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差地租与西部山区贫困——以甘肃省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甘肃省论文,级差论文,地租论文,为例论文,山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引言
贫困是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不论是发展中国家也好,发达国家也好,贫困现象始终是困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难题之一。就目前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分布的特点和减贫所面临的困难来看,导致贫困的根源是十分复杂的。从不同的角度、按不同的方法来分析会有不同的结论。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西部山区农村贫困的根源在于级差地租的不同导致了收入贫困;收入贫困又导致了一系列问题。因此,探寻贫困产生的具体根源,是解决贫困问题的首要任务和出发点,也是提出科学的减贫策略的客观依据。
1.我国西部山区贫困状况
1.1 目前我国的大部分贫困人口分布在西部山区
根据国家统计局农调队贫困监测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的分布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和地势特征(也被称为地缘特征)。即可以概括地说,我国的农村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西部,尤其分布在西部边远山区。分东中西部地区来看,2001~2003年农村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基本集中在中西部地区,西部地区的贫困发生率明显高于中部和东部地区。2003年东、中、西部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占全国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的比重分别为15.5%、35.5%和49.0%,失调于东中西部农村人口占全国农村人口的比重(分别为40.7%、34.9%和24.3%),这使得2003年西部的贫困发生率高达6.2%,远远高于中部(3.2%)和东部地区(1.2%)。
分地势来看,2003年全国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中,山区占48.8%,丘陵地区占18.4%,平原地区占32.8%。山区远远高于平原和丘陵地区[1]。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按地域来看,我国西部地区是贫困高发生率地区。如果按地势来看,山区是贫困高发生率地区。因此可以说,西部山区是贫困高发生率地区。
1.2 西部山区贫困人口的贫困面更大、贫困程度更深
西部山区贫困状况较之我国其他贫困地区贫困状况有以下特点:贫困面更大、贫困程度更深、脱贫难度更大。以甘肃省为例,根据李国璋和钱秉中的一篇研究结果显示,以人均GDP低于1287元为标准划分,甘肃省有26个县落在这个范围之内,截止到1999年末,甘肃这26个县共有农村人口871万,人均GDP 98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86元。与全国587个国扶县(现在已改为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共592个)的平均水平相比较(1999年人均GDP 257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27元),26个县人均GDP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587个国扶县的38.4%和41.1%。与全国农村2300多个县平均水平相比较(1999年人均GDP 635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96元),甘肃26个县人均GDP和农民人均收入分别为全国农村的15.5%和22.9%。这一比例分析表明,甘肃26个县的农村经济处于很低的发展水平,这里的农村人口绝大多数处于极为贫困的状态[2]。目前这一基本态势并未改变。
2.级差地租是西部山区农村贫困产生的经济根源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西部山区的贫困状况很严峻,贫困的地缘特征十分明显。当然这与一些自然地理条件恶劣地区居民收入较高的事实并不矛盾。西部山区贫困的根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为:西部山区地处偏僻,土壤贫瘠,肥力低下,可利用的土地面积十分有限,进行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十分恶劣,不利于商品交换和信息交换,其农业产出低于平原地区,其交易成本却高于平原地区。这实际上就是级差地租Ⅰ的产生过程。也就是由于土壤肥力的不同、距离中心市场远近的不同,形成优、中、劣不同级别的土地,生产者在不同级别的等量土地上获得不等量的利润。西部山区农民只拥有劣等地或中等地,亩均农业收入低于平原地区农民,遭受了级差地租Ⅰ的损失,成为山区农民贫困的最原本的成因。西部山区农民除了遭受级差地租Ⅰ的损失外,同时也遭受级差地租Ⅱ的损失。级差地租Ⅱ,是由于对同一块土地连续追加投资,各次投资的生产率不同而产生的。以下分别就西部山区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Ⅱ的产生过程进行分析。
