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修复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论文_田纪轩

生态修复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论文_田纪轩

蓬莱市园林管理处 山东蓬莱 265600

摘要:以生态修复为指导的园林绿化建设可使受损的城市生态系统向着良性化方向发展,既可达到辅助控制污染源、修复生态环境的目的,又可实现景观再造、美化环境的效果。本文主要阐述了生态修复的概念及其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通过分析,对生态修复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深入应用提出展望。

关键词:生态修复;园林绿化;应用

引言

目前我国不论是在科学技术还是在社会经济上的发展都相当迅速,同时人口也在不断增加。人口的增长自然会给我国的生态环境带来一定压力,对生态资源的不断开采和掠夺,甚至给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伤害,因此现今生态修复是我国面临的一大难题。生态修复技术是目前我国新出现的一种技术,需要人们在该技术的实践应用中找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更好地达到生态修复的目的,为我国未来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1生态修复的含义及主要内容

所谓生态修复,是指对生态系统停止人为干扰,以减轻负荷压力,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自组织能力使其向有序的方向进行演化,或者利用生态系统的这种自我恢复能力,辅以人工措施,使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或使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合理应用生态修复技术,可以有效保护自然资源,同时有利用人们科学利用自然资源,最大限度地造福人类。通常,需要对一些已经遭到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恢复生态环境原有的状态以及重建生态环境。在进行生态环境修复工作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内容:一是生态环境的修复过程需要不断地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继而改造成一个更加优良的生态系统;二是生态环境的修复不能降低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三是要合理地规划利用生态系统的各种资源,实现资源的合理、充分利用,最大限度地服务于人类。

2应用方法

2.1应用前进行合理规划

生态修复技术在园林艺术方面的应用最关键的步骤就是对园林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不但要保证园林中的资源可以得到充分且并合理的应用,同时还要满足自然生态发展的原则,并且遵循我国的各项发展原则,使生态发展更加合理有序。要合理地规划利用生态系统的各种资源,实现资源的合理、充分利用,最大限度地服务于人类[3]。生态修复应用在园林绿化中,一要符合科学,二要因地制宜,三要讲求实效。生态修复的主要方法有生物修复技术、物理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技术。适用于园林绿化的主要是生物修复技术中的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的应用。

2.2水体边坡植物修复

修复水生态系统,创造水中和水边生物多样性环境,可在水体边坡留出空间,种植树冠较大的乔木,逐步形成林带;河坡地面种植草坪或灌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植物可发挥的作用之一是根系深扎土壤,形成土壤生物有机体系;二是河坡地面的草坪或灌木还起到减少有机物对河道、湖泊的冲击和提高营养化程度的作用,有些植物的根系还能够延伸到水体中吸收水中的营养成分;三是稳固边坡,防止水土流失;四是发挥植物景观作用,岸边的林带草坪,与河道组合,改变护坡生硬的形象,给人绿色、柔和、舒适的视觉效果;五是有长期的生态效应,可有效地改善这一地区的温度、湿度与空气质量等。

2.3水生植物氧化塘

氧化塘又称生物塘,是一种类似池塘(天然的或人工修建的)的处理方法。受污染的水体在塘内经过长时间缓慢流动和停留,通过动植物及微生物的代谢活动使污染物降解,污水得到净化。近年来研究表明,多种水生植物具有净化污水的作用。氧化塘内种植具有净化污水作用的水生植物,既能提高氧化塘净化效率,又能达到绿化的效果。研究表明,具有生态修复功能的植物有水葫芦、水浮莲、水葱、芦苇、荷和莲等,可将其以适宜的形式应用于园林绿化规划建设中。氧化塘在园林绿化中具有能使污水资源化的优点,在多种污水处理方法中具有基建设备费和运转费低、维护管理简单、适应力强等优点,是一种能实现生态修复和园林绿化有机结合的方法。

