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背景下跨国有组织犯罪的发展趋势_全球化论文

全球化背景下跨国有组织犯罪的发展趋势_全球化论文

全球化境域下跨国有组织犯罪的发展态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境域论文,态势论文,有组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9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140(2004)05-0150-07

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和网络国际化进程的加深,世界各国在经济 、政治领域的相互交往日益增多。但与此同时,有组织犯罪的跨国性、全方位发展趋势 亦愈来愈严重。特别是近几年来,世界范围内各种类型的跨国有组织犯罪更是日趋猖獗 。跨国有组织犯罪的滋生并迅速蔓延,对世界各国的国家安全、经济发展和法律秩序构 成了严重威胁。为了有效惩治和防范跨国有组织犯罪,2000年11月15日,联合国大会第 55届会议通过了《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2003年9月29日,该公约正式生 效。迄今已有147个国家签署该公约,其中,批准该公约的有51个国家。《联合国打击 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是目前世界上第一项针对跨国有组织犯罪的全球性公约,是世界 各国加强国际合作,以应对跨国有组织犯罪挑战所取得的重大成就。本人作为理论工作 者,很有必要对全球化境域下跨国有组织犯罪的发展态势进行系统和深入的探讨,以便 为有效预防和打击此类犯罪提供参考。

把跨国有组织犯罪置放于全球化的境域中加以考察,其目的是要揭示全球化与跨国有 组织犯罪的内在关联。毋庸置疑,全球化已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和经验事实。 作为一种主流话语,全球化(Globalization)是一个含义颇丰的概念,解读全球化的关 键在于把握全球化的实质。美国的阿尔君·阿帕杜莱斯把全球化归结为五个维度或五个 拼盘:一是全球流动的人种图景;二是跨国性的科技图景;三是跨越民族和文化差异的 媒体图景;四是无国界的货币流动图景;五是全球性的而非国别性的意识形态接受图景 。这五种图景各自都是一个独立运行的世界,与传统意义上的地理空间领地没有重合之 处。[1]全球化的深层本质在于,由于交往实践的发展,人类活动突破了时空界限,世 界因之联为一体并体现出极强的相干性和系统性。不言而喻,全球化为观察跨国有组织 犯罪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对跨国有组织犯罪做了明确、具体的界定。根据 公约第3条第1款,跨国有组织犯罪是指有组织犯罪集团实施的严重的跨国犯罪。而所谓 跨国犯罪,即在一个以上国家实施的犯罪;或虽在一国实施,但其准备、筹划、指挥或 控制的实质性部分发生在另一国的犯罪;或犯罪在一国实施,但涉及在一个以上国家从 事犯罪活动的有组织犯罪集团;或犯罪在一国实施,但对于另一国有重大影响。近年来 ,世界范围内各种类型的跨国有组织犯罪日趋猖獗,极大地危害了国际和平、安全和经 济发展。