附图
图1 分东中西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分布变化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农调队,《2004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年。
附图
图2 分地势绝对贫困人口占全国贫困人口的比重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农调队,《2004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年。
2.1 由于自然条件、资源禀赋恶劣而导致农业产出低于平原地区
从农业生产的特征来看,平原地区相对于山地而言(栽种同种作物),土壤肥力较高,较容易建立灌溉条件,蓄水保墒能力较强,粮食产量自然高于山区,假定市场条件一致,则所获收入高于山区。即使在一个县域范围内,山区乡的粮食单产要远远低于平原乡的粮食单产。以甘肃省永靖县为例,在同一个县内,农业气候条件基本一致,自然灾害发生率和发生程度也是一致的,但由于所拥有的自然资源禀赋不同而形成产出的不同,最终导致收入的差异。见下表。
表1 永靖县川塬乡与山区乡粮食单产比较 单位:亩、吨、公斤、元
地势 农民人均 粮食播面 粮食总产 粮食单产
不同的乡
纯收入(元) (亩) (吨)(公斤)
川塬乡 1467.49
78222 37897.12 484.48
刘镇乡 1586 6149
2240.2364.32
山区乡 736.61197095 30560.8
155.06
关山乡 793
14400
2231 154.93
资料来源:实地调查
从永靖县全县的平均水平来看,川塬乡(相当于平原地区)粮食平均单产是山区乡粮食平均单产的3.12倍,刘镇乡(川塬区)粮食平均单产是关山乡(山区)粮食平均单产的2.35倍,这种产出的差异是巨大的,在市场条件相同的条件下,其产生的收入差距也是巨大的,这实际上就是级差地租Ⅰ的产生过程。对我国的农村居民而言,种植业收入占全年总收入的50%以上,因此,仅仅由于所居住的地方的地势和自然条件不同就导致了收入的巨大差异和损失,这种差异和损失并不是人为所造成,实在是由于先天不足造成的。此外,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山区农村居民的人均耕地数量普遍低于平原农村居民,这与人们通常所认为的山区居民所拥有的耕地多于平原的看法正好相反。因此,山区农村居民在单位面积(或同等面积上)的级差地租损失并不能通过增加耕地面积而得到一定程度的补偿。
2.2 由于距离中心市场较远而导致的收入损失
除了由于自然资源禀赋和自然条件的不同而形成收入差距(级差地租Ⅰ)外,由于距离中心城市的远近不同也能产生收入差距,以农产品为例,农产品要从产地销往消费地,如果由中间商来收购,则农产品收购价呈现出逐远逐贱的趋势,因为中间商必然让农户承担由于距离消费地较远而产生的运费,因此,收购商以较便宜的价格收购[3]。反之,工业品销往农村,则是逐远逐贵,以地膜(其他农资商品也是这样)为例,每一吨要比市区贵50元,这一贱一贵,又使山区(或更远)的农民遭受收入的损失。根据实地调查和实际工作者的经验,农资商品从县城销往山区,化肥、地膜每吨至少加价50元,工业品(包括农资和日用品)进入较远的农村、山区,通常要加价8%~15%;农产品从产地进入消费地,收购价通常是逐远逐贱,以洋芋为例,在收获季节,每公斤的产地收购价是0.20~0.30元/公斤,城区的销售价却高达0.80~1.00元/公斤。
2.3 由于集约经营水平的低而导致的收入损失
一般而言,平原地区土壤条件较好,但农户拥有的面积很有限,通常都进行精耕细作,投入较多的资本和技术(比如化肥、农业机械、良种等等),以提高产量,从而获得较高的收入,相反,西部山区的大部分地区由于土壤肥力低下,灌溉条件恶劣,只能进行粗放式的经营,广种薄收。这就导致了级差地租Ⅱ的产生。仍然以永靖县为例。
表2 永靖县川塬乡与山区乡集约经营情况比较
指标 年末耕地面积(亩) 有效灌溉面积 保灌面积比重%
亩均机械动力
大中型拖拉机(台)
占比重% (千瓦)
川塬乡总计 104319.35 101.9 87.3
0.36 7
刘镇乡 6229.23 104.7 99.5 91.98 0
山区乡总计 245079.568.5 6.1
0.10 1
关山乡21538
1.5
-0.08 0
资料来源:实地调查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川塬乡与山区乡相比,其有效灌溉面积、保灌面积及机械动力的使用,都是山区乡的数十倍或数倍,可见其集约经营程度要比山区乡高许多,即在同等面积上的资本和技术投入大于西部山区,在同等面积上的产量也高于西部山区,由于产量的增加而带来的收入一般要高于其资本投入,从而增加了最终的农业收入。而山区农民则要遭受这一部分级差地租Ⅱ的经济损失。
3.结论与政策建议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我国西部贫困山区贫困的最原本的根源在于东部与西部、平原与山区存在级差地租,级差地租的产生导致了一部分收入差距,收入差距会衍生一系列的机会与权利的丧失,如果不能通过外力的作用,比如外部资金的注入,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当地积贫积弱的恶性循环怪圈。所以,级差地租理论为我国政府对西部地区采取适宜的扶贫策略提供了依据。对西部贫困山区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是极其必要的,也是科学的。这也是国际上通用的办法,许多发达国家都采取了对生产及生活条件极差地区的农民实行直接补贴。这种政策事实上是对级差土地收益流失的一种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