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质量保证机制研究_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论文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质量保证机制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质量保证论文,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论文,机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质量、针对性和国际化是21世纪国际高等教育关注的三个核心理念。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范围内兴起了一个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的热潮。各国都把高等教育的质量保证与改进放在显著的地位,通过建立质量保证机构来评估、审计高等教育机构的办学质量。自学考试作为我国特有的一种高等教育制度,在新的历史背景下急需建立一个合理、公正、透明和权威的自学考试质量保证机制。

建立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质量保证机制的背景

(一)国际背景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使跨国教育的形式更加多样化,为了更好地发展高等教育产业,吸引海外留学生,各国高等教育突破人员流动的传统交流形式,逐渐加强了项目、机构之间的合作。保证跨国高等教育的质量,成为各国政府共同的呼声。

许多国家通过制定法规、建立独立的质量保证机构来确保本国的高等教育质量和国际声誉。如英国的高等教育质量保证局(QAA),澳大利亚的学历资格评定框架署(AQF)和大学质量保证署(AU-QA),美国的高等教育质量认证委员会(CHEA)等。据2001年3 月于“印度硅谷”班加罗尔举行的第六次世界高等教育质量保证大会的统计,世界上已经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质量保证机构(王一兵,2002)。

一些国际组织在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方面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立了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机构的国际网络(INQAAHE),并支持它组织了六次世界性大会。它在1998年的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中专门论述了质量问题,并于2001年9月与世界银行、欧盟等组织联合召开了全球化对高等教育质量影响的国际研讨会,将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放在国际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中,探讨全球化对质量的影响以及如何建设无边界的高等教育。

(二)国内背景

自学考试经过20多年的发展,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又面临着严峻的问题。如何继续保持自学考试良好的发展态势,在多样化的高等教育办学模式中脱颖而出,同时输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当务之急是将质量保证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探索自学考试质量保证的新途径。

我国目前正处在高等教育发展的转型期,自学考试存在的各种问题导致了自学考试在新世纪面临巨大的挑战。第一,质量标准与普通高校趋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例》规定“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专科(基础科)、本科等学历层次,与普通高等学校的学历层次水平的要求应相一致。”(教育部,1998)在这一基本原则的指导下,自学考试从专业委员会的组成到专业计划的设置、教材的选用、命题的标准等无一不是由普通高校尤其是重点高校的教授、专家来完成,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成为普通高等教育的翻版。第二,自学考试单纯强调国家考试的权威性而忽略自学考试的教育功能。国家考试是自学考试教育存在的前提,是自学考试教育的主导,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各级考试部门都把国家考试作为头等大事来抓,而往往忽略了自学考试的教育过程,普遍存在着“重考轻学”的现象。第三,自学考试的管理水平不能适应自学考试发展的需要。截至2002年上半年,全国自学考试累计报考人数已达3700万人,累计报考课次2.9亿次,在籍考生1704万人,开考了11大类、280个专业,有370万考生取得了本、专科及中专毕业证书,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全民族素质的提高,以及终身教育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在另一方面, 管理方法的落后使得管理水平与自学考试的发展不相适应。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质量保证机制的基本框架

自学考试质量保证机制从总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系统,即质量保障系统和质量监控系统(如图1所示)。前者主要是从内部为自学考试的开展提供条件,通过决策系统保证全国有统一的指导标准;通过执行系统确保自学考试各环节顺利开展;通过助学系统保证为自学考试提供有力的社会帮助,从而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社会助学班的育人功能,培养新世纪需要的创新性人才。后者主要是从外部对自学考试全过程进行监控,通过专业人员的系统评估发现自考过程中的不足;通过社会、市场的及时反馈提供自学考试毕业生的工作情况,影响自学考试的决策、执行以及社会助学。两大系统分别从自学考试系统的内部和外部保证自学考试的质量,是自学考试质量保证机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附图