跨国有组织犯罪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形成和发展同全球化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 系。人类全球化的进程肇始于近代资本主义的对外扩张和世界性发展,其开端可以追溯 到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2]人类历史进入20世纪后半叶以来,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 并在经济、政治、文化和通讯等方面展现了全方位的沟通和相互影响。这种“全方位” 的全球化,在某种程度上为跨国有组织犯罪创造了有利的发展条件和环境,其表现是: 第一,经济的全球化为跨国有组织犯罪提供了广阔的犯罪空间。20世纪后半叶,迅速发 展起来的跨国公司将资本、技术、交易和管理合为一体,推广到世界各地,形成全球性 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使整个世界成为跨国公司的工厂与市场。由于跨国公司的 发展,世界经济不再是各国国民经济的组合,而越来越成为跨国企业的组合。很显然, 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市场开放、贸易自由化为犯罪集团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使 其拥有了更多的犯罪活动空间。犯罪组织以类似于公司企业的结构从事犯罪活动,利用 专业人才协助谋取和隐藏利润。犯罪组织还不断作出调整,使自己适应市场变化,迎合 公众对商品和服务的需要。跨国有组织犯罪像跨国公司一样行动,使犯罪活动突破了国 家的界限,在许多情况下具有了全球性质。第二,交通与通讯的全球化为跨国有组织犯 罪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交通与通讯的全球化,一方面使全球的经济活动连在一起, 使信息得以在全球范围内准确、迅速地传递,使世界任何一个地方的“实时”交易成为 可能,从而使跨国犯罪交易更加便捷、迅速。跨国有组织犯罪如果没有交通和通讯的发 展,其犯罪活动将大打折扣。另一方面,人们的交往范围不断扩大,消除了时间与空间 的限制,使世界变成了“地球村”,导致了国际性大都市的出现。正是遍及全球的世界 性大都市为跨国有组织犯罪集团提供了密集的金融服务网和活动基地,从而为其掩盖犯 罪收益的使用和流动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第三,政治的多极化为跨国有组织犯罪创 造了机会和条件。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伴随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政治也显示出 多极化特征。冷战结束后,美国趁经济全球化之机,试图推行“美国化”,由此导致第 一、第二世界的不平衡。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增无减,局部地区、领域动荡不安。据 不完全统计,现在世界动荡地区有130多个,17个地区比较严重。这些地区武装冲突、 局部战争时有发生,这就为非法武器交易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为跨国有组织犯罪集团大 肆走私军火创造了难得的机会。第四,文化全球化成为诱发跨国有组织犯罪的温床。尽 管对文化能否全球化意见不一,全球化中各种文化的相互撞击与交流对整个世界的影响 却是不容否定的事实。在全球化进程中,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任何时候也没有达到像现在 这样的程度。在全球文化交流和渗透过程中,除了先进文化的相互融合和影响之外,不 可否认的是犯罪亚文化的传播,特别是暴力文化和帮会文化在全球范围内流转,并通过 各种现代化媒介迅速扩散,从而对人们的思想产生毒化作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任何 有组织犯罪集团都有着深刻的犯罪亚文化的烙印。此外,跨国有组织犯罪集团还利用犯 罪亚文化的交流和渗透相互学习和借鉴犯罪经验和技术,从而使跨国有组织犯罪的危害 性更大。

犯罪发展态势是社会犯罪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状态和形势,它包括犯罪总体发展状态 和形势,犯罪类型发展状态和形势,犯罪方式和手段发展状态和形势,犯罪主体发展状 态和形势等。犯罪作为一种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其发展态势是各种社会矛盾和消极因 素的综合反映,它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是各种复杂的社会原因造成的。 我国著名犯罪学家储槐植教授认为:“社会发展决定犯罪发展,犯罪发展决定刑法发展 ,这大概是一个规律。”[3]全球化与跨国有组织犯罪的内在联系表明,随着人类社会 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发展,跨国有组织犯罪,无论是在犯罪组织的管理和运作方面,还 是在犯罪方式和手段方面,抑或是在犯罪行为和目的方面,都会有新的表现,并相应地 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态势。

(一)犯罪组织的管理会更加严密和完善

在全球化背景下,跨国有组织犯罪所从事的是跨越国界、严重危害国际社会秩序的犯 罪行为,决不是一般松散的犯罪团伙所能完成的。所以,跨国有组织犯罪集团通过森严 的等级和严格的规章制度实行严密完善的组织管理。跨国犯罪的整个运转过程就如同跨 国公司的商务活动那样,从犯罪的策划、准备到实施以及逃避打击,都要经过周密的安 排,有极强的组织性和纪律性。跨国有组织犯罪的组成成员,特别是其核心成员基本固 定,内部机构也能保持长期的稳定。在犯罪组织内部实行垂直的权力结构,上级对下级 拥有直接的控制权。以美国“黑手党”为例,美国黑手党的最高领导机构是“全国委员 会”,下设29个区,每个区由一个“家族”掌管,每个家族有一个首领,其被称为“教 父”,手下设有军师、副手、纵队长、小组长和大量的一般成员。每个家族都是独立的 ,从势力最强的“家族”中抽调出9至12人组成一个“全国委员会”,负责协调和处理 “家族”之间的事务和矛盾纠纷。[4]跨国有组织犯罪集团内部的规章制度非常严格, 按其性质可分为犯罪的行动制度和内部保密制度。成员在执行犯罪活动的过程中,一切 必须听从并服务于犯罪计划,即使对集团内部也必须终身保密,否则就可能招致极为严 重的报复。这样,跨国有组织犯罪分子已不再是一群打打杀杀、舞枪弄刀的暴徒、乌合 之众,他们多以合法的身份出现,具有很高的社会地位,甚至以慈善家的面孔出现在公 众面前。其成员中,有出色的法律专家,有受过美国著名MBA学院教育的管理人才,甚 至还包括一些政府官员。总之,跨国有组织犯罪实行的是一种规范的完善的管理。

