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数据环境下探讨事业单位内部审计
吴春雨
(水利部产品质量标准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00)
摘要: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大数据技术的不断进步,大数据的宏观环境对社会各个领域都产生了一定影响。大数据技术与内部审计的结合,为事业单位提高内部审计绩效带来了机遇,但信息安全也成为必须解决的一大难题。本文在研究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对事业单位在大数据背景下内部审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针对性提出相应建议措施,期望这对促进我国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发展发挥积极意义。
关键词: 事业单位;大数据;内部审计
信息时代的互联网技术发展迅速,事业单位在办公领域应用信息技术逐渐常态化。在此背景下,一些事业单位着力建设信息平台,信息数据量大幅增长。此外,社会各界运用大数据也浪潮汹涌,如今,大数据被誉为“未来的新石油”,无论对于国家建设还是企业发展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如何充分发挥大数据对社会发展的正面作用,成为众多专家学者致力研究的方向。大数据带来丰富信息资源,匹配更先进的数据处理技术,这对各经济主体创造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是应对大数据时代来临的最佳方法。
大数据的发展促进内部审计转型升级,通过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管理大大增强内部审计的数据分析能力,从而精准找到风险点。此外,大数据影响下的审计环境充满不确定性因素,对内部审计工作顺利开展提出挑战。思考如何强化大数据带来的正面效应而弱化其带来的负面效应,进而提高内部审计质量的问题,对于内部审计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研究成果回顾
1.有关大数据的研究
大数据的研究最早可追溯至18世纪,在20世纪末形成理论雏形。随着信息时代数据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社会各领域都对大数据表现出了浓厚兴趣。在学术界方面,著名的《Nature》杂志于2008年推出BigData专刊。2011年麦肯锡公司发布报告做出首个定义。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SamMadden(2012年)教授在总结3V定义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了数据量大、变化快和传统工具难处理的特点。在经济界方面,2010年,肯尼斯·库客尔在《经济学人》上发表了大数据专题报告《数据,无所不在的数据》。肯尼斯认为大数据时代产生巨量数字信息,经济界已经受其影响。在政府方面,奥巴马政府于2012年大力投资大数据领域,启动大数据研究和开发计划,大数据技术至此上升为国家科技战略。美国政府大数据战略的制定,激发英国、日本等国家政府相继推出发展大数据的举措。
为了让全新BMW X5保持卓越的全地形性能,新一代BMW xDrive智能全轮驱动系统配合全新底盘首次搭载在X车型上。这套系统能够根据驾驶情况更高效地在前后轮之间分配驱动力,从而充分提高车辆驱动能力、灵活性以及稳定性。同时全新BMW X5还提供越野套件,例如调节范围达到80毫米的空气悬架,电控后桥差速锁,含有4种多地形选择的驾驶模式选择等等,不仅满足了用户对驾乘舒适性的需求,更让越野性能和公路操控性更上一层楼。
2013年是中国的“大数据元年”,阿里巴巴转型重塑平台、金融和数据三大业务推出大数据产品。之后,国内大数据市场发展飞速,2016年,整个国内大数据规模逼近百亿元。我国政府积极推进大数据战略制定与实施。2013年,科技部公布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将大数据计算的基础研究列为重要支持方向之一。其后,国家多次出台文件纲要,强调支持大数据产业化发展和促进大数据技术研究与应用。2016年我国提出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促进互联网和经济社会的融合。同年,审计署“十三五”规划提出推进以大数据为核心的审计信息化建设形成“国家云审计”。
如今,大数据不仅仅限于描述数据特征。黄永勤(2014年)认为,大数据更是一个多学科交融的热点研究领域。大数据已经引起社会各领域的关注。
(3) 第三层时间服务:CATS A和CATS B作为NTP服务的服务器端来提供时间服务,所有工作站、LATS和连接信号子网的两个网关(即网关A和网关B)作为NTP服务的客户端来同步两台CATS服务器的时间。
2.有关内部审计的研究
西方内部审计早先以查错纠弊、保护财产为主要目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近代内部审计诞生。
