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福县人民医院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0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患儿分为两组(研究组、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两组患儿采用的护理方式不同,研究组给予优质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患儿经过对比,发现研究组患儿临床疗效更加显著,研究组总有效为97%,对照组总有效率仅为8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给予优质护理,能够加快患儿康复,并减少患者在治疗中的痛苦,治愈率较高,在临床上应大力推广使用该方法进行治疗。
关键词: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护理
一直以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都是儿童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疾病主要是在季节交换期间出现,并通过空气进行传播,难以有效控制发病率。儿童患上此病后会出现咳嗽、发热等现象,严重影响儿童的正常生活。为了能够加快患儿治疗速度,在患儿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给予优质护理,本文对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0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护理情况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0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患儿分为两组(研究组、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组患儿100例,其中男患儿55例,女患儿45例,年龄0.5-8岁,平均(5.22±1.25)岁;对照组100例患儿,其中男患儿52例,女患儿58例,年龄0.7-8岁,平均(5.34±1.25)岁。两组患儿经过检查均确诊为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等方面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给予100例患儿常规护理治疗,既包括日常的生命体征变化观察护理、保持病房舒适环境护理、勤加给患者清除分泌物护理等。
1.2.2研究组
具体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护理方法:
评估护理:也就是患者在入院时进行的病情检查评估,是确定采取何种治护措施的前提。
严密观察患儿病情:在患儿治疗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对患儿的体温、呼吸情况以及脉搏情况等进行实时监测,尤其是观察患儿是否存在体温过高、抽搐等情况,若是情况异常应立即向医生汇报。并且,还需要对患儿的扁桃体、咽部等进行检查,查看其是否出现水肿现象,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情况都进行详细的记录。
呼吸道护理:患儿在治疗中应时刻保持呼吸道畅通,鼻腔或者是咽喉出现异物时,护理人员第一时间进行清理。对于鼻塞患儿,在清理分泌物之后,采用0.5%的麻黄素滴鼻,每日2-3此,若是患儿是婴儿,则在喂母乳前进行滴鼻,能够有效避免对吸吮造成的不良影响。为了能够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护理人员可以根据患儿的情况给予服用润喉含片,对患儿的疾病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并监督患儿保持口腔卫生[1]。
饮食指导: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医务人员要嘱咐家长唱给患儿喂水,饮用大量的水有利于排尿排毒,尽量补充一些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质食物,保持身体营养物质之前的稳定均衡,从而有助于抵抗病菌侵入。
健康教育:在患儿治疗过程中,患儿家属的配合直接影响到患儿病情进展,为此,护理人员要向患儿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将患儿家属讲诉如何有效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室内应保持通风干净,在该疾病多发季节可采用蒸醋的方式对室内进行消毒,并鼓励患儿坚持锻炼,增强体质[2]。
1.3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指的是所有症状均消失,身体机能恢复正常;有效指的是患者所有症状明显得到缓解,但是仍需要再治疗一段时间;无效指的是患者所有症状未有任何好转,甚至更加严重。总有效率=(显效数+有效数)/总人数[3]。
1.4统计学意义
本研究使用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 18.0,计量资料主要是使用±s表示,组间对比则通过t检验,存在统计学意义则以P<0.05表示。
2.结果
对研究组与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患儿经过护理治疗之后,大部分患儿的病情得到改善,研究组高达97%的患儿并且得到有效控制,对照组仅有80%的患儿病情得到控制,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与对照组康复情况如表1所示。
3.讨论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儿科疾病,该疾病具有传染性,一旦爆发控制比较难。该疾病主要是由于细菌或者是病毒感染所造成,由于小儿年龄比较小,自身抵抗力比较弱,面对病毒的侵袭难以抵挡,为此,小儿成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多发人群。患儿患上此病后,会出现高热现象,若是没有得到及时的处理,脑部可能会受到损伤,甚至还会引发急性肾小球肾炎、中耳炎等一系列的并发症,为此,一旦确诊患儿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立马采取有效方法治疗[4]。
在患儿接受治疗的过程中,优质护理必不可少,优质的护理是患者康复的保障,患儿在治疗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护理人员的关心爱护,还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为此,护理人员要对家长进行健康知识教育,让患儿家属了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相关知识,积极参与到治疗工作当中。护理人员实施监督患儿的病情,尤其是对于病情比较严重的患儿更是要特别关注,做好呼吸道护理工作,保证患儿能够顺畅呼吸,并实施监督患儿病情变化,一旦出现异常情况立马向医生汇报[5]。通过饮食指导来帮助患儿机能快速恢复,从而促进患儿的康复。
本研究对对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0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护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有97例患儿的疾病得到控制,康复出院,对照组仅有80例患儿病情得以治愈,由此可见,优质护理在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治疗中具有积极的意义。
综上所述,对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优质护理,能够改善患儿的病情,减少病痛,提高治愈率,在治疗过程中不可或缺。
参考文献:
[1]廖根英,刘丽华.舒适护理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的应用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4(32):4419一4420.
[2]刘艳霞.舒适护理在小儿上呼吸道感染雾化吸入治疗中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15(06):103-104.
[3]王美凤.喜炎平在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J].海峡药学,2012,24(8):205-206.
[4]张国有.156例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诊治分析[J].求医问药,2012,4(20):23.
[5]王玉婷.舒适护理在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6):731-732.
论文作者:颜莉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2
标签:患儿论文; 上呼吸道论文; 小儿论文; 病情论文; 对照组论文; 情况论文; 两组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