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业科技创新的思考_农业论文

关于农业科技创新的思考_农业论文

关于农业科技创新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科技创新论文,农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建立起既符合农业科技发展规律,又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求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不仅仅是进一步贯彻落实江泽民总书记关于“进行一次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重要思想、迎接新世纪挑战的需要,也是寻求新的技术支撑、实现我省向农业强省跨越的需要。

一、农业科技创新是推进农业科技革命、实现新一轮农村经济发展的技术支撑

二十一世纪农村经济新一轮的发展,关键是用现代科技武装农业。建设农业强省,实现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必须进行农业科技创新,推动一次新的农业科技革命。这是农业大省都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1.农业是基础产业,关系着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稳步增加、社会安定的大问题。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是农业发展的根本经验。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制度,延长土地承包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设想出台新的政策调动农民的积极性难度较大,靠投入把弱质产业变成强质产业,推动农业生产发展,也有一定困难。再说,增加投入走外延扩大再生产的路子,粗放型的经营,还会导致生产成本上升,经济效益下降,农产品失去竞争力。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依靠科技进步,特别是依靠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业,提高技术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没有农业科技的发展和水平的提高,很难实现党的十五大确立的第二步、第三步战略目标和任务。要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搞集约型、质量型农业,就必须进行农业科技革命。这不仅是解决我国众多人口吃饭的问题,也是确保国家安全的问题。

2.现代科技支撑着现代农业的发展。科技技术的迅速发展,为现代农业科技发展奠定了基础。生物技术的重大突破及其产业化,培育出大批动植物新品种,多种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生长调节剂、生物疫苗等产品已广泛用于生产。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计算机网络、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在农业生产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设施农业、工厂化农业技术迅速发展,设备制造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以食物为概念的农副产品加工、制造技术的发展和提高,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以资源开发和保护为内容的可技续发展农业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现代农业科技呈现出如下特点:

(1)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是在传统农业技术基础上, 突破了传统农业科技范畴,成为推动农业生产和农村社会发展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融为一体的综合性应用科学。

(2)现代农业科技研究涵盖了整个大农业、涉农工业和服务业。资源的开发利用面大为拓宽,大到动、植物,小到微生物,由农田扩展到草原、森林、海洋,初级产品加工向食物、医药、生物化工、能源等多种产品转化。传统农业概念和内涵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工农业的界限淡化,趋向模糊,这正是现代农业科技的创新之需,是传统农业科技所不及的。利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业,发展现有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已形成一批由技术创新突破而带动的新兴产业。

(3)实现科技、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可持续性。 现代农业科技不仅维持、发展了传统农业科技中的核心部分,而且已从产业化入手,将产前、产中、产后的科技问题通盘考虑,科技问题和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奔小康结合起来,实现国强、民富、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

(4)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农业科技交流的开放性带来了竞争性日益突出,新技术出现的周期大大缩短,这一特点决定了现代农业科技趋于组织规模化、结构梯队化、投入社会化,从单一研究向综合研究发展,由微观研究转向微观研究和宏观研究并重。

(5)现代农业科技是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为一体的系统科学, 表现强烈的学科渗透性。设想靠一、二种技术,很难解决当今农业生产上新出现的科学技术或生产技术问题,只有采取多学科集成,综合研究的方法,才有望取得良好效果。

(6)农业科技发展受资源和市场的双重制约。 农业生产面对资源的多样性、生产条件差异性要求的限制,农业科学研究表现出长期性、地域性和综合性。出成果难、出高质量的成果更难。农业科技发展受市场经济的制约表现为市场的需求和科技的供给存在矛盾。农业技术可以分两种,一种可以为农民直接采用的、社会性很强的,如良种及高产栽培技术、施肥技术、防治病虫植保技术、土壤改良技术等,这类技术一经培训,广大农民即可掌握变成现实生产力。另一类技术则是“加工”技术:如制种、农药、生长调节素、化肥生产技术、保鲜剂生产技术等,这类技术只有转化以后,才能到农民手中。这就带来了技术和成果商品化的难度。现行的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多是政府行为,这与现阶段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收入水平是相适应的。因此,农业的科技创新和工业不完全一样。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广大农民则是技术使用的主体。农业科研院所应成为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农民采用先进科学技术有个过程,也有一个高峰。就是每当政府采取行政干预、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时,是农民需求科技的高峰,由于有效的技术储备有限,造成了社会需求和科技供给不足的矛盾。一旦技术有了买方,不仅是高技术供不应求,一般技术也会有买主,可见,市场经济在调节农业科技发展和水平的提高起着潜在的作用。

科学技术的每一巨大进步,都将导致社会生产力的迅速提高。20世纪农业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农业生产每前进一步,靠的都是科技创新和新技术的应用。李比希的“植物矿质营养学说”、达尔文的“植物杂种优势理论”和哈伯兰特的“植物细胞全能性学说”的出现和技术的突破,至今对农业生产的发展仍起巨大的作用。迈向二十一世纪的农业,要实现新的突破和跨越,根本出路是依靠技术进步,把农业的生产和管理建立在现代科学的基础上,进行一次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实现科技与农村经济发展有机的结合。

二、农业科技创新中面临的问题

农业生产、农村经济要有大发展,要求农业科技必须有大提高。农业科技要在发展思路、体制、管理三个方面对科技资源、机构、体制和环境等进行创新。显见,创新不单是个科技问题,而且是农村经济能否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问题。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农业科技创新主体是农业科研院所。农业科研院所面对创新,有着许多问题和困难,这也是在农业科技创新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认识和观念上的问题。这些问题是:

1.农业科研综合实力薄弱。长期以来,我省列入国家科技攻关课题不多、争取经费少,常规技术研究多、高新技术研究少,技术引进多、吸收消化、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少,设备陈旧、图书资料少、现代信息手段缺乏,大面积综合试验基地少。