1941年被认为是现代内部审计的开始。Victor.Z.Brink在其出版的第一部内部审计著作指出,内部审计是经营管理的一种手段,一种工具,作为检查和分析会计信息的一种特别手段和技术发展而来。这本书的问世,标志着内部审计有了自己的理论体系。1941年美国内部审计师协会在纽约成立,从此内部审计师有了自己的职业组织。1978年,IIA颁布了《内部审计职业实务准则》,强调了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重要性。
2005年,罗伯特莫勒尔在《布林克现代内部审计学》中表示,内部审计评估过程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风险管理。同时提出内审质量控制体系中复审这个环节非常重要。
内部审计自1983年在我国出现以来,经历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林夏菁(2015年)提出,我国的内部审计同国家审计一同成长。自1983年国家成立审计署以来,我国内部审计发展迅速,于1987年成立中国内部审计学会并于同年加入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随后于2002年更名为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变身为全国性社会团体组织,推动我国内部审计事业的科学发展。
大数据之大,体现在数据存储量大和数据增量大。数据由原先的TB级向ZB级甚至PB级发展。
二、大数据理论分析
1.大数据的概念
价值性是指大数据价值密度低。张维东(2017 年)提出,数据量大意味着数据噪声的增多,数据的价值密度较低。大数据通过强调数据相关关系,对未来进行有价值的判断,为解决问题提供新思路。
通过归纳总结各家对大数据的研究结论,可以把大数据定义为:大数据并不仅仅在于数据体量的巨大和覆盖范围之广,而是在不断进步的新技术的帮助下,通过对数据的采集、储存、分析后进一步提取数据深藏的价值,从而为解决新时代的新问题提供高效率的支持手段,以促进社会的快速发展。
近几年来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与快速发展,各学校将计算机及其科学技术不断引入校园管理当中,资产管理人员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也有所提升,管理工作也越来越规范。但随着学校不断地扩大招生,学校所拥有的规模也逐渐庞大,学校的校区与资产不断增多,管理混乱这一现象也接连发生,从而使各学校对于自身固定资产的管理又有新的难点需要解决。于是,出现了将移动互联网技术全面引入学校资产管理系统当中,全面优化各学校管理系统的模式。此举有效地提高资产管理的水平,并实现了对学校自身所拥有的固定资产实施二维码标签管理。
2.大数据的特点
在内部审计工作中运用好大数据技术,能够帮助内审人员充分获取数据并发挥数据价值。充分获取与审计工作相关的信息是促进审计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通过在审计工作中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利用网络平台扩大数据收集范围,在分析传统数据类型基础上,增加对非结构化数据的分析利用,为审计工作的开展提供多层次、多类型的数据支持。同时,大数据技术实现对数据的高效处理,有利于内部审计人员提升工作效率,合理安排工作重点。谢志明,蔡琴,李俊杰(2016年)提出,云计算与大数据的发展改变了传统数据采集、处理和应用的方法,促进人们树立新的思维方式。大数据技术通过网络平台对数据信息进行获取、筛选和归类分析,使最终数据更为客观、科学和准确。在高质量审计证据的支持下,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得到提升。
(1)数据量大(Volume)
1994年我国颁布《审计法》在法律上确立了内部审计制度,同时也为进一步完善内部审计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2003年,审计长李金华签署了《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要求国家政府机关、企业集团、金融机构及其他社会单位,必须建立审计部门。同年下半年,中国内部审计协会正式发布了《中国内部审计基本准则》、《中国内部审计职业道德规范》及十个内部审计具体准则,为内部审计人员实施审计工作提供了依据。陈炜煜,张黎锦(2017年)提出,内部审计要帮助企业应对风险管理的压力与挑战,充分发挥咨询与鉴证作用。
(2)多样性(Variety)
大数据思维表现为相关思维,容错思维和全样思维。大数据思维强调数据之间的相关关系,通过对样本的全面分析处理使得数据更为客观、准确,从而提高审计结论的科学性。
(3)高速性(Velocity)
大数据的高速性主要是指大数据的处理速度之快,对于时效性要求高。大数据处理技术与传统数据处理技术的区别在于,前者可在以秒为单位的时间内给出分析结果,以此确保数据价值。而大数据的高速性也为大数据的预测性提供了支持。
(4)价值性(Value)
