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景森园景设计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510000
摘要:在园林施工中,技术管理和后期养护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这两项工作均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复杂性,对于人员的专业水平要求较高。实践施工中,应强化对园林的合理规划和布局,并综合权衡各项因素,从而发挥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文章对园林施工的技术管理与后期养护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园林施工;技术管理;后期养护
前言
园林施工包括技术设计、施工管理、后期养护等各个方面,属于一项长期性的工程,工作人员应熟练掌握相关工作技巧,从而打造出精美绝伦的园林艺术作品。
1 园林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园林施工中涉及的技术较多,为确保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应落实好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并确保各环节均按设计要求稳步推进。具体措施分析如下:
1.1施工准备工作
在进行正式的园林施工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第一,保证植物材料的充分性,严格检查施工现场的树木生长情况和类型,尽量选择植株健壮、根系发达的植物,从而提高苗木成活率;植物材料保管工作至关重要,需将未栽种的植物放置阴凉处,并及时清理土中杂物;结合植物类型和特点,选择适宜的肥料,并与土壤进行搅拌。第二,协调好现场的施工人员,园林施工中人员较多,包括植物栽种人员、路面施工人员等,为确保各项施工不受干扰和影响,需在施工前协调好各工种,并保证其完全按照设计计划进行施工[1]。
1.2明确施工流程
该环节也是园林施工技术管理中的重点内容,其有助于工程效率的提升,具体措施如下:首先,工程开始之前,应由专业人员介绍本次施工流程,施工单位要组织相关的工程负责人,召开工作座谈会,明确园林施工程序。如植物栽种的施工程序为土地整理、放线、挖穴、栽种、场地清理等,以此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盲目问题。其次,技术交底,园林施工较为复杂,涉及到景观营造、植物栽种等环节,为有效落实设计要求,施工单位应给予技术交底工作高度重视。如在水系施工中,应要求施工人员对管线敷设细节进行全面掌握,并确保接头牢固性。最后,关注重点施工技术,主要包括及时修剪枯死枝条、检查植物健康状况、栽种时植株应与地面垂直、待土球放稳之后才可拆卸包装等。
1.3强化监督管理
在此环节中应制定相对完善的施工监管制度,施工单位应结合工人的专业水平和园林施工内容,制定出健全的管理制度,并以此约束人员的不良行为,要求人员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为确保园林施工质量应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工程进度,定期对各环节施工工作进行抽查检验,包括瓷砖整体是否牢固、植物支撑是否符合规定等等,一旦发现问题应立即进行处理;落实施工责任制,该制度的实施能够提升人员的责任意识,并可将具体的施工任务落实到个人,方便后期的责任追查,从而督促着施工人员按照设计规范完成本职工作。
1.4地面石材铺装施工技术管理
1.4.1材料准备
花岗石板材的订购周期较长,在搬运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板块破损,一旦发生该问题,将对铺装外观造成严重影响,若损伤严重,则材料不可继续使用。
1.4.2基层施工
水泥混凝土基层厚度较薄,常采取人工摊铺。基层平整度对面层平整度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施工过程中,应保证基本的平整性以及碾压后的密实性。
1.4.3板块浸湿
花岗石板材在正式应用前,需进行浸水湿润,主要目的在于保证水泥砂浆和板块结合层的牢固粘贴,防止出现起壳、空鼓等质量问题。花岗石板材吸水率一般为1%。备用的花岗石板材,地面应以外干内潮为最佳。
1.4.4灌缝养生
花岗石板材铺设24小时之后,便可进行洒水养生,48小时后检查板材是否存在脱空、断裂等问题,若无该问题便可进行灌缝。在此过程中一般使用易流动的1:1水泥砂浆。容器可选用浆壶。灌缝深度应距离顶面4mm左右。罐后需使用工具将水泥缝勾平,并清表面附着水泥浆,养生3天左右便可通行。
