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和高中新教材改革的实施,对于高中的数学教学和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学生数学思维,是指学生在对高中数学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思维的基本方法,理解并掌握高中数学内容而且能对具体的数学问题进行推论与判断,从而获得对高中数学知识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能力。苏联教育家期托利亚尔在《数学教育学》一书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提高独立思维能力,发展智力和陶冶个性品质,数学思维问题是核心问题。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必须重视数学思维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以便在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关键词:数学思维;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8.8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691(2018)08-0092-01
前言:新课标认为:“教学活动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参与教学,让课堂充满创新活力。”这就要求我们的数学教学不能只是单纯地回答已有问题,而是让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表达自己对生活中数学问题的理解和想法,并把这种行为升华为一种习惯。只有让学生的探究行为成为一种习惯,才能实现教学的最高理想,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科学精神和强烈求知欲望的人。
一、逻辑思维的培养
逻辑思维是创造思维的基础,创造思维往往是逻辑思维的简缩。就多数学生说,如果没有良好的逻辑思维训练,很难发展创造思维。高中教学的逻辑思维能力,说到底是一个正确、严谨、合理地进行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要求学生在对具体问题的观察、分析、类比、归纳、演绎、综合、抽象和概括时,周密严谨,有理有据;也要求在采用演绎、归纳和类比等推理方式进行推理和论证的表达中,格式、步骤要规范,要准确而有条理,符合逻辑。
高中数学教师在课堂上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课堂教学的一个基本任务是引导学生疏通知识,理清主要的知识脉络,但这只是高中数学教学最为基础的要求,教师还应该让学生学会正确的思考,深入理解知识点的核心、知识与知识间的联系,从而建立一个有效的知识网路。比如,在讲解《数列》这一章时,等差、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得出就是解决数列问题的两种基本的思路,教师在讲解时要着重让学生掌握求证的过程,总结这样的思维方式可以在哪些情况下适用。高中数学的研习,千万要摆脱死记硬背的传统教学方式,有人会质疑说,要解答高中数学问题,记住一些概念、公式是必不可少的。我们不怀疑记忆的方式有助于我们迅速解答相关数学问题,但这不能成为学生解答问题的依赖。正如学生在遇到等差数列求和忘记了求和公式,如果我们早就用逻辑思维掌握了求和公式导出的来龙去脉,重新推导,求和公式也就出来了。
二、逆向思维的培养
学生的思维能力一般是指正向思维即由因到果,分析顺理成章,和逆向思维是指由果索因,知本求源,从原问题的相反方向着手的一种思维。加强从正向思维转向逆向思维的培养,能有效地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高中数学中的概念、定义总是双向的,不少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只注意了从左到右的运用,于是形成了思维定势,对于逆用公式法则等很不习惯。因此在概念的教学中,除了让学生理解概念本身及其常规应用外,还要善于引导启发学生反过来思考,从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与拓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时,A交B就等于A,如果反过来,已知A交B等于A时,就可以用A是B的子集了。因而,在教学中应注意这方面的训练,以培养学生逆向应用概念的基本功。当然,在平常的教学中,教师本身应明确哪些定理的逆命题是真命题,才能适时训练学生。
高中数学教学实践表明,数学问题中确实有许多问题,如果采取传统的常规的解决思路和方法,极有可能将问题引入到更为复杂、更为繁难的处境,特别是对于一些已知条件比较复杂的数学问题,试图通过“正向”的思维方式进行解题,必然会遇到很大困难。而如果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采用“逆向”的思维方式进行梳理,从问题的结论反面来考虑问题的条件与结论,往往可以促使学生产生“豁然开朗”的感觉。无疑,这有力地丰富了解决数学问题的方式与方法,并有力地提升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发散思维的培养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指出:“人的创造力,主要依靠发散性思维,它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成分。”可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必须重视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培养数学思维的发散性思维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对一些构思巧妙,条件隐蔽的问题的解决,教师要指导学生在熟练掌握常规思维方法的同时,探索一些不同寻常的非常规解法。如数形结合法、构造法、代换法等。教师在日常教学之中,设计一题多解的题目,对比得出解题的简捷办法,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养成发散思维习惯。同时以“巧妙”的魅力来深深地吸引他们的好奇心、好胜心,促使学生爱好数学。
通过运用非常规方法解题的教学,学生的思维得到了独特的发散,学会了用前所未有的新角度、新观点去解决数学问题,既克服了思维定势的束缚和知识的负迁移,又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在课堂上,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出发,引起学生观察、联想、猜测、讨论和争论,激发“人人求新”的欲望,使学生思维空间拓展,思维活动的自由度加大,利于弘扬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结语:高中数学教学不是单向的传授知识、做大量练习的过程,学生在此过程中获得知识,并提高自己的智能,培养强大的数学思维能力,逐渐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各方面素质也能得到不断地增强。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及心理压力,能够明显提高教学质量,保证高效工作。
参考文献
[1]林六十.数学教育改革的现状与发展[M].武昌: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
[2]吴洁.大学数学竞赛教程[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
[3] 林鹏.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考试周刊,2014(01)
[4] 张一.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思维能力[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2)
[5] 李晓洁.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实践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
[6]冯光庭.高中数学新课程高效创新教学法[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第一版.
[7] 林根新.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2013(08)
论文作者:陈爱芳
论文发表刊物:《教学与研究》2018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3
标签:思维论文; 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高中数学论文; 教师论文; 思维能力论文; 知识论文; 《教学与研究》2018年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