握学生达标情况,从而针对性地提升整体性教学的成效。同时,教师开展学习性评价研究活动,如基于整体学习目标设计评价方案,在整体背景下设计有利于学生理解概念之间逻辑关系的活动,收集有效学习的信息并以此作为调整教学计划、满足学生要求的证据等,将提升教师对教学整体性的理解和把握。

      三、运用学习性评价促进整体性教学的建议

      1.设计、分享学习目标与实现指标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理解学习目标可以产生明确的心理定向。设计学习目标,建立在教师对课程的整体理解和把握上,将课程、教材、章节分别作为不同层面的整体来分析,理清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再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识规律,落实每节课的学习目标,并通过实现指标具体表述学生完成任务时可表现的行为特征,以帮助学生自评、教师评价任务是否完成,以及完成任务的水平。

      案例1:八年级生物《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

      人教版教材关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内容组织,突出体现了学科内在逻辑与学生认识规律的统一。本节内容承接前一节“基因控制生物性状”,进一步解释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基因传递给子代,同时又是学生理解后一节“基因的显性和隐性”的基础。教学应以解决“基因是什么?在哪里?如何传递?”三个核心问题为主线,通过优化承上启下和逻辑推理,理顺知识的前后关联。因此,教师可设计如下学习目标和实现指标。

      

      要充分利用目标促进学生的整体性学习,还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同时设计学习目标和实现指标,这有助于师生都明确通过学习应该有哪些表现;第二,学习目标的表述最好运用肯定的、学生易于接受的语言;第三,实现指标最好是分阶表述,这有利于在学习过程中支持学生进步,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用“我能”来体现学生的学习表现,如“我能举例”“我能找到……方法”等,有助于强化学生的自我反思。

      2.整体任务设计及分阶呈现

      学习任务是学习的核心,学习任务要为学生的理解而设计。从学习性评价的角度看,学习任务也应该是评价任务,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行为表现是评价其是否达标的依据。依据渐进性原则,整体任务应分层级呈现给学生,并针对每个任务层级提供认知策略和示范,这有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逐步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基于整体认识论,学习任务应体现知识的整体性(新知识能镶嵌到知识结构中)、学习的整体性(保持学生学习思维连贯)和教学的整体性(教学整体中的有效环节),要求学生将知识、技能和态度协调运用于解决问题,理解概念在学科知识体系中的地位、与其他概念的逻辑关系等。

      案例2:学习操作技能的三个阶段及任务设计

      

      无论是技能还是知识,学习都是一个过程,应采用整体设计和分步达标策略,并为学生提供更多亲历过程的学习机会,不能对学生提出一步到位的要求。有时教师预设的学习任务可能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学生不一定能表现出期待的行为,教师需要反思任务本身的合理性,耐心等待学生成长。

      另外,人教版生物教材对学生的能力培养进行了梯度设计,如按思维和操作技能要求由低到高地安排科学探究活动,教师应研究评价的侧重点,把握每个活动的能力训练侧重点,推动学生能力发展趋向最终目标。

      3.基于整体性学习目标的有效反馈

      学习性评价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给学生提供反馈信息。评价信息的反馈是在师生、生生间多向进行的。学生获得反馈信息,可促改进学习;教师获得反馈信息,可助调整教学。在整体性教学中,有效的课堂反馈应基于整体性学习目标,向学生提供关于当前任务进度、表现与目标之间的差距等信息,具体清晰地指出课堂表现中的可改进之处,提供改善措施建议。

      具体地说,进行整体性教学中的课堂反馈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课堂互动中的口头反馈,是各种反馈方式中最直接的形式之一,教师要努力提高口头反馈的质量。例如,肯定学生在整合知识等方面的努力,如“我很高兴你能用表格对比这两个概念”;帮助学生做出自我评价和调整,如通过“你在学习遗传变异这部分知识的时候,哪些是比较容易的?哪些是比较难的?”“你解决这个问题综合运用了哪些知识?”等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结构化知识解决问题,逐步意识到知识、方法融会贯通的意义。教师可借助下列检核表反思自己的口头反馈行为。

      

      第二,基于目标提供缩小差距的具体建议。从促进学习的角度看,教师和学生必须确定“学生学习现状”和“学习目标”,同时教师只让学生知道他们需要改进是不够的,必须向学生提供具体的改进建议,或者让学生依据自评或互评的反馈信息,采取趋向目标的改进行动。比如,用“达标积分表”引导学生逐步趋向学习目标;用“作业单轮转”引导学生在相互观摩、评价作业中,找到改进自我的突破点。

      第三,提供及时的反馈。反馈是否及时,是反馈信息能否提升学习效果的关键。比如,每节课设计课内完成的“出门通行证”,即重点知识的简短分阶练习,既有助于学生自评学习成果,也有助于教师及时把握学生学习效果。每单元设计“三分钟反思”表格作为学生自我反思的助手,帮助学生逐条回顾本单元学习目标,进一步认识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

      第四,反馈应当根据学生个人的实际,而不是对全班学生“一刀切”。对学习水平不同的学生,教师的反馈要注意参照学生个体目标。最直接、最有效的反馈方法就是让学生跟踪自己的进步,如用“进步图表”等,让学生看见自己进步的轨迹,这种自我反馈能有效激发学习动机。

      总之,强化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突出知识的整体架构,是中学各学科教学的基本要求。将学习性评价融入整体性教学,有助于提升教师对教学整体性的理解和把握,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循序渐进地建构概念、探明原理和发现规律,逐步建构对学科体系的整体认识,综合性地发展各学科能力。

标签:;  ;  ;  ;  ;  

以学习评价为出发点推进整体教学--以生物学为例_学习目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