图1.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质量保证机制简图

(一)自学考试保障系统

1)决策系统的法制化和科学化是质量保证的前提

任何一项制度都应该有法律的支撑。1988年国务院颁布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例》,以法规的形式确立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地位和作用。该条例在第二章的第七条和第八条中规定了自学考试不同级别机构的质量职责。第七条规定,“全国考委根据工作需要设立若干专业委员会,负责拟订专业考试计划和课程自学考试大纲,组织编写和推荐适合自学的高等教育教材,对本专业考试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和质量评估。”第八条第六点规定了省考委的职责:“根据国家教育委员会的委托,对已经批准建校招生的成人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通过考试的方法进行检查。”今后,政府应该对自学考试的内外部质量保证进行明确的职权划分,对认可、评估等概念进行清晰的界定,修订和制订有关自学考试质量评估的条款、规定、程序和规范,从而使质量保证工作目的更加明确,过程更加合理。自学考试质量保证工作只有纳入到法制的轨道上,才能真正形成具有自学考试特色的质量保障和评估制度。

2)执行过程各环节的效能是质量保证的根本

自学考试具有范围广泛、过程复杂、职责多样、结构多元等特点,因此只有把握自学考试执行过程中各环节的质量,才能从根本上保证自学考试整体上的质量。

提高人员素质 自学考试的工作人员主要包括教师和管理人员。这些工作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自考的社会信誉和质量。提高工作人员素质主要从两方面着手。第一,严把入口关,切实做好自学考试工作人员的选聘工作。第二,加强自学考试队伍建设,对工作人员进行严格培训。第三,增强自考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荣誉感,杜绝不正之风及违纪作弊行为。

改革课程体系 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到来要求自学考试科学定位。改革课程体系的过程中有必要建立与大众化教育、终身教育要求相适应的课程结构、考试标准与评价体系,并且利用自学考试灵活、开放的特点,建设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同时,自学考试应该冲出死记硬背、拘泥书本的框框,使课程内容更加有利于学习者个性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保证试题质量 自学考试是一种“宽进严出”的高等教育制度,这就要求各级自学考试部门严格把好“出口关”,从控制试题质量入手保证毕业生的质量。首先,贯彻命题与辅导相分离原则,保证考试的公平性。其次,以课程自学考试大纲为命题依据,正确掌握命题范围。命题教师队伍要由既有较高理论水平,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组成;考试内容应该在考查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重点考查基本技能;考试方式要按照课程的内容特点和要求,可以采取闭卷、开卷、实践考核等多种形式。(教育部,2003)

严格考风考纪 考风考纪是国家考试的灵魂和生命。考试管理部门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严肃考风考纪。首先,加大宣传力度,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应试观。其次,精心选用和培训监考教师。最后,将考风考纪的责任真正落实到监考老师以及主考老师身上,实施“一把手”工程,严抓考试过程。

完善管理制度 考务考籍管理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能否选育合格的人才,是维护国家考试严肃性和信誉的重要保证。通过考务考籍管理,自考机构保存最原始的考生资料,从而既可以为考试机构、用人单位查询提供依据,又可以为分析考生的学习状况、寻求自学成材规律提供材料,对研究自学考试的理论和指导自学考试的实际工作具有重要的价值。随着近年来报考人数的增加以及考务考籍管理的繁琐,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不再适应时代的需要。自考办应该积极探索用现代化技术手段进行管理的新途径,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率。

3)自学考试助学系统的完善是自学考试质量保证的重要条件

社会助学是个人自学和国家考试的桥梁,应该积极完善助学系统以推进自学考试的质量建设。首先,强化普通高校在质量保证中的作用。目前,举办自考助学班的机构主要有:普通高校、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各种民办高校和专修学院、行业的职教中心(或培训中心)、 普通中专(或技校)、自考辅导中心(站)。其中以普通高校条件最好,其他助学机构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教育资源不足的现象。普通高校以“主考学校”的形式参与了自学考试工作,是自学考试事业得以健康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自考部门应该遴选办学质量高的普通高校,充分发掘普通高校的潜能,利用普通高校的教师资源,为自学考试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其次,建立完善的信息机制,强化服务意识。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信息传递的重要渠道。各级自考部门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化平台,开展网上咨询,提升服务效能,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度,拓宽广大考生的信息来源渠道。

