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若干重大关系——学习毛泽东《论十大关系》和江泽民《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关系论文,十大论文,经济建设论文,社会主义现代化论文,正确处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新中国成立之后,特别是在中国大地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之后,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推进,出现了一系列涉及全局性的新的矛盾和问题。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四十多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有过两篇重要论述。一篇是1956年毛泽东同志的《论十大关系》,另一篇是1995年江泽民同志的《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这两篇讲话,针对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如何解决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一些重大矛盾和问题,作了科学的分析和阐述,提出了进行正确处理的指导原则、方针和政策。认真学习这两篇讲话,对于认清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规律,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对于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
这两篇讲话发表于不同的历史时期。毛泽东同志的《论十大关系》是1956年4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当时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开始大规模地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江泽民同志的《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是1995年9 月在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上的讲话。这两篇讲话虽然相隔整整四十年,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两个时期所处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有很大不同,经济建设所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有很大不同,但二者所阐述问题的出发点和基本方针却是相同的。毛泽东同志作为党和国家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从当时中国社会主义的内在矛盾出发,提出了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江泽民同志作为党和国家的第三代领导核心,在继承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第一代和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提出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的基础上,针对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和新矛盾,提出了“要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努力把握客观规律,统一全党认识,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说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尽量争取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每一个历史时期在处理各种重大矛盾和问题时所必须坚持的基本方针和出发点,也是使我们的事业取得胜利的基本保证。
二
毛泽东同志的《论十大关系》,提出了我国在50年代中期经济社会发展中最突出的十个方面的矛盾和问题,其中有四个讲的是政治和思想方面的问题,有六个讲的是经济建设方面的问题;江泽民同志的《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从经济建设方面讲了十二个方面的矛盾和问题,概括为:“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速度和效益的关系”、“经济建设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关系”、“公有制经济和其他经济成份的关系”、“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这些问题,在50年代我国刚刚开始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的时候,还并不突出。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推进,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就成为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性的非常重要的问题。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针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搞现代化建设所出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江泽民同志作了科学的分析和阐述,提出了一系列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些矛盾的指导原则、方针和政策,这是对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矛盾问题的新发展。
三
在两篇讲话所论述的重要关系中,有六个方面的问题是基本相同的。说明这些问题是四十多年来一直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认真处理好的重要问题,毛泽东同志能在1956年明确地提出这些重大问题,而且非常辩证科学地进行分析阐述,的确是高瞻远嘱的,很多论述对于我们今天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这六个方面的问题所反映的内容、形式、矛盾点是有很大不同的。因而两篇讲话在分析阐述的角度和提出解决的方针、政策也有很大不同。江泽民同志根据新时期出现的新情况和新变化,对这些问题重新作了分析和阐述,在继承过去的基础上很多方面又有新的发展。
(一)产业结构问题
在《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同志提出必须处理好在工业和轻工业、农业三者之间的关系,要“在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基础上,对生活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加以重视,以为重工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以目前多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来促进手工业的发展是一条长远的、为重工业的发展打基础式的发展道路,比起一味注重重工业的发展,忽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是更为合理的选择”。50年代中期的中国,还是个农业国,工业刚刚起步,如何处理好农业与工业中的轻工业与重工业之间的关系,是比较突出的问题。毛泽东同志辩证地分析了农、轻、重之间的相互关系。
到了90年代中期,我国工业有了飞快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相应要求加快第三产业发展,需要在新形势下处理好以农业为主的第一产业,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关系。所以,江泽民同志专门对一、二、三产业的关系作了分析阐述。他强调,处理好一、二、三产业的关系,既有利于经济的协调发展,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在新时期如何处理好三个产业的关系上,江泽民同志指出:“加强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我国农业不仅为十多亿人口提供粮食和其他农产品,而且要为二、三产业提供重要的材料和广阔市场。”“我国工业发展的潜力很大,工业的发展仍然是我国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带动力。”“我国的第三产业的比重偏低,需要大力发展,不仅有利于缓解资金,资源供求矛盾和就业压力,优化产业结构,而且有利于提高整个经济的效益,促进市场的发育。”江泽民同志继承了毛泽东同志关于以农业为基础的思想,同时把工业看作是当前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带动力,把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作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薄弱环节,这是符合我国国民经济当前发展客观实际的。
(二)地区经济协调发展问题
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中分析了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肯定了沿海工业在全国工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他指出,沿海地区集中了我国全部轻工业和重工业的70%,这是历史上形成的一种不合理的状况,内地工业的大力发展与沿海工业基地的充分利用是平衡工业发展布局的要求,必须改变对沿海工业发展有所忽视的态度,沿海工业的发展可以带动和支持内地工业的发展,如果对此持消极态度,就会妨碍内地工业的发展,从而妨碍全国工业的发展。
