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配电自动化系统是建筑工程项目的重要一部分,其关系到地区范围内的供电故障修复与排除、事故现场与周边的隔离检测、具体的配电维修工作等等,是提升地区范围内供电安全、确保供电质量的关键环节。下文中,笔者将对个人多年参与配电自动化工程管理与维护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当前国内建筑工程项目的配电自动化应用中的缺陷与问题,并提出个人的看法意见,期望为同行提供参考与学习借鉴。
关键词:配电自动化;工程问题;改进策略
1导言
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的建设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而产生的,最早是在20世纪末期由西方国家电力行业提出的,而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建设的正式提出却是在2009年。由于发展时间较短,目前我国电力行业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有关配电系统自动化建设的理论,使得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受到很大的阻碍,配电系统的自动化建设方兴未艾。配电系统自动化建设不仅能够降低线路损耗,还能够对线路进行实时监控,保证线路的安全性能;同时也提高配电系统的集成性能,提高电力的利用率和用电质量;自动化的建设也减少了基层配电员工的工作量,使得配电工作更加的精确高效。
2我国配电自动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投资力度小,整体规划布局差
电力系统配电建设是一个较为庞大的工程,因为其涉及的用户数量多,地域范围广,自然环境情况复杂,目前电力配电系统自动化建设大部分采用的都是树状布局的形式,该方式较为简单,可行性强。但是在自动化建设方面,我国很多电力企业由于资金以及理念问题,对配电系统自动化建设的投资力度较小。电力企业在进行建设时候没有对该区域的配电情况进行仔细调查和分析,在没有形成整体规划的情况下就盲目地在原有的电网系统上通过安装一些设备进行,这样使得当多个用户用电同时发生问题的时候,采用该自动化系统不能够完全地解决,有的还会因为一个地方问题引起整个配电系统出现故障。不仅如此,自动化整体规划与布局存在问题,还会引起后期信息系统、监控系统等的建设。
2.2终端建设差,可靠性得不到保障
配电系统自动化建设的终端包括开关、馈线开关监控、配变监控、数据采集等,但是由于当前这些终端系统的出场质量问题,如电磁寿命短、防腐能力差等,以及在进行终端设备安装时候往往使其处于暴露的环境之中,在下雨和其他恶劣气候状况下,终端设备运行不稳定,往往会引起自动化系统瘫痪。另外,当前用户对配电系统自动化建设的终端维护不重视,认为系统维护是电力企业的事情,导致电力企业对终端可能出现的隐患不能及时发现,增加了自动化系统出现问题的风险。终端的建设如果得不到解决,电力配电自动化建设的可靠性就得不到保障,给电力的运营带来极大的困扰。
2.3自动化建设技术亟待创新
由于发展时间较短,有关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建设的制度、技术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和创新。有很多电力企业在自动化建设时候所采用的网络结构不适用于当地的实际情况,设备不能够满足负荷调节、变电、以及高峰用电调节等要求;而有的企业不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盲目地采用别的企业的配电系统自动化建设的模式,采用一些新设备,造成设备功能不协调、自动化系统结构混乱,如通信系统相关通道容量不足,数据丢失,终端的功能与主站不匹配,造成资源的闲置浪费等。当前的电网建设与配电系统的自动化建设已经严重脱节,往往配电的自动化建设是在已建成的电网上进行的,其中技术如果跟不上,不仅使得自动化建设成为空谈,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电网的正常运营。
3配电自动化工程的集中控制和分布式智能控制
通常情况下,配电自动化系统工程使用两种配电控制方法,一种是集中式控制配电,另一种是分布式智能控制配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前者可以理解为,在检测到配电系统线路故障后,故障信息将首先传输给主站点或者子站点,然后利用互联网传播技术,分析故障数据并得出配电系统故障的排除处理计划,并将处理决定反馈给配电系统中心处理器,实施故障排除。后者的作用方式为,取消了主站点与子站点的数据信息传播、隔离、开闸作用,转而采用构建分布式配电网络的方法,实现终端信息的传播,并能够从信息中检测、判断配电系统网络是否存在故障、及其所在部位,并在分析判断后,启动开闸、并闸的处理措施,将故障区域与其他正常区域隔离开,保证其他区域稳定供电的同时,便于故障线路的维修。在部分对配电自动化工程要求较低的区域内,由于信息传播技术的作用有限,采用后者的分布式智能控制配电,可以确保主要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正常运行,同时满足排除线路故障的维修需求。
3.1配电自动化系统的集成功能。集成功能一方面是指,利用互联网信息传播技术与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将电路网络的运行数据传输给配电自动化系统中心,构建起层级关联的自动化控制系统。
3.2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关联功能。所谓的配电自动化系统关联功能是指,在配电工程中设置交换器、路由器,实现配电自动化系统的信息化、网络化管理,在系统中建立配电管理数据库,用以收集、分析、处理并发送运行信息与相关数据。
3.3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之间的集成。配电网自动化系统需要对变电站进行监控,而且要对变电站出线分段器进行遥测和遥信和遥控。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可采用如下几种集成方式。1)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与调度SCADA实现接口,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实时接收调度SCADA转发的变电站出线的实时信息,实现变电站出线的遥测、遥信功能,并借助于地调向下转发遥控命令。2)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在子站处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直接进行连接,实现遥测、遥信和遥控功能,变电站同时与两个系统通讯。3)配电自动化系统主站直接接管对66kV变电站的监控,所以变电站直接与配电主站通讯,由配电主站向地调SCADA转发数据。
当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是综合自动化系统时,可以在后台与子站局域网直接互联,新建变电站更进一步可以将变电站的监控系统后台与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子站系统合二为一。
3.4与配变监测、工厂抄表系统的集成。配变监测和工厂抄表系统处于系统底层,监测点多,实时性要求不高。一般先在底层按小区域联网,再通过配电监控系统主通道向主站转发。配变监测装置(TTU)一般可以先用RS485等现场总线互联或用音频电缆(双绞线)通过专线MO-DEM互联。可以有两种方法向上转发:一,通过安装在FTU处的通讯装置,以独立的通道向上转发,不与FTU打交道;二,将现场安装的FTU作为中转单元,它收集TTU的数据,并通过FTU通讯的主通道向上转发。在线路上使用光纤通讯时,往往在FTU处使用多通道的光端机,它不但可以传送FTU信息,而且可以用剩余的通道分别传送TTU的信息、低压抄表信息以及必要时的保护信息,这种情况下方法一更好。
结束语
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电网建设已经在国外很多地区展开,面临着来自世界各国电力行业的竞争,加强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建设是我国电力企业的当务之急。作为电力企业配电管理工作人员,要不断结合自己工作的实际情况,分析自动化建设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找出对策加以解决,在为自己工作尽职尽责的同时,也为行业的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左高,方金国,向驰,于伟,石文娟.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中信息安全加密模块设计[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6,(19):134-138.
[2]李奕蒙.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J].科技风,2016,(18):177.
[3]张波,杨鹏,李靖科,孙振权.配电自动化与智能配电网[J].物联网技术,2016,(03):100-101+104.
[4]陈璐.配电自动化系统安全防护技术[J].电力安全技术,2016,(02):12-15.
论文作者:姚元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8
标签:自动化系统论文; 变电站论文; 系统论文; 终端论文; 故障论文; 主站论文; 技术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