(二)犯罪行为的国际分工会更加明确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全球经济的紧密联系,使跨国有组织犯罪从犯罪策划、人员分 配、犯罪工具制造到实施犯罪表现出极明显的国际性分工趋势。这种国际分工包括了地 域分工和行业分工。在跨国贩毒案件中,利用国际分工从事贩毒是国际贩毒集团主要的 犯罪方式。南美洲的卡利集团、麦得林集团都是臭名昭著的国际贩毒集团。这些贩毒集 团从南美洲北上将毒品非法贩运到美国、加拿大,往西横渡大西洋进入欧洲毒品市场, 每年把数以吨记的毒品销售到世界各地。东南亚的坤沙集团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瓦解以 前也是非常猖獗的国际贩毒集团。该集团在东南亚金三角地区收购或直接种植毒品原株 ,经过加工以后,途径中国大陆、香港转运到美国和欧洲。近几年来,俄罗斯社会治安 混乱,黑手党势力发展迅速,并积极从事贩毒活动。他们把毒品从伊朗、阿富汗、巴基 斯坦等国运到土耳其,经由中亚国家进入俄罗斯,再转运到西欧各国。这些国际贩毒集 团在进行跨国贩毒过程中,有人专门在一些地区如东南亚、南美各地种植大麻、罂粟, 有人负责加工、提纯、制造鸦片、海洛因、可卡因的毒品成品,有人负责储运、运输, 批发和零售,还有人专管融资,有人负责对毒资和犯罪收益进行洗钱,使非法获利“合 法化”。所有参与者都在贩毒集团的统一指挥下,分工合作,共同完成跨国犯罪活动。 同样,一些跨国走私文物集团在走私文物过程中,组织成员的国际性分工也十分明确, 有人专门在世界各地搜集甚至盗窃文物,有人专门接应、收购通过各种方法获得的文物 ,然后交给专门人员把文物偷运出境,从而形成从盗窃到接应收购再到非法偷运出境、 高价出售的一条龙式的犯罪链条。