2.4增加绿地面积

众所周知,生态环境修复的最佳办法就是增加绿地面积,因此,通过增加绿地面积的办法可以有效改善生态环境的状态,最大限度地修复生态环境。目前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加,人们对于住宅的需求量更大,进而造成了耕地面积的减少,越来越多的耕地被用作房屋的建造,给我国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危害,如气候不断变暖。因此,要想有效修复生态环境,可以选择性地进行绿地扩建,将有限的土地资源进行最大限度地绿地面积扩建,以及合理布局,从而打造优良的生态环境。

3生态修复技术在园林中应用的案例

3.1 景观水体的生态修复

3.1.1公园概述

成都活水公园向人们展示了污水通过人工湿地净化的过程,由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园林景观和环境教育3部分组成。人工湿地系统又由厌氧沉淀池、人工湿地塘床系统、养鱼塘系统、嬉水池以及连接各个部分的水流雕塑、自然式小溪5部分组成。

3.1.2案例分析

物质循环方面:通过厌氧沉淀池将污水中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再通过人工湿地塘床系统,大部分有机污染物被植物吸收,植物被原生动物和鱼类食用,鱼的尸体和排泄物作为肥料又能促进植物的生长,在处理污水的同时利用污水中的有机物。能量流动方面:太阳能被植物转化为有机物中的能量,再流入原生动物和鱼类中,最后被人类利用。美好物态方面:水流雕塑一方面使水体曝气,另一方面也具有观赏价值;整个污水处理过程展示给游客,起到环境教育的作用。

3.2垃圾填埋场的生态修复

3.2.1公园概述

2002年首尔政府决定通过人工干预,加速受损生态系统恢复,将兰芝岛建成环境亲和力公园。兰芝岛的生态修复大致包括:自然修复,恢复植被,增加动物品种;植物修复,根据污染的不同程度,分布不同的植物景观;生物修复,建设生态型高尔夫球场,保持生态观察区和野生植物区自然状态下的植被环境;客土重填,使兰芝川重新成为动物能够栖息的河道;土壤安定化工程,进行山体斜面护坡工程、上部覆土并建植草地、建设隔水墙阻断垃圾渗沥液向四周渗出并进行污水净化

3.2.2案例分析

生物多样性方面:兰芝岛逐渐恢复了土壤条件,植被的种类逐步增加,动物、微生物种类也会变多,生物多样性提高。美好物态方面:由垃圾山变为世界杯公园,随着生态环境的修复,兰芝岛成为环境亲和力公园,成为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现代园林。

4展望

以生态修复为指导的园林绿化建设可使受损退化的城市生态系统向着良性化方向发展,最终达到辅助控制污染源、修复生态环境的目的。我国的生态修复技术还处在起步阶段,在实际城市规划建设中未得到充分的应用,大部分的园林绿化建设只注重了植物的景观效果,而忽略了其对环境的修复作用。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提高,将生态恢复原理应用于园林绿化势必是今后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重要发展方向,以真正实现“美丽中国”的人民美好愿望。

结束语

园林作为人们休息与娱乐的地方,它的规划设计有利于提高城市的美观性,能够推动城市的发展。现在的园林被破坏的现象日益显著,对它的生态修复刻不容缓,让它恢复到具有良好空气质量,优美的绿化环境的新景象中。将生态性利用到所破坏的环境中,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科学的实际理念,提升园林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洪成.探索城市生态修复的低碳园林途径[J].风景园林,2017(11):80-85.

[2]郑晓笛.近年来风景园林行业中的棕地再生:热潮、误区与展望[J].中国园林,2017,33(05):10-14.

[3]钟继涛.生态修复型绿地设计探讨——以门城大沙坑环境景观整治为例[J].中国园林,2010,26(07):90-93.

[4]高琼,马文林,杜桂森,王雪莲,段瑞文,李荣旗,秦泽荣.景观富营养水体生态修复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J].环境工程学报,2010,4(03):508-512.

[5]杨宝祥.城市公墓景观建设与生态修复的研究[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3):16-20.

论文作者:田纪轩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5

标签:;  ;  ;  ;  ;  ;  ;  ;  

生态修复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论文_田纪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