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黄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湖北武汉 430300)
[摘要] 目的:探讨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及监测的回顾性临床分析。方法:选取我区卫生部门2018年3月-2019年4月预防接种的疫苗开展回顾性分析。对接种者所发生的异常反应进行调查和分析。应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接种疫苗进行统计。结果:2018年3月-2019年4月一共接种13426例,发生异常反应率为0.83%。其中一般反应发生率为76.78%,异常反应发生率为14.29%,心因性反应发生率为8.93%;异常反应中接种疫苗有白破、HIB、麻风、水痘、麻腮风等。心因性反应为流感疫苗、卡介苗。没有出现疫苗质量问题和预防接种事故问题。接种后出现发热/红肿的发生率最高,其次为血管性水肿、惊厥、过敏性皮炎、癔症、荨麻疹,各个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临床症状表现相比较,存在一定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常见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情况进行了解后,加强监测,确保疫苗质量,规范工作流程,从而达到降低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出现,提升接种成功率。
[关键词]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
Retrospective clinical analysis of abnormal reaction and monitoring of vaccination
Zhu Wei Hua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huangpi district, wuhan, hubei 430300)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trospective clinical analysis of abnormal reaction and monitoring of vaccination. Methods: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conducted on the vaccines inoculated in the health departments of our region from March 2018 to April 2019.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abnormal reactions of vaccinees. The vaccination was statistically analyzed by questionnaire.Results: a total of 13,426 cases were inoculated from March 2018 to April 2019, with an abnormal response rate of 0.83%. The incidence of general reaction was 76.78%, the incidence of abnormal reaction was 14.29%, and the incidence of psychogenic reaction was 8.93%. In the abnormal reaction, there were white beer, HIB, leprosy, chicken pox, MMR and so on. The psychogenic responses were influenza vaccine and BCG vaccine. There were no vaccine quality problems or vaccination accidents. The incidence of fever/redness after inoculation was the highest, followed by angioedema, convulsion, allergic dermatitis, hysteria, and urticaria. There was a certain difference between the clinical symptoms and manifestations of abnormal reactions after inoculation, which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after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common abnormal reaction of vaccination, the monitoring should be strengthened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vaccine and standardize the work process, so as to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reaction of vaccination and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vaccination.
[key words] preventive vaccination; Abnormal reaction; monitoring
预防接种可提高机体对部分疾病的抵抗能力,确保接种后可避免部分疾病对机体所产生危害。预防接种也是我国提倡的一种预防方法。但是通过临床数据可发现,预防接种无法达到预期的作用和效果,甚至还会出现某些异常反应,这对患者的机体器官和功能均会产生影响。不同程度的异常反应对机体所产生的损伤也有所不同。为降低接种异常反应,提高疫苗
的安全性,加强对预防接种工作流程的监测[1]。本文就针对预防接种的疫苗进行回顾性分析,掌握预防接种常见的异常反应类型,加强监测力度,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4月预防接种的疫苗开展回顾性分析。
1.2 方法
通过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系统对我区卫生部门2018年3月-2019年4月疑似预防接种案例进行分析,对接种者所发生的异常反应进行调查和分析。应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接种疫苗进行统计。根据发生原因将异常反应进行划分: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心因性反应、偶合症、事故、其他因素。一般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症状表现有癔症、荨麻疹、过敏性皮疹、硬结、红肿、发热、惊厥以及卡介苗淋巴结炎等。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统计预防接种出现异常反应结果