(三)犯罪手段的现代化、智能化水平会更高

随着现代科技的日新月异和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跨国有组织犯罪集团依靠雄厚的犯 罪资金,为进行更大规模的犯罪和对抗各国政府的打击,不惜花费重金装备自己。它们 购买并使用各种先进的交通、通讯工具和武器装备,使犯罪活动更具现代化色彩。有些 大型犯罪集团不仅拥有武装直升机、潜艇、导弹和喷气式战斗机等武器,而且还有加密 传真机、高性能解码器,截听电话传真和监听当地航空通讯等业务的多功能讯号扫描装 备以及大型电脑主机。在一些国家,犯罪组织手中的武器和设备甚至超过了当地警方。 令人担忧的是,这一趋势还在进一步发展之中。例如,玻利维亚的贩毒集团就配备了先 进的武器和电子设备,在飞机上装置了现代化的雷达和电子仪器,使政府地面雷达无法 跟踪,政府的国防军、缉毒警察也望而生畏。2000年9月7日,哥伦比亚警察在突袭一贩 毒集团的老巢时发现,毒贩正在建造一艘可以一次运送200吨毒品的潜艇,而且这艘潜 艇的先进程度丝毫不亚于军用潜艇。[5]在跨国金融诈骗犯罪中,犯罪集团利用计算机 系统或其他高科技手段伪造足以乱真的货物提单、信用证等;破译信用卡密码以后再伪 造信用卡,在第三国进行大量提款。如香港一犯罪集团在上海、青岛、武汉等地和酒店 的收款员相勾结,在客户使用信用卡时,收款员在POS机(信用卡付款系统终端)连接微 型的密码破译装置,破译客户信用卡密码,再根据该密码伪造信用卡,在上海、福州、 香港和日本等地进行消费。[6]有些犯罪集团还常常涉足最新的科技、经济领域。例如 ,电信技术在银行业广泛应用后,电子货币成为犯罪集团进行跨国洗钱的重要工具。有 些犯罪集团还雇佣最优秀的人才组成智囊团,为实施犯罪出谋划策,使其犯罪手段更加 狡诈,犯罪活动更加隐蔽。上述情况表明,犯罪手段的现代化和智能化大大增强了犯罪 集团同各国执法机关的对抗能力,给国际社会打击此类犯罪带来重重困难。

如前所述,经济、政治、文化和通讯等方面“全方位”的全球化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了 广阔的活动空间和各种便利条件。这种情况被跨国有组织犯罪集团所利用,就使犯罪活 动在类型发展态势上出现了多样化、新型化。除了传统的盗窃、抢劫、杀人犯罪等有大 的发展外,恐怖犯罪、经济犯罪、毒品犯罪、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等各种各样的犯罪,都 会有比较大的发展。[7]除国际恐怖主义活动外,尤以以下几种跨国有组织犯罪最为突 出:

(一)毒品犯罪会越来越严重

在国际上,毒品犯罪是危害最严重的犯罪。由于其巨额利润,因而成为有组织犯罪集 团特别是跨国有组织犯罪集团最重要的犯罪活动之一。世界毒品犯罪形势伴随着全球化 的发展呈现日益严重化趋势。60年代,毒品的交易市场基本在美国和西欧,到了80年代 以后,也就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越来越快的时期,毒品市场从美洲、欧洲、亚洲扩大 到非洲、大洋洲。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毒品市场,毒品交易额占全世界的1/5。在80年 代中期,哥伦比亚是美国最大的大麻和可卡因输出国,到了80年代中叶以后,“金三角 ”地区成为供应海洛因的毒源。仅1993年在美国执法人员查获的海洛因中,几乎有70% 的海洛因源自“金三角”。在欧洲,走私、贩卖大麻和海洛因的犯罪活动依然严重。90 年代以后,非法贩运可卡因的犯罪在欧洲也蔓延开来。据国际刑警组织透露,自1986年 至1990年,欧洲20个国家没收的可卡因数量由1500公斤增加到12900公斤。在荷兰,仅1 986年就收缴非法贩运的可卡因270公斤,安非他明86公斤,大麻47吨。在西班牙,毒品 查获量由1989年的1852公斤增加到1990年的5382公斤。在德国,1989年共查获海洛因和 可卡因2吨多,比1988年多一倍。东欧国家也正在成为近东一些国家与欧洲毒品消费国 之间的主要通道。波兰已成为继荷兰之后的欧洲第二大毒品走私地。保加利亚的地理位 置已使其成为土耳其、黎巴嫩生产的毒品的中转站。据前苏联1990年11月份的官方统计 ,毒品非法交易额达30亿卢布。1995年乌克兰的年毒品交易额也不少于1300万美元。在 亚洲,日本已被列为新的毒品集散地和销售市场。从1981年开始,日本每年查获的贩卖 毒品的人数均在2万以上。毒品的主要来源是韩国和中国台湾。1990年日本查获的可卡 因总量为64公斤,1991年为68.8公斤,这些可卡因均系从哥伦比亚等南美国家贩运而来 的。马来西亚的毒品主要来自泰国,仅1987年上半年,马来西亚就收缴走私生鸦片100 多公斤,海洛因18.28公斤,大麻294.41公斤,兴奋剂和致幻剂16505粒。[8]另外,印 度尼西亚、孟加拉、尼泊尔、文莱、斯里兰卡、马尔代夫、斐济、赞比亚等国,也已成 为国际贩毒的中转地。非法贩运毒品的犯罪活动在大洋洲和非洲也已开始出现且范围日 益扩大。遍布全球的贩毒网已基本形成。

