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各类工程建设项目也随之完善起来。全方位的工程设计对工程造价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并在很大程度上对电力线路工程建设的环境及经济等方面的效益产生影响。由此可见,电力线路设计中路径的选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结合笔者实际工作经验,对输电线路设计中路径角度的选择进行相关探讨分析。
关键词:输电网;线路设计;路径选择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国民经济的进步发展,同时也带动了电力事业蓬勃发展的生机;为建立小康、和谐社会、为了达成国家电力发展的宏伟目标,需要大力加强输电线路的铺设任务。输电线路设计工作是输电线路铺设必不可少的基础工作之一,如何合理性设计输电线路的路径,满足输电线路路径选择的原则、要求以及考虑线路铺设实施的具体步骤,是摆在我们设计技术人员面前的一项重大问题。
一、路径选择原则
路径选择的过程中要避开军事设施,大型工矿企业以及重要的市政基础设施等,符合城镇规划与地方发展和规划相协调。路径选择的过程中首先应当避开不良地质带和采空影响区域,当无法避免的时候,应当开展拓为稳定性评估,并且应当采取必要的措施。其次,应当避开重冰区、导线舞动区一级影响安全运行的其他地区。如线路在运行的过程中容易受到舞动较大的因素造成线路频繁跳闸与停电、导线磨损严重,出现烧伤、断线等重大因素,更有甚者会出现相关部件的损坏等,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因此对舞动多发区应当进行合理的避让。第三,要避免原始森林、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
二、路径选择的实施步骤与方法
根据以上提到的路径选择的原则,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应该尽量选取线路长度短、转角少并且转角度数小、跨越少、拆迁少、占良田耕地少、树木砍伐少、交通运输方便及地形地质好的线路路径方案。对沿线路地上、地下在建拟建的工程设施应进行充分搜资调研,综合考虑清赔费用和民事工作,尽可能避开树木、房屋和经济作物种植区。依据以上的标准,我认为路径选择应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线路路径的选择工作一般分为图上选线和野外选线两步,下面进行具体地阐释:
2.1图上选线
首先收集资料,查找相关的文本信息,根据收集到的资料以及技术人员对路线的初步认识,把五千分之一、万分之一或更大比例的地形图放在图板上,图上选线前应充分了解工程概况和系统规划,明确线路的起止点及中途所经过的位置,以及线路的电压等级、导线大小、回路数,然后将一切可能走线方案的转角点,用不同颜色的线连接起来,力求使线路最短。拟定出两个以上的路径方案,并对方案进行比较和计算,在理论上进行合理论证,作为最终到实地沿线调查和收资的对象。
2.2野外选线
野外选线是对图上选线方案的实地验证,其目的在于校核图上选线方案是否合理,或提出更好的线路路径方案,因为图上选线一般是经过计算和资料信息的查阅而得出的方案,这仅仅是理论上的可行性方案,缺少现实的依据。图上选线时由于受诸多因素的限制,很多现实的状况无法及时地反映到地图面上来,同时,我们也应该清楚,这样的图面上很多情况下无法准确、详尽地反映当地实际的地形、地貌,甚至有可能出现与实际的地形、地貌、地物条件出入很大的状况,因而,除了根据图上选线方案进行广泛收集资料外,还必须进行野外沿线踏勘或重点踏勘。在勘测工作中做到兼顾杆位的经济合理性和关键杆位设立的可能性(如转角点、交跨点和必须设立杆塔的特殊地点等),个别特殊地段更要反复测量比较,使杆塔位置尽量避开交通困难地区,为组立杆塔和紧线创造较好的施工条件。总之,野外选线是将图上最后选定的路径在现场具体落实,在这一落实中进行最后的筛选过程,从而决定方案的取舍,最终确定线路的最佳方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输电线路设计中路径选择的技术要求
3.1常规路径选择
根据架空送电线路的路径设计情况来看,一般情况下,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对线路与其它工程交叉、线路与建筑物相交等情况进行合适的处理,并避开沼泽、盐碱地等区域,特别是地震高发区域、污染区的上风位置等,才能真正提高路径设计的科学性。在进行线路的转角点设置时,尽量选择平地、缓坡等低洼位置,在结合耐张段长度进行综合考虑的情况下,要尽可能避开直线杆塔、原拟用耐张杆塔点,才能确保整个线路路径的合理性。与此同时,设置条件较好的施工紧线场地,才能确保各种机械设备运输和施工顺利进行。
3.2转角点选择
转角点应尽量选在开道平坦地带,除考虑拉线布置和拉线基础稳定等要求外,还应考虑转角杆在施工紧线时作为锚塔或紧线操作所必需的场地面积和便于施工机械的到达。转角点选择应耐张段长度结合在一起考虑,山区线路的转角点可选在山谷低处,以便杆塔上拔时兼作耐张杆塔使用。高山、河流、堤坝、低洼积水处等不宜选在相邻两侧相差较大的地方,以免承受过大的不平衡张力。
3.3跨河点的选择
跨河点低端的选择尤为重要,河道狭窄、河床平直、河岸稳定、不受洪水淹、塔位土质要求都是优先考虑的条件;对于装卸码头、泊船、支流入口处、河道弯曲、旧河道、排洪道处尽量避免定线定位;江心岛、河漫滩及河床架设杆塔时,要实事求是调出所有地质资料进行可行性的综合判断,以考证架设的可能性。
3.4山区路径的选择
输电线路对陡坡、悬崖、滑坡、崩塌、不稳定岩堆、泥石流、卡斯特溶洞等不良地质地段进行相应的调整,不进行架设选择;输电线路山脊交叉时,应从山鞍经过,经过山麓,实时避开山洪排水沟;沿山区干河沟的架线,考虑洪水冲刷的可能性;山区路径复杂多变,这里架设强调工程之后的交通、施工和维护的便捷性。
3.5矿区路径的选择
输电线路进入矿区地带,要注意少选择开矿主区,当无境界线可利用时,应垂直走向架设,缩短线段的长度。对于一些煤炭资源丰富的城市矿区选线非常重要,线路架设时要尽量避开矿区或者少压矿带。当线路架设在煤田等矿区时,要架设在煤田境界线或断线上,这样可以对安全煤柱进行共同。如果不存在可以利用的境界线或断层线时,架设时要尽量垂直煤田走向,使通过煤田线段的长度缩短。送电线路架设在矿区煤田范围内,尽量分开架设重要负荷线路两回线路或者保持一定距离,这样可以防止因为同时遭受塌陷而导致用户停电。
3.6严重覆冰地区的选线
(1)已有线路、植物等的覆冰情况如冰厚、雪崩地带、突变范围等要调查清楚,防止在覆冰严重地段通过。(2)线路架设时防止向湖泊且在结冰季节的下风向侧通过,避免出现严重结冰现象。(3)线路架设时要防止在山峰附近迎风面侧通过,尽量避免出现大档距。(4)对于维护抢修要尽量创造有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四、结语
输电线路路径的选择不是单纯的设计工作,它需要充分考虑技术性和经济性,还需要考虑输电线路施工的可行性和运行的可靠性。这些需要在可行性研究阶段摸底,从而得出更加全面、完整的评估报告。在图纸会审过程中,评审人员也应当将相关问题列入评审内容当中,通过层层把关,使输电线路路径更加科学、合理。
参考文献:
[1]范玉森. 浅析110kV输电线路规划设计中杆塔定位及路径选择[J]. 电子测试, 2016(10x):136-137.
[2]曹春龙, 李思洋. 输电线路设计中路径角度选择和研究[J].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2016, 6(22):56-57.
论文作者:张万义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6
标签:线路论文; 路径论文; 杆塔论文; 转角论文; 方案论文; 图上论文; 矿区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