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祝良
身份证号码:32091119830XXXX33X
摘要:在现代化城市建设的推进过程中,针对预应力管桩工程,结合多年经验和施工伴随的问题,笔者分析了其施工对周边建筑的影响分析及控制建议情况,希望能够为同行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从而彻底的控制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应用中伴随的诸多问题,使得施工的水平能够得以更好的提高,进而将充足的保障提供给现代化城市化建设。
关键词:预应力管桩;周边建筑;影响分析;控制建议
一、预应力管桩施工对周边建筑的影响
预应力管桩属挤土桩,由于大量桩体积的压入,破坏了土体的相对平衡状态,在不排水条件下桩必须向外挤开与自身体积相等的土体体积。施工的桩数越多,压桩的速度越快,土侧压力增量就越大,当桩周围土体结构破坏并产生隆起时,对周围建筑或地下管线设施就可能造成损害,如造成周边建筑地基出现变形,使房屋产生变形裂缝。
二、预应力管桩施工控制
1、预应力管桩的制作
(1)布料合模。此合模采取的布料机是具有螺旋疏通功能和电子计量性能的,它们能均匀的在钢模里投入混凝土,在进行操作的时候,针对预应力桩,要将管节壁的厚度控制均匀。完成布料后,才可以实施合模工作。
(2)预应力张拉和离心成型。千斤顶是实施预应力张拉的设备主要组成,在端头板的地方把其进行相应固定,操作离心成型的时候,分别到达3个渐渐深入的阶段中,也即低、中、高速,对混凝土进行离心力的挤压,把多出来的水分和空气挤压到外壁,结合管桩以及混凝土实际,对离心型成型工艺的操作时间进行合理确定,在整个过程中,需确保管桩外壁具有较好的光滑均匀度。
2、预应力管桩进行施工之前需要做的工作
(1)“三通一平”
什么是三通?即水、电、路的畅通,什么是一平?即拥有平整场地,其区域囊括工程基础外的5米左右,若为松软土的场地,还要在作业之前进行夯实措施;若场地的地基承载力不大,将难以满足相关作业的需求,就需要在施工前结合合理加固策略,使得桩机正常作业得以确保,预防不均匀沉降问题的伴随。
(2)放线定位
此项工作不仅包括设置桩基轴线,也包括设置水准基点。其中,就前者而言,引入位置为国家三角网控制点,为确保此项工作的准确度,需结合精密水准仪对其多次的进行复测工作;设置水准基点的时候,需要待各个管桩入土之后,结合设计规范的相关需求,基于施工区域附近,将超过八个的水准基点设置好,各个基点相隔的距离要超过15米,从而预防施工者因为伴随振动效应而致使桩位的准确性受到这样或那样的影响。
3、预应力管桩的施工技术要点
预应力管桩施工选择锤击沉桩模式时,有着较高的施工效率和较低的造价水平,场地地面承载力也有着较低的要求,但沉桩时会因为伴随振动噪音而产生周围环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起吊、搬运与堆放
一般而言,就起吊预应力管桩而言,需进行两个支点的设置,若具有相对较长的管桩长度,就需要结合实际进行支点的增设,就预应力而言,搬运的时候需要采用超长的平板拖车,在运输中,需要关注绑扎桩体的稳固度,使得各个支点的受力均匀性得以确保,使得搬运的平衡性得以保持。另外,就堆放管桩的场地而言,要尽可能的在沉桩施工现场附近进行选择,使得场地的平整及宽敞性得以确保,还要有一定的防水策略。
(2)选择桩锤
就桩锤的选择而言,其科学性情况和锤击沉桩法施工作业的质量息息相关,选择桩锤设备的时候,要考虑好技术参数。一般来说,沉桩施工的时候,要选择具有较快施工速度和较大锤击能量的柴油锤。
(3)沉桩作业
就预应力管桩而言,进行沉桩作业实施的时候,要检测主要的设备,诸如桩锤桩架等等,使得它们的质量得以确保。如果在检测过程中伴随质量问题,要在第一时间进行设备的调整工作。施工前,通过桩锤轻敲的方式,对预应力桩身的垂直度进行观察,看桩架的安装是不是符合要求,当各项工作准备妥当,就可以进行沉桩操作了,在整个过程中应该做到:第一,重视监测沉桩的施工,预防因伴随偏移的桩锤而使得打桩的准确性被影响,从而在第一时间发现偏差并对症调整,使得成桩质量得以保证,要特别重视第一节管桩质量,保证其垂直偏差度不能超过5%。第二,在工程施工的具体过程中,若现场是具有较强厚度的黏土,就要预防管桩伴随不均匀沉降的情况,进行沉降作业的时候,采用连续施工模式,确保能够一次性实现。第三,就预应力管桩而言,在施工过程中,要就沉桩顺序严格遵守,要就桩体锤击的节奏性做好控制,在使用锤击法的时候将难以避免的伴随挤土效应,而在施工现场中伴随很多地下管线,要对施工中可能伴随的挤土位移现象进行动态关注,对每天打桩的数量进行严格控制,预防因为伴随较大的沉桩施工强度而破坏地下管线抑或周围氛围。第四,在预应力管桩施工过程中,要就其标高水平进行定期的测量,预防伴随桩顶上浮现象,要就焊缝脱焊问题做好预防,使得作业中接头焊缝的牢固性得以确保。
三、结束语
综合上文所述,在现代化城市建设的推进过程中,预应力管桩工程可谓重要的组成力量,尤其是施工质量,更是重中之重。在本文中,针对预应力管桩工程,笔者分析了其施工对周边建筑的影响分析及控制建议情况,特别是最近几年较为重视的施工技术控制措施。但当前在进行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应用的时候,还伴随各类问题,使得施工的效能难以全面发挥。结合多年经验和施工伴随的问题,笔者提出了几点借鉴建议,希望能够为同行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也有利于他们更好的认识施工技术控制措施,从而彻底的控制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应用中伴随的诸多问题,使得施工的水平能够得以更好的提高,进而将充足的保障提供给现代化城市化建设。在当前,就预应力管桩工程而言,其施工技术应用有着相对较高的使用流程,并且在该技术的应用中,也很大的影响着工程施工质量。基于工程行业发展的视角分析来讲,在预应力管桩施工过程中,充做好施工技术控制应用,意义可谓是非凡而巨大的。
参考文献:
[1]田川.赵伟.骆春雨. 高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J].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4(01).
[2]殷章正.PHC管桩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J].中国科技博览,2014(19).
[3]徐至钧,李智宇.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设计与施工 [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4]李开封. 高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HC)在桥梁软基中的应用 [J]. 山东工业技术,2015(01).
论文作者:严祝良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6
标签:预应力论文; 管桩论文; 作业论文; 过程中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混凝土论文; 场地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0期论文;