由欧盟和法国政府资助的巴黎地理政治毒品监视所在1998年至1999年的年度报告中指 出,毒品泛滥已成为当今世界最严重的公害之一。目前,全世界每年的毒品交易额达50 00亿美元,高于世界石油贸易额,仅次于军火交易。全球吸毒的人约有2.18亿,其中吸 食大麻的人数最多,约有1.42亿,占世界总人口的2.45%;每年因吸毒过量而死亡的人 约10万,约有1,000万人因吸毒而丧失劳动能力,且全球吸毒者的年龄在下降。2001年 7月在北京召开的国际刑警组织第5届国际海洛因大会组委会介绍,当今毒品危害遍布全 球,世界各国无一幸免,毒品犯罪对整个人类社会、对全世界带来了严重的危害。[9]

(二)偷渡活动会更加猖獗

偷渡,即偷运移民,是跨国有组织犯罪最主要的犯罪活动之一。在国际社会日益全球 化的今天,世界性的偷渡犯罪活动非常猖獗,近几年来,发展中国家的国民为了追求更 美好的生活而以偷渡的方式移民外国,涉及的国家和地区非常广泛。2000年6月19日, 英国警察在多佛港的一辆蔬菜冷冻车车厢里发现了58具男女尸体和2名奄奄一息的男子 。这58名死者和2名男子都是梦想到英国赚大钱的偷渡客。这起惨案也成为英国历史上 最严重的偷渡客惨死事件。此案惊动了欧洲各国警方和国际刑警组织,也引起了中国及 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偷渡如今已经成为一个令许多国家无法回避的世界性难题,且有 愈演愈烈之势。据国际移民组织(IOM)的保守估计,目前全世界每年约有1.5亿移民,其 中3000万属于非法移民,他们从发展中国家被偷渡到发达国家。近年来,国际社会普遍 认为,偷渡是世界上增长速度最快的跨国有组织犯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国际社 会认为毒品犯罪是发展最快、利润最大、数量最多的跨国犯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 ,这种认识正在逐渐被改变。偷渡犯罪与毒品犯罪相比,投资更少,风险更小,所受到 的法律制裁更轻,而利润则更大、更具诱惑力。大体说来,偷渡活动的目的地有三个: 美国、欧洲和澳大利亚。前几年,美国是偷渡客们的首选目标,偷渡到美国的不仅有亚 洲、中南美洲、非洲等国家的公民,甚至连一些西欧国家的公民都想到美国定居。偷渡 客大多从海上潜入美国,后来又开辟了从墨西哥进入美国的偷渡路线。据总部设在日内 瓦的国际移民组织(IOM)的保守统计,每年抵达美国的非法移民超过30万人。一位IOM官 员表示,多佛惨案说明了另一种趋势:西欧正在取代美国,成为大多数非法移民的目的 地。这些非法移民主要来自亚洲、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前南斯拉夫和其他一些东欧国家 。欧洲联盟估计,每年大约50个跨国犯罪组织把40万人偷渡到欧盟国家境内。非法移民 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东欧对外开放,以及根据申根协议,欧盟国家内部边界的拆除。偷 渡人口贩子最喜欢的路线包括:用船从阿尔巴尼亚、突尼斯或摩洛哥,进入南欧。从塞 拉耶佛机场经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进入意大利和奥地利。或者从土耳其的伊斯坦布 尔设法进入德国。德国约有80万非法定居的外国人,另外每年还有10万非法移民涌入。 希腊约有65万非法移民,他们中的大多数是阿尔巴尼亚人。在比利时非法定居的外国人 约有7万人。1999年,奥地利查获43000名非法移民,比1998年多了一倍。从北非到西班 牙,也是一条主要的偷渡路线。就在多佛惨案发生的第二天,西班牙宣布,警方在南部 地区拦住一辆大货车,里面藏着36名非法移民,包括6名儿童。这些非法移民来自北非 ,他们冒险穿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入西班牙,准备再从西班牙分流到欧洲其他国家。近年 来,不法分子又打开一条从俄罗斯到芬兰的新路线。至于引进的偷渡客,多是阿富汗人 、阿尔巴尼亚人、库尔德族人、孟加拉人、伊拉克人。其中,华人有增多的趋势。世界 上许多国家都存在偷渡现象。一位法国移民专家说:“你不可能阻止人员流动,因为发 达国家的劳动力呈下降趋势,而第三世界人口又在迅速增多。”[10]