我区卫生部门2018年3月-2019年4月一共接种13426例,疑似出现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为102例,发生异常反应率为0.76%。其中一般反应发生率为74.50%,异常反应发生率为15.69%,心因性反应发生率为9.80%;异常反应中接种疫苗有白破、HIB、麻风、水痘、麻腮风等。心因性反应为流感疫苗、卡介苗。没有出现疫苗质量问题和预防接种事故问题。具体见表1
2.2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临床症状表现
接种后出现发热/红肿的发生率最高,其次为血管性水肿、惊厥、过敏性皮炎、癔症、荨麻疹,各个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临床症状表现相比较,存在一定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3 讨论
医学研究者多预防接种的安全可靠性越来越重视,保证预防接种安全不仅可提高我国人们的身体素质,还可减少医疗事故,节省资源。相反,若出现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这不仅影响接种者对医院的好感度,更对其机体会产生一定影响。所以,对临床中常见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进行分析和了解后,规避客观因素,规范预防接种工作流程.并做好监督工作,确保接
种者安全[2]。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就是接种者在接种之后,发生与预防接种有关损伤机体健康的情况。通过对临床数据分析,可将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划分为五种类型:①预防接种不良反应;②心因性反应;③偶合症;④事故;⑤不明原因。针对以上类型开展分析,从而对实际预防接种情况进行研究和探讨。也有相关研究表明:诱发接种出现异常反应因素可分为:疫苗问题、
接种者体质问题以及疫苗应用方法错误[3]。而以上因素均可进行控制,即提高对疫苗的重视度,加强对疫苗存放环境的管理,应用前若察觉疫苗不对可放弃应用。针对接种者体质问题,可在接种前,对其进行预检和告知,从而降低异常反应的发生率。对疫苗应用方法错误,可加强接种疫苗工作者的操作能力,定期对其培训,提高专业操作能力。从而达到减少接触异
常反应发生率[4]。
通过此次研究:我区卫生部门2018年3月-2019年4月一共接种13426例,疑似出现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为102例,发生异常反应率为0.76%。其中一般反应发生率为74.50%,异常反应发生率为15.69%,心因性反应发生率为9.80%;异常反应中接种疫苗有白破、HIB、麻风、水痘、麻腮风等。心因性反应为流感疫苗、卡介苗。没有出现疫苗质量问题和预防接种事故问题。接种后出现发热/红肿的发生率最高,其次为血管性水肿、惊厥、过敏性皮炎、癔症、荨麻疹。同时,对所应用的接种疫苗进行统计主要有:白破、流感、HIB、甲肝、乙肝、狂犬苗、水痘、卡介苗、麻风、脊灰、流脑A+C,百白破以及乙脑等。以上疫苗没有出现质量问题和预防接种事故以及偶合症等情况。此次研究与其他研究者所得结果有所偏差,这主要与地区不同有所关联。通过对以上对预防接种情况有所了解后,利于制定合理规章制度,从而降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情况发生。
由于接种异常反应发生率逐年递增,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监测工作也进一步完善并且处于稳定发展。对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的报告敏感性也明显提高。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日后还会持续性更新疫苗并且会在全球应用,在这种情况下,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常规监测工作除了得到高度重视之外,建议持续性提升中国国家疫苗监管体系的相关制度。当前,预防
接种异常反应的监测工作存在很多弊端,不够完善,在以后的工作中建议加强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相关工作人员的监测培训,提高预防接种之后的急救工作以及现场观察,对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病理进行良好的预防和处置,从而达到提升整体监测水平的目的,针对归于薄弱的地方更应增强监测,提高规范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评估工作、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调查工
作和监测质量的目的。此外,还需完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相关数据分析以及信号挖掘工作等方面,进而有利于对疫苗的安全进行评估。同时,对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应急机制逐步完善,对可能出现的不良情况进行预防和处理[5]。
综上所述:对常见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情况进行了解后,加强监测,确保疫苗质量,规范工作流程,从而达到降低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出现,提升接种成功率。
参考文献:
[1] 武文娣,李克莉,郑景山,等.中国2011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数据分析[J].中国疫苗和免疫,2016,19 (2):97-109.
[2] 张英洁,张伟燕,宋立志,等.山东省2015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分析[J].中国疫苗和免疫,2017,19 (1):57-62.
[3] 白庆瑞,陶黎纳,胡家瑜.常见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及监测[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6,25 (3):166-170.
[4] 孙美平,顾凯辰,苗良,等.2015年北京市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系统运行质量评价与报告病例分析[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17( 6):345-351
[5] 姚凤燕,朱音.平湖市2015-2016年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及疾病负担现状分析[J].上海预防医学,2016,25 (2):71-73.
论文作者:朱卫华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第0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1
标签:预防接种论文; 异常论文; 疫苗论文; 发生论文; 率为论文; 卡介苗论文; 机体论文; 《健康世界》2019年第0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