在50年代,工业水平代表着一个地区的经济水平。毛泽东同志讲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实际上也是沿海经济和内地经济的关系。到了90年代,代表一个地区经济水平的除工业之外,商业、贸易、金融等第三产业已经占很大比重。江泽民同志从这个变化的实际出发,阐述了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关系,也就是东部经济和西部经济发展的关系。他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尽管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经济都取得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但差距开始出现并扩大,东部地区发展较快,对此必须认真对待,正确处理。如何缩小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呢?江泽民同志提出,要用小平同志关于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思想来统一全党的认识,要把解决地区发展差距,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作为今后改革和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要在继续支持东部地区发展的同时,更加重视支持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东部地区也要通过多种形式帮助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江泽民同志在这里提出了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内在要求,解决东中西部差距的方针,就是在承认和支持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同时,用更大的力量重视和支持欠发达地区的发展,通过自身的努力,以及国家和先富地区的支持发展,实现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的快速发展和共同富裕,而不是通过限制沿海地区的发展来实现消极的地区平衡。这个方针有利于加快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加快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也有利于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
(三)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问题
毛泽东同志认为,国防建设是必不可少的,国防建设要以经济建设的发展为前提。削减适当的军政费用可以使更多的资金转移到经济建设中来,促进经济的发展,从长期来看还可以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
江泽民同志在《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若干重大关系》中,继承了毛泽东同志关于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辩证关系,进一步阐述经济建设是国防建设的依托。他指出:国防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国防建设是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的基本保证;我们加强国防建设完全是为了自卫,同时也将增强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依托,服从国家经济建设的大局;国防建设也要现代化,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
(四)关于利益分配问题
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要处理好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问题,处理的原则是必须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利益,不能只顾一个方面,无论只顾哪一个方面,都是不利于社会主义,不利于无产阶级专政的。
江泽民同志则阐述了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关系。他是针对改革开放以来所出现的国民收入分配过分向个人倾斜,国家所得的比重过低,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悬殊等突出问题而提出来的,并且提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收入进行分配的原则——在收入分配中,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则,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把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利益结合起来。在处理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悬殊的问题上,江泽民同志指出,必须坚持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政策,同时防止两极分化。
(五)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问题
毛泽东同志和江泽民同志都把处理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作为我们这样的大国大党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把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看作是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和全国经济的协调发展的重要问题。
毛泽东同志在阐述中央和地方的辩证关系时提出,必须有中央的强有力的统一领导和全国的统一计划和统一纪律,同时又必须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各地都要有适合当地情况的特殊,他针对当时过份集中的问题,强调应当在巩固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扩大一点地方的权力,给地方更多的独立性,让地方办更多的事情。
江泽民同志在阐述了如何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之后,针对改革开放和实行权力下放以来,有的地方和部门过多的考虑本地区、本部门局部利益,在某些方面出现了过于分散的现象,提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坚持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的总的原则和方针——既要有体现全局利益的统一性,又要有统一领导下兼顾局部利益的灵活性;既要有维护国家宏观调控权的集中,又要在集中指导下赋予地方必要的权力。按照这样的原则发挥好中央和地方两方面的积极性,就能够使国民经济既生机勃勃又持续健康地向前发展。
(六)学习、利用外国和自力更生发展自己问题
毛泽东同志把这个问题归纳为中国同外国的关系。他提出,要学习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包括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好的东西都要求学,但不能盲目照抄,机械搬运,必须在学习的同时加以分析批判,而不能学习那些短处和缺点。那种一概排斥外国科技、文化和一概照搬的态度都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他从哲学的角度全面分析了处理中国与外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江泽民同志则主要从经济建设角度,阐述了中国与外国关系中一个最重要最现实的问题,即扩大对外开放和坚持自力更生的关系。他提出,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扩大对外开放,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方针。在充分肯定实行对外开放对加快现代化进程发挥了巨大作用之后,他又指出了在发展对外关系中存在着的一些问题,强调必须处理好扩大对外开放和坚持自力更生的关系,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如何具体处理这个关系呢?江泽民同志着重强调了两个问题:一是要引进先进技术,但必须把引进和开发、创新结合起来,形成自己的优势;二是要利用国外资金,但同时更要重视自己的积累,这样才能争取时间,加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为了避免使人们对这个问题产生片面性,又走向另一个极端,江泽民同志特别提出:讲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绝不是要闭关锁国,关起门来搞建设,而是要把对外开放提高到一个新的更高水平。江泽民同志关于扩大对外开放与坚持自力更生关系的论述,既体现了毛泽东同志关于处理中国与外国关系的基本原则,又针对新的历史时期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方针和原则。
标签:论十大关系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经济论文; 毛泽东论文; 矛盾处理论文; 关系处理论文; 经济学论文; 时政论文; 中西部地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