(三)贩卖人口会日益疯狂

贩卖人口在国际公约上称为贩运人口,特别是贩运妇女和儿童。根据《联合国打击跨 国有组织犯罪公约关于预防、禁止和惩治贩运人口特别是妇女和儿童行为的补充议定书 》第3条的规定,“人口贩运”系指为剥削目的而通过暴力威胁或使用暴力手段,或通 过其他形式的胁迫,通过诱拐、欺诈、欺骗、滥用权力或滥用脆弱境况,或通过授受酬 金或利益取得对另一人有控制权的某人的同意等手段招募、运送、转移、窝藏或接收人 员。剥削应至少包括利用他人卖淫进行剥削或其他形式的性剥削、强迫劳动或服务、奴 役或类似奴役的做法、劳役或切除器官;如果已使用上述任何手段,则人口贩运活动被 害人对上述的预谋进行的剥削所表示的同意并不相干;为剥削目的而招募、运送、转移 、窝藏或接收儿童,即使并不涉及上述任何手段,也应视为“人口贩运”。

有关国际组织透露:各国及相关地区犯罪集团每年贩卖100万至200万妇孺,供应全球 各地娼寮或劳力密集的工厂充当性奴或奴工,其中亚洲地区就有25万妇女儿童遭受非法 贩卖的厄运。贩卖人口利润高、风险低,是世界上增长最快和最有利可图的犯罪行业之 一,世界上每年因拐卖人口犯罪牟取的高额利润已达170亿美元左右。当前国际贩卖妇 女儿童犯罪案件数量庞大,发展迅速,形势严峻。美国中央情报局在一份题为“国际向 美国贩卖妇女活动:当代奴隶制的表现形式”报告中指出,每年有多达5万名来自亚洲 、拉丁美洲和东欧的妇女儿童被以各种虚假的理由拐卖到美国,被迫沦为娼妓、受虐待 的劳工或佣人。当前是近10年来这种犯罪发生最为严重的时期。受害妇女儿童大多数被 贩卖到色情服务行业,遭受商业性性剥削,这一点正在不断走向产业化和全球化。据瑞 典“反对儿童商业性性剥削世界大会”提供的资料,全球每年约有100万儿童(《联合国 儿童权利公约》规定,儿童为18岁以下)被拐卖强迫从事色情业,这些儿童主要来自东 南亚、非洲、南美洲和东欧等贫困国家和地区。战乱、饥荒以及社会动荡、种族歧视、 大规模人口迁移、家庭破裂等因素是导致14岁至18岁儿童被迫从事色情业的重要原因。

传统上,被贩卖妇女儿童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输出。近年来,发展中国家内部互 流现象日益突出。进入90年代后,一些新兴发达区域,如东亚、东南亚、南亚国家间出 现互流,日本、泰国、越南、老挝、尼泊尔、印度、柬埔寨、菲律宾等国家和我国港澳 台地区均出现程度不等的跨国(境)贩卖妇女儿童活动。跨国贩卖手法主要有非法劳务输 出、非法出入境、非法收养、跨国婚姻、组织旅游、传教等手段,近来更出现利用互联 网络进行贩卖妇女儿童犯罪和其他色情犯罪(如制作传播儿童色情图片)的活动。贩卖妇 女儿童已成为继贩毒、贩枪之后,跨国犯罪组织乐于涉足的又一重要行当,并有可能取 代贩毒成为跨国犯罪组织的主要财源。[11]

