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公路工程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进步。沥青路面在公路路面施工中具有显著的优势,其属于连续性无接缝路面的一种,具有坚实、平坦和行车舒适性强的特点,但是在公路长期的运行过程中,沥青路面的损害程度也越来越严重,因此相关施工单位一定要具备科学的养护意识和优秀的养护规划,采用合理的施工工艺对沥青路面进行修复和保养以减轻沥青路面的损害程度。
关键词:公路沥青路面病害;养护施工技术;分析
引言
改革开放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同时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明显提高,公路建设日趋完善。在公路工程中,沥青的优势十分明显,是公路建设中十分重要的材料。但通常,沥青公路在运行3-5年后会出现诸多问题,并对汽车的行驶产生较大影响,威胁交通安全。为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公路沥青路面破坏特征及预防养护措施运用,以供参考。
1公路沥青路面养护现状
我国的公路路面结构主要可以分为沥青路面与混凝土路面,而沥青路面占据的比例较大,使用率也较高。一般来说,沥青路面的使用年限可达十五年,在现代化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当下,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也得到了可行性。但不可忽视的是,随着车辆流量、车辆荷载的不断加剧,公路路面的完整性也不断受到冲击与破坏,形成了多种路面病害,直接影响着公路路面的使用稳定性与公路寿命。沥青路面需要进行经常性、预防性与周期性的养护,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提高公路使用寿命,但当前在公路路面养护工作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造成了养护工作不到位。
2沥青公路常见病害问题及发生原因
2.1松散现象
松散现象是沥青公路路面常见的病害问题之一。松散问题主要表现在沥青道路的完整性受到破坏,有颗粒状的沥青脱落路面表面,使路面当中的含沙量增多,影响了沥青公路的平整性,从而产生松散现象。松散现象若无法得到良好的解决,长此以往会使沥青脱落的面积越来越大,最终严重影响行车安全。沥青公路发生松散现象的原因主要是路面的密实度较低,当承受过多、过大的外部压力时,便容易出现沥青路面松散问题。
2.2分裂问题
一般来说,路面开裂的原因归结为三类,特别是应力开裂和无约束开裂。由应力引起的裂缝是由于道路的下半刚性基础在交通负荷的作用下引起拉应力的事实。如果拉伸应力太大并且超过半刚性底涂层的强度极限,则底涂层会破裂,如果交通负荷继续发挥作用,底涂层的破裂将继续增加,反映在道路基层和道路表面就会出现严重的开裂,严重影响道路的使用。同时,由于施工不当,出现路面破裂,特别是出现分裂的面积比较大。如果在施工期间没有正确处理垂直和水平施工缝,它们可能会在以后破裂。人口以及交通比较密集的路段特别值得注意。另外,如果基础混合物的混合比不充分或者水泥的含量太高,则容易出现材料膨胀并破裂,导致基层破裂及其在基底表面上出现裂缝,严重时导致路面开裂。
3公路沥青路面的养护技术
3.1车辙的处理和泛油
车辙可以通过加热来软化道路的方式或使用沥青填充车辙来完成。在实际施工中,必须特别注意材料的使用和施工方法,但滚动连杆不能用于单次轧制,因为它们不符合现行法规。为了控制石油泄漏,可以通过沉积石块或黄沙来治疗出现疾病的道路路面。如果油性条件比较严峻,则必须将石材铺在路面上进行二次破碎,这可以有效地缓解油性状态。此外,溢油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加强对道路建设过程中沥青材料比例的研究和调整。这可以从根本上减少漏油的频率。在原始道路车辙情况非常严重的道路上,原始道路车辙轨道带的侧面波纹可以部分铣削成形,然后使用技术进行车辙的微观修复。使用填料或微表面覆盖技术来处理道路病害比较细微的状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些皱折通常是由上层、下层和中间层的各个部分的温度稳定性不足引起的。对于处理方法而言,首先进行切割卢比的结构层,然后仔细检查研磨后暴露的底层的实际状况,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施工方案,采用科学、合理的修复方法正确处理路面疾病。如果下层没有疾病,则可以使用细微车辙修复技术进行填充。