2.整合能力差。立题研究分散、低水平重复多,缺乏一支结构合理、高效精干的科研队伍,团队精神不强,投入分散、合成度差。

3.按计划经济配置科技资源和管理的格局触动不大。省地县的农业科研机构设置模式化,科技计划、经费来源财政化、科技人员流动凝固化。

4.科技投入强度小,部门投入分散,缺乏合力,形不成拳头。

5.科研机构内部管理僵化,沿袭旧体制、旧办法,缺乏活力和激励机制,科研成果转化率不高,进入市场、兴办实体存活率低,留人难、难留人。

6.农科教结合不紧密。

7.农业教学、学科设置、专业设置比较老化,不适应现代农业和高新技术发展要求。

三、农业科技创新的思考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进行一次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必须走创新之路。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进一步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建设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激发科技人员的创造性和活力,以新的技术支撑实现下个世纪农业新的跨越和国民经济持续发展。

1.观念创新是农业科技创新的前提。农业生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手段,经历了数千年过程,因此,从传统思维中走出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改变用传统农业的思想指挥现代农业生产的思维方法,跟上飞速发展的科技形势,使科技成果用得上、推得广、转化快。改变从口头上依靠科技进步,但实际上依靠的办法不多、措施不力的局面。从宏观、全局、市场竞争中找问题,多一些市场经济成分、少一些计划经济因素,有许多问题要进行探索,旧的观念要进行更新。

想得到与做得到。农业科技的发展源于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而现代农业的发展又要科学技术超前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不断寻求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措施,发展高新技术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农业产业化的技术支撑和管理创新。市场变化的对策研究,提高面对市场的应变能力,也是一种思维方式。用系统思维方式提高研究开发水平。想得到才能做得到是一种思维方式,大胆设想,才能创新。努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研究水平,增强科技成果转化的操作性,才有可能为实现经济发展的跨越提供技术保证。

做得对和做得好。市场经济的发展,缩短了新产品和新技术更新换代的周期,先进技术和好的产品不断更新、层出不穷。对市场需求不能满足短时间、片面的研究,要用长期、动态、战略的眼光去研究市场,树立“人无我有、人有我忧、人优我廉、人廉我转”的市场观念和科学技术创新的新观念,才能实现持续发展。我们不能停留在做得对的低标准水平上,科技创新要更上一个层次,要做得好。超前思维、高点起步、持续发展,这是我们的目标。

要在市场经济中推动农业产业化的进程,要求加快现有基层农业科技人员继续教育的步伐,进行“充电和后补充营养”。普及科学技术知识,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素质,是加速技术商品化的有力措施。

2.按照现代科技发展和农业产业化要求,重新配置科研院所。深化农业科研机构改革,首先,要提高科研效率,优化配置科技资源、提高农业科技整体水平和创新能力。以市场为导向,科技成果进入市场,进行商品化交易,把大批先进技术成果转化成生产力,提高农业生产的水平。

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从大科技、大农业、大市场、大增益和可持续发展出发,按照农业科研社会公益性和技术开发性的特点,分别对独立的农业科研机构重新认定后,撤销一批、合并一批、新建一批、转型一批,搞一些股分制的科研所。同时,按生态区、区域经济的代表性,建立起较大规模的综合示范实验基地,形成完整的科研实验网络。

3.按照“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方针,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农业科技自身发展规律要求的、与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结构优化、精干高效、纵深配置的农业科研队伍。

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关键是人才和队伍。要加快农业科研机构调整、人才分流的步伐。通过农业科技攻关计划、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重点学科建设等多种手段,稳定一批、培养一批学术水平高、业务素质好、能开拓进取、奉献精神强的农业科研骨干和学科带头人。建设一支结构优化、高效、具有活力的省级农业科技核心队伍。重点研究解决本省农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进行创新性研究,提高农业科技持续发展的能力。

4.机构创新走新路,关键在于机制创新。要按照现代农业发展需要,重新设置内部机构、确定科研方向,以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为主体,走科研和生产结合的路子,建设重点学科,为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创造新环境。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所。实行“一所两制”,使研究和兴办的实体分开。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产业化。在管理上参照历史和现状,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管理措施。推行择优上岗、竞争上岗、聘用上岗,按照贡献大小和报酬挂钩,以对社会贡献考核业绩的晋升制度等一套新的人事管理制度。

5.加快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适应于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制度。要形成融技术、市场、信息、服务、中介为一体,农业科研单位、高校、各类推广服务机构和涉农单位紧密结合的农业科研推广服务网络。重点要改革县一级、强化乡一级、充实村一级,扩大组一级,落在示范户。推广服务机构要转变服务方式,提高服务功能和水平。积极发展农业中介服务机构,做好技术推广和市场信息传递的双向服务工作。

6.重在农业科研管理创新。农业科研单位要积极从市场、农业产业化以及发展高新技术中寻找课题。彻底改变课题分散,低水平重复、投入强度低、脱离实际的倾向。政府对农业科研的管理,要由直接管理转变为间接管理。建立首席科学家(专家)制度。对跨地区、跨部门的重大课题实行招标、竞标制。立项、评审要中介化。以投资为纽带、组织课题大协作和课题目标管理考核责任制。

7.科技管理部门是代表政府行使科技管理职能的部门。搞好科技创新也是科技管理部门的重要责任。管理部门应站在全省的高度,把握宏观、认识中观、搞活微观。为了适应科技创新的要求,科技管理部门要制定有助于科技创新的规定和办法,例如,在转制之前增加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增强科技开发实力的措施。要大力提高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和管理水平,以适应科技发展的要求。

标签:;  ;  ;  ;  ;  ;  ;  ;  

关于农业科技创新的思考_农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