(四)跨国洗钱会更加突出

洗钱犯罪(money laundering)是指故意隐瞒或掩饰犯罪收益的性质、来源,使其可以 进入合法的资金流通的行为。二十世纪初以来,西方国家的毒品犯罪、有组织犯罪日益 猖獗,并产生了巨额的非法收益。为了逃避司法机关制裁,享受犯罪成果,洗钱者便采 取各种方法对犯罪收益进行清洗,使其合法化,洗钱犯罪就应运而生。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洗钱犯罪日益国际化,已经成为一个十分突出的全球性问题。洗 钱手段更加完善,洗钱技术朝着越来越尖端、越来越复杂的方向发展。国际刑警组织所 列举的常见的洗钱方式包括:1.建立并使用前台或空壳公司洗钱。空壳公司(shell

corporation)是指以他人名义注册,而实际上为犯罪组织所拥有,用于非法活动的公司 。由于这类公司的所有人和使用人名不符实,所以又称为被提名人公司。在一些金融系 统保密严格的国家和地区,空壳公司林立,当地人花一定数额的钱注册公司以后,再卖 给洗钱组织。洗钱者往往将黑钱与公司的正常的业务资金混在一起存入银行,再通过纳 税变成合法的收入,借以逃避司法机关的追查。2.金融机构所提供的各种服务也可以被 用来进行洗钱。洗钱者可以将黑钱以假名存入银行,可以将黑钱伪装成银行贷款,可利 用银行转帐将黑钱汇到国外,将大额现金分成多笔进行交易,以规避现金交易申报等。 随着跨国有组织犯罪的资本滚雪球似的积累,不少洗钱者直接开办银行或对其他银行进 行控股,从而更方便地利用银行来为其洗钱进行服务。3.走私货币是一种传统的,但依 然重要的洗钱方式。洗钱者大多是将黑钱从现金交易申报制度严格的国家走私到不严格 并为其保密的国家。走私的途径也多种多样,如偷运、夹带,还有的洗钱者用黑钱购买 艺术品或昂贵金属,并将其走私出境,然后在其他国家出售。国内金融机构对洗钱犯罪 控制越严格,通过走私货币进行的洗钱就越严重。此外,一种常见的洗钱方法是参与现 金密集行业。如赌场、酒吧、餐馆、金银珠宝店等行业大多是以现金进行交易,有的洗 钱者通过操纵这些行业将犯罪所得转化为经营所得,有的利用黑钱购买赌博筹码,再兑 换成大量现金。

在国际金融和国际贸易不断融合的今天,新型的支付和贸易方式是建立在快速的、匿 名的和无监管的基础之上的。在自动支付系统下,只要客户操纵一下电脑键盘,就可以 在不同的帐户之间进行转帐,而无须通过银行。这就为跨国洗钱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 。遍布全球的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使全球金融中心和金融机构 正在形成一个全时空、全方位的一体化金融市场。同时,国际性商业银行不断在国外设 立分支机构,形成了全球范围内的经营网络。这种庞大的金融体系给监管增加了难度。 还应该看到,世界各国毕竟在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法律制度上还存在相当大的差异。 有的国家对洗钱犯罪控制不力,甚至持放任态度。如有的国家实行严格的银行保密制度 ,公司或个人可以自由设立帐号并为其严格保密。这种保密天堂为洗钱者提供了一个没 有风浪的港湾,从而吸引了大量肮脏的非法资金,使非法洗钱的数量越来越大,涉及的 范围日益广泛。2001年6月5日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市召开的打击非法洗钱和灰色经济国际 会议上,联合国副秘书长兼禁毒署执行主任皮诺·阿拉基在开幕式上发言指出,据国际 货币基金组织估计,全球每年非法洗钱的总数额相当于全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2%至5%, 高达1万亿至3万亿美元。据联合国估计,在一些发展中国家,每年被合法化的非法收入 为10亿到20亿美元,在一些发达国家这一数字高达1000亿美元,而在一些世界金融中心 ,每年有3000亿到5000亿美元的黑钱被合法化。另据有关国际组织的报告,非法洗钱活 动最猖獗的国家共有15个,其中包括以色列、巴哈马群岛、列支敦士登、菲律宾、黎巴 嫩、俄罗斯等。[12]跨国有组织犯罪集团成为洗钱活动的主角,可以预见,随着全球化 的发展,洗钱犯罪将呈现出更加严重的局面。