2 园林工程中的后期养护措施
上述提到园林施工内容丰富,不仅包括各类植物资源,还包括水系、假山等内容。园林后期养护是一项长期性工程,对于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为保证园林工程社会价值的充分发挥,应加大对该工作的重视力度,具体措施如下:
2.1 水、肥养护
2.1.1水分养护
园林中植物类型较多,且各类植物对于水源的要求存在较大差别,故在后期管理维护中,应结合植物对水源的实际需求进行分类,并选择适宜的灌溉方式,从而充分满足不同植物对于水源的需求。园林中还包括很多怕水植物,为此应做好排水工作,及时排除多余水分,避免植物根系被长时间浸泡而导致死亡[2]。
2.1.2施肥养护
植物在种植之前需对园林中的土壤进行测量,并结合植被生长需求,改善土壤性质。施工人员一般可结合实际情况,在种植穴中添加有机肥料。苗木正常生长阶段,也需进行定期施肥,在植物进入生长旺盛期后,便可追加淡薄肥料,保证苗木生长的营养均衡,为其健康生长提供有利环境。
2.2病虫害防治
园林中的植物在生长的过程中,一旦遭遇病虫害便会对其健康生长造成严重威胁,故园林养护人员应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众所周知,植物病虫害的发生与传播往往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养护人员可定期对植物进行虫害检查,一旦发现发病迹象,需在第一时间进行药物防治,避免其蔓延。白粉病、根腐病的发病率较高,且对植物生长影响较大,故在养护工作中应进行重点防护。在病害多发的季节,一般可使用专业药剂进行预防。植物病虫害不仅不利于植物生长,且可对园林整体美观造成影响,故应加大对该工作的重视程度,定期喷洒化学药剂。
2.3植物整形、修剪工作
为提升园林植物景观的观赏性和美感,后期的养护工作中应结合园林设计要求,对植物进行修剪和整形处理,从而塑造出各种栩栩如生的植物造型,吸引更多人进行观赏。该工作在实践开展中,一般可从两方面入手,第一,选择合适的修剪、整形时机,并重点考虑季节因素,如植物在第二年春天会生长出新的植株,为保证植物可按照人的意愿进行生长,技术人员一般可结合植物的生长速度,对其进行修剪和整形。此外,对于先开出花朵后长枝叶的植物,通常可选择在花期进行整形和修剪。第二,认真落实好细节工作,很多植物在完成“形象改造”后,便会变成较为优美的景观,为保证其观赏性,剪修和整形工作,一般可由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来进,并重点关注细节。修剪和整形之后的残余枝条,应及时运离现场,并进行彻底清理,保证园林内部的干净与整洁。
3 园林工程重点注意事项
施工设计和管理方案在整个园林工程施工中,应着重体现设计概念,充分表达出设计人员的中心思想,并将其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中。提升人员对整体设计方案的理解和认识,可派遣专业人员进行现场控制和监督。
植物移植养护管理,工程结束后的后期养护工作对于植物的成活率影响巨大,故应加强重视。施工中如需进行植物移植,应重点关注其水分平衡,且需在运输途中避免阳光直射。
园林工程具有复杂性和长期性,且涉及专业较多,但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园林项目的美观程度和质量,只有不断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和后期养护,才能提升该工程的美观性和艺术性,并赋予其一定的社会价值。
总结
综上所述,园林施工技术管理和后期养护工作,对于园林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为此,应在施工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明确施工工序,并加强监督和管理;在后期养护中,需注重园林植物的水、肥养护,积极防御病虫害,做好后续剪修工作,充分发挥园林在城市发展中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江彩育.园林施工的技术管理分析与后期养护建议[J].建材与装饰,2016,28:73-74.
[2]马金海,陶佳佳,夏茂青.园林施工的技术管理分析与后期养护策略[J].建材与装饰,2017,22:74-75.
论文作者:罗尉峰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8
标签:植物论文; 园林施工论文; 后期论文; 园林论文; 工作论文; 技术管理论文; 生长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