“大数据(BigData)”是在科技领域的多次变革影响下走入社会生活并逐渐成为影响各行各业的热点词汇。对于“大数据”一词尚未有统一定义。美国麦肯锡公司于2011年5月发布研究报告首次提出大数据的概念,定义大数据为:大小超出了典型数据库软件的采集、储存、管理和分析等能力的数据集。随着近年来的研究,大数据的“大”的概念已经不仅仅停留在“数据体量大”的层面,更有学者强调“价值巨大”的意义。正是由于认识到了大数据的价值,各国政府纷纷采取相应措施将大数据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加以大力研究发展。
1.4.1 血糖相关指标 于治疗前后清晨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测定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其中 FBG、2hPG使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HbA1c使用高压液相法测定。
(1)进口学习效应:进口中间产品内化了进口来源企业的研发努力与知识,同时经过进口的方式外溢到下游生产企业,减弱了企业研发新产品的成本;由于新产品里具备高层次水平的质量和技术成分,提升了企业对新产品的收益估值,再次刺激了企业研发行为。虽然无法全部替换掉差异化产品以及产品类型中内化的技术以及信息,但随着进口中间产品多样性的提高,进口学习效应也会逐渐增强。
三、内部审计的理论分析
1.内部审计的职能分析
内部审计主要有以下几点职能:一是监督职能。监督职能是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能之一。通过充分发挥监督职能,及时纠错防弊,规范业务活动,引导单位可持续发展。但张慧琴(2009年)认为,我国内部审计监督职能弱化,应强化监督职能。二是评价职能。评价是指内部审计人员按照一定审计标准对单位运营活动进行分析和判断。通过评价直接发现问题所在,进而提出提升效率改善经营的建议。三是服务职能。内部审计是一项确认和咨询活动。通过提供咨询服务让内部人员了解单位文化理念,增加对单位运营活动及社会责任的熟知度。四是控制职能。通过评价内部控制制度的合理性和运行有效性,提出合理化建议,强化内部控制。
2.内部审计的原则分析
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主要原则有两个:一是独立性原则。独立性是内部审计的灵魂,所谓独立性,一方面要保持机构上的独立,另一方面要保持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二是客观性原则。客观性与独立性紧密相连。客观性原则是指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实事求是反映客观事实,注重调查研究而不主观臆断。
四、大数据影响下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发展设计
1.大数据与内部审计相结合
(1)在内部审计领域树立大数据思维
大数据的多样性体现在数据来源多与数据格式多。在传统结构化数据的基础上,大数据增加了对非结构化数据的分析利用。
内部审计人员要充分认识到数据对于有序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有效提升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重要性,在内部审计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围绕数据进行规划。大数据促使审计人员从挖掘数据价值角度重新考虑模型设计,更多关注对未来预测提供参考的信息。内部审计部门要积极采取行动,做好大数据思维宣导与教育工作,引导内部审计人员转换思维,学习大数据全样思维与相关思维,多维度看待审计问题,真正把大数据思维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大数据与传统数据相比,数据覆盖面更广,数据背后隐藏的价值更高。单琳琳(2016年)提出,大数据研究学者维克托·舍恩伯格认为,大数据时代的思维变革特点主要包括全数据模式成为可能、数据混杂性而非精确度是重点、相关关系替代因果关系成为关键。审计人员充分运用大数据思维,利用相关关系进行监控和预测,把握风险点,构建并运用数据分析模型对数据信息进行深挖,实现数据增值的目标。
大数据时代下如何利用好海量数据信息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当今数据类型复杂,内容多变,传统的数据处理技术无法适应需求,发展大数据技术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大数据时代的海量数据,以及数据采集、处理方式的转变对传统的内部审计工作提出更大的挑战。