(五)军火走私会愈演愈烈

军火走私亦称非法贩卖武器,它并不是一种新的犯罪现象。目前由于世界某些地区政 局不稳和伴随而来不断加剧的武装冲突,军火走私活动遂有愈演愈烈之势。冷战结束以 后,世界政治形势和军事力量对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冷战时代的不少热点地区开始降 温,超级大国之间的军事对抗一度有所缓和。作为军事大国和武器生产国的前苏联的解 体,使得一些军事物资在某种程度上失去了控制。一些国家的军方不惜非法出售武器来 谋取经济利益。它们为了谋求生存、发展,只好到国外寻找客户,巴尔干、高加索、东 非、西非,以及中东地区所发生的种族冲突、民族冲突和宗教冲突,在某些地区已经升 级为公开的武装战争,成为非法武器交易大幅度上升的根源。一些大规模的武器库已经 脱离政府的控制,落入有组织犯罪分子的手中,他们迅速建立了必要的军火供应线。如 中美洲国家的内战结束以后,经济形势恶化,许多流散在私人手中的枪支进入黑市交易 ;柬埔寨内战结束以后,大量武器流入泰国;中越战争后,流失在民间的武器在中越边 境的中国云南、广西等地频繁出售。而与此同时,冷战后出现了一些新的热点地区,小 规模、使用常规武器的战争不断。这为武器的非法交易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市场。以追求 非法暴利为目的的跨国有组织犯罪当然青睐这一行业。由于各国政府对武器进出口实行 严格管制,非法的军火只能通过走私进行。有的走私分子为了掩人耳目,还伪造许可证 对付海关的查验。军火走私的泛滥,给不少国家和地区带来了无穷的灾难和隐患。一些 反政府组织以走私武器来武装自己,与政府军公开对抗;有的黑社会组织利用走私武器 杀人越货,敲诈勒索,其犯罪能量成倍增长;还有的恐怖组织利用非法购买的武器制造 恐怖事件,向政府施加压力,以满足他们的非法目的。

更为可怕的是与军火走私紧密相连的核材料走私。它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性质严重, 后果可怕且比较突出的新型跨国有组织犯罪。1995年1月25日,德国联邦调查处公布, 仅在德国境内发生的非法核走私案件,1991年为41起,1992年为158起,1993年为158起 ,1994年为267起。相信这些记录在案的数字仅仅是核走私活动的冰山一角。[13]一旦 这些核材料落到危险分子手中,他们就有可能制造核弹,用以讹诈政府,威胁平民生活 ,进而对世界各国的和平与安定造成极其严重的威胁。对此,国际社会必须予以高度重 视。

跨国有组织犯罪所呈现出的这些新的发展态势是与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 的全球化进程相伴而生的现象。这也使我们进一步相信,社会及经济发展在造成犯罪膨 胀的同时,同样会为控制各种犯罪创造出有利条件。因此,我们当前的任务就是透过全 球化的视野,充分利用这些条件,研究应对犯罪发展的新举措和新方法,以便更有效地 预防和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

标签:;  ;  ;  ;  

全球化背景下跨国有组织犯罪的发展趋势_全球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