(二)自学考试监控过程

1)自学考试质量评估系统

从目前各国的经验来看,普通高等教育评估机构大体可分为由政府主管部门下设的专门评估机构、政府与高校合作的中介组织、各大学自行组成的团体以及非官方的民间机构等四种(李兵,2003)。建立规范的自学考试质量评估系统,应该着重改革评估主体、评估对象以及评估步骤。“专家评议”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也是较公正的评估方式,自学考试决策部门应该遴选经验丰富的专家,组成专门的、独立的评估小组,定期对自学考试各个环节进行评估。评估对象可以分为宏观评估和微观评估两大类。宏观评估主要指对决策系统、执行系统以及助学系统进行整体的评估;微观评估则主要针对三大系统的各个分支,如自学考试各级部门的运行情况;课程、命题、教师、教学、考生等方面情况;主考机构相关情况等。从考生这一层面看,自学考试应该对考生的成绩、能力、态度、适应性、创造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自学考试的评估活动可以分为准备、实施与结果分析三个阶段。评估的准备阶段包括:背景分析、制定评估的方案和建立评价组织;评估的实施阶段包括:相互沟通、收集信息、评议评分和汇总整理等项工作;评估的结果分析包括:收集与目标相关的资料、收集非预期成果的资料、分析与解释资料、撰写评估报告和向有关方面提供反馈评价信息等。通过各环节的通力合作保证评估的信度和有效性。

2)自学考试质量反馈系统

质量反馈系统是一个不断发挥调适作用的动力系统,是自学考试与考生、社会、市场发生联系的重要纽带。除了通过建立完善的信息机制收集反馈信息以外,各级自考部门可以定期对自学考试毕业生职业成就进行调查,以发现其中的问题和不足。众所周知,毕业生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自学考试的社会地位和声誉,并最终影响自学考试的市场份额,即招生。因此,通过毕业生职业成就调查,可以了解自学考试毕业生在社会上的成就和问题,也可以获得市场、社会、用人单位对自考毕业生的看法和建议。决策者应该灵敏对待反馈结果,及时修正从决策到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并提出新对策以求实现效能的最优化。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质量保证机制的特点

作为一种开放的教育形式,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质量保证机制最显著的特点是平衡开放和质量之间的关系。

(一)通过国家考试保证毕业生的质量

开放的入学机制一方面决定了自学考试生源的复杂性,另一方面也决定了自学考试质量保证关注的重点是在“出口”而不是“入口”。因此,自学考试作为一种国家考试,在保证质量的过程中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在命题质量、考风考纪、考务考籍管理等方面。自学考试以“低门槛,高淘汰”的方式保证毕业生的质量。

(二)与普通高校合作推进质量保证机制建设

在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背景下,自学考试的质量观已经从原先单纯注重国家考试的分数向培养考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转变。这种转变为谋求自学考试和普通高校的合作提供了契机。普通高校可以凭借其人才优势,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教材编写、教学、考试命题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自学考试也可以在学科建设、专业设置、教材建设、知识更新、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借鉴普通高校的经验。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普通高校和自学考试还可以推行学分互认、做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满足社会对终身学习的需要。

(三)信息机制建设保证自学考试信息的正常流通

受教育者通过媒体自学是自学考试区别于学校教育形式的显著特征。这种学习方式决定了自学考试制度的教学过程,除了参加社会助学活动以外,受教育者不直接面对教育者,而是通过教育者编写的网上教材,自学完成。通过建立信息机制,一方面可以保证自考生及时获得自学考试的相关信息,另一方面也为自考专家和自考生进行交流提供了平台。

标签:;  ;  ;  ;  ;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质量保证机制研究_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