3.2沥青再生技术
近年来公路沥青路面出现的损害类型与严重程度都在不断增多与提高,这给公路路面养护技术带来了更多挑战,沥青路面的养护需要对路面病害进行针对性处理,以挖弃旧面层的方式重新形成新面层对于路面的影响较小,这种挖弃与填埋的方式在后期使用中容易受自然环境与行车因素等的影响而逐渐老化,难以达到较好养护效果。沥青结合料的老化主要可以表现在针入度减小、软化点上升、延度降低等多种方面,且沥青材料的化学组成成分在这种使用过程中也会发生一定的改变,造成沥青变硬、龟裂等。所以沥青路面的再生技术是十分重要的,通过掺入适量再生剂与沥青混合料中并加热拌和,使得沥青混合料产生物理化学反应,从而能够恢复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这种方式较为简便,也有利于形成再生利用优势,避免资源浪费,能够提高沥青路面使用寿命。
3.3及时监测路面状况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尤为关键,施工人员应确保沥青路面的基本状态,掌握养护的时机。这也意味着在路面并未发生明显病害时,就需采取预防性养护措施。所以,要求施工人员积极采取科学有效的预防性养护措施。定期监控沥青路面情况,这也是工程建设中的基础性工作。定期监测主要针对沥青路面内部结构的变化,应由工作人员操作机械,并定期开展路面结构检测工作,进而更好地发挥监测机构灵敏度和实时记录的优势,全面展现出其内部的变化,科学应用有效的预防性养护措施。
3.4提高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水平
在进行沥青路面的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沥青路面工程的质量符合要求,避免出现质量缺陷,在保证原材料达到要求的前提下,需要保证配合比设计的水平,确保混合料的综合性符合要求,达到施工的具体需要。在设计配合比的过程中,通过骨架密实结构进行施工,确保沥青混合料中的粗集料符合要求,进而保证整个结构的稳定性,另外避免出现高温变形的情况。另外需要使用数量符合要求的细集料以及沥青胶浆对空隙进行填充,这样能够保证内部结构具有较高的密度,对延缓沥青路面老化是非常有利的,避免出现路面收缩以及开裂等情况。对沥青胶结料进行合理的选择,保证其含量符合要求,进而让沥青路面综合性能提高,让抗车辙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避免出现沥青路面坑槽等问题。设计配合比的过程中,还需要掺入一定的生石灰或消石灰,让混合料抗剥离、抗侵蚀能力得到保证。进一步控制路面的平整度,合理进行横坡的设置,避免出现路面积水的情况。
结语
公路沥青路面的养护技术是保障公路路面安全性与使用寿命的主要技术,近年来公路路面受到的损坏越发增多,为了能够延长公路沥青路面使用寿命,需要重视养护技术的使用。从养护技术手段入手,针对性地解决公路路面病害,起到预防保护效果。当前在公路沥青路面的养护中还存在一定不足,包括制度因素与人为因素引起的养护工作失效。需要以严格的技术手段进行针对性优化,提高养护技术的使用有效性,保障公路沥青路面的养护效果,延长公路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刘林荣.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技术在罗宁高速公路的应用研究[J].福建交通科技,2019(1):25-28.
[2]马志华.公路路面维修基层病害处理技术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3):120-121.
[3]冯友鹏.城镇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预防性养护决策研究[J].福建建筑,2019(2):79-82.
[4]温丽瑗,张战军,袁凯恒,等.沥青路面养护剂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当代化工,2019,48(1):84-87.
[5]王童.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探析[J].中国标准化,2019(2):140-141.
论文作者:潘海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9
标签:路面论文; 沥青路面论文; 沥青论文; 公路论文; 病害论文; 车辙论文; 道路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