2016年第39届国际标准化组织大会,国家主席习近平以“标准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为题向大会的召开发表贺信。贺信说道“标准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从中国古代的‘车同轨、书同文’,到现代工业规模化生产,都是标准化的生动实践。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标准化在便利经贸往来、支撑产业发展、促进科技进步、规范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标准已成为世界‘通用语言’。世界需要标准协同发展,标准促进世界互联互通。”[7]对于标准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的新内涵论述,给出了标准及标准化概念内涵的新延伸,需要我们深入解读两种成果的关系。
(2)大数据技术与内部审计相结合
大数据的特点较为公认的是“4V”特点,即数据量大(Volume),多样性(Variety),高速性(Velocity)和价值性(Value)。“4V”特点高度概括了大数据的优势,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我国学者提出大数据的“4V+1C”特点,即在“4V”基础上,再加上数据处理复杂(Complexity)。4V包括以下几点:
除了高斯随机噪声和有界噪声之外,稀疏噪声也是经常遇到的噪声.将一个矩阵分解为一个低秩矩阵和一个稀疏矩阵的和的问题就是经典的主分量分析问题.Candes等在文献[7]中提出了新的恢复算法求解下面的最优化问题:
2.大数据影响下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新发展的设想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内部审计工作开展的关键在于对数据信息的处理与分析。审计职能的扩展和审计对象的新变化对现有的审计数据基础和分析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迎接挑战,勇于变革,才能帮助内部审计行业更好融入大数据时代的浪潮。
(1)内部审计目标的新发展
传统内部审计的目标是通过组织的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查和评价,解决存在的问题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但是在大数据的宏观环境下,内部审计的目标不应仅仅局限于查错防弊,而更应注重发挥内部审计对于促进事业单位增长效益的重要作用。通过对大数据信息的分析,在海量数据中准确定位相关信息精准发现问题点,严格把控内控环节。同时,积极发挥内部审计咨询、评价职能,向“事前审计”转变,帮助企业更好增加效益。
2.1 两组患者的炎症反应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TNF-α、CRP、IL-6、IL-1β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病例组的血清TNF-α、CRP、IL-6、IL-1β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1.1 病毒及药品 CVB3(Nancy株)由武汉大学医学院病毒研究所提供,在HeLa细胞上传代、分装、冻存,测得半数组织感染量为10-6TCID 50/mL。PC由美国Sigma-aldrich公司生产,货号52468。
式中: v汽,v液——分别为气相和液相介质理论泄漏速率;R——摩尔气体常数;k——绝热指数;Cd——泄漏系数;ps——操作压力,MPa;patm——大气压力,MPa;ρ1——液相介质密度,kg/m3;gc——重力加速度,9.8m/s2;M——摩尔质量,g/mol;θs——操作温度,℃;min[a,b]——取a和b两个值中间的较小值。
(2)内部审计方法的新发展
审计方法是审计人员为完成审计工作、达到审计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手段。科学选取审计方法,在减少审计风险、降低审计成本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传统审计方法主要有书面资料审计方法、财产物资审计方法、分析程序三大类。尽管传统审计方法已有一定的新发展,但仍不能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要求。
传统的抽查方法存在缺乏代表性而使得抽查结果存在偏差,进而可能影响审计结论的弊端。在审计方法中应用全样思维与大数据技术可以促进全盘抽查的全面应用,从而帮助审计人员掌握更加全面、详细、准确的情况,提高审计质量,弥补传统抽样的不足。同时,通过分析各类数据,能够更好监测单位风险点,以更好制定审计计划,确定审计重点。
参考文献:
[1]贺美兰.大数据环境下内部审计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审计,2018,(6):63~64.
[2]陈炜煜,张黎锦.内部审计职能拓展研究:第三方风险管理[J].会计之友,2017,(2):116~118.
中图分类号: F275
文献识别码: A
文章编号: 2096-3157(2019)23-0175-03
作者简介:
吴春雨,供职于水利部产品质量标准研究所。
标签:事业单位论文; 大数据论文; 内部审计论文; 水利部产品质量标准研究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