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经济伦理中的社会公正问题论文

浅谈经济伦理中的社会公正问题论文

浅谈经济伦理中的社会公正问题

王 儒

摘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更多的人开始追求利益的最大化,随之而来的道德问题也日渐增多。和谐社会是以社会公平正义为基础的社会,社会公正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伦理特征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和追求。本文从经济伦理的角度讨论了社会公正的内涵、市场经济下的社会公正问题、以及如何处理好市场经济与社会公正的关系,实现共同富裕方面进行了论述。并且对社会公正做出了要求,以此来构建和谐社会。

关键词: 经济伦理;社会公正;和谐社会

经济伦理是指导和评价人们经济行为的道德价值观念以及约束和规范人们经济行为的道德原则。经济伦理是经济行为主体及经济政策、法规决策等的价值导向和标准。当前我们党和政府正在实施构造和谐社会的战略部署。其中,社会的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内涵和特征。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具体实践中,只有真正把社会公正价值理念贯穿到处理社会主义的一切问题中才能最大限度地消除不稳定不和谐因素,最终实现社会整体的安全稳定,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

一、社会公正的基本内涵

(一)社会公正的概念。“公正”也可作为公平、正义、公道,最初来源于古希腊文,意思是表示置于直线上的东西。而要做到公正就是要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评价人或事。在经济伦理学中,“公正”首先是一个社会价值或效用的公平分配问题。我们认为,社会公正的一般意义是指社会权利和义务的公平分配。即社会利益分配的公平。以及与社会正义伦理原则相适宜的正直品行。

(二)社会公正的表现形式。首先要做到起点公正。起点公正是指人们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按照同样的标准和要求开始起跑。罗尔斯的《正义论》解释了他的正义观,而起点公正则是罗尔斯正义观的起点。吕艳红在《西方社会公正思想简评》中阐述了罗尔斯起点公正的理论,“起点公正即全体公民的权利平等、人格平等和机会平等。”。然而由于遗传因素和家庭环境的不同,人在一开始就不能达到完全意义上的平等。尽管罗尔斯提出了起点公正,但作为一种既定的事实,要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起点公正是非常有难度的。其次要做到机会公正。机会公正是指社会所有机会都均等地向每一个社会成员开放,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拥有相同的竞争机会。美国《自由、市场与国家》一书的作者布坎南说到,“机会平等的含义是:它不重视结果,但是强调程序,即每个人都有参与竞争的一种机会,保证竞争活动参与的权利、竞争规则的公正、竞争过程的透明以及竞争结果的有效”。再次要做到形式公正。形式公正包括规则的公正和程序的公正两种。规则公正是指在竞争中,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要遵循相同的规则。程序公正是指社会成员在竞争中所遵循的规则都要按照它应该具有的程序进行。我国是一个依法治国为主,以德治国为辅的社会主义国家,因此形式上的公正就显得更为重要。最后要做到结果公正。结果公正是最终实质上的公正,也是罗尔斯公正理念的最终追求。罗尔斯在《正义论》中,点明了在分配问题上要对弱势群体给予特别关注,这也就是罗尔斯所阐述的差别原则。他认为要在结果分配中融入差别原则。他指出结果公正囊括了三方面的意义:“一是横向公正,即对同等能力和经济地位的人实行同等待遇;二是纵向公正,即对不同能力和经济地位的人实行差别待遇;三是要做到代内公正和代际公正相结合”。

二、社会公正在市场经济中的问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我国经济发展也越来越快,我们的社会生活也因此受到了深刻的影响。在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之余,人们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也有了很大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物质的享受,忽略了道德的修养。更重要的,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渐深入,社会公正问题也日益严峻,社会和谐也受到了一定的冲击。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政策的指导,各地都把发展经济作为重中之重。东部地区凭借着国家的优惠政策及丰厚条件,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而西部地区条件非常恶劣,经济发展仍然十分缓慢,跟东部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城乡之间,由于基础设施,政策方针,产业结构等的不同,造成了城乡生活环境差异大。

《说文解字》云:“经,织也”。“经”字本义是指织布时用梭穿织的竖纱,编织物的纵线,后引申为常行不变的根本原则,大经大法以及思想、道德、行为等的基本法则。古人认为,经就是永恒的真理。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写到:“三极彝训,其书曰‘经’。‘经’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也。”换言之,经就是恒常之道,是指导日常实践的立场与原则。“权”最初指秤锤,后引申为衡量、考虑之意。《孟子·梁惠王上》云:“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这正是权之本意,即称量、衡量之意。权亦有应变之意,也就是常说的权变。

三、怎样处理好市场经济与社会公正的关系

公正原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遵循的伦理原则之一,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正原则,就是要坚持经济发展与社会公正的统一,即共同富裕。“共同富裕并不是终端分配上的数量平均,而是指劳动致富、合法致富途径上的平等竞争和等价交换,它以承认终端收益的合理差别为前提,而以贫富两极分化为对立面。”邓小平在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论断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因此,要处理好市场经济与社会公正的关系就要坚持两者的统一,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注重社会公正,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共同富裕。我们在市场经济中追求利益的同时更应该接受伦理道德的约束,使道德价值得以实现,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以实现和谐社会为目标,为我们最终的理想奋斗。

四、构建和谐社会对社会公正的要求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当前已经进入社会转型的重要阶段,社会利益格局有了较大的变化,社会经济结构也进行了一系列变革。在这期间出现了许多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这些也都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构成了威胁。中国共产党所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战略,即是为了解决这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第一,要坚持和伸张社会公正价值取向是和谐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就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第二,只有实现了公平,伸张了正义,才能在此基础上实现社会和谐。温家宝总理在《关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人物和我国对外政策的几个问题》的重要文章中,首次将实现社会公正,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放到一起,并列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两大任务。我们在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更要注重社会公正,以此来推进和谐社会的实现。再次,要努力营造社会公正的环境。要引导和帮助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社会公平正义观,以新时代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为指导,正确看待社会发展与社会公正的关系。要按社会公平正义的原则引导人们通过正当途径富裕起来,并在全社会营造环境来关心和帮助弱势群体,强化社会保障,保持社会安定。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目标,社会公平正义应当体现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而这样也会使整个社会充满创造活力。尽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的公平正义存在着许多大大小小的问题,而一些不道德现象也因此暴露了出来,但是我们也不能因此而退缩,应该制定相关经济伦理政策,以此促进社会公正。我们也应该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统一的原则,努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从而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最终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

不同版本的教材在编排方程内容时,都用到了“天平”这一情境,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用到了“天平”或者天平的变体“跷跷板”。这可能与天平平衡状态下两边质量相等这一特征密不可分。当数值从天平中抽象出来以后,自然就变成了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因此,教师能很自然地突出式子两边等价这一属性。延拓开来,就是在列方程过程中,需要找到这样一种特殊的数量关系(等量关系)。那么,这是方程的本质吗?

参考文献:

[1]P.拉法格.思想起源论[M].三联书店,1961.

[2]吕艳红,西方社会公正思想简评[J].理论与现代化,2009.

[3]王泽应,公平之伦理真义的掘发与拓展[J].唐都学刊,2010.

[4]约翰罗尔斯著.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5]王敬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公正问题[J].和谐社会研究,2009.

[6]王岳,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J].理论导刊,2007.

(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标签:;  ;  ;  ;  

浅谈经济伦